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527章

作者:桃符

令我走后,河南之事可交给孙传庭,此人军事练达,忠心不二,军事交给此人,必不负陛下之心,可谓大明第二卢象升

“咳咳咳……”

杨嗣昌写道这里,已经止不住咳嗽了,眼睛中的光也少了许多,手在颤抖,嘴里呢喃道:“卢象升,卢象升……”

说完杨嗣昌突然身体一僵,紧跟着缓缓的倒下,呼吸停止,骤然长逝。

“杨大人,大人……”

看到杨嗣昌再次倒下,行军司马拼命的摇动杨嗣昌,可是杨嗣昌已经软的如一滩烂泥,探其鼻息,已经毫无生气,行军司马大惊,连忙叫来军医,老军医探其鼻息,摸其脉搏,最后长长叹息一声道:“杨大人走了!”

此言一出,全场愕然,行军司马这时看着杨嗣昌最后的绝笔,不由叹息,杨大人临死之前也在想着大明啊。

众人闻言皆叹息,紧跟着行军司马要求,立刻把杨嗣昌这份遗书,还有河南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京城,送给崇祯皇帝。

可是这要求一出来,就有人提出了异议,这时杨嗣昌的心腹之将,董明坤指着杨嗣昌遗书上的孙传庭道:“杨大人最后竟然举荐孙传庭为河南战场大帅,那我等该如何自处啊?”

董明坤这话很关键,这些年孙传庭一直跟卢象升走得近,而他们是杨嗣昌的铁杆,因此他们之间很不对付,尤其是当初在山东,杨嗣昌跟卢象升搞冷战,他们可都站在孙传庭的对立面啊。

对孙传庭多次求救都视若罔闻,甚至还多有刁难,当时他们是打定主意跟杨嗣昌混,可是如今杨嗣昌死了,让孙传庭上位,这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想到这里众人齐齐提出疑问,行军司马看着众人如此说,叹了口气道:“诸位都是杨大人的心腹,有些事情各位心知肚明,杨大人是跟卢象升,孙传庭有恩怨,可是现在天下动荡,是你董明坤有能力力挽狂澜,还是你们诸将可以力挽狂澜?”

“杨大人在最后都在为大明考虑,不惜举荐自己的仇敌,尔等作为杨大人的心腹,岂能不懂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你们希望看到杨大人的一颗丹心,落了凡尘吗?”

听了这话众人沉默了,行军司马把杨嗣昌的绝笔附上军报用信封封好,封上火漆,然后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众将这时碍于杨嗣昌的余威,行军司马的坚持,最后也只能干看着,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杨嗣昌现在死了,接下来整个河南战场,除了孙传庭已经没有人能担此大任了。

其实朝廷大概率也会选择孙传庭统管河南战场,可是杨嗣昌这一封信会把大概率变成百分之九十以上,几乎等于板上钉钉。

因此众将想要反对一下,现在反对没用,众将也只能各自想办法了,反正就算孙传庭成为统帅,想要统管这支离破碎的河南战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军权还在自己手里,自己可以做的操作就多了很多。

河南情报立刻送到了京城,

深夜,御书房,崇祯正在看各部上的奏折,只觉得心神不宁,最近京城倒是很平稳,那些嚣张跋扈的勋贵也收敛了自己,朝廷的文臣武将也停止了互相攻击,整个朝廷显得其乐融融。

周延儒甚至还汇报了,今年河北雨水不错,粮食可能会迎来一个小丰收,收成会比来年多一成,就这一个消息就让崇祯乐了好几天,大明这些年哪有什么好消息啊,这就算崇祯收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可是崇祯懂得乐极生悲的意思,河南战事未决,崇祯的心就一直悬挂着,不敢懈怠。

周皇后看到崇祯正在看奏折,端了一碗汤走了进来。

崇祯听声就知道是周皇后道:“皇后这个时候还不睡啊?”

“陛下不睡,臣妾也睡不着。”

皇后说着把汤端到了崇祯跟前道:“陛下,喝碗汤再看吧。”

崇祯闻言微微皱眉道:“我不已经下旨,停止宫内宵食了吗?”

