这个皇帝太刚了! 第144章

作者:聆夜者

说着,晏初筠看向上官云阙,眼中多了几分满意之色。

“说来,还要多亏了此人。要不是他,我们或许就被大梁及大夏成功算计了,到时我军即便能逆转战局,也不过是惨胜,需要付出的代价太过庞大。”

“如此功臣,自当重赏!”

话落,晏初筠又看向奉常祁奎。

“祁爱卿,听说此人本是你的门客?你应该清楚其能力吧?同朕说说。”

“是!”

面上有光的祁奎满意的瞄了眼上官云阙,其后开始介绍上官云阙的情况。

“陛下,上官云阙之父是军人出身,曾累功迁至参赞,可惜在十八年前同大越皇朝的边境冲突中不幸战死。”

虽然女皇没有明说,但祁奎清楚皇帝陛下最为在意的是什么。

因此,他开口的第一句,就先将上官云阙的出身背景交代出来,以暗示此人身家清白。

“上官云阙之母害怕独子走上亡夫老路,因此从小将他如同女儿一般供养,因此……”

“只不过,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上官云阙修行天赋出众,其心中也藏着一头猛虎。无论是修为,还是天赋才情,都颇为不俗。”

“臣以为,上官云阙能力出众,堪当大任!”

听完祁奎的介绍,晏初筠不由露出讶然之色,心中甚至还生出了些许的同情。

怪不得此人是个娘娘腔,原来根子是在他母亲那里……

“既然奉常如此看重,那想来上官云阙的确能耐不小。”

“这样吧,正好御史中丞的位子还空着,就让他出任,希望他能辅助御史大夫,为我青丘朝堂的清明团结贡献出自己的心力。”

祁奎眼睛一亮,赶忙瞪向还趴在地上的上官云阙。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快谢恩?!”

上官云阙一个激灵,抬头难以置信的看了眼晏初筠,又看了眼不断使眼色的祁奎,无比激动的颤声拜倒。

“臣,叩谢陛下!愿为陛下鞠躬尽瘁!”

“爱卿平身吧。”

晏初筠含笑点头。

“谢陛下!”

上官云阙赶忙起身,随后规规矩矩的站好,眼中还隐有激动的泪花在闪烁。

罗定邦深深地看了眼上官云阙,其后朝着晏初筠拱了拱手。

“陛下,臣以为,大梁、大楚选择出兵的日子,应在盟约约定的七月初一!”

“而今,距离七月初一只剩下七日工夫,我朝也必须立马调整兵马部署了……”

晏初筠点点头,凝声道:“罗相以为,我朝是该先动大梁,还是云波?”

“云波!”

罗定邦毫不犹豫的吐出了两个字。

“哦?为何?”

“陛下,大梁国力不弱,而且既然他们想要与大楚吞灭大卫,就先让他们去打。等到吞并了云波,再对他们下刀不迟!”

“另外,我们也必须抢在大夏前边,将云波拿下。要不然,大夏的势头将变得难以遏制。”

听着罗定邦的解释,晏初筠眯着眼若有所思。

此时,上官云阙忽然大着胆子站了出来,忐忑出声道:“陛下,臣有一个建议……”

“哦?说说。”

晏初筠饶有兴致的看去,其余几位重臣也纷纷瞧了过去。

“陛下,臣以为可先不同大夏摊牌,利用盟约将大夏的精力吸引在南方等候我军,而我军则可趁此时间猛攻云波皇朝!”

“若是我军速度足够快,等到大夏反应过来时,说不得我们已经拿下大半个云波皇朝!”

“到时,我们再同大夏摊牌,大夏也就不好再插足到云波这里来了……”

说完,上官云阙赶忙低下了头去,脸色有些发红,双手也揉搓着衣角,犹如不安的忸怩女子。

晏初筠眼睛微亮,嘴角牵出一抹笑容。

“不错……”

第158章 背叛!可怜的云波与大卫

六月三十。

这一日,云波、青丘、大梁、大卫、大楚等五方皇朝全部在与大夏皇朝的边境地带部署了重兵,对大夏虎视眈眈。

自西到东的一条漫长的下弧线上,十几方庞大的营地各自连绵成片,从高空俯瞰而下,营中营帐密密麻麻、甲士如云,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然而,除了云波皇朝及大卫皇朝这两方仍旧被蒙在鼓里的冤大头外,其余三方的营地,大部分却都只是一个空壳子。

有限的军队中,还有大半都是普通的城卫军……

这一日,云波以及大卫的将领们高谈阔论、激扬文字,幻想着长驱直入,杀得大夏军队屁滚尿流、一溃千里!

但他们却不知道,就在他们欢天喜地、摩拳擦掌之时,自己的盟友却已经将屠刀暗中对向了他们,眼中满是嘲弄、残忍与狠辣!

