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610章

作者:夜天下

不过杨戬到底是心高气傲的人,笑着说道,“贤弟,那邙山鬼王第二次找负金鬼王时,是不是说了一起投降的话?”

石仲魁点点头,“那老鬼确实懂人心,听九头虫说,找负金鬼王前,邙山鬼王让九头虫打了他三棍子。

搞得负金鬼王一见他时,吓的差点一口就答应了投降的事。”

杨戬听完就哈哈大笑起来,负金鬼王当时心里绝对在想着,邙山鬼王搞成这样,铁定是石仲魁命人去暗杀他。

既然能偷袭、暗杀邙山鬼王,那石仲魁的人,肯定也有能力暗杀他。

杨戬暗暗松了口气,笑着对石仲魁说道,“看样子,为兄这个招降使的位子,应该不难坐。”

石仲魁打趣杨戬几句后,接着说道,“兄长,邙山鬼王那边你去招降肯定没问题。

但负金鬼王那边,我还是建议你放手让西方教去。”

杨戬倒是很快就明白石仲魁的意思。

一则什么好处都不给西方教,难保他们不会捣乱。甚至下黑手,在平叛大军回天庭后,立马在地府里再次掀起叛乱。

二则若是自己捡便宜,最后功劳比石仲魁大,不仅会被天下嘲笑,玉帝那边也确实不好交代。

第797章 邀功也要讲策略

杨戬没多犹豫,就同意了石仲魁建议让西方教去招降负金鬼王的话。

而且他也知道,即便自己不同意,若是没有足以说服石仲魁的理由,最后还是得按他说的办。

杨戬可不认为自己和石仲魁的关系再好,就能左右他的决定。

这里可是中军大帐,说客气点,大家是亲戚。

若是没眼力,让你单膝跪地听令,你也得老老实实的听着。

自己就当了无数年老大的杨戬,哪里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不过大概是石仲魁前期就已经暗中逼降了邙山鬼王的底气在,杨戬虽然和西方的关系还不错,心里还是打算给西方教使点绊子。

会有这种心思很好理解。

石仲魁已经占据了首功,而且除非地府战事立马再起,否则没人能否了他的功劳。

要是西方教在招降负金鬼王的过程中,表现的比杨戬还要强势,拿到的利益也比杨戬从邙山鬼王手里拿到的要多,那等于被西方教给比了下去。

这让杨戬如何能接受?

当不了第一,也绝不能当末尾。

而且只是使绊子,而不是下黑手,已经是看在西方教到底是和阐教、人教三足鼎立的大教的份上了。

杨戬也不藏着掖着,把心里的打算说给石仲魁听,想让他帮忙出出主意,顺便看看计划是否可行。

而且杨戬笃定石仲魁在算计西方教的事情上,肯定会帮自己。

石仲魁听完就笑了起来,默默思索好一会,才低声说道,“大哥不妨暗地里去和邙山鬼王谈条件,明面上却露出谈判进展不顺利的假象。

而且即便谈判不顺利,大军也死死按在大营里,别做任何动作。”

杨戬一听就明白石仲魁的意思,大军没任何异常,就表示他心里还是只想谈判。

但邙山鬼王那边又没任何结果,负金鬼王眼看还有邙山鬼王和自己一样,大概率会向西方教的人狮子大开口。

甚至暗地里和邙山鬼王达成共进退的协议。

到头来,负金鬼王绝对会被卖的底裤都不剩。

可在负金鬼王看来,要是西方教的不耐烦,或者起了坏心,大不了对外说,想请杨戬去他那边做客。

甚至干脆说,自己只认打下散祸鬼王城的石仲魁。

其他的捡便宜的人,不仅没资格和他谈投降,也不信任他们这些抢功劳之人的信誉。

西方教的人未免负金鬼王真的向杨戬投降,甚至把已经离开地府的石仲魁再次招惹回来,肯定不敢乱来。

杨戬哈哈一笑,“还是贤弟看的明白,为兄按你说的办。”

等西方教费劲心机,许下无数好处,才招降了负金鬼王。

而自己这边不费一兵一卒,条件给的也极少,就逼降了邙山鬼王。

那三界上下任谁都会高看杨戬一头,然后嘲讽西方教看似实力强、势力大,却不想只是个样子货。

到那时,西方教不好过,负金鬼王会更难过。

甚至终日惶恐不安,生怕自己会被西方教当做挽回面子,掩盖丑闻的目标,杀鸡儆猴给杀了。

若是被逼的急了,说不定就会跑去找杨戬,或者石仲魁求援。

杨戬想了想,自己倒是不敢接受负金鬼王的投靠,毕竟西方教确实势大。

而且犯不着为了个鬼王,就和西方教闹翻。

再说,即便得了鬼王投靠,杨戬也知道自己的手,很难伸到地府里。

十大阎君怕孙悟空,那是猴子不讲武德,不顺心就动武。

可他杨戬就不能那么做了。

而面前这位妹夫,绝对不会放过这机会。

那时才是安坐家中,好处自己跑上门。

这么一想,杨戬对石仲魁越发佩服起来。

石仲魁却摇摇头,“大哥,小弟当初许诺了邙山鬼王,等他投降时,会收他为大都督府一员。你若是对那老鬼有想法,不妨邀请他在你账下听命。”

