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三千道经,我成了圣人 第13章

作者:爱作梦的懒虫

修仙者通过炼化天地之气,壮大自己的灵魂修成阴神,继而历经日月与雷霆的洗礼,纯化成阳神,接着就是以阳神证就长生道果。

而从这里,就能看出玄黄界的修炼体系,与地星修炼体系的不同。

在地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返虚合道,这四个境界是相互递进的过程,唯有完成上一阶段的修行,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修行。

而玄黄界却不同,就好似故意一般,炼精化气与炼气化神这两个阶段被单独拿了出来,分别演变成了武道与仙道。

武道起于炼精化气,却没有炼气化神的法门,炼精炼到极限,直接踏入返虚之境,完全绕过了炼气化神这一过程。

而仙道则是起于炼气化神这一阶段,没有炼精化气的法门,这就导致了仙道根基不稳,到了后期,必然要舍弃肉身,以阳神得道。

这在地星,被称之为尸解仙,是最为下等的成仙之法。

就像盖房子一样,炼精化气于仙道而言就是在打基础,唯有基础越牢固,盖的房子才会更高,更大。

玄黄界仙道刻意忽略了这一步,根基不稳,自然越往后越难,且容易出大问题。

此界仙道,劫难重重,或许就与此有关。

“如此看来,地星仙道,就是此界武道与仙道的结合体。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方能成就天仙大道,举霞飞升。”

研究半天,姜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地星仙道,就是玄黄界的武道与仙道的结合体。将两道融合,既能推演出地星仙道。

这里的融合,不是单纯的指兼修武道和仙道,而是指化两道为一道。

要知道,在玄黄仙武合修之人也不在少数,若是两道兼修,就能轻易的还原出地星仙道的话,那这么多年过去,也不至于没人发现这点了。

姜辰可以做到,不是因为他是天才,而是因为他已经有了结果。至于过程,还需要他不断的去验证。

“是否如此,试试就知道了。”

将思绪收回,姜辰开始准备修炼地星的仙道功法了。实践出真知,他在这里想上半天,也不如自己亲自动手验证一番。

姜辰为自己准备的仙道功法有两部,其一乃是道德经上记载的先天一气大道经,也可称之为先天经,亦或者是道经、太初经。

太上道祖曾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一者,气也。天地以气而升降,人身以气而呼吸……”

这里的气,指的是先天一气,也就是太初之气,为万物之初,阴阳之母。

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包括阴阳五行,都是先天之气衍生出来的。

姜辰修炼的这部《先天一气大道经》,就是教人如何凝练先天一气的法门。此法炼到最后,即可将自身化成先天一气,与道合真,修成万劫难磨的不灭之境。

只能说,这道经不愧是太上道祖传下的法门,极为玄妙不说,立意更是极为高远,一旦炼成,有不可思议之能为。

姜辰觉得,纵观整个玄黄界,也不见得能有一部修炼功法及得上《先天一气大道经》万一。

就是天阳仙君的传承,也远远不及,毕竟,太上道祖那是何等人物,远不是仙人能够媲美的。

除《先天一气大道经》外,姜辰为自己准备的第二门功法,叫做《黄庭经》。

黄庭经,无需多言,道门无上典籍之一,也是太上道祖所传。

道祖传承,自然非凡,故黄庭经即是一门炼气法,又是一门观法。

以人身为一小天地,以神识为上神,洞察全身,开通周身窍穴,纳五方之气,涵养人身。

以此使人身越发完美,达到天人的境界,最终肉身成圣,羽化飞升,是天下间一等一的法门。

想要修成黄庭经,需要修行者将天地之神,纳入身体,人神混合以成道。

纳神入体,且不说天地是否真的神明,就是有,那神明也是无比强大的存在,如何将其降服,纳入身体之中?

此法听着就不靠谱,看似根本无法修成。

其实不然,因为这里的天地,指的不是外界的大天地,而是身体里的小天地。

道经云:人之一身,一天地也。有阴阳升降,有乌兔出没,有潮候往来,有风雨明晦,有雷电轰闪,有云气吐吞,有山河流峙,有草木荣枯,动静语默,阖辟变化,无一不与天相似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人身首乾而腹坤,俨如天地,其二气上升下降,亦如天地。

既然人身为天地,那纳神入体,纳的自然不是天地之神,而是自身之神。

以“我”为至高之神,化身为天帝坐镇神庭,继而点化五体五官、五脏六腑,乃至周身所有神明,让其坐镇在身体之中,俨然将自身当成一个小天庭。

世间万法,都需要修行者全身贯注的搬运周天。但有了身体神明后,一切就都不同了。

天帝坐镇天庭,诸神维持天庭运转,无需修行者刻意催动,体内神明就会自发的搬运周天,吸纳天地间的灵气,一日之功,即可抵得上他人数日之功。

黄庭经之妙超乎想象,但世间万物,有得必有失,黄庭经如此玄妙,修炼起来自然是困难无比。

想要修成此法,须得忍受分裂灵魂之苦,将灵魂分裂成千百份,散入周身窍穴之中化成神明。

此法听着容易,可具体操作起来就难了,稍有不慎,就会灵魂受损成为白痴。

第23章 炼气

姜辰之所以先修炼先天一气大道经,再修黄庭道经,就是为了规避这一点。

先修先天一气大道经,将灵魂炼成先天一气,之后再分裂灵魂的话,就无需忍受分裂灵魂之苦,也不用担心灵魂受损变成白痴这种事了。

呼~~

深吸一口气,姜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可过了一会,发现效果不大,遂又开始默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念完一遍清静经后,姜辰的心境终于恢复到了心如止水的地步。随即,他开始修炼先天一气大道经。

先天一气,即是太初之气,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

修炼先天一气大道经,需要先在识海之中观想一团先天之气,待其成形后,将心神融入其中,慢慢揣摩感悟其中蕴含的先天道韵。

这一点难不倒姜辰,因为他已是武道七品的先天武者,体内那自母胎而生的先天之气早就被引动,并与他融为一体。

换做在地星,姜辰所在的境界,就是炼精化气大成的阶段。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现有的境界,进入炼气化神之境。

放空心神,姜辰完全沉浸在感悟先天一气的玄妙中,不知过去多久,他终于抓住了那抹契机,将一缕先天一气的玄妙,融入先天罡气之中。

轰隆隆!

