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8章

作者:夜天下

至于我那个妻弟……”

说道这,就连于同甫都叹息一声。

石仲魁立马知道。这位缮国公的公子百分百是个纨绔,而且还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跟他讲谦让,等于对牛弹琴不说,说不定还会被他耻笑。

至于两个老头的恩怨,大概是庞老头参过缮国公。

文臣参武将,不仅天经地义,缮国公但凡聪明点,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两人算起来还是亲家。

“这如何是好?”

看着于同甫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石仲魁不由翻了个白眼,但心里却暗中窃喜。

“既如此,不如让弟子做这个恶人?”

于洪高嘴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看了石仲魁一眼。

这首诗传出去,石仲魁很快就会名声大振,而且于洪高也确实没脸做出霸占徒弟诗词的举动。

更别说名声已经不小的庞世同。

三天后。

今日县衙审理缮国公府和邻居闹沟渠纠纷的案子,这三天早就传到很多人耳中。

不仅大兴县的乡绅和老百姓一早就来到县衙外,就连京城一些好事者,也骑马或者坐车往这边赶。

贾琏和薛蟠带着小厮骑马赶过来时,一路至少和三四波认识的公子哥碰过面。

得知缘由后,薛蟠顿时来了兴致,“琏二哥,既然我们并不知道石呆子具体在大兴什么地方,要不我们也先去县衙看看热闹如何?”

琏二本来就也是个放荡的公子哥,对这种看热闹的事,哪里会放过。

再说,他还想着吃薛蟠的,住薛蟠的,当然不会和他唱反调。

“走,哥哥赔你去看看热闹,但这之后,你就得听哥哥的了。”

“没问题”,薛蟠顿时一喜,笑哈哈的挥鞭打马加速。

一行人赶到时,见县衙外人山人海,心里暗自松了口气,总算没错过这场好戏。

“二哥,琏二哥,这边。”

贾琏正后悔还是来晚了,没法看清楚,就听有人喊自己。

仔细寻找一番,总算看到县衙对面的酒楼里,一人对着自己不断招手。

看清楚是冯紫英后,脸上一喜,带着薛蟠让小厮开道挤了过去。

“二哥也是来看热闹的?”

贾琏笑着摇摇头,“奉我家大老爷的吩咐,来大兴找人,没想到路上听到有熟人说这日审理缮国公家的事。

这才想着大家祖上和往年里的情分,过来看看,要是有能帮到的地方,也能顺手帮一把。

要是无能为力,也好尽快把消息传回家。”

“二哥仁义”,冯紫英附和的夸了一声,目光看向薛蟠,“这位可是二哥的亲戚?”

薛蟠一直跟在贾琏身边,一看就不是仆役,而且看薛蟠那看热闹不嫌事小的样子,就更不可能是贾家的下属。

而且京师的公子哥,冯紫英基本上都认识,那除了贾家的亲属外,就不会有第二个可能。

薛蟠这家伙看似呆霸王,但他也不是傻子,一听是神武将军冯唐家的公子。

忙拱手行礼。

冯紫英听说薛蟠是王夫人亲妹薛姨妈的儿子,又是紫薇舍人薛家唯一儿子,顿时热情起来的抓着薛蟠的手,互相问好起来。

聊了一炷香,大概是衙门外的人等太久了,就听有人开始起哄。

薛蟠也跟着大骂道,“馕球的,这都巳时三刻了,为什么还不开衙门,莫不是不敢升堂?”

贾琏大惊,忙拉住薛蟠。

第25章 目的达到

“薛蟠,别胡说。”

拉住薛蟠后,贾琏低声对他道,“这里可是县衙外,要是被衙役、铺头听到汇报给县太爷,拉你进衙门先打一板子。

或者被御史言官听到,参你一本,薛妹妹进宫陪公主、郡主读书的事就没戏了。”

要是贾琏提其他的事,薛蟠肯定大喊大叫着‘爷不怕’之类的浑话。

但说到薛宝钗,他就蔫了。

忙对贾琏拱手谢道,“多谢二哥提醒,是兄弟的错。”

冯紫英见薛蟠能听劝,一时间对这家伙的好感也涨了不少。

他们这些纨绔虽然混账,但越是嚣张,就越知道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道理。

正说着时,就听酒楼下传来议论声,贾琏三人一看,就见缮国公府的小公子石光洙,带着管家和二十几个仆役,夹枪带棒的走了过来,和一伙只有十几人的队伍,隔着衙门左右对峙了起来。

