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204章

作者:桃符

“那赋税呢?”

老刘听了这话眼睛一瞪,紧跟着脱口而出:“陕西今年大灾,别的县城赋税肯定缴纳不足,咱们蓝田足额缴纳赋税,如此便算是陕西八十九县城独一份,如此大礼,洪大人定会另眼相待,不亚于一份大礼。“

听了这话郭宝笑道:“老刘,你可真聪明。”

刘主簿听了这话苦笑道:“你就忽悠我吧,我要是聪明,岂能让你讹了一顿酒去。”

郭宝这时哈哈笑道:“那是您爱护后辈,您要不想给,谁能逼您呢。”

二人说着,刘主簿道:“哎,现在日子真好,比以前的都好,每年有足够的米粮过活,还有银钱用来打牙祭,这种生活可都是县尊大人给的啊。”

郭宝听了这话笑道:“行了,老刘,别感慨了,咱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咱们县尊就是来到这个世界给咱们带来好日子的。”

老刘听了这话道:“这话不假,可是就怕宵小之辈,不想让咱们县尊安生啊。”

郭宝这时眼中闪过一丝杀机道:“这就是咱们存在的意义,县尊负责带领所有人前进,咱们就在暗中保驾护航,而且不但咱们,还有很多人,都会为了县尊而战,到时无论什么人想要动县尊,都不行,哪怕是坐在皇位上那位。”

“啊,慎言,此等杀头的言论,岂能言说。”

老刘瞪着眼睛说道,同时眼睛四处张望,生怕被他人听到,而郭宝却笑道:“没事,老刘,这事就你我知道,你只要不告发我,我就没事。”

老刘这时看着郭宝道:“你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以后记着慎言。”

郭宝这时看着老刘道:“老刘,你说要是有一天那位真的要杀大人,你当如何?”

老刘听了这话愣了好半天,看着郭宝道:“若是真有那一天,我刘德正必将告官回乡,再也不给这大明效一分力。”

听了这话郭宝看了老刘半天,突然展颜一笑道:“这是真话,我喜欢,走喝酒去。”

第213章 粮票

蓝田县现在可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整个陕西大灾难,所有地方都民不聊生,唯有蓝田一县,土地富饶,百姓安居,并且吸收了长安县,柞水县,商洛县的部分地盘之后,土地面积也大了许多,吸纳了更多的人口,现在蓝田有人口,三十万。

三十万人口,并且最重要的蓝田有多余的口粮,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只要口粮有剩余,就会衍生商业,于是一些做小买卖的就来到了蓝田县,开始做买卖,这就让蓝田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别的不说,就连西安城内最大的酒楼,玉仙楼都要在蓝田开分部,这就能看出来一些端倪。

李朝生这时身后跟着谷子,还有五个警卫员,溜溜达达的走在蓝田县城的大街上,以前空空荡荡的蓝田县大街,现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来来往往的小贩,叫卖声不断,让整个大街,都变得热闹起来。

李朝生这时跟谷子都换了平时的便装,走在大街上,没有人能认出李朝生是县尊。

“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自家种的萝卜,又甜又脆,好吃得很。”

“来来,蓝关镇大李子,甜的很,甜的很。”

“炊饼,炊饼,热乎乎的大炊饼,先生,来块炊饼不?”

小贩这时看到了李朝生,李朝生闻言笑道:“好啊,尝尝你的手艺。”

李朝生看着面前这个最高一米五的汉子说道,汉子这时连忙拿起炊饼给李朝生,李朝生接过给警卫们一人送了一个。

然后问小贩:“炊饼现在多少钱啊?”

“十文钱一个。”

小贩乐呵呵的说道,听了这话李朝生一愣道:“十文钱?这么贵?”

“这还贵?先生没出过蓝田吧。”

小贩看着李朝生说道,李朝生闻言点点头道:“没出过。”

小贩这时拿过一个炊饼比划:“外面卖的炊饼,比咱这小了一圈,您猜多少钱?”

李朝生很配合的看着小贩道:“多少钱?”