时间缓缓流逝,当暗夜的黑幕越来越深,当时间的齿轮来到七月初一的凌晨,惊变骤起,且如滔天洪水漫平原,一发不可收拾!

……

大卫皇朝北部边境,本应主导对大夏作战的大楚秀王楚立轩,却诡异的出现在了这里,出现在万军簇拥之中!

山丘顶端,一身棕色重铠在身的楚立轩骑坐在银鳞马背上,熠熠生辉的眸子眺望向远处灯火暗淡的大卫居函关,嘴角挂着一抹嘲弄且嗜血的笑容。

而在楚立轩身后,在暗夜笼罩下的平坦滩涂中,难以计数的甲士正静静地耸立着,如同汪洋大海!

居函关是大卫皇朝境内最为雄威的巨关之一,关墙高达三十丈、厚五丈,东西纵横八里地,防守器械完备,犹如一条长满了尖刺的巨龙。

正常情况下,想要拿下居函关,不丢下十几万的尸体,是很难做到的。

“几时了?”

“回王爷,子正一刻,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一刻钟。”

听到手下的回应,楚立轩微微颔首。

大卫皇朝国力较弱,算上边军在内的主战之军总计只有一百三十万。

此番为了对付大夏,大卫足足拿出了八十万大军!

其中,五十万大军是作为首批主力,余下的三十万则留在腹地,充为后备军。

至于余下的六十万大军,有二十五万分布在皇都附近,另有二十万部署在与大梁皇朝的边境,只有十五万部署在与大楚皇朝的边境区域。

而这防备大楚的北方第一关——居函关中,总共只有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这在楚立轩眼中,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因为他这次可是带来了足足百万大军!

更不用说,大楚暗鳞司的人已经成功策反了一位居函关的副将……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当子正二刻到来时,远处居函关八座关楼中忽然有两座灯火大亮,同时两座关楼下方紧闭的高大关门也缓缓洞开。

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惊动了守关的其他守军及将领,隐约能够看到关墙上有军卒混乱奔跑,同时还有厮杀声传来。

见此,楚立轩冷笑一声,抬起了右臂。

“命令辉、阅两部,杀!”

“诺!”

随着传令兵挥动令旗,急促的鼓点震天响起,其后便是两支三万人的骑兵迅猛奔出,引得大地轻颤,发出轰隆隆的闷响。

而在骑兵之后,则各有七万步卒飞奔跟随。

“传令全军,明火执仗,向前压进!”

楚立轩再度开口,下发了一道新的命令。

“诺!”

居函关。

意识到有人叛变后,大卫守关军惊怒之余,也对叛军展开了铁血镇压,意图快速夺回失守的两处关楼之关门。

然而,厮杀方起,关外好似闷雷炸响的骑兵洪流之声便使得大卫守关将领齐齐色变。

此时此刻,他们甚至无法确定来袭的究竟是大夏的军队还是大楚的军队。

虽然居函关远离大夏边境,只与大楚接壤,但要知道,大楚可是他们的盟国啊,是约定了要在今日对大夏出兵的盟友啊!

惊慌之余,守关将领亦是发了狠,下令全军不惜一切夺回关门,并且在未曾失守的关墙上对来袭的敌军展开强力阻击!

一时间,杀声震天,曾经作为亲密袍泽的战友此刻只能红着眼互相搏命。

每时每刻都有大卫将士在内讧中不断惨死,而疾奔而来的大楚骑兵也不断有人在大卫防守器械的阻击下惨叫坠马。

血与火在一道燃烧,其中一座关门被拼死奋战的大卫守军夺回,只可惜关门机关及断龙石被毁,仅凭那道关门本身,显然无法阻挡楚军太久。

与此同时,在叛将亲自带队防守下,另一座关门却被成功保了下来,使得大楚的一部骑兵顺利杀入。

更为惨烈的大战就此上演,虽然自己人的叛变以及敌军的成功突入让大卫军队士气下降了不少,但军人的使命感却激励着他们与敌血战。

然而,当通天的火光照亮了北方的夜空,当一片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头的火海出现在视线中,并且一步一步向关墙涌来时,所有大卫将士无不心胆俱寒、脸色惨白。

敌军数十上百万,又有关门被敲开,不断有大楚军队源源不断的突入,这仗,还怎么打?

一时间,无数大卫将士崩溃,除了数千人还有死战之心外,其余的要么转身就逃,要么弃械跪地,战意全无!

与此同时,大卫皇朝西南方边境的三水城,也迎来了末日……

三水城是大卫皇朝直面大梁皇朝的第一军事重镇,与大梁隔着壮阔的三通江遥遥对望。

大梁与大卫已经十年不曾发生战争,再加上五朝已经签订了盟约,因此三水城的军政首脑警惕心更是大减。

恰巧昨日又是三水城豪门刘氏刘老太爷的一百五十岁大寿,三水城的军政首脑、达官显贵几乎都被邀请了去,许多人都喝的烂醉如泥。

上一篇: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