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210章

作者:桃符

范永发闻言竖起四根手指头道:“四两银子一担。”

听了这话,李朝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这个价可不低啊,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南方粮,还想才三两八钱啊。”

范永发听了这话道:“他们量小,我不愿意跟他们交易,另外我想交李知县您这样一个朋友。”

李朝生听了这话哈哈笑道:“好,好,你既然这么说了,这粮食我卖了。”

听了这话谷子与郭宝在旁边一急,这刚说粮食不够用,你咋还把粮食卖出去了?

“好,爽快,范某谢过大人了。”

范永发说着,紧跟着从怀里掏出五万两银票放在桌子上道:“大人,这是定金。”

李朝生看了一眼银票道:“何不一次性付清,直接把粮食提走?”

听了这话范永发道:“不瞒大人,我在别的地方还有些事情要办,到时候我会让威远镖局,林镖头把余款奉上,顺道把粮食提走。”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得更开心了:“好,到时候让他直接来寻我便是。”

说着李朝生笑了笑,示意范永发喝茶,二人又尬聊几句,范永发起身告辞,不过临告辞的时候,范永发把自己怀里一直拿的小盒子放在了桌子上,看着李朝生笑了笑,转身告辞。

“哎,范先生,东西落了。”

李朝生说着,这时范永发道:“知县大人看错了吧,范某空手而来,何曾带东西了,告辞。”

说完范永发笑呵呵的走了,李朝生也算长见识了,你看看人家送礼,润物细无声,哪像现在送礼,恨不得别人不知道你送的什么。

“哎,张局长,来,给你送两瓶茅台,三条华子,听说你抽别的烟咳嗽,来尝尝……”

这就很low了,收礼本来就是歪风邪气,你还嚷着这么大声,就算附近没人,也遭膈应啊,说不定这礼送的不如没送。

所以范永发这就是最标准的送礼方法,双方都不尴尬,李朝生这是问一句,要是不问,那就更好了。

范永发走了,郭宝好奇的走过去拿过小盒子,紧跟着打开:“嚯~这可是个宝贝啊。”

郭宝说着拿起来对李朝生晃了晃道:“东北老山参啊,这看起来能有七八两啊。”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一眼,果然是上好的东北野山人参,而且看大小,看芦头都是顶级的山参。

东北山参,一直有传言,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这明显就是一颗宝人参啊,这么一颗人参放到现代那绝对是宝贝,价值千万应该没啥问题。

不过这个年代,也就是比较稀有而已,毕竟这个年代东北山林开发很少,有的是老林子上百年没人去,那种老林子里面就是这些人参的宝地。

在那里活个百年长成为七八两的人参并不难,不像是后世,过度开采,这人参就很难再长到百年了。

范家最开始发家就是在辽东地区倒腾皮货以及野山人参,后来才干起了给满清提供粮草军械,以及刺探情报的工作。

而且一直到现在,范家依旧在辽东倒卖人参,这几十年经营,让范家存了不少好的人参,像李朝生这样品质的人参,他们范家还有几十根,比这好的也有好几根。

李朝生看着这个人参很满意,这可是大补之物啊,想着李朝生转头看向了笑呵呵的郭宝,郭宝这时一脸献媚的对李朝生道:“东家,这人参给我一根须子呗?”

“你要这须子干啥啊?”

李朝生看着郭宝,这时一旁谷子哈哈大笑:“上次我们带他去了趟怡红院,里面姑娘说他虚,哈哈哈……”

“谷子,你把嘴给我闭上,谁虚了。”

“不虚,你要人参须子干啥?”

“我!”

二人看起来想要斗嘴,李朝生这时把人参收起来道:“这么好的人参的留着泡酒,谷子收起来吧。”

“是。”

谷子说了一声,这时郭宝看着李朝生道:“东家,你酒泡好了,能不能给我一杯啊。”

李朝生笑道:“你丫的给我好好干活,不就是虚吗?老子有空给你搞一根虎鞭,那玩意儿才大补呢。”

“真的,谢东家。”

郭宝顿时笑了,不过很快就皱着眉头道:“东家,说正经的,你为什么要把粮食卖给范永发啊,你刚才还在愁粮食不够用,现在卖出去,这就没得用了。”

李朝生闻言笑了笑道:“谁说没得用,这回不单有得用,恐怕还能解了咱们燃眉之急啊。”

李朝生说着,谷子在一旁道:“小胖,是不是傻了,其实我一早就看明白了,这粮食其实就是让范永发过遍手,他能把粮食运出蓝田县吗?那六大峪口的土匪可不是好惹的。”

“嗯?黑吃黑!”

