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三千道经,我成了圣人 第315章

作者:爱作梦的懒虫

所以,哪怕心里不愿意,守正仙人也不得不来姜辰这里讨个人情。

“啧啧,这个长老,真是好大的排面,竟然请动了掌教来说情。”

姜辰啧啧两声,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时候,他也不会假惺惺的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弟子,没资格去为难一个长老。

守正仙人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显然是认定,姜辰是有办法对付长老的,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否定的必要。

若是往常,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后,再加上掌教都亲自出面说情了,姜辰顺势要些补偿,这件事就该告一段落了。

可是,刚才经历的一切,却让姜辰生出了别的念头。他一定要死揪着这件事不放,哪怕只是为了立威,也要如此。

是的,姜辰准备借此事立威,他刚刚发现,他有些高估自己在紫虚宫高层心目中的地位了。或者说,紫虚宫高层嘴上说着很重视他,可心里还是把他当成一个小辈看的。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刚才的事发生了。之前对长老从轻处置,这可以理解。但刚才,对道子不痛不痒的惩罚,可就刺激到了姜辰,这摆明了就是宗门没把他放在心上,不然,宗门就该是从重处罚,而不是敷衍他了。

道子都要削减他的待遇了,宗门要真的有心,就该严惩几个道子,好给他一个交代,而不是像刚才那般,随随便便的糊弄过去。

是否把一个人放在心上,从细节上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真把一个人放在心上,那无论他遇到什么事,都要当成大事严阵以待,以此来表达出自己的重视。

结果显而易见,紫虚宫高层没有这么做。

所以,不是姜辰非要死揪着这件事不放,而是他需要通过这件事来立威,让紫虚宫摆正态度,知道他姜辰不是好惹的,更不是任人拿捏的。

只能说,守龙长老运气不好,刚好在姜辰需要一件事来立威的时候,主动撞在了他手里。

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既然守龙长老主动送上门来,那就怪不得他了。

……

“掌教,是不是我来宗门之后,表现出的脾气太好了,一直默默贡献,不求回报,以至于给了你们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个老实人,比较好欺负?”

姜辰没有回答守正仙人的问题,而是说出了另外一番话。

“没有,没有的事?”

摇头否认的同时,守正仙人逐渐意识到不妙,可还没等他说什么,就听姜辰继续说道:

“既然没有这么认为,那掌教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为难呢?且不说他要我死,你们不仅不让我埋怨他,还让我原谅他。”

“就说,你们真的让我原谅他,可你们也该表现出应有的诚意吧?可结果呢?直到如今,我连一个应有的歉意都没有收到,更没有收到,那个长老得到严惩的消息。”

“我得到的,只是宗门高层,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在我面前,向我施压,让我原谅一个想让我死的人。”

“还是说,我不过是一个弟子罢了,身份低微,何德何能,让一个长老过来给我道歉?”

姜辰这一番诛心之言说完,守正仙人的脸色都变了,张了张嘴,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确实,站在姜辰的立场上一想,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却让他原谅一个想让他去死的人,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但这世上,哪来的公平,要是姜辰真是一个普通的弟子,那守龙长老根本不会因此受到处罚,更别说接到来自掌教的施压了。

可惜,姜辰不是普通的弟子,他的存在,对紫虚宫而言,甚至比那个长老更加的重要,所以,守龙长老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而姜辰也因此得到了掌教的施压。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按理来说,既然姜辰比守龙长老的地位更高,那受到施压的,应该是守龙长老才对,可怎么会是姜辰呢?

一开始守正仙人没有细想,没觉得哪里不对,可如今听了姜辰的这番话后,心里却是隐隐有所明悟。

可不就是像姜辰说的那样,因为他平时表现的太过和气,以至于众人下意识的以为他好欺负。

所以,压力全到他这边来了。甚至于,姜辰接连不识抬举,还让不少人产生他太过狂妄的感觉。

可仔细想想,太过狂妄的,不正是他们吗?本该对守龙仙人施压的他们,却全都跑来向姜辰施压,甚至连最基本的,道歉是有诚意的都忘了。

从始至终,守龙长老连句道歉的话都没说,这不就是他们狂妄的表现?或者说,这是他们觉得姜辰好欺负的表情。

“先生说的哪里话?我们怎么会觉得先生好欺负呢?守龙也不是没有受罚,否则,以守龙的身份,又何至于让他的弟子去参加内门大比呢?”

心里可以这样想,事情甚至可以这样做,但守正仙人知道,嘴上肯定不能这样说。

否则,紫虚宫欺负天阳仙君后裔的事传出去的话,那他们也不用在仙道立足了。

“哼!”

姜辰冷哼一声,显然对守正仙人的话很是不满。

不否认,真龙的心头血虽然珍贵,但一个长老真要不惜代价的话,还是能从宗门的手里换来的。所以,龙弘被逼得参加内门大比,确实是宗门对守龙长老的惩罚之一。

但这惩罚太轻了,就是守正仙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含糊半天才说出来。

而这,同时也是宗门对守龙长老最严厉的惩罚,不然,守正仙人也不会拿这个处罚来说事了,因为再也找不到更严重的了。

“先生,你方才与守法师弟所说的那些话,他已经转告贫道了,其中那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的虽然很有道理,但贫道却有不同的见解。”

求情的话已经说不出口了,守正仙人转过话题,打算从另一个角度来劝说姜辰。

“什么见解?”

姜辰来了兴趣,认真的看向守正仙人。

以直报怨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是公道的意思)

这是圣人之言,是圣人对仁的阐释,守正仙人境界高深,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然远胜姜辰,所以,他也想想听听守正仙人的见解。

“对于普通来人来说,这句话很有道理,普通人受到的教育有限,大都是以怨抱怨,路上你踩我一脚,我得还一脚,你骂我一句,我得还两句。能做到以直报怨,就已经是非常高的境界了。”

“可对于统治者却不同,比如一个从政的人,无论做得多好,总会有人骂,难道从此就不理这部分人吗?这就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再比如一个老师,能因为学生曾经冒犯过自己,就从此不搭理他吗?”