皇后闻言道:“我知道。”

“知道你还给我端汤,拿走,朕不喝。”

“陛下~”

“皇后你不懂吗?咱们宫内家大业大,每人都吃一口宵食,耗费银两甚多,而咱们都省一口,前线的战士们就能多吃一口,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皇后听了这话看着执拗的崇祯,还有崇祯内袍上的补丁,心都在滴血,这北京城,除了你这个皇帝如此节省,其余的文武百官,哪有一个吃的比你这皇帝差的啊,别人不知,就他的父亲周国丈,每晚还有二十道菜,宵食还能吃五六道菜,而崇祯一个堂堂皇帝,不舍得喝一碗汤!

这是何其的讽刺,可是皇后不能说,那是国丈,她亲爹啊,国丈如此,至于其余大人更是不比他差,据说内阁首辅周延儒的生活比周国丈都有过之无不及,甚至皇后都听国丈不止一次说,人家周首辅家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全大明的官员都在作威作福,就皇帝一人省吃俭用,这对整个大明那是杯水车薪,有什么用呢?

皇后眼中满是怜惜,低声道:“陛下,这汤走的不是宫廷用度,是我亲自在后花园种的西红柿熬的汤,您喝一口吧。”

崇祯听了这话看看碗中红彤彤的汤汁,喝了一口,紧跟着看着皇后道:“真是苦了你了。”

皇后闻言笑了笑道:“嫁给陛下,臣妾不苦。”

崇祯闻言再次喝了口一汤,然后拉着皇后坐在自己的腿上,指了指桌子上的一份奏折道:“周首辅说今年河北大熟,粮食能增加一成呢,这可解了咱们大明的燃眉之急……”

崇祯笑呵呵的说着,皇后虽然不感兴趣,可是依旧笑呵呵的听着,一时间其乐融融,站在一旁的大太监王承恩脸上也浮现了一丝笑容。

可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陛下,河南杨嗣昌大人的八百里加急!”

第602章 殚精竭虑的崇祯皇帝

“陛下,河南杨嗣昌大人八百里加急。”

看着跑的呼嗤带喘锦衣卫,王承恩黑着脸很像斥责此僚,陛下难得有雅兴跟皇后说笑,可是这美好的画面直接被你这厮毁了,不过这也是想想,王承恩还是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杨嗣昌在河南的八百里急报明显是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这种事情他要是敢拦着不让上报,崇祯皇帝就能扒了自己的皮。

王承恩看着锦衣卫道:“门外等着,没有陛下的命令不许进去。”

“是。”

锦衣卫立刻应是,这时王承恩快步来到了御书房内,拱手道:“陛下。”

崇祯这时已经让皇后从自己的腿上下来了,一脸严肃的看着王承恩道:“外面何事?”

王承恩道:“启禀陛下,杨嗣昌的八百里加急。”

“杨嗣昌!”

崇祯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就皱了起来,杨嗣昌现在管的可是河南,现在杨嗣昌八百里急报,莫非是河南出了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崇祯道:“让锦衣卫进来。”

“是。”

王承恩说着,下一刻就招手让门口的锦衣卫进来,锦衣卫听到王承恩的召唤,立刻进来跪在地上道:“陛下,杨嗣昌大人的八百里急报。”

崇祯挥挥手道:“呈上来吧。”

“是。”

很快这份八百里急报就送到了崇祯的御书案前,接过这份奏报崇祯心中便有几分不好的预感,尤其是看到信封上有一点耀眼的红,那是血。

崇祯没说什么,这时拆开火漆,打开信封,拿出信件,从里面掉出了两样东西,一份军报,一份信件。”

崇祯拿出军报看了起来,军报是公事,信件奏折往往是依托与军报向崇祯奏报的,所以崇祯选择先看军报。

这时只见崇祯打开军报,开始面色是严肃,最后一点点的变成了阴冷,再最后变成了惨白,等全文看完,崇祯整个人傻在当场,瞪着一双大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到崇祯这个样子,王承恩与周皇后都吓傻了,他们从来没见过崇祯这个样子,周皇后这时小心翼翼的看着崇祯道:“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崇祯这时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道:“洛阳城破了。”

“啊?”

周皇后听罢大吃一惊,可是崇祯还不算完,继续道:“福王叔被李自成水烹而死,其肉被众寇分食,曰福禄宴!”

“啊,福王叔!被,被吃了?”