小贩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二十文,还买不着呢。”

李朝生看了看谷子,谷子耸耸肩:“我也没出去过。”

“真的先生,您别不信,这也就是咱们蓝田县,别的县,十文钱一个炊饼,那的抢疯了,这年头,钱不当钱,粮食金贵啊。”

小贩说着,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小贩道:“别的县城炊饼这么缺,你咋不去别地方买啊?”

听了这话小贩苦笑道:“先生,您不开玩笑吗?别的地方都吃人了,我这推个小车去别的地方,恐怕连人带饼全要送给阎王了,还是咱们蓝田县好啊,感谢县尊大人。”

小贩说着双手合十,对着县衙方向真心实意的拜了拜,李朝生一脸懵逼,看着一旁笑呵呵的谷子道:“他这是干啥呢?”

听了这话谷子笑道:“不知道是谁传县尊大人是天上神仙下凡,普度众生,现在全县百姓,没事就朝县衙拜一拜,仿佛县尊真的能施展法力保佑他们一样。”

“额……”

李朝生听了这话一脸懵逼,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看着谷子道:“杨书白的手笔?”

听了这话谷子笑道:“好像圆机大和尚也有参与。”

“这两个货。”

李朝生笑骂一声:“神话领袖,这一直是杨书白的主要工作,现在还有了圆机大和尚的帮助,这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等于四,等于一百啊。

李朝生看着拜完了的小贩,于是笑呵呵的说道:“对了,你这做炊饼的粮食哪来的?”

“县尊发的啊。”

李朝生一愣,紧跟着就看着谷子,谷子解释道:“前些日子,你不是推行了粮票政策吗?您说每家每户除了留下口粮,还可以每户每天给半斤粮食的粮票,用这粮票可以来县衙府库购买平价粮。”

李朝生听了这话想起来,这也是李朝生为了促进蓝田县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有多余的粮食,才能产生贸易啊,而粮票就是这个制衡的关键。

现在全陕西省的百姓都缺粮食,这粮食的买卖不能直接敞开,否则蓝田县的粮库都会被掏空,所以李朝生决定制造一批粮票,粮票很小,李朝生找印刷厂定制的,用的是印刷广告那种油性纸张,为的就是防伪。

那种纸张以明朝的作假手段很难做出来,毕竟那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作假的。

而蓝田县百姓可以通过去水库劳动,或者帮着官府做徭役,获得粮票,有了粮票之后,就能拿钱到府库买粮食。

而民间一些聪明人,就会去跟有粮票的人购买粮票,方法也很简单,拿着粮票去官府买粮食需要钱,而他们直接用粮食收购粮票。

比如一斤粮票,他们用四两粮食兑换就能把粮票换过来,而对方也有了粮食。

还有一些人想要用钱去卖,不过价格高得离谱,所以一般都是用粮食换粮票。

不过这就可能给不法商贩制造机会,比如不法商贩会想办法大规模吞粮票,想要做空蓝田府库的粮食,不过这个李朝生也有办法应对,最简单的就是限制购买。

比如每人每天最多兑换二斤粮食,超过五斤必须要有同乡人作证,超过五十斤直接不给兑换。

这就让想要大规模屯粮的商户无可奈何,毕竟这限制的太死了。

李朝生的宗旨是多次兑换,每次少兑换一点,这样可以防止粮食聚堆,从而让大商人钻了空子。

李朝生鼓励小商小贩,可是对想要做粮食的大商人却是百般提防,因为这些家伙对人民是有害的,李朝生对这样的恶劣分子,一向是严厉打击的。

李朝生吃着烧饼味道不错,紧跟着就跟卖烧饼的闲聊。

“老哥哪里人啊?”

老哥听了这话道:“俺是白水县的人。”

“白水县,大贼寇王二的老家?”

老哥听了这话道:“是啊,就是那里。”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听说那大贼寇带着老百姓们杀官过好日子了,你咋没去啊?”

老哥听了这话道;“先生,这话您信?”

李朝生闻言一愣道:“怎么说?”

买炊饼的道:“这贼就是贼,哪有什么好日子啊,吃了一地又一地,到哪祸祸哪里,跟了他们才没出路呢。”

李朝生一愣道:“听说他们到了那里都是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这样日子你不羡慕?”