“所以,为上者要胸怀宽广,要做到以德报怨。”

守正仙人在用姜辰说过的话劝说他,让他胸怀宽广,以德报怨,从而放过守龙长老。

不得不承认,守正仙人说的很有道理。以直报怨是圣人之言,以德报怨,同样是圣人之言。不同的是,以德报怨,是另一个圣人说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是圣人之言,所谓大起于小,多出于少,以德报怨。解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从易作起;天下大事,必从细作起。由于圣人始终不自为大,所以能成其大。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由于圣人总是从难处着想,所以始终无难。”

“掌教之言,颇合圣意啊!相比较于我,掌教行事,更符合圣人的理念。”

从守正仙人的话中,姜辰想起了道家圣人老子之言。

第396章 威胁

以德报怨,正是道圣老子所言,还在孔圣人以直报怨之前。

以德报怨,可以说,这是道家的主张,但它不是要求普通人的。而是要求统治阶级的,他希望统治阶级的人都能胸怀宽广,做到以德报怨,如此,治下的百姓才会生活的更好。

孔圣人对此看得很通透,他不认为世间人人都能成为统治阶级,所以,他对普通人的要求,不是以怨报德,而是以直报怨。

能够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就已经是十分美好的品格了。

“大起于小,多出于少,以德报怨……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由于圣人总是从难处着想,所以始终无难。”

“圣人之言,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啊!”

听闻姜辰一番话,守正仙人久久未言,显然是陷入了震撼当中。

相比于孔圣人的言论,道圣老子的圣言,显然更符合仙道的思想,一言一行之间,无不蕴含着天地至理,万物运行的规则,发人深思。

就像守正仙人方才劝说姜辰的那些话,就蕴含着几分道圣的思想。

“这些道理,先生既然都明白,那为何不要如此,死揪着这件事不放呢?”

“先生何不大度一些,展现出圣人应有的品格,饶过守龙这一次?”

过了良久,守正仙人方才回过神来,满脸不解的朝姜辰问道。

他想不通,为何这些道理,明明姜辰都明白,可为何不照做呢?

“掌教对弟子,总是有太多的误解,姜辰不过一俗人,万万当不起圣人的称呼,所以,我做不到以德报怨,只能以直报怨!”

姜辰无语,他知道,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别人对他的误解太深了。

在别人看来,他改良粮种,使得粮食增产,乃是为了天下苍生,人人都能吃饱饭。他研究出清神丹,是为了彻底解决天魔之患。他重新定义六品境界,是为了为后来人开辟前路。

这些,从结果来看,没有问题。但姜辰做这些事的出发点,可都是为了他自己啊。

改良粮种的出发点,是为了谋求功德。研究出清神丹的出发点,是想凭借着此物聚集到大量的财物。重新定义六品境界,是为了占据一缕天地气运。

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有更好的未来,然后,在达成自己目的之余,顺便惠及了天下苍生。

若是论心不论迹,那姜辰自然远远算不上圣人,只能说是勉强算不上坏人。

可外人怎么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外人只知道,姜辰的所作所为,确实为天下苍生谋到了福祉,让他们获得了好处。

所谓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好人。论迹不论心,姜辰的所作所为,众人都看在眼里,自然当得起圣人之名。

是故,凡是听说过姜辰事迹的人,都是视他为圣人,这个想法,可谓是深入人心。

守正仙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一时有些无法理解,为何平时表现的如同圣人一般的姜辰,此刻会大反常态,表现的如此咄咄逼人。

不过,不解归不解,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他也算是明白姜辰的态度了,此事宗门必须要给他一个令他满意的交代,不然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念及至此,守正仙人不免有些头疼,看姜辰先前的表现就能知道,能够让他满意的交代,绝不简单,怕是需要宗门付出巨大的代价。

“先生……”

想了想,守正仙人就要继续开口,问他到底想要什么,让他画出一条线来,这样宗门也好处理。

但他的对面,姜辰显然误会他的意思了,见他开口,以为他还要继续劝说,不由加重了语气,说道:

“掌教,我已经很克制了,换成别人受了这委屈,轻则去找后台哭诉,重一点的话,怕不是直接就离开了。天地很大,并不是只有紫虚宫一家!”

姜辰这话,不可谓不严重,等于直接拿自己会离开紫虚宫,来威胁守正仙人了。不过,他能忍到现在才说这种话,已经算是很给守正仙人面子了。

旁人纵使在宗门受了委屈,也不会说脱离宗门的话,一是因为,离开了宗门,不一定有其余地方可去。二是因为,宗门辛苦培养你多年,你因为受了点委屈,就要脱离宗门,这像什么话?传出去的话,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正道再无立足之地。

可姜辰就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很简单,一来就是离开了紫虚宫,他也有别的地方可以去。无论是仙道其余两宫,还是中州姜家,都会极为热情的欢迎他。

其二,姜辰不欠紫虚宫什么,相反,他来了紫虚宫不过数年,就给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此一点,姜辰离开紫虚宫后,也没人会说他的不是,反而会指责紫虚宫识人不明。

说到底,还是姜辰的名气太大,大到可以让流言蜚语没有生存余地的地步。

“先生言重了。”

守正仙人听到姜辰的威胁,脸色第一次变了,颇为紧张的说道:“先生放心,宗门肯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希望这种话,先生还是不要再说了。”

有句潜台词,守正仙人没有说,那就是这种话太伤感情了,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