郭宝眼睛瞪圆了:“我怎么把这个忘了啊,不过不能在蓝田县下手,否则蓝田的名声就坏了,要出了蓝田。”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没错,不单要除了蓝田,还要出了陕西,咱们在山西动手。”

“山西?”

郭宝瞪着眼睛,李朝生道:“把地图拿来。”

很快地图拿过来了,李朝生看了看在山西吕梁附近画了个圈:“就在这附近给我找个土匪窝,给我把里面的土匪换成咱们的人。”

“吕梁,为何是吕梁啊?”

李朝生这时笑道:“吕梁多匪,做完了好混淆视听,其次从吕梁撤退,进入秦岭,绕开人烟,可快速到蓝田。”

“最最重要的,这吕梁是范家往张家口运粮的主粮道,他们在这里经营多年的,还有自己的沿途驿站,所以这回他们肯定也会走这条路线的,所以咱们在山西吕梁动手为最佳。”

李朝生肯定的说道,听了这话郭宝道:“这么说,吕梁确实是个不错动手的地方。”

这边说着,郭宝又道:“如此说来,粮食抢回来,咱们还赚了钱,咱们再用钱去买粮食,倒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买粮?为什么买粮?”

李朝生笑着看着郭宝,郭宝道:“不买粮,咱们就算把咱们五万担粮食抢回来,也不够灾民们消耗啊!”

“呵呵呵……谁说范家只从咱们这里一处买粮了?”

“嗯!”

第220章 被遗忘的科技人才

“谷子跟白守民打个招呼,派人盯着范永发,他们这次还会从别的地方运粮,他们这次可是个大单子。”

李朝生目光阴沉的说道。

从范永发进屋开始,李朝生就预测了个大概,这个主要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史料进行推测,比如今年满清十月末就会南下,入寇中原。

现在范永发代表范家买粮食,很大的可能就是为满清提供粮草。

自古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满清入寇中原,这晋商八大家在粮草辎重上居功至伟,而且这晋商八大家他们也不能赔了。

他们现在卖粮食提供给满清,满清不但会对他们重用,而且将来也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价格,不过满清不会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他们更喜欢劫掠。

满清的策略是,先让晋商八大家准备粮草辎重,然后他们带兵攻打边关,只要打下来,他们就顺道把粮草接上,至于买粮草的钱,一路上抢劫就用不了。

这就是一场无本的买卖,每一次满清都是血赚,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热衷于打劫大明。

说实在的,满清其实一直都只是想打劫大明,直到他们杀入北京,他们都不认为自己能牢牢掌控这个江山。

所以他们一直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东三省施行闭关政策,不让汉人大量流入东三省,为什么?

为的就是给他们满人留条后路,以防将来汉人重新打下京城,把自己赶走了没地方呆着。

这个时代的满清,他们其实就是强盗,他们从来没想着能占有大明,虽然他们兵力强横,不过从骨子里他们对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是有恐惧的。

大明其实是自己溃烂的,不是被满清打烂的。

李朝生知道今年冬天满清肯定入寇中原,由结果推过程,自然就很轻松了,五万担粮食虽然很多,可是绝对满足不了满清的消耗。

而且这粮食他们还不直接拿走,他说他还有别的事情,他会有什么事情?

这样一推断,李朝生大约差不多就能猜测出范永发接下来的行动了。

李朝生让白守民派人跟着范永发,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紧跟着又派石小磊,李朝龙携带火器营,以及第一团的一千多人,从秦岭往陕西吕梁地运动,到了吕梁地之后,火速拿下粮道附近一个有势力的土匪窝,悄悄蛰伏,等待李朝生的命令。

同时李朝生让刘艾仁准备五千民兵,每个人一个独轮车,随时准备从秦岭秘密开发的山路上,把抢到的粮食运到蓝田县内。

听到李朝生的命令,谷子立刻准备去办,不过就在这时谷子突然停了一下,紧跟着掏了掏口袋,在里面掏出了一锭五两银子,这时笑呵呵的对李朝生道:“旅长,差点忘了,那范永发刚才给我塞了五两银子,我交公了。”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了谷子一眼道:“给你就留着吧,攒着将来娶媳妇儿。”

李朝生笑道,听了这话谷子道:“算了吧,我每个月有军饷,这钱我拿着不舒服,用了更加不踏实,再说我还年轻,谁家姑娘看得上我啊!”

