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45章

作者:桃符

所以李德珍才会说这箭头有问题,不过这问题不大,复合弓使用明末的箭头也能用,而且玻纤箭有时候会突然爆裂,这个在战场上是很致命的缺陷,因此不太适合战斗使用。

不过弓,德珍德宝是太喜欢了,这样的弓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宝贝,这时候抱着就不撒手啊,李朝生直接就送给了他们,这可把二人乐坏了。

最后就是给大家伙发长枪了,这时李朝生道:“来,剩下的就是这些长枪了,这是给大家伙的兵刃,都上前一人拿一把吧。”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排队依次拿了一把长枪,除了李朝猛,李朝猛的长棍就是武器,不需要长枪画蛇添足。

不过德珍德宝都领了一把,毕竟战场战斗,一寸长,一寸强,蒙古腰刀可以作为近战武器,这正面冲锋还是长枪阵比较靠谱。

众人拿了长枪都很激动,这长枪虽然数量最多,可是用的都是不锈钢,上面还有防滑处理,银亮的枪身,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白马银枪,一直是中国人审美的主流,也是明末的审美主流。

根据可以从三国演义里看到蛛丝马迹,比如白马银枪赵子龙,这个绝对是三国里最帅的人物之一,罗贯中是明朝人,他的审美如果没有偏离大众,那么白马银枪绝对是符合大众审美的。

这时每个人一把不锈钢长枪,站在那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李朝生点点头道:“很好,接下来的训练项目加练突刺。”

长枪的训练分为民间表演派,以及战阵实用派。

表演派一般会讲究很多的花招,一般总结长枪有十三种使用方法,分别为刺,扎,撩,拨,拦,拿,绞,挑,压,劈,崩,舞花。

使用起来那是花里胡哨,十分养眼。

不过战阵使用派没有那么复杂,就两招刺与收,就跟相声大保镖里面说的六合枪一样,

一扎眉攒二扎心,三扎眉攒四扎心,五扎眉攒六扎心,七扎眉攒八扎心!

这一段大家听是一个乐,感觉这人咋就会一招,就扎一个地方啊,其实这才是真正士兵用的杀人技巧。

你没事舞的那么花哨干啥,你这边又是绞,又是拿,花里胡哨,哪有一招扎有用。

而且全是往你要害招呼,我们都不捅你胳膊腿啥的,就捅你脑瓜子与心脏,只要扎进去,人就死了,还有什么比这杀人更快吗?

你想想两军对垒,你带队冲锋,对面是一百个长枪手,这时你冲上去,一百个长枪手对着你就是一百根长枪捅了过来,想想一下这个画面,是不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一下子就扎成马蜂窝了,当然也存在猛将,这边长枪刺过来,他一个技巧把这些长枪夹在腋窝之下,然后挥刀把长枪两根砍断,之后再砍杀士兵。

这个画面经常在电视剧看到吧,可是你想想如果把这些长枪换成不锈钢的呢,这些所谓的猛将,武林高手,能不能直接把长枪砍断呢?

要是砍不断,这时士兵们会进行第二个动作,齐齐把长枪往回收,你胳肢窝多大力气,能抗住这么多人收枪,而且衣服与不锈钢之间摩擦多小,这时枪直接收回来,也别废话,直接重复第一招,扎心。

杀!

想来不是这些所谓的高手可以抵挡的吧!

第91章 刺杀训练

众人每人获得一把不锈钢长枪做武器,脸上都带着喜色,白马银枪,这绝对属于冷兵器的浪漫。

众人拿着长枪,就开始训练突刺。

虽然这个动作很简单,不过也是有动作要领的,学习长枪突刺重点是下盘一定要稳住,下盘都站不住,自然突刺也没有力量。

另外就是握枪的姿势,不要认为是个人就会握枪,你不查看就不知道有多少奇葩,有的耍帅喜欢单手突刺,这样虽然突刺距离变长,可是威力却很小,很容易格挡。

因此训练的时候要求是双臂握枪,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左手掌握方向,右手传递力量。

突刺的过程中,右脚掌蹬地,腰部跟着使劲把力量从右脚传递到手臂上,借助这个力量使身体向前,与此同时,左小腿带动左大腿向前踢出一步,距离不宜太大,与肩同宽就可以,在左脚落地的瞬间,喊出一声:杀!

同时长枪顺着力道刺向敌人,这样可以造成最大的杀伤力。

突刺时候,两个要点,一要快,二要狠,整个过程中切记有回拉的动作,就是咱们正常做出刺杀动作,习惯性的往后撤一下胳膊肘,仿佛蓄力一般的再刺。

这个动作在战场上就是多余动作,让敌人抓到把柄,可以瞬间反杀你,因此一定要记住,军队学习的就是杀人技巧,不需要任何花哨的动作,只要能要人命就是好招,至于好看不好看,对不起,不重要。

这一击杀招是李朝生结合了《民兵军事训练手册》中的拼刺刀训练方法以及枪法中刺这一招的动作要领,总结出来的,拼刺刀与长枪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重点一个刺字。,彼此参考大有裨益。

这一招刺杀一下子结合了三股力量,脚掌对地面的蹬力,腰部的推力,以及手臂的推力。

三股力量结合在一起,这一枪下去就是木头桩子也给你捅个窟窿眼出来。

这是第一招突刺,突刺过后,第二招就是收枪同时垫步进行二次刺杀,这招称为垫布刺杀!

这时三十个人在操场上排成三排,距离拉开,紧跟着长枪端住,李朝生站在最前面道:“兄弟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都给我拿出气势来,听我口令,刺!”

“杀!”

一声怒吼,仿佛野兽的咆哮,震的整个操场都仿佛震动一般,就这股气势一般人吓都吓死他们,这时关在地牢里的土匪听着这喊声互相对视一眼:“这李家族人疯了吗?”

