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技崛起 第198章

作者:牛家一郎

可是在月球上,He3储量非常惊人,整个地球部族一吨的He3,在月球上面的储备量超过100万吨,被科学家们誉为未来人类航行宇宙的能量库。

星海科技作为月球开发的先驱者,自然是要先占着月球上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的地区来了。

风暴洋面积足够大,资源足够丰富,又地势开阔平坦,自然是先占下来再说。

这月球是无主之地,谁先占下来了就归谁。

随着星海科技开始在月球上面开采资源,其它人肯定也是相继会到月球上面来开采资源,到时候难免会争夺月球上的地盘和资源。

先占住了最大的蛋糕再说,至于以后你们怎么争是你们的事情,星海科技这边才懒得管。

后羿号非常离月球的地面越来越近,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顺利的从太空之中飞到了月球上空,来到了预定的登陆地。

伴随着后羿号轻轻的降落到月球上面,所有人都然不住欢呼雀跃起来,迫不及待的看向窗外,荒凉的月球表面映入眼帘,到处都是经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砾石。

月球上面没有水,没有空气,自然也就没有风。

这些砾石就一直始终在一个地方永远不会变动。

“地球指挥中心、地球指挥中心~”

“后羿号已经顺利着落、后羿号已经顺利着落!”

“一切正常、一切正常!”

“请求指示、请求指示!”

“按计划执行,按计划执行!”

伴随着一道道电磁波在虚空之中以光速传播,后羿号收到命令之后,也是迅速的行动起来。

早已经穿好宇航服的宇航员们在迅速的检查宇航服和装备,准备登陆上月球。

在万众瞩目之下,后羿号的舱门缓缓打开。

宇航员魏望第一个走出舱门,然后在高清摄像头的记录下,在地球十几亿人的瞩目下,他轻轻的踩上了月球的土壤,然后在上面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

“哗啦啦~”

地面控制指挥中心这里,当看到魏望留下的脚印之后,整个大厅之中的所有人都激动的站起来,潮水一般的掌声不断响起。

“耶!”

欢呼声瞬间蔓延至整个华夏的每一个角落,潮水一般的掌声迅速的蔓延,转眼间就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

一所所学校的教室内,中小学的学生们在欢呼鼓掌;一个个街头巷尾,人们纷纷停下脚步,看着大屏幕上面的画面,骄傲而自豪的挺直自己的胸膛。

一个个直播间内,鲜花鞭炮齐鸣,各种各样的礼物将直播间绽放的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贺词闪烁屏幕。

多少年了,我们华夏子孙终于登上了月球!

尽管我们不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这已经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是永远值得写进历史的这一刻,是我们炎黄子孙星辰大海的开始!

后羿号内同样响起了潮水一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在欢呼鼓掌,都在兴奋激动的尖叫起来,我们终于登上月球了。

电视台主持人的嗓音都因为太过激动喊的有些沙哑起来,钱霞更是激动大喊大叫,将自己内心之中的激动喊出来。

这一刻,所有人共同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伟大的历史时刻!

魏望登上月球的表面,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同时他也是拿出了一面红旗,找到一处小山坡的位置,将红旗高高的竖起,宣示着我们的来到了月球。

当画面传送回地球的时候,顿时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有人都在欢呼、都在庆祝,烟花爆竹响彻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第252章 建设月宫基地

伴随着魏望第一个走出后羿号登上月球,其他的宇航员们也开始陆续的走出后羿号,有的是直接蹦蹦跳跳的走出去。

在月球上,穿着笨重的宇航服走路其实是很慢的,最舒服和简单的反而是跳着走路。

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即便是轻轻的一跳,也要完胜地球上,能跳的更远、更高。

也有开始驾驶着一辆辆的月球工程车的宇航员,一辆辆月球工程车都是星海科技这边特制的工程车。

即便是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依然能够非常完好的工作,并且月球工程车的驾驶舱还是移动的生命舱,如果遇到晋级的情况,还可以快速的跑到最近的月球工程车上,打开相应的救生系统,就能够迅速的获得氧气。

