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359章

作者:桃符

山西,李自成带着自己被卢象升打散的部队集合在汾阳,这时李自成手下的部队已经被打散,只剩下残兵败将五六千人。

不过李自成却没有丝毫的气馁,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一场怕什么,只要有命在,就有翻本的机会,李自成是那种典型的自强创业型人格,只要干不死就往死干。

这时李自成正在看山西境内的地图,这时外面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跟着有人闯营。

“站住。”

李石朝作为亲卫大将这时守在门口,见到来人大喊一声道:“闯将正在休息,将军莫要搅扰。”

“石朝兄弟,你就别拦着我了,赶紧通知闯将,大事不好了,闯王,闯王被卢象升活捉了。”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李石朝大吃一惊,紧跟着就要往营帐通报,可是还没等他通报,这时营帐的帘子一下子就被扯开了,李自成冲出来道:“闯王如何了?”

这时前来通报消息的李过抱拳道:“叔父,刚得到的消息,昨日闯王被卢象升活捉在香炉峰。”

听了这话明显可以看出李自成的脸色巨变,身子都晃了晃,紧跟着长叹一声道:“招各位统领账内议事。”

“是。”

李石朝一抱拳,紧跟着让手下的护卫通知各营的统领。

很快,李自成手下的一干大将都来了,派在一干武将之首的是大将刘宗敏。

刘宗敏身后耕者的是郝摇旗,这也是老朋友了,紧跟着是李过,李来亨,这些亲族大将。

一干统领进了大营之后,就看见李自成面沉似水的端坐在主位。

众人一下子心情就紧了起来。

“闯将军。”

众人抱拳,李自成点头,紧跟着让众人坐下,军营之中也没有板凳,只有一些草甸子,大家席地而坐,这时李自成率先开口:“想必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闯王兵败香炉峰,被卢象升活捉,今日招大家来,就是想询问一下大家的想法。”

众人听了这话看向李自成,李自成道:“闯王乃是咱们义军之头领,现在他兵败被抓,咱们理应前去营救,不过现在贼军势大,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没有一人是易与之辈,所以前去营救闯王危险甚大,今日招大家来,就是询问一下,何人愿意随我前去救援闯王。”

听了这话众人都面面相觑,刘宗敏第一个开口道:“闯将军,闯王兵败,被卢象升抓了,卢象升手下的三万天雄军那可是跟鞑子对战的凶狠之辈,尤其是他们手里竟然还有蓝田生产的火器,尤其是那种扔出去就爆炸的掌心雷,威力太恐怖了。”

“上次来亨率领本部五千精锐,进攻卢象升二百人队,折损两千余人,竟然没攻下对方占据的一个山头,咱们跟官军对比起来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了,而且咱们在山西也跟卢象升打过一场,结果咱们五万精锐,被卢象升打的支离破碎,现在仅剩下五六千兵马苟延残喘。”

“接下来咱们还要面对官军围剿,这时候咱们应该尽可能的隐藏自己,不要被官军发现,休养生息,岂能暴露自己的行踪,救援闯王呢?”

刘宗敏看着李自成把他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刘宗敏在李自成军队中地位特殊,几乎算是李自成部下中的二号人物了,而且还不是那种事事听从一把手的实权派。

不过李自成却很倚重刘宗敏,刘宗敏也很拥戴李自成,属于那忠心足够,但不是愚忠的存在。

刘宗敏这话一说完,麾下一众将领全都看向了李自成,李自成这时点头道:“宗敏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闯王待我亲厚,自起义一来,闯王待我一直如同亲弟,处处为我着想,这些年也多亏闯王照顾,现在闯王被俘,我岂能因为自己的安危,而不顾昔日的情意啊。”

听了这话李过开口道:“叔父,闯王待我等恩同再造,可是咱们对闯王也是忠心耿耿啊,为了救闯王,咱们放弃晋中大好局面,星夜驰骋前来救援闯王,五万精锐,被卢象升被打的支离破碎,咱们可有一声怨言?”

“这些难道还不够回报闯王对我们的知遇之恩吗?”

李过这时看着李自成说道,听了这话李自成道:“可是闯王就在人手,咱们岂能视而不见?”

听了李自成的话,众人都沉默不语,这大义架在这里,有些东西不好明着反驳,而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自成李石朝开口了。

李石朝作为跟随李自成时间最早的从龙功臣,地位一直不低,唯一可惜的是,李石朝这个人不喜欢带兵打仗,而一直担任李自成的亲卫首领,可是就算如此也没有一个人敢小瞧李石朝的,毕竟按照功劳,按照资历,李石朝绝对可以独自带领一营人马,但是一到李自成准备分兵的时候,选拔出一个新的独当一面的将军时,李石朝都会把机会让给新来的后起之秀,比如李来亨,比如贺锦,比如田见秀,这些都是李石朝让出去的将军位。

请问这样一个不慕名利,而且资格很老,人缘很广的亲卫将军,谁人能不高看一眼呢?