石大磊与石小磊这时却瞪着眼睛道:“这气势,太恐怖了,当初要是遇到经过这样训练的李家族人,估计一接触就会被打的死伤惨重吧,恐怕连投降机会都没有。”

与此同时,村子里,一个满脸苍白的书生扶着墙看向发出震天声音的地方对一旁照顾他的农妇道:“大嫂子,这是什么声音啊?”

大嫂子听了这话道:“哦,这是咱们汤沟镇李家的保安排。”

“保安?”

年轻人一愣,紧跟着说道:“保境安民,听这声音如虎狼之师,保境安民需要这么大声势吗?”

年轻人呢喃一句,不在言语。

与此同时汤沟镇另一大家族,王家的人,听到这声音,全都啧啧称奇,唯有王老财脸色很难看,强邻在侧,恐非好事啊。

不过王老财也没办法,他可舍不得花大价钱,养护卫队,只能拼了命的压榨自己家的长工。

“都起来,都起来,拿着锄头给我去院子里操练,别天天就知道吃饭,有危险你们也要起到护院的作用,快快……”

“垫布,刺!”

“杀!!”

军营里训练继续,每个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他们知道李朝生说得对,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

一个小时高强度的刺杀,紧跟着是臂力与下盘的锻炼,李朝生让所有人端着长枪,做刺杀的动作,然后用草绳子在枪头拴上一块砖头,就这么端着。

可别小瞧这一块砖头,拴在枪头之上,由于力臂的加长,双手需要使用的握力就要加大,不然就要垂下。

这个很锻炼臂力的,同时脚步是上弓步,李朝生这时围绕着所有人道:“累不累?”

“不累!”

“很好,都举一刻钟了,再举一刻钟就休息五分钟,都加把劲。”

“是!”

李朝生这时绕到了一位族人身后,紧跟着抬腿往后膝盖关节处一踢,那人身子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腿蹬直了,下盘一定要稳,下盘不稳,到了战场,就是送死。”

“是。”

“累了?枪头垂下来了。”

“不累!”

这时李朝生来到一个族人面前道:“那就好好端着。”

“是。”

李朝生这时绕到了李德珍身后,对着膝盖一踢,直接把李朝生的腿弹开,下盘很稳,手臂这时也是青筋暴起,身上的汗水哗哗直流,可是却不出一声,他是班长要以身作则。

李朝生笑着拍了拍李德珍的肩膀表示认可,紧跟着李朝生就看见一旁举着八十二斤钛合金棍子的李朝猛。

李朝生忍不住暴汗,别人举八斤的不锈钢长枪,你举着八十二斤钛合金棍子,你……

“李朝猛!”

“到。”

“你为啥举棍子不举枪啊?”

李朝猛道:“我是一班班长,要起到带头作用,长枪太轻,就算我举的比他们时间长,他们也会认为应该的,我就举棍子,这样才能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

听了这话李朝生点点头道:“很好,继续吧。”

就在这时突然就听李德珍道:“报告。”

“你什么事情?”

李朝生看向李德珍,这时李德珍道:“我申请多加三块砖头,我是二班长要起带头作用。”

听了这话李德宝也喊道:“报告。”

“你怎么了?”

“我也要加!”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着二人道:“不允许逞强,不允许耽误接下来训练,我在问你们一变,还加吗?”

“加!”

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这时李朝生笑道:“好,副排长,帮他们加上。”

“是。”

李朝龙说着去帮二人加砖头,李朝生笑呵呵的看着,对这样的攀比情况表示支持,军人就要争强好胜才对啊。

第92章 张麻子与黑龙寨

崎岖的山路,一行五个人骑在五匹马上,疲惫的行走在山路上,为首是一个脸上有着很长伤疤的男人,这条伤疤非常长,从又眼角划过鼻子,到达左嘴角处,看着有几分狰狞。

这位就是蓝田县绿林道上赫赫有名的马贼张麻子。

而他身后跟着的就是他的所有兄弟,江湖人称四柱天的兄弟。

五个人骑着马,身上都有血迹,血迹已经干涸,凝固,一片暗红,看起来异常狼狈,他们骑着马,马身上挂着弓箭,马刀,马刀上还沾着血迹。

五个人骑着马就这样一句话也不说,他们刚经历了一场血战,现在需要去自己的据点稍作休息。

黑龙寨的土匪实在是太难缠了,一路追赶他们,已经追了他们快一个月了,自从他们宣布杀了黑龙寨的三当家过山豹之后。

“老大,不行咱们往南逃把,黑龙寨老追着咱们,这蓝田咱们怕是呆不住了。”

一人开口,紧跟着又有人开口了。

“老大,老三说得对,黑龙寨势力太大了,咱们只有五个人,要是这么硬耗下去,非把咱们耗死不可,咱们的想退路了。”

二人说着,这时前面骑着马的张麻子道:“嗯,咱们今个在老张那里躲躲,吃饱喝足,明天咱们就离开蓝田,是不能耗下去了。”

张麻子异常疲惫的说道,这一个月他们过得真是生死一线啊。

张麻子没想到黑龙寨会这么疯狂,死咬着他们不放,这一个月他们大小战斗经历了十几场,几乎转遍了整个蓝田县。

这个过程中他们仗着马快,马上功夫娴熟,倒是没有损兵折将,反倒杀了黑龙寨三十多人,可是他们在过程中也受伤了,而且一个月他们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黑龙寨这帮畜生是准备活活耗死他们。

这么长时间的高强度奔袭,别说张麻子,就连胯下的马都受不了了,要知道他们骑的可都是战马,是上过战场的真正战马。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