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31章

作者:夜天下

石光珠一愣,随后就见石仲魁收起笑容,表情严肃道,“石大人,本官有意命你为护城河工程消耗的各类工具的督造官,你看如何?”

“别、别”,石光珠一听要自己当督造官,哪里愿意吃这个苦。

而且打造铲子、锄头、簸箕、推车等物根本没什么油水。

即便真想扣点油水出来,但坐在主将位置上的人,虽然是于洪高的唯一弟子,可这家伙前有逼死工部八品官的事,后有逼着绣衣卫把上百个青皮抓进昭狱的事。

说句面善心黑都不为过。

万一被他查出自己贪污,说不得就得挨一顿杀威棒。

石仲魁呵呵一笑,忽然对着账外喝道,“来人呐。”

“在”,就见两个手握在刀柄上的武官,掀起帐帘走了进来。

石仲魁指着石光珠,对亲兵头目石兴国、石兴泰说道,“带你们大爷回府,告诉舅老爷和老夫人,多给你们大爷配些账房、师爷和家仆。

免得交代给他的差事没完成,本官只能忍痛打他40板子。

要是被查出贪腐,那本官只能上奏陛下,先夺了他身上宣德朗的官身,再交给有司论罪。”

“这……”

石兴国、石兴泰有些迟疑的看了眼石仲魁。

随后就被石仲魁冰冷的目光吓的心脏砰砰跳,哪里不明白这是犯了忌讳。

再想想自己身上的巡检官身,两人哪里还敢犹豫。

上前对着目瞪口呆的石光珠拱手道,“大爷,您可别为难小的。而且此地是军帐,违抗军令的下场,不用小的提醒您吧?”

刚想骂人的石光珠,忙闭上嘴。

自己毕竟担着协助石仲魁署理河道的差事,真不接任务,挨打那是活该。

而且只是打一顿都是轻的。

想明白这些后,石光珠只能唉声叹气的跟着石兴国、石兴泰走出大帐。

石仲魁嘴角一笑,自己都明说了,让石怀勇为石光珠多配些账房、师爷和仆役,这要是还不能完成任务。

该打的就是石怀勇了。

甚至把老管家派过来协助石光珠,石光珠都不用日日盯着器具的打造。

目光看向贾琏和薛蟠时,这两人果然被吓到了。

不仅坐的身板笔挺、面色严肃,甚至看都不敢看自己。

石仲魁嘿嘿一笑,也不去管薛蟠,笑着对贾琏问道,“琏二哥这次来,可是有事?”

贾琏忙起身拱手道,“大人……”

“停”,石仲魁打断道,“琏二哥又没在我军中任职,用不着这么谨慎。

之前小弟那么做,只是防范于未然。免得舅爷一糊涂,被人当枪使了还不自知。”

话是这么说,但贾琏哪里还敢像以前一样随意。

薛蟠倒是听完就松了口气,露出笑容。

可对上石仲魁不怀好意的目光时,薛蟠又被吓了一跳。

心里难免嘀咕着,别石光珠没挨打,自己却撞到枪口上,那肯定会被石光珠笑话死。

贾琏想了想后,表情虽然没之前严肃,但举止上还是很谨慎的说道,“贤弟让薛蝌给我和蟠哥儿传话后,之前买八宝酒的那些老亲、世交就找上我兄弟俩。

说想请贤弟去修国公府一叙。”

石仲魁不置可否的摆摆手,“上门叙旧以后再说,琏二哥还是直说,他们是不是想控制河道码头?”

“这”,贾琏有些吃不消石仲魁如此直白的话。

因为这种生意都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那不就是说,勋贵们不仅权势大跌,还基本上都是穷鬼?

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贤弟的意思是?”

石仲魁当然没意见,“只要征调50艘万石船,码头的事就和我无关。

至于他们如何控制码头,如何分配利益也是他们自己的事。

不过既然是老亲和世交,本官提醒一句,这合作者过多也不一定是好事。”

贾琏听完不在意的说道,“我等只管办好疏通河道的事便是,那些龌龊让他们自己解决。”

说完,贾琏偷偷看了眼石仲魁,想着有石仲魁在,今后文官们想打压他们这些勋贵,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顾忌。

而石仲魁此时只觉得贾琏的话没错,办好自己的差事才是首要目标。

再说,别看勋贵没落了,但这些人世代盘踞在京城,上百年结交和经营下来的人情关系网可不小。

像王子腾、镇国公府的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府的一等子柳芳、修国公府的一等子侯孝康这些人,也都担着要职。

惹急了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大事做不成,但找麻烦、使绊子的手段也不少。

……

搞定冲沙的大船后,河道清淤的进程一下子就加快了很多。

石仲魁清淤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基本上完全照搬明清时,众多负责疏通京城河道的官员们的做法。