各种各样的工程车、月球车不断的开出后羿号,有的暂时先停放在一旁,有的则是迅速的朝着四方开去,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同时还有一辆辆小型的私人反重力飞行器从后羿号上面迅速的升空,开始在周围不断的巡航,查看是否有危险的地方。

星海科技之所以有信心在月球上面建造一座大型的月球基地,甚至于还要在月球上面开采资源,那是因为已经具备了这种可能性和可行性。

放在半个世纪之前,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候,那个时候登上月球的所有物体质量加起来可能都还没有现在的一辆工程车重。

根本就不可能说在月球上进行资源的开采、建设月球基地什么的,因为技术无法达到,成本也根本接受不了,纵然是开采最昂贵的资源,在那个时候成本也是会高到无法仰视的地步。

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反重力技术,后羿号来一趟月球就可以带来十万吨级的物资,返回地球也同样可以携带十万级吨的物资。

这一次过来月球,携带的物资和东西就足以轻松的建起一座月球基地来,又可以携带大量的月球矿产返回地球。

这就是反重力技术的强大之处,它是真正的星际时代的科技。

以前传统的火箭技术,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一切的。

后羿号内,科学家、工程们也是迅速的忙碌起来,人人都穿上了宇航服,接下来就是最忙碌的时刻了。

他们需要尽快将月宫基地给建好,同时对月球进行资源勘探,查找资源丰富的地区,寻找金矿、稀土矿、银矿、铜矿等等价值含量较高的矿产。

星海科技毕竟是一家私人企业,虽然并不是说以盈利为目的,但还是要赚钱的,不赚钱的话就无法支撑起星海科技越来越庞大的体量,越来越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持续性的发展。

同样只有星海科技在月球上面开采资源赚到足够的钱了,那么其他人才会纷纷的效仿,星际采矿业才可以真正的发展起来。

星际采矿业,这也可以算算一个庞大的产业。

不同于在星球上面采矿的简单粗放、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

星际采矿就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技术活了。

以月球采矿来说,你首先要在月球上面建立一个基地吧,这肯定是需要花费很多的钱,单单是构建一个维生系统就够你花钱的了,其次你还要建设月球工厂,对开采出来的矿产进行冶炼,不可能说直接带着月球的矿石和泥土回地球来提炼的。

另外月球上采矿肯定是都要大规模的使用机械化,你不可能说指望着人穿着宇航服来给你挖矿的,这需要购买专门的月球工程车、月球车等等。

另外能源方面,月球这边可不比地球,你肯定是要配备大量的太阳能发电来获得能源之类的才最便宜,这又可以带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月球采矿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可以带动很多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同样这也意味着,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和价值,否则大家是不会将钱投资进来的。

只见科学家们穿上宇航服,开着一辆辆月球车往四面八方散开,到处去勘探资源了。

至于工程们,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建造月宫基地。

伴随着一辆辆工程师不断的开出去,同时后羿号的舱门不断的打开,大量的用于建设月宫基地的物资被运出去。

月球表面的温度相差很大,白天的时候可以达到120多度,晚上的时候可以到零下近200度,如此巨大的温差,对于月球基地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月球表面巨大的温差来,否则是很容易出事情的。

为此科学们用来建造月球基地的材料都是特制。

所有的材料除了模块化的设计,便于迅速的组装起来,每一块墙面材料,都是使用特殊结构和特殊材料进行设计的。

一般的钢铁到了零下几十度的时候就会变的非常脆,一旦到了零下200度的超低温环境,其内部的分子活性会极大的降低变的越发松弛,从而产生一种内部应力,这种应力一旦超越了热胀冷缩的极限,内部结构就会碎裂,从而导致金属的强度被瓦解。