周皇后听了这话声音都颤抖了,她一深宫女子何时听过如此恐怖的事情,堂堂王叔被分而食之,简直骇人听闻到了极点,这时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该如何消化这段话。

王承恩听了眼睛也缩了缩,就算他这个见多识广,曾经在魏忠贤为恶时代走过来的大太监也被烹食福王这一行为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这群流寇胆大妄为。

以前杀官造反也就罢了,现在竟然敢动大明亲王,这个性质可就变了,想到这里,王承恩低下头不说话了,而崇祯好半天没缓过来,嘴里呢喃着:“福王叔被吃了,洛阳丢了,河南,河南危已,河南危已啊!”

这时周皇后看和崇祯如此低落连忙指了指一旁的信道:“陛下莫急,这里还有杨嗣昌杨大人的书信,看看杨大人如何说的。”

“对,杨嗣昌,朕还有杨嗣昌!”

想到这里崇祯立刻着急忙慌的打开那封信。

没想到一打开信件,信内的开篇内容就是:“陛下安,臣……”

崇祯都看懵逼了,他以为杨嗣昌有什么解决之道没想到杨嗣昌开篇就给他回忆上了,好不容易看完了开篇,可是崇祯是越看越不对,这话怎么写的跟遗书一样啊。

等崇祯把信件看完之后,才发现在信件后面附着一张行军司马的信件,臣,行军司马刘文恒启禀陛下,湖北总督,河南战场大元帅杨嗣昌于崇祯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夜卒!

“什么,杨嗣昌卒了!”

看到这里崇祯皇帝只感觉天旋地转的,仿佛大明江山正在崩塌一般,紧跟着眼睛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陛下,陛下!”

看到崇祯昏厥所有人都懵了,紧跟着一起跑过来给崇祯抢救,这时王承恩立刻扯着嗓子喊道:“快传太医!”

……

“太医,陛下如何?”

“回禀皇后娘娘,陛下并无大碍,只是突遭变故,淤血上涌导致的缺血不通进而昏厥,我给陛下开一副舒筋活血的方子,静养几日就好了。”

“哦,那就好,多谢王太医了。”

皇后客气的对王太医说道,王太医拱拱手,退下了。

周皇后来到了崇祯的枕头边,看着熟睡中依旧紧皱眉头,紧握拳头的崇祯皇帝,心中不由疼惜,这天下的皇帝就属你过得苦了。

殚精竭虑为这个天下,可是最后这天下依旧难免不如人意,想到这里周皇后叹了口气,握着崇祯的手嘴里念叨着:“你若不是帝王,我若不是皇后,只是普通富户家的寻常小夫妻,这时候应该是快乐的吧。”

周皇后长叹一口气,就这样坐在崇祯身边陪着,很快天就亮了,崇祯悠悠转醒,一睁眼就看见坐在自己床头的皇后,紧跟着叫道:“皇后。”

周皇后听了这话一睁眼看向了崇祯皇帝笑道:“陛下。”

“朕昏睡几时了?”

“不久,才三个半时辰。”

“啊,朕睡了如此之久吗?对了,河南。”

崇祯嘀咕一声想要从床上爬起来,皇后这时一把扶住了他道:“您就别想着河南了,木已成舟,您现在再着急也无济于事,还是吃了早膳再说吧,来人把陛下早餐端来。”

“这……”

崇祯一脸犹豫,可是看到周皇后那不容反驳的双眼之时,还是屈服了,起身喝了点粥,紧跟着就着急冲冲上朝了。

今日大朝会,文武百官来的很齐全,昨夜河南八百里加急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了,同时八百里加急的内容随着各种渠道已经散布的满朝堂都知道了这件事。

洛阳沦陷,福王被烹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而更让众人崩溃的是就连河南战场主帅杨嗣昌也不幸殒命,这就让整个河南战场走向了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李自成失控了!

因此一早,满朝文武都一脸严肃的的站在朝堂之上,或三五成群的小声议论着,唯有内阁首辅周延儒不动如山,站在首位一言不发,仿佛心中下定了什么样的决心一般。

内廷,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向金銮殿走去,路上王承恩看到了跪在角落里的曹化淳,心中一动,叹息一声,就假装什么也没看见一般,继续搀扶着崇祯向金銮殿走去。

崇祯到了,王承恩嘹亮的声音喊道:“陛下到!”

紧跟着文武群臣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坐到了龙椅之上,一抬手:“平身。”

文武群臣起身,紧跟着朝堂之上陷入了沉静,崇祯抬头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朝堂诸公道:“河南之事,各位臣工想必已经知道了,不知道诸位有什么要教朕的?”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