至于那50艘大船,只是用来拖动大号铁犁耙来冲沙和运河道里的沉船、大石。

同时简单的起吊原理,他还是知道的。

在大船上装上铁链木头掉机,清理速度绝对能提高十倍以上。

而且他有柳鱼儿和常白玉在,疏通起来就更容易。

第151章 侍读学士

在生产力无法飙升的前提下,古人清理河道的办法,基本上一靠河水冲刷,二考人力挖。

而人力去挖时,别说铁器锄头了,就是木头的工具都不一定人人都有,可想而效率有多低。

所以石仲魁很快想到了船只。

50艘大船分成十组,每隔半个小时开船拖动放大了几十倍,只有四十公分长的钝头铁钉的铁犁耙,顺着水流一路往下行船。

轻易就把大量淤泥从河道内搅动起来,慢慢汇集到河道拐弯处。

按照柳鱼儿和常白玉这些天的实地考察,除了京城内的河道,整个京畿的河道一共有17处角度比较大的弯道。

石仲魁一边命大船搅动泥沙,一边命人在弯道处挖开一道分沙渠。

按照弯道背面必然会不管沉积泥沙的原理,有了分沙渠,泥沙自己就会往分沙渠沉积。

这办法清理起来不仅消耗最低,速度也不慢,五十条大船来回行驶,轻易就能把大量泥沙从河底搅动起来。

唯一麻烦的是,大量淤泥还是会顺着河道,冲进京城内的河道。

不过京城河道每一段都有关闸,用来蓄水抬高水位以通船。

未来三峡大坝其实也是利用了这原理,才得以让船只顺利通过高度相差巨大的上下两段河道。

既然可以蓄水和关闸,淤泥冲进来反而更利于清淤。

等上流河道清理了几遍后,京城内的水闸一关,上千人跳着簸箕、铲子,下满是淤泥的河段,一上午就能清理出大量泥沙。

等上一段水闸水位到了警戒线时,挖泥的人离开,再利用水流冲刷,轻易就能把剩下的淤泥,冲到下一段。

而且为了防止泥沙冲入河道下游,石仲魁干脆把护城河当成堆积泥沙的蓄沙池。

如此反复,京城内河道的清理工作居然速度最快。

当然,这也和没人跳出来捣乱有极大的关系。

同时石仲魁因为手里有两万六千石粮食,不仅一天三顿可劲的吃,甚至默许三千屯田兵把一个家人召集过来打下手。

这些人负责烧水做饭、搬运泥土,待遇虽然是一天两顿,可每次四个比拳头还大的馒头足以吃饱。

最关键的是,石仲魁亲自抓粮草,也就没人敢贪腐。

可以说,朝廷每次办事,至少一半以上都被上上下下给吞了。

大量人手参与下,6月中旬前,京城上游和京城内的河道全部清理完成。

一场大雨之后,京城内居然没出现任何水漫河堤的情况,瞬间让石仲魁获得朝堂和民间的一致表扬。

接下来把护城河的水流切断,靠三千人力肩扛手挖,清理护城河反而最容易。

不过也不是没人跳出来找他的麻烦。

毕竟按照他这办法,效率虽然确实不错,却也代表着没五年、十年就得耗费一大笔银子来疏通。

但这次不需要石仲魁自己站出来申述,有的是得了好处的官员支持他。

最有利的辩解理由,就是朝堂每年都得派一位重臣,在5月份雨季来临前,负责疏通河道。

这本身就是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年年征调劳役,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更让人无奈的是,钱出了、人力也耗费了,效果却出奇的差。

除了上下贪腐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人浮于事。

甚至把清理河道当成一项固定的捞钱机会。

而石仲魁一声令下,屯田营上上下下的官吏,生怕被他抓到错漏,用军法给斩杀了。

干活那叫一个积极。

所以石仲魁把自己的账本,有选择的交到工部后,想找他麻烦的言官只能闭嘴。

而且这事传到民间后,京城内外的老百姓和士绅基本上全都支持他。

最关键的是,六部侍郎们甚至内阁几个阁臣,为了避免今后自己被任命为京城河道大使,这次算是自发的全站在石仲魁这边了。

不仅石仲魁被弹劾的风波轻易被压了下去,朝堂上还已经有人开始商议如何为他请功了。

等于同甫上门后,石仲魁这才明白,有人是打算在京城河道下游,还没着手清淤的时刻。

用升官的办法,把自己调离以便捞点功劳。

甚至听说设立在济宁府的河道总督衙门,都打算用相同的办法,来疏通大运河上,一些淤塞比较严重的河段。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