买炊饼的摇了摇头道:“不羡慕,俗话说得好,就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了,听说陕北一地,现在人头滚滚,死了无数人了。”

“再说,当贼寇有什么出息,天天抢这里,抢那里,我们白水县以前虽然穷,还有一点点好土地,也能长庄稼,可是经过王二他们一祸祸,今年颗粒无数,大片大片庄稼地撂荒无人耕种,那就是造孽啊。”

“那里赶得上现在俺们蓝田县,家里庄稼地种着,而且地租很便宜,地主今年只收三成租子,七成是我们的,秋收后,留下足够的粮食,剩余的还能卖给县衙,换一些钱,到时候再买一些酒肉,这样的日子才是人过的,踏实啊。”

卖炊饼的看着李朝生说道,李朝生听了这话把最后一个炊饼塞进嘴里道:“炊饼味道不错,老哥有没有兴趣把你这炊饼摊子做大,搞一个炊饼店什么的?”

听了这话老哥一愣道:“想啊,可是没有本钱,我再攒个三四年也就能赚个本钱了,到时候开个小铺子。”

李朝生听了这话笑道:“哈哈,好,谷子,拿十两银子出来,这钱算我入股了,咱们合伙开一个炊饼店如何?”

“啊,这么多银子,这……”

买炊饼的一脸震惊,李朝生这时笑呵呵的看着买炊饼的道:“咱们现在就立文书,我以十两银子入股你炊饼摊,扩建为炊饼店,我以十两银子占股三成,你七成,以后年底给我分成就行。”

听了这话卖炊饼的愣住了,看着李朝生的签名。

“李朝生,县,县尊大人!”

卖炊饼的立刻要跪下,卖炊饼的不认字,可是却认识李朝生三个字,因为这跟县城内的告示上的字一模一样。

他们这些做买卖的,经常看到告示,看的时间长了,这三个字就牢牢记在了心里,毕竟在蓝田混,不认识这三字可不行。

李朝生见状一把拦住了卖炊饼的道:“你这是做什么,咱们谈生意,你跪下来算什么事情啊。”

听了这话卖炊饼的说道:“小人什么身份,岂能跟县尊大人做生意,大人折煞小人了,县尊大人赶紧把钱收回去,小人这炊饼摊子也归大人。”

听了这话李朝生一皱眉道:“胡闹,你这么做把我当成什么了?贪赃枉法的昏官吗?我是真心的跟你做买卖,不单单是你,这蓝田县大部分生意,我都有参股,那边卖烤红薯的,那头卖烤玉米的,还有那边做面条的,做羊肉汤的,我都有入股,所以你不用担心什么。”

“县,县尊大人,您这样我就更加不敢答应这买卖了,这要是赚了还好办,可是要是赔了,俺拿什么赔给县尊大人。”

买炊饼的诚惶诚恐,李朝生这时哈哈笑了指了指文书上面道:“这叫风险投资,这文书上面写着,要是赔了,就算是本县尊的,赚了咱们三七分,你七,我三。”

“啊,这,这怎么能您三我七,应该俺三,您七才对啊。”

卖炊饼的说道,听了这话李朝生摇头道:“不行不行,我只是出钱,你是具体负责的,这个比例就这么定了,你七,我三,你看行不行。”

李朝生笑呵呵的对卖炊饼的说道,听了这话卖炊饼的还想说什么,一旁谷子却不耐烦了:“好了,好了,你这个人太磨叽了,我们家旅长还能害你不成,你赶紧签了吧,我们还要往前看看呢。”

“谷子。”

李朝生瞪了谷子一眼,谷子向后退了一步,这是卖炊饼的一咬牙道:“成,既然县尊大人看得起俺,俺也不能不识抬举,这文书俺签了。”

卖炊饼的说着,这时指了指文书道:“大人,俺不识字,咱按手印行吗?”

“不认字,你怎么认识我的名字?”李朝生疑惑的看着卖炊饼的。

卖炊饼的不好意思的说道:“俺就认识大人的名讳,其他都不认识。”

听了这话李朝生一愣,看了看谷子道:“你来帮这位兄弟写名字。”

李朝生说着,这时谷子拿起笔,看着卖炊饼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武松。”

卖炊饼的张嘴说道,李朝生这时刚拿起水葫芦喝口水,结果听到这个名字噗的一声,一口水差点呛死。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