“二哥,我刚到了这边才听说跟缮国公家有争执的人,祖上曾今是吏部侍郎,现如今也有四品的提刑按察副使外任瓜州,又有一弟正在礼部任七品的给事中。

这家人不怎么好惹的。”

薛蟠还有些不解的时候,贾琏却皱眉起来点点头。

提刑按察副使上面有个正三品的按察使,管的也是一省的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

而且既然在瓜州任职,基本上影响不到京师这边。

但六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一起,被称呼为言官,官虽小,但权利可不小。

更关键的是,六科给事中对皇帝的旨意不满时,敢封还,不予执行。

但越是言官,越是清贵,石仲魁的那首诗的威力就越大。

等在衙门里的于洪高和于同甫、石仲魁三人,听人汇报说缮国公府的人来了之后。

笑着命捕头带着衙役,拿着一份石仲魁亲手写下那首诗的告示纸去了衙门正门。

见有衙役和捕头出来,却只是在衙门告示栏上贴上一张告示。

等了许久的好事者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最先看完告示的几十个人中,有人惊呼喊道,“老天爷,这个石伯谦是何人?”

随后就有人应后面人的要求,大声读道,“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然后这人如之前惊呼想知道石伯谦的人一样,再次大喊着,“大兴石伯谦,这首诗是我们大兴的人专门写给缮国公府的。”

“胡扯,你如何知道是写给我家的。”

石光珠刚反驳完,就听一旁有人嗤笑道,“谁不知道于洪高于如松是你们缮国公家的女婿。

而且,这诗头一句‘一纸家书’写的明明白白,既然是家书,总不会是我们杨家送了封家书给大兴县老爷吧!”

“哈哈哈”,一时间周围全是哄笑声。

可有些读书人和乡绅,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诗明着写墙,但暗地里说的肯定是田亩之争。

而且看似是劝在缮国公府,甚至读给石家小公子听,还有种姐夫训斥妻弟的意思在。

但后面一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句子,仔细品味一番,隐隐有股你再蛮横也只是一时的意思在。

这话明着是劝岳丈家谦让,暗地里却有嘲讽杨家欺压功勋的味道。

杨家也算是读书传家的典型,一般子弟即便不肖,从小还是读过书的。

稍微想想,很快就有人提醒今日到场的杨家公子哥。

石光珠见杨家大朗听了下人几句话,脸色就阴沉起来,一开始还不解。

随后人群中有人低声给同伴解释,议论声很快慢慢吵杂起来,顿时传到石光珠的耳朵里。

这下,轮到他哈哈大笑起来。

缮国公府到了这一辈,虽然也早已经没了国公的爵位,只降等袭爵一等神威将军。

但再这么说先辈也是开国国公。

加上四王八公名义上同气连枝,文官再如何打压武勋,维持基本的稳定和脸面还是要的。

而且缮国公府和其他国公府比较起来的话,爵位上至少比才世袭了三等威烈将军的齐国公府、治国公府和宁国府要强。

加上于洪高的岳丈石怀勇,虽然才年过50,但在八公中的辈分,比贾赦都要高一辈。

真惹急了石怀勇,其实也就那样。

反正我虱子多了不怕痒,只要不是造反,或者站错队,被人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参了一本,也就赋闲在家就是。

但在红楼世界,因为有太上皇的存在,即便是皇帝也需要官员的支持。

如此混乱的君臣关系,直接导致了勋贵确实时有不法,可文官中也没几个是不贪的。

撕破脸谁也别好过。

一些想到这点的读书人和乡绅们,很快熄了看热闹的心思。

这事明摆着只要杨家不蠢,必然知道名声远比一点小利重要。

几个奉了于洪高的命令,扮装普通人的于家仆役见事情如意料那样走,心中对石仲魁就更加佩服起来。

然后几个互相对了对眼神,福叔三儿子顺儿躲在人群中喊道,“等等,我记得石伯谦不就是那个县试和府试第一的童生嘛?”

“对对对。”

“听说县太爷在县试之后,就收了石伯谦做弟子,而且还是入室弟子。甚至府试之后,担心石伯谦被杂事缠身,让下人把他接到县衙后院,亲自教导他读书。”

“却没想到,石伯谦不仅书读的好,连夺县试、府试第一不说,就连诗词一道也足以名传士林,甚至青史上。”

听到最后一句话的乡绅和读书人,心里下意识就反对,可仔细想想,至少大兴县志是一定会把今天的事情记录下来的。

县志某种意义上,就是史书。

这下大部人哪里有功夫去管缮国公府和杨家的纷争,齐齐挤到县衙大门,对着衙役和捕头就喊道,“陈捕头,石伯谦可在县衙后院读书?”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