杨戬想都不想就摇头,“若是为兄也和你一样,在天庭上有开府建衙的权柄,自然不会放过一个老牌金仙的效命。

但为兄名义上有千二百名兵员,可实际上梅山六兄弟和千二百草头兵,却不属于天庭序列。

单纯收一个金仙鬼王倒是没问题,可连人带他那些手下,还是算了吧。”

说完,看了石仲魁几眼,心里有些羡慕的说道,“贤弟,你这次想官升一品应该不太可能,但若是想提升大都督府招募的兵员数量,应该不难。

我要是你,就主动向舅舅提议,在大都督府账下设立‘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军师中郎将’、‘中议郎’和‘五官中郎将’。”

石仲魁默默思索片刻就眼睛一亮,左右中郎将地位最高,明显是为蛋生和最心腹的将领设置的。

‘军师中郎将’看着排在第三,可没战事的时候,军师就是个文案郎。

在神佛这个武力往往能决定胜负的世界里,权谋有用,却也最容易被人以力破巧。

那些地位高,权利大的天庭文官,想站稳脚,自身的实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中议郎’完全可以让给玉帝的人,这也是杨戬劝他主动示好玉帝,用来做交易的筹码。

甚至‘军师中郎将’都可以给。

主帅听不听军师的话,才是决定军师在军中地位高低的关键。

而‘五官中郎将’明摆着是为了三圣母今后的孩儿设立的。

杨戬的那点私心,石仲魁也不在意,毕竟他是三圣母的亲二哥,为未来外甥考虑,再正常不过。

而自己的嫡子做了大都督府副手的‘五官中郎将’,今后宝钗迎春黛玉和长乐生的孩子,基本上就失去了和三圣母的孩子夺权的可能。

石仲魁无奈叹息一声,却也知道这种事是没法避免的。

还不如就和杨戬建议的一样,事先就计划好,今后家中妻妾子嗣们闹起来的概率反而更低。

想了想,石仲魁点头说道,“就听大哥的。”

杨戬本以为石仲魁会反对,一听石仲魁满口答应,心里大喜。

随后又想到什么的叹息道,“合该贤弟官运亨通,为兄当年要是有你这份虚心,听的进亲长的劝解,也不至于那等轻狂,浪费了无数年大好时光。”

第798章 杨戬总算熬出头了

石仲魁知道杨戬说的是他当年劈山救母的事。

救亲娘出苦海,天经地义,但手段却过于激烈就显得太不理智了。

而且事后想想,其实还是中了某些人,用玉帝亲外甥来打击玉帝颜面的算计。

所以杨戬被玉帝闲置无数年,那是他自找的,换成石仲魁的话,至少会三番五次去找玉帝求情。

就算不成,也要演一番苦情戏的戏码。

演技和姿态到位了,说不定王母都会为他向玉帝求情。

当然,石仲魁这是事后诸葛亮,当然能做到足够理智的看待问题,换成是他的亲娘被困,说不定还不如杨戬。

若是今后他的亲儿子、女儿出事,保不齐做的比杨戬当年的手段还要激进。

石仲魁拍拍杨戬的肩膀,“大哥何必自怨自艾,劈山救母何等壮烈。再则若无大哥当年之举,我们那位舅舅此刻应该还像当年一样刚愎自用。

可以说,大哥当年的举动,算是为天下谋福了。”

杨戬被石仲魁说的只能无奈摇头,这事没到你头上,当然说的简单。

但想想玉帝还真的是因为自己当年的反抗,才变得低调了不少。

说到底,连亲外甥都反你,你不好好反思己过,那就真会众叛亲离了。

“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杨戬坐下后犹豫了几秒,才谨慎的问道,“贤弟,我听梅山六位兄弟说,他们在你账下听令期间,每逢战事只需杀敌,便有功德加身?”

石仲魁知道自己能带着别人捞功德的事,随着自己账下兵将越来越多,战事越来越密,是不可能保住这秘密的。

好在石仲魁几次三番得鸿钧道祖招见,绝大部分人只认为石仲魁这是得了道祖看重。

这才偏向于他,但凡有点功劳,就会降下功德助他修行。

见杨戬亲自询问,石仲魁想了想,很快觉得帮杨戬突破到大罗之境,对自己是利远大于弊。

当然,要是石仲魁自己一直卡在大罗境界,他肯定会觉得是弊大于利。

别说什么神仙就该大公无私,神仙很多时候反而更自私。

石仲魁和那么多大佬打过无数交道,在这点上是深有体会。

便点头道,“这大概就是小弟当年受孙悟空连累,被贬下凡间后,一回天庭,就被老师太乙真人看重的原因。

而且老师收我为徒时,师祖便现身,赐我六品先天造化青莲。”

杨戬见石仲魁说这么多,还是没明说,就知道这等秘密,他是不会告诉自己的。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