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476章

作者:夜天下

可听着、听着,不仅李世民发现自己这些女人们,有意无意提起其他公主,长孙皇后也看出自己女儿这是多了十几个竞争者。

不对,长孙皇后不愧是出了名的贤德皇后。

转念一想,长乐已经和石仲魁定下了亲事,还是当着石仲魁师父和师伯的面确定下来的。

这事肯定不会出波澜,所以若是全为长乐考虑的话,多个姐妹服侍石仲魁真不一定就是坏事。

女婿家中的女人实在太多了,还个个都是修炼几百年的仙子,万一长乐和家中姐妹不和而分居,有亲姐妹帮衬着,才不会被夫婿轻视。

当然,坏处也不是没有。

但为了李唐江山和几个皇儿的未来,不管是长乐还是其他公主先有了石家的孩子,长乐委屈点在长孙皇后看来,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只是如此一来,有几个嫔妃生下的公主就不合适了,最好是公主的母亲没诞下过皇子的才行。

见李世民正气的正要爆发出来,皇后忙劝解道,“陛下,长乐虽说深得她那夫君宠爱,可毕竟跟着老师去了仙境修道,有些事,还是需要个亲姐妹帮衬着才好。”

李世民顿时惊愕莫名,这话虽然没明说,但谁都明白皇后的意思。

而且皇后虽说一向大肚的很,这也是她能真正统领后宫,又深受外庭大臣们拥护的原因之一。

可谁都知道,皇后如此贤惠,除了聪明外,也确实没办法。

李世民连亲弟弟的老婆都抢回家,而且还不止抢一个弟弟的,而是抢过两个亲弟的媳妇。

那被抢来的弟妹,还生下了皇子,你让皇后怎么办?

与其得了个善妒的名声,又管不住皇帝,还真不如大度点。

李世民瞬间觉得皇后才是自己的绝世良配,众多嫔妃们也算是彻底服了长孙皇后。

当然,大家也不傻,明眼人都能看出,长乐的夫君在皇帝心里的重要性,绝对远超太子和皇子。

作为长乐的嫡亲生母,长孙皇后的地位那叫一个无可动摇。

隔天,石仲魁带着尤二姐、尤三姐从小千世界里回来,还在回味着尤氏的风韵时,尤三姐就笑着道,“老爷,大姐倒是一心为您考虑,只愿默默等着你的召唤才和我姐妹一起侍寝。

既然大姐如此贤惠,您可不能辜负了她那一片痴情。”

石仲魁白了尤三姐一眼,尤氏哪里是心甘情愿做个无名无分的外室,她那是不敢做出头鸟。

免得先被三圣母、宝钗、迎春和黛玉不喜,还要被警幻仙境里众多姐妹嫉妒和怨恨上。

不过想起三姐妹那么用心侍候自己,石仲魁对自己女人也一向还算大方,笑着点头道,“下次再带你们姐妹出去游玩时,你们多送些礼物给尤大姐便是了。”

尤二姐、尤三姐大喜,自家老爷对自己人大方,却是个绝不愿被外人占便宜的主。

就算是亲戚都不行,老爷如此说,也等于接受了大姐。

更重要的是,看样子,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老爷住在自己姐妹屋子里的次数会更多。

这对尤二姐和尤三姐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尤二姐满心都是欢喜,尤三姐却不依道,“老爷就是小气,自己舍不得,却打我和二姐屋子里宝贝的主意。”

“行了,行了”,石仲魁哪里看不出尤三姐这是撒娇,“等我回天庭了,命人准备好三分礼物给你们姐妹。”

尤三姐和尤二姐大喜,一前一后紧紧搂着石仲魁不说,还用大灯不停扭来扭去,搞的石仲魁又动了心思。

可还没等他行动,就听卧室外传来丫鬟的走动声。

很快就听丫鬟禀告道,“老爷,玉夫人传话说,宫里有圣旨来了。”

石仲魁没好气的‘嗯’了一声,不用猜就知道是唐皇答谢的旨意。

却不想来颁布旨意的人,除了杜如晦和秦叔宝外,居然还有长乐的嫡亲妹子城阳公主和6岁的晋阳公主。

石仲魁一开始没多想,城阳公主都已经和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有婚约,晋阳公主又只有6岁,而且上门的理由也只是送些赏赐给长乐的礼物,请他这个姐夫帮忙送给长乐。

可宝钗、黛玉,还有王熙凤、秦可卿等人却隐隐猜到皇室的心思。

这次一群女人瞬间放下之间的攀比和争宠心,宣旨完,就命丫鬟把两位公主带进了后宅,根本不给她们接触石仲魁的机会。

石仲魁既然没多想,心思自然放在本该早就离世的杜如晦和秦叔宝身上。

眼中神光一闪,轻易就发现两人身上居然身怀人道功德。

第583章 再添一将

杜如晦以谋士身份,帮李世民打过江山,又争夺过皇位,能得人道功德也算正常。

可秦叔宝不说杀人盈野,手上的人命绝对不少,这种人身上的道功德居然比杜如晦的还要多,那就值得研究一番了。

几番客套之后,石仲魁试着询问杜如晦和秦叔宝的过往,很快发现秦叔宝直到41岁之后才真正发迹。

而且他这一生在跟着李世民之前,虽侍奉过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等人,却从未做过叛主的事。

而且几次救主,甚至还救过李渊全家的命。

石仲魁仔细想想,暗道这世界的大唐,还真不是历史上的大唐。

否则秦叔宝哪里有机会去救李渊一家。

而且也明白秦叔宝这一身的功德,很可能就是因为救主而得。

心里顿时就有了收服他的想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秦叔宝、尉迟恭实在太出名了,光是门神一一点,足以让后世人想不记住他们都难。

当然,这两人上了门神之位,实际上要等到明清时。

既然起了这心思,此时的石仲魁有太多条件可以拉拢一个人,也不啰嗦,明白无误的开口道,“秦将军百年之后,可愿在某的大都督府账下效命?”