就算刘宗敏看到李石朝也要笑呵呵的叫一句石朝兄弟。

因此虽然这是将军级别的会议,可是李石朝却有参与的权利,尽管以往这种会议李石朝一般是一言不发的,也不做任何决定,不得罪任何人。

但是今天李石朝开口了,没办法,李自成准备犯浑去救高迎祥,这明显是去送死啊,李自成可不能死,他可是县尊手里重要的棋子,开路先锋,大明还有一堆地主豪绅,顽固的士大夫阶层需要他来清理,所以这种犯傻的事情,李石朝有义务纠正一下。

这时李石朝看着李自成道:“李大哥,我想说两句。”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因为李石朝的称呼变了,以前都是闯将军的叫着,可是今天竟然用李大哥代替,看样子准备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啊。

众人看向李石朝,李石朝面色不变道:“李大哥,闯王待大哥,就如大哥待我一般,咱们做个假设,假如有一天大哥您被朝廷抓住,我手下有一众兄弟,我可以带着兄弟们去求大哥,不过如果去了,说不定我们这伙人都会被朝廷抓住身首异处。”

说道这里,众人都看向李自成,李石朝这不就是把现在的情况套用在李自成身上了吗。

这时李自成也微微皱眉,李石朝道:“那么大哥,您是希望我们去劫法场救您,还是希望我们悄悄的壮大,等待有一天带领大军,手刃仇敌,为大哥您报仇呢?”

说完这话李石朝看着李自成,目光真诚没有任何做做,刘宗敏闻言嘴角翘了起来,还是石朝兄弟啊,这一句话就说到点上了,自己说了那么多,没用,可是石朝兄弟这话一说,直击要害,看闯将的表情就知道,他的答案了。

他们这些起义的,早就把生死看淡了,死了不可怕,大不了将来自己的兄弟替自己报仇就行了,自己既然敢起义,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岂能因为个人生死,就不顾大业了。

这时候的流寇正处在创业阶段,对生死还是比较看开的,并没有后期有了荣华富贵,就开始怕死了。

众人看向李自成,李自成这时叹息一声道:“我明白了,传我军令,全军立刻休整,等咱们东山再起,为高大哥报仇!”

“是。”

第394章 ,朕不准他投降,不准!

湖北,张献忠大营,张献忠看着天空微微有些发呆,没想到啊,高迎祥大哥竟然被活捉了,这大明的气数果然没有尽头啊。

也幸亏自己上岸的早,提前接受朝廷的诏安,不然自己恐怕也会过得凄凄惨惨,不过朝廷终究是靠不住的,毕竟朝廷的皇帝姓朱,自己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他能饶了自己,不可能,现在之所以答应诏安,那是因为情势所逼,等大明反过劲来,恐怕就是大祸临头之日。

不过在这之前,大明应该不会跟自己动手,毕竟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

而张献忠现在最期盼的就是朝廷真的能把蓝田划归自己,蓝田,那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啊,蓝田的富庶,这些年他可是一清二楚,要说大明现在第一富庶之地,蓝田占第一,就连京城恐怕都要让贤,这么富饶的城市给自己当地盘。

张献忠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很快张献忠把自己脑袋里想法甩了出去,蓝田虽好,可是毕竟是四战之地,自己到了之后,要尽可能的搜刮民间财富,壮大部队,并且与朝廷虚与委蛇,尽可能等到一个机会。

一个甚么机会呢?

等秦良玉死。

没错,张献忠接受朝廷的诏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希望耗死秦良玉,秦良玉现在已经六十多了,这个年代六十多的人,已经黄土埋到脖子了,这就是张献忠的机会。

四川潮湿多瘴气,这么大岁数的老太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病去世了,只要秦良玉一死,张献忠就感觉自己可以带兵打入四川,四川才是张献忠最想占据的地方。

张献忠不是胸有大志的人,他一直想要的并不是大明天下,而是割据为王,占据四川当个蜀中王是张献忠的梦想,至于图谋整个天下,张献忠感觉自己没啥希望,他当过边军,知道鞑子是何等凶残,就自己手下这些喽啰兵,跟鞑子争霸天下,那真是不够鞑子砍的。

但是占据了四川就不一样了,四川蜀道,乃是千古第一险要之地,鞑子喜欢骑射,而占据蜀道,鞑子骑兵如何越的过去,只要自己有一只精锐镇守蜀道,自己就可以在四川安享荣华富贵。

那有精锐镇守蜀道吗?

有。

那就是李定国训练的精锐部队,李定国的部队,在张献忠众多儿子中最为精锐,其他如孙可望,刘文秀这些人喜欢用流民当先锋冲阵,而李定国却从来没有,一直在训练自己的嫡系王牌部队。

这只部队是张献忠用来守卫蜀道的,只要扼守住蜀道,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从此在川地当个一地藩王,幸幸福福,高高兴兴,逍遥过一生不也挺好的吗?

