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技崛起 第97章

作者:牛家一郎

当然,这也是未来躺着赚钱的一个项目了。

就跟水果公司一样,卖手机要赚你一笔,你用我的系统,我也要再赚你一笔,甚至于全球的商户要在他们的系统之中赚钱,那也要交一笔钱给他们。

这也就是水果公司能够牛叉哄哄的重要原因。

靠着卖手机他们赚你几笔钱,而且基本上都是躺着赚钱的,自己只做最核心的技术型的东西,能够外包的都外包,数钱数到手抽筋。

刘远也是有这样打算,未来卖飞行器要赚一笔,飞行器的系统要赚你一笔,嗯,至少来说每个月要收你的服务费吧,还有将来飞行器的定期保养、维修什么的,这个也必须要赚你一笔。

还全球一起赚,只要搞定了这事,以后都是躺着赚钱的买卖了。

此外,不单单是飞行器这一块。

在虚拟世界的打造上,未来星海科技也是打算自己建立一整套的封闭式的系统,就跟水果的一样,系统是闭合的,必须购买星海科技的产品才能够使用。

同时还要确保全球各地都可以使用,星海科技这边也必须要打造一个全球定位通讯系统,故而需要大量的发射卫星来满足这个需求,做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接收到信号,能够连接上虚拟世界。

总的来说,刘远现在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个局只要布置完成了,完全可以对现有的交通、通讯、互联网三大领域产生颠覆式的巨变,产生划时代的变革。

别人只以为刘远搞这个航天基地是在跟马斯克大佬学习,要玩玩火箭,和国内的富豪不太一样,有追求、有目标,不和菜贩子抢最后一块钱的买卖。

他们哪里知道刘远正在精心的布局,在下一盘大旗。

“哈哈,终于有自己的航天基地了,我们可是早就已经等不及了。”

“火箭我们早就已经造出来了,就等着发射火箭呢。”

唐鹏也是满意的直点头。

作为星海科技航天领域的负责人,他一直带领团队在研究火箭技术。

只是一直没有自己的航天基地,他这边想要发射火箭都不行,只能够发射一些实验性的小火箭练练手,锻炼下团队。

“这不是正好已经建好了嘛,以后想要发射火箭就发射火箭,把技术给弄熟了,然后再往太空之中发射一些卫星,给我们公司提供导航定位服务,以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自己的卫星了。”

陆永笑着说道。

眼前这个航天基地可是花不少的银子在里面。

拿地方面没有花什么钱,宁城县这边基本上是半送的形式送的,毕竟是玩高科技,还是要支持的。

事实上,星海科技这边也是没有让宁城县这边失望,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星海科技这边就迅猛发力,一年上交上来的税收都高的吓人。

也是让这个偏远小县城第一次感受到了富裕的生活,犹如天上掉馅饼一样,大量的税收落到头上,钱一下子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去花了。

对于星海科技的用地,他们是优先保证的,因为这是一只真正会下金蛋的母鸡,给宁城县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和税收,让宁城县的经济都开始起飞了。

虽然拿地没有花什么银子,但是建这个航天基地是真的花了很多钱在里面。

宁城这里属于山区,想要找到一块大一点的平地都不容易,眼前这个航天基地的建设上,不知道移平了多少座山,又填平了多少的沟壑,这才好不容易弄出了眼前这个巨大的航天基地。

可以发射火箭,回收火箭,同样还有相应的一整套的配套的工业系统,可以直接在这里生产火箭相关的零部件和固液态的燃料。

甚至于根据刘远的规划,这里还有一大片的工业厂房,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感觉有点像是用来生产飞行器的超大型厂房,都很大,也很长、很长,未来刘远必定还有什么大动作。

否则是不会事先就建好这些大型的厂房,而且还不会要求建的如此大,如此长了。

“对,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

“我们公司别的都缺,唯独就是不缺钱。”

刘远也是跟着点点头说道。

火箭技术嘛,现在也是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了,唯一有难点的地方就是火箭回收技术,这个确实是难。

但在刘远看来,其实也就那样,唐鹏这边带领团队去慢慢研究、慢慢玩就可以了,大不了到时候自己再来帮帮忙。

现在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

主要是在忙着布局芯片和三进制计算机的事情。

这马上要过年了,过完年星海科技这边就要正式对外宣布掌握了芯片技术和研究出全新的三进制计算机了。

要正式向传统的二进制计算机已经现有的芯片体系大楼发起挑战,故而刘远也很忙,芯片生产线这边需要忙,三进制计算机这边要忙,甚至于连汉语编程、系统架构等等也都要忙。

另外就是虚拟技术这边也同样需要刘远时常过去,虚拟技术也是刘远准备用来巅峰传统通讯、互联网的东西。

掌握了自己的芯片技术、三进制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也是很快就要推出来,预计是在明年下半年。

所以刘远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都会非常忙,根本就没有空经常往航天基地这边走,技术也就只能够靠唐鹏带领团队去慢慢的摸索和研究了。

单靠他们自己的话,刘远唯一能够给的支持那就是金钱上了。

别的没有,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刘远觉得自己已经够败家了,但还是花不完公司的钱。

没办法,星海科技的产品现在在全球热卖,还都是独家买卖,价格贵、利润高,不买都不行,星海科技自然有用不完的钱。

“有老板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唐鹏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