谷子说着,转身去找石小磊,白守民他们了,李朝生看了看桌子上的五两银子,转身对郭宝道:“诺,拿着银子去买点酒肉,给你们改善一下伙食,最近你们也不容易,对了跟人说是谷子请你们吃饭。”

“得嘞。”

郭宝这时一把把银子拿走,紧跟着乐呵呵的去办事了,其实郭宝不傻,这五两银子不叫事,主要是态度,谷子这家伙也不知道是真的忠心,还是聪明,知道这钱不能拿,必须跟李朝生交代清楚,如果将来被李朝生知道,很容易失去信任的。

这就是得不偿失,当他把银子拿出来之后,这银子李朝生给他,或者不给他,他拿了,还不拿其实都不重要了,五两银子算什么,在蓝田真的不算啥,毕竟李朝生现在的桌子上还摆着一张五万两的银票呢。

李朝生拿着银票,想了想,这钱要用出去,钱放在身上就是数字,但是用出去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增加实力。

想到这里,李朝生略微沉思,目前蓝田县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只要继续开荒种地,修建水利,施仁政于民,就能不断的扩张地盘。

所以民生这一块,并不急着提升,那除了民生,就只有两个是李朝生目前比较在意的,第一就是谍报组织,目前白守民正在组建,这个需要扩大影响力,就要尝试用金钱开路,这个很花钱,不过自己刚给他们拨了一笔钱,倒是不需要拨的太多。

那除了谍报组织,李朝生更加关心的就是兵工坊了,想着李朝生看了看桌子上的五万两银子,紧跟着起身带着警卫员来到了火器营内的兵工坊。

这时火器营已经在石小磊整合下准备出发了,李朝生勉励了石小磊几句,石小磊有些兴奋,说天天射靶子都射击累了,正好找活人试试。

看着石小磊这兴奋劲,李朝生也不好打击他积极性,于是有鼓励几句,就来到了兵工坊,老孙头正在研究火炮呢,老孙头研究来来就去,发现想要制造比红衣大炮还要威力强大,射程远,并且具有佛朗机炮快速射击能力的大炮。

重点已经不是大炮本身了,因为大炮炮体最大的问题是硬度,而李朝生提供的仙界材料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对钢铁的认知,非常符合要求。

那么现在想要完成以上要求,差的就是火药了。

“县尊,我们大家伙在这里研究了好几天,发现目前唯一能够提高大炮性能的就是火药了,目前咱们大明使用的火药配方是按照《武备志》中记载的,大型火炮火药配比为硝石七成,硫磺一成半,木炭一成半。”

“火枪用药,硝石七成半,硫磺一成,木炭一成半,最近我们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可是却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改良。”

老孙头对着李朝生说道,听了老孙头的话,李朝生想起来了,好像听人说过一句,明朝的火药配比有问题。

正常火药被点燃后,冒出来的烟应该是白色的,可是李朝生他们用的火器,冒出来的烟都是呈棕黄色,这肯定是配方哪里出现了差错,想到这里李朝生道:“行,我知道了,你们继续忙,我去给你们想想办法。”

李朝生说完起身,这种问题他是解决不了的,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完成。

李朝生想着看着左右无事,就打开时空门,回到了现代,一到现代,李朝生立刻用自己的身份,金钱开路,约见了一个教化学的副教授。

李朝生请教授吃顿饭,席间两个人聊了聊,李朝生说自己比较喜欢化学,有个问题要请教教授,教授满口答应,毕竟李朝生答应要给他的实验室捐献五十万的科研基金,这样的大金主,有问题肯定要帮着解决啊。

李朝生就问出了疑问:“教授啊,我前几天上网,看到一个问题很奇怪,这明朝时候,他们已经有火枪了?”

老教授点点头道:“有的,而且很早,朱元璋开国就用火器了。”

“那教授问你个问题,明朝人用的火枪开火之后,为什么会冒黄烟啊,我想咱们过年放炮,火药好像都是冒白烟的啊。“

听了李朝生的问话,老教授笑了:“你这观察的很细啊,哦,是这样一回事,明朝的火药配比有问题……”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