下一刻,姜辰体内的先天罡气突然躁动起来,在丹田之中汹涌,逐渐凝成一团。

就是这时,天地烘炉颤动,直接将那团先天罡气吞了进去。

炼气化神,在于一个炼字,将体内的“气”炼成大药,供灵魂服用,使其不断变强,最后蜕变成神。

姜辰现在,就是在炼,将体内的先天罡气炼成先天地而生的一点太初之气,以供灵魂吸收、壮大。

轰!轰!轰……

天地烘炉不断的颤动着,竭尽全力的去淬炼那团先天罡气,一点点的磨灭里面的杂质,使其越来越纯净。

然而,限于姜辰的修为,天地烘炉的力量有限,淬炼起来速度极慢。这个时候,姜辰早先准备好的阴阳灵物,黄泉珠与阳华就派上了用场。

黄泉珠与阳华都是难得的宝物,姜辰不敢直接吞服,而是左手握住阳华,右手握着黄泉珠,任由其蕴含的阴阳之力顺着自己的双手涌入体内。

极阴与极阳两种极端的力量,初一进入姜辰的身体,还未来得及发威,就被天地烘炉所吸收,化成阴阳道火燃烧起来。

轰!

得阴阳之力相助,天地烘炉的淬炼速度一下子暴涨了几十上百倍。肉眼可见的,那团先天罡气的体形越来越小,也越来越纯净了。

从先前的纯白色,渐渐变成了非黑非白,混沌一片,阴阳共存的奇妙元气。

约莫盏茶功夫后,天地烘炉的炉盖突然打开,一点璀璨的先天灵光从中升起,从丹田一路向上,没入他的眉心识海。

这点先天灵光,就是先天一气。把姜辰体内所有的先天罡气,全部炼化,这才得了这么一点先天之气。

姜辰的眉心识海之中,一团虚幻的先天气团正在徐徐转动着。这是他观想出来的先天一气,同时,这也是他的灵魂所化。

此刻,一点先天灵光从丹田之中升起,没入他的眉心识海,与这团先天一气融合。

刹那间,本来还虚幻无比的先天一气,瞬间就凝实了一分,隐隐约约之间,更是要化成人形一般,可因为力量不足的缘故,却始终难以成形。

“成了!”

灵魂虽未成形,但姜辰依旧感到惊喜不已。因为就在刚才,他正式迈入了修炼的第二个阶段,炼气化神的境界。

身在此境,只要坚持下去,灵魂成形那是早晚的事。

修行之道,贵在坚持,炼气有成之后,姜辰并未放松,而是继续修炼起来。

体内虽无罡气,但气血仍在。下一刻,姜辰开始消耗气血,转化成先天罡气,供天地烘炉淬炼。

如此循环,很快一夜就过去了。

待得天亮时,姜辰的灵魂虽未成形,但在那团先天一气中,却是可以看到一点清光凝聚,熠熠生辉。

这点清光,就是姜辰的灵魂,也可以说是他的念头。念头实质化,这说明,他已经踏入了玄黄界仙道的第一个境界,九品炼气境。

凭此念头,姜辰就能吸收游离在天地间的灵气,不断壮大灵魂,使其具有人形,迈入仙道的第二个境界,阴神境。

不过,姜辰修的是地星仙道,修炼起来,比之玄黄界的仙道还要多个优势,那就是除了吸收天地之气外,还能吸收自身气血。

这就是说,姜辰修炼起来,要比玄黄界的修士更快。

“咯咯!”

院外,忽有鸡鸣声传来,打断了姜辰的修炼。

在玄黄界,日游之前,修士修炼时,都是在夜间进行,不敢在白天采集天地之气,以免被灼热的太阳之气伤到脆弱的灵魂。

但地星仙道,却没这个顾虑。白天无法吸收天地之气,那就炼化自身气血,照样能壮大灵魂。

这就是两者间的差别。

“天快亮了吗?”

听到鸡叫声,姜辰结束了修炼。

那只打鸣的公鸡,是他特意买来养在院子里的。它没别的优点,就是准时外加嗓门大。

每日天不亮,姜辰都要前往西山采集朝阳紫气,生怕自己忙,忘了时间,姜辰就养了只公鸡,在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准时打鸣提醒自己。

鸡鸣声传来,说明时间到了,姜辰该去前往西山采集朝阳紫气了。是故,哪怕他可以白天修炼,依旧结束了此次修行。

修炼,什么时候都可以,但采集朝阳紫气,只有每天太阳将升未升之际方能进行。

一天就这么短的时间,错过了就只能等改天了,姜辰自然不愿错过。

这样想着,姜辰就欲站起身来,前往西山。可他刚欲起身,就发觉了不对。他突然感到全身无力,连简单的站起身子都无法做到。

双腿疲软无力,根本无法支撑起他的身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