跟着刘远这样的老板就是这点好,不差钱,不仅仅大家的薪酬待遇好,这研究经费、实验经费什么的从来都不缺你的,只要是用在研究上的,让你死命造。

舍得投入,不怕花钱,花钱尽管未必就真的有用,但搞科研很多时候就是要花钱,没有花钱去慢慢的实验,去摸索,只搞理论的话那是行不通的。

“不要有什么约束,也不要怕失败,失败了也不要估计外界的声音,做我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让别人去说。”

“另外,你这边还有成立通讯技术研究小组,研究属于我们自己的通讯技术,未来发射卫星之后,我们不仅仅要构建全球定位系统,也要构建全球通讯系统。”

“我们公司的科技很多,很重要,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必须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全球定位通讯系统,这样才可以不用受制于人,担心被人通过这些方面来窃取我们的技术。”

刘远也是点点头,想了想又叮嘱起来。

等自己忙完了这两年了,到时候也就改来弄这个飞行器技术了。

第121章 嫁女儿就嫁星海科技员工

因为临近年关,整个宁城县都再次变的繁华热闹起来,大量外出务工的人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准备欢度春节。

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还有大量的人留在了宁城本地工作。

星海科技在宁城这边大规模的投资、建厂,带动了这个宁城县的就业和发展,大量的年轻人在自己家乡也是可以找到工作,赚到的钱也不会比外面少。

至于那些能够进入星海科技的人,那收入自然是妥妥的,而且现在关于星海科技年终奖的消息也是已经传开了。

星海科技这边的普通员工发20个月的年终奖,以星海科技这边普通员工随便月入过万的收入来算,这到手的年终奖可是超过20万。

这个消息一出,也是让宁城县的父老乡亲忍不住热烈的讨论起来,以至于很多人嫁女儿都直言只嫁给星海科技的员工,除此之外根本就不考虑。

能够进星海科技的,收入待遇有保障,关键是也在家门口工作,这一年下来随随便便赚二三十万,在宁城这样的小地方,妥妥的高收入了。

更何况,还有五险一金之类的,而且听说星海科技未来还会给普通的员工分房,到时候连房子都不用买了。

星海科技现在已经交房使用的落星小区,环境极其优美,绿化非常好,生活设施、配套等等都非常的齐全,早已经成为了大家最理想的小区了。

即便是现在正在开工建设的,分配给普通员工的小区,无论方方面面都给你配套齐全了,办的妥妥的。

至于星海科技里面的管理层和研究院的员工,据说原本收入就高的他们,过年会发放超过30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

这消息一出,也是让宁城人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真正的豪横。

星海科技研究员的那些研究员们,即便是新招聘进入的薪酬待遇就超过三十万,去年进入的,今年普通薪酬待遇都已经超过五十万了,这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五万。

过年发个年终奖,一下子给你一百多万下来,再加上分到手的房子,公司里面给你办的五险一金,外加免费食堂一日四餐的供应,这算下来,这收入,纵然是放到一线城市去那也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了。

更何况是在宁城这样的小地方了,让无数人仰望的天花板。

以至于很多宁城的父老乡亲早早的就已经盯上了研究院的那些研究员。

薪酬待遇高,房子有分配,连吃饭都不用花钱,这些研究员一个个又都是有学问的人,很多都还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工作就在自己家门口。

这样的女婿以前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现在就在家门口,自然是要想办法留在宁城这里了,自己内部消化掉,绝对不能便宜了外人。

这也是让赵红变的更忙了。

赵红父母家,赵红的父亲、哥哥在陪汪伟喝酒聊天,商量着年底举办婚礼的大事。

汪伟第一次上门见赵红父母,赵国华就非常的满意。

汪伟虽然是普通大学毕业的,但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现在又是星海科技研究院1级科学家,落星山上有公司分配的别墅,年薪经过今年的增加已经达到了120万,月收入超过十万。

这样的女婿,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汪伟,你年终奖发了多少?”

赵红的哥哥赵辉好奇的问起汪伟年终奖来。

“发了400多吧~”

汪伟笑了笑说道。

“400多万?”

赵辉一听,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眼球都要吐出来了,发个年终奖发了四百多万,自己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赚到怎么多钱啊,可是人家就一个年终奖就发了四百多。

“我是一级科学家,所以年终奖发45个月,算下来就发了四百多,不过扣税扣的太厉害了,到手其实也没多少了。”

汪伟笑着回道。

“赚得多,多交点税也是应该的。”

赵国华那是满脸笑容,女儿找到了一个金龟婿啊。

“妹夫,你是你们公司一级科学家,能不能帮忙把我弄到你们公司去啊?”

赵辉真的羡慕嫉妒恨了,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工作一年,也挣不到十万块,吃喝之类的用完,一年下来能够剩下三四万块就算不错了。

他也很想进星海科技,在家门口工作,收入又高。

“我是研究院的研究员,不负责公司的招聘,现在公司这边对员工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至少也要本科毕业的了。”

汪伟一听,想了想委婉的说道。

“当初我怎么就不好好读书呢。”

赵辉听完,顿时就烦躁的挠了挠头。

“我听说你们公司对我们宁城人有照顾,要求可以放低一些,你看看有没有认识你们公司行政那边的人,帮忙看看能不能进来。”

赵国华看看自己的儿子,那也是恨铁不成钢,当初不好读书,现在终于知道后悔了,但没办法,再不争气,那也是想办法帮一帮的。

“如果是去年的话还比较容易些,只要有地征收、拆迁的话,没什么文化也可以进公司工厂里面做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