“这……”

秦叔宝惊愕不已,一旁的杜如晦同样一脸意外。

而跟着上门宣旨和送礼的内侍、大汉将军,那叫一个羡慕。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神仙亲口邀请,而且一听就知道,秦叔宝若是答应,铁定就能上天为将。

不仅自己得享仙缘,子孙后代更是鸡犬升天,跟着享福。

杜如晦见秦叔宝犹豫不决,心里大急,如此仙缘,那是十辈子修来的福分,不答应才是真傻子。

至于皇帝,杜如晦料定唐皇知道后,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巴不得秦叔宝能上天为官。

当然,皇帝都得羡慕,那是免不了的。

可唐皇如此英明神武,冷静下来肯定明白,这对李唐是好事。

再说,长公主已经和大都督定下亲事,能有个公主亲爹账下大将,在夫婿家效命,对公主也是好事。

忙起身拱手道,“真君容禀,下官这兄弟实乃忠义之人,心中即便深感真君恩义,也念着唐皇多年的情谊和恩情。

这才犹豫不决。

可下官却知道,陛下听到此事时,只会高兴,更不愿耽误秦将军的前程。不妨下官逾越一次,替秦将军答应下来。”

石仲魁一听这话,暗道别说自己只是等秦叔宝百年之后,再招纳他,就是现在想要个人,保管自己那便宜丈人只会高高兴兴的答应。

看向表情尴尬的秦叔宝,笑着道,“将军确是信人,而且听闻唐皇病重,夜不能寐时,将军还一身戎装护卫在宫门外。

既如此,某便上书东极青华大帝,请封将军‘户尉’神将之职,听命于某账下的九天伏魔大都督府。”

‘户尉’二字一开始秦叔宝和杜如晦还误以为是保护的‘护’,心里还激动的很。

可看着石仲魁隔空用灵气写下奏折,两人才明白这‘户尉’不就是门神嘛?

好在秦叔宝也不傻,既然自己都为皇帝当门神了,那帮神仙做门神,难道就不行?

更别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天庭大帝亲封的官职,而且上天就有伏魔大都督做靠山,不答应才怪了。

忙躬身行礼,而且等太乙真人降下旨意,秦叔宝更是干脆当堂行大礼,认下主从关系。

随即,一道神光降下来,就见秦叔宝苍白脸色顷刻间便红润起来,身上还显露出一身金盔、金甲。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杆丈二银长槊和一对金色的金锏悬浮在空中。

这又是神甲,又是神兵,对武将出身的秦叔宝来说,真的让他心动和感激不已。

这还不算,石仲魁笑着道,“等将军上天在大都督府任职后,天庭御马监里的天马任将军挑选。

就是想选龙、麒麟或者狻猊、貔貅等神兽当坐骑,也都任将军去挑。”

“多谢大都督”,秦叔宝这下真的生不起半点拒绝的想法,干脆把金锏挎在腰间,手持长槊单膝跪地拜谢起来。

石仲魁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心思一动,一道神光便进入秦叔宝神魂内,“此乃我阐教修行武艺之功法。

功成之后,成仙乃是寻常,便是金仙也可期。

将军今后好生修炼,待到寿尽之时,某便亲自迎将军上天庭。”

石仲魁这举动算是极其亲善和礼贤下士了,秦叔宝不感动才怪了。

就是一旁的杜如晦那么聪明,暗暗想一想,这换到自己头上,被人如此厚待和拉拢,大概也扛不住的纳头就拜。

随后反应过来,忙笑着对秦叔宝恭喜起来。

秦叔宝自然也对杜如晦心怀感激,要不是刚才他那番话,自己还真可能错过这一场仙缘。

等石仲魁讲解了不少天庭需要注意的事,还有他今后就算还没上天,也能拿到大都督的俸禄。

秦叔宝立马想着,等下个月拿到大都督府的俸禄,便帮杜如晦改善、改善身体。

可石仲魁是谁,拉拢人的手段早就熟悉的很。

以杜如晦身上的人道功德,说不定他寿尽之后,便能以功德成神。

再不济,地府应该会拉拢他在地府任职。

若不是御马监里,确实有的是小吏,帮自己处理公务,石仲魁都想拉杜如晦上天帮自己。

不过,这也不是没可能,总之等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的寿命尽了再说。

哈哈大笑几声,便让老太监季广祥,去准备酒宴,庆祝自己账下有了个真正经历过沙场考验的大将。

至于修为境界,既然连贾蓉这种人都能赏赐丹药,没道理帮自己杀敌的将军却没这待遇。

就是九转金丹他都舍得,前提是手下真立下大功。

酒宴开始后,杜如晦和秦叔宝,只吃喝几个灵果和灵酒,便感到浑身气血充盈。

一个多年以来的暗疾,片刻间就好转。

一个刚得了太乙真人赏赐的仙灵之气,身体大好之后,再次因为灵酒、灵果而身体素质再次增加一大截。

可以说,此时的秦叔宝,就算不用神兵,只拿着普通兵器,就能斩杀修为几十,上百年的小妖。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