张献忠想着,这时军师走了进来,言说孙可望回来了。

听了这话张献忠就一肚子气,自己让他去攻打蓝田县,结果六万流民转眼就消耗殆尽,而自己精锐部队还损失了一万五千人,就连老四艾能奇,还有自己很看好的一员大将赵鼎都折进去,这让张献忠想想就生气。

“让他滚进来。”

听了这话军师立刻让孙可望进来,孙可望连滚带爬跑进来,整了一副狼狈相。

“义父,义父。”

孙可望这时连滚带爬的来到张献忠身前,张献忠看了孙可望一眼道:“整这幅可怜相给谁看,瞧你做的好事。”

听了这话孙可望咕咚跪在地上,看着张献忠道:“义父,孩儿知道错了,请义父责罚。”

“责罚?好啊,你说我该如何责罚你?六万流民丢了我就不说你了,可是你的精锐部队也损失一万五千人,还有你竟然把老四都给老子弄丢了,你说你让老子该如何责罚你?”

听了这话孙可望磕头如捣蒜:“孩儿知道错了,请义父责罚,重重的责罚,无论义父如何责罚我,孩儿绝无二话。”

这边说着,另一边军师又进来了:“八大王,三将军求见。”

“让他也滚进来。”

张献忠怒喝一声,紧跟着身上还包扎着的刘文秀跑了进来,一进屋子磕头如捣蒜。

“义父,孩儿错了,兵败损失大量人马,还把四弟搞丢了,一切都是我的错,请义父责罚,重重的责罚。”

刘文秀说着就磕头,肩膀上的箭伤由于剧烈的运动,伤口挣开,鲜血留了出来。

张献忠看着两个不争气的东西怒喝道:“好啊,还会打配合了,一前一后,来糊弄老子,有这个心思,你们放到战场上好不好,出发的时候以为是块肥肉,甩了老二的部队,自己就先走了,到头来还要老二顶在前面,你们说说,你们哪里赶得上老二?”

孙可望二人跪在地上听了这话一言不发,可是就把老二恨上了,娘的,老子受骂,你就受表扬,老二你等着我们的吧。

张献忠看了一眼二人,眼神中闪过一丝别样的神采,他是故意激怒孙可望的,让他对李定国保持仇恨,这次李定国顶住了铜钱关,帮了孙可望,张献忠也怕二人联合,到时候他这个做父亲的可就不好办了。

张献忠需要他们斗,只有他们斗的你死我活,张献忠才能保持平衡,顺水摸鱼。

张献忠瞄了二人一眼,紧跟着气呼呼的喝道:“滚,滚出去,老子看你们就生气,现在解除你们的兵权,把人马交出来,回营闭门思过吧。”

孙可望听了这话磕头如捣蒜,这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他跟刘文秀还有艾能奇把仗打成这样子,如果不做惩罚,那可就真的难以服众了。

所以张献忠必须做做样子,把兵权收了,到将来肯定还会还给他们的,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打了败仗收兵权,等到在需要他们制衡李定国的时候,再还给他们,这一套都玩了多年了。

而且临走的时候,孙可望为了表示兄弟情深看向张献忠道:“义父,老四他?”

听了这话张献忠看了一眼孙可望道:“你不用管了,为父自有安排。”

“是。”

张献忠这话说完挥了挥手,孙可望与刘文秀退下。

出了张献忠的帅营,孙可望与刘文秀齐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件事就算糊弄过去了。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分开各自回营,闭门思过。

高迎祥被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代表着第一阶段的农民起义的失败,也给崇祯皇帝打了一针强心剂,让这位陛下重拾信心,感觉自己又行了。

第三日,早朝。

崇祯皇帝龙行虎步的走到了台阶之上,一屁股坐在龙椅上,跟在后面的王承恩眼睛都亮了,陛下真是越来越有帝王之像了,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

台下的众大臣这时偷眼看皇帝,心中暗自腹诽,打了个胜仗就嘚瑟。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说,众大臣还是齐齐跪倒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崇祯皇帝一抬手,这时众大臣起身,崇祯看了看下面的众大臣道:“诸位,陕西之事,各位听说了吧?”

“贺喜陛下,平定天下,俘获贼首。”

崇祯点点头道:“嗯,今日早朝,咱们主要是议一议,对于贼首高迎祥的处置,各位臣公各抒己见吧。”

听了崇祯的话,众大臣没有第一时间接话,而是彼此对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诧异之情,这有什么好议论的,谋反大罪,当诛九族,当凌迟处死啊。

这不是开国以来就定下来的国策吗?

众多大臣不明白崇祯是何意思,一时间竟然都保持沉默。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