在寒冷的北极、南极地区,一般的钢铁,轻轻一敲就会碎掉,原理就是如此。

月球晚上的温度更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月球表面温差太大了。

所以必须使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能够承受住这种超低温的环境,并且能够适应环境的巨大改变。

同时在设计上,内部要采用真空的设计,因为热的传递有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三种方式,而真空的环境是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方式。

一辆辆工程车忙碌不停,将大量的材料不断的搬运出去。

同时有大型的月球工程车在科学家们选址好的区域开始平整土地。

原本荒凉、荒芜、枯寂了不知道多漫长岁月的月球表面,一下子出现了几十辆各种各样的月球工程车在忙碌。

铲车将封存了百万年、甚至于是亿万年的月球土壤给产开、一大块的平整土地出现在原本荒凉的月球上面。

接着有打桩、打地基的机器出现,迅速的钻探出一个个深深的地基洞,接着有工程车将一根根特殊设计的称重柱插进去,就形成了称重结构。

接着又有一辆辆工程车将一块块正面、正面的墙面运输过来,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将这些墙面犹如拼接积木一般,迅速的拼接起来。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已经在地球上经过了很多的练习和实验,同时每一个步骤都有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辅助,每一个材料也都是有编号。

每一个工程师也都有分工,完全按照计算所事先编号的程序来进行工作,整个过程看起来的时候似乎好像非常的忙碌的样子,但却是秩序井然,严格按照顺序来进行的。

仅仅只是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座房子就出现在了月球的表面,并且还在迅速的扩大,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我拼接积木的游戏一样。

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再加上灵活机械手臂的帮助,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一次,星海科技将生物虚拟科技运用到其中。

工程师们甚至于都不需要用手去操控这些工程机械,直接用虚拟机控制,用意念去操控就可以了,可以做到精细化的操控。

刘远一直没有急着出去,而是在后羿号上面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

在没有大气的月球上建设一个长期的基地,方方面面需要考虑的太多了,巨大的日夜温差,来自宇宙的辐射、维生系统、能源系统、空气系统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任何一个细节如果考虑不周,或者是做的不够的话,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基地的失败,也有可能会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这对于技术的考验是非常大的。

但好在这些对于现在科技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真正最难的还是如何将大量的物资运输到月球,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根本就难不倒聪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或许应该出去走走,去看看当年阿姆斯特朗留下的登月车之类的东西,看看当年漂亮果留下的那面旗子。”

“这些应该是不错的收藏品,就是不知道带回的话,会不会被他们嚷嚷着要收回去。”

觉得有些无聊的刘远,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弄点收藏品的想法。

想到这,刘远顿时就麻溜的穿起宇航服来,接着就来到新闻媒体记者这里,准备叫上自己的老同学钱霞,一起去看看半个世纪前留下的一个老物件。

新闻媒体记者们所在的客舱这里,这些新闻媒体记者们早就已经按耐不住了,都在嚷嚷着要穿上宇航服亲自到月球上面去玩一玩、走一走了,进行一些相关的报道了。

特别是卡特琳娜、罗格斯基和巴颂他们三个,他们此时此刻正各自和地球这边联系,极其强烈的要求着去月球的表面,留个脚印,然后将他们的国旗亮一亮什么的。

第253章 弄点收藏品

“家人们,大家可以看下,我们的科学家、工程们建造月宫基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仅仅一个多小时而已,月宫基地就已经能够看得见了,感觉他们建月宫基地就跟小孩子玩积木差不多,全部都是拼接起来的,非常快速。”

钱霞依然还在坚持直播,只是地月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一些,一秒多一点的延迟让直播间看起来似乎好像卡的不要、不要的。

“啧啧,月球上建月宫基地似乎好像并不是很难的样子。”

“不难?我告诉你这绝对妥妥的是技术活,因为月球的表面温差太大了,同时还有来自宇宙的辐射,直接裸露在外的月球基地,其实是相当危险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