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17章

作者:夜天下

这就是所谓的,对你好的人,不一定是真心对你好。

夏守忠忙点头答应,而且这次他是真有些怕了石仲魁。

石仲魁是站在上帝角度去看问题,所以他能猜到皇帝对待贾家和贾迎春的态度。

可这在夏守忠看来,就是石仲魁居然聪明到仅凭借三言两语和一点蛛丝马迹,就能猜到皇帝的想法。

这得多聪明,才能做到?

加上六元魁首的加成,夏守忠此刻面对石仲魁时,心里是真的虚了。

一种智商上被人碾压的感觉,真心让人难受。

把石仲魁送出皇宫,夏守忠片刻不停的就跑会御书房汇报。

而且他也不敢把自己刚才的那些想法告诉皇帝。

道理很简单,皇帝上有太上皇压着,下有很多文武勋贵向着太上皇。

所以压力极大的皇帝此时,绝不会忌惮石仲魁,反而会欣喜的不断重用他。

这要是一个天天跟着皇帝的内臣,被一个一两个月都见不到的外臣比下去,皇帝是不是会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更聪明点的太监?

果然,听了夏守忠的汇报后,皇帝嘴角一笑,“朕这位状元郎的心思就是多。”

随后看向夏守忠,可夏守忠这次仿佛忽然变傻了一样,没向前几次一样附和几句。

甚至夏守忠此时心里,已经在骂石仲魁。

一个聪明绝顶的大臣,要是和内臣大太监关系极好,皇帝想不疑心都不可能。

皇帝得不到回应,心里顿时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暗骂夏守忠蠢货的同时,不免想着石仲魁是不是得罪了夏守忠。

这么一来,皇帝一边心里高兴,两个心腹要是亲如一家,那该担心的就是自己。

一边又担心两个心腹要是内斗,那就等于内耗。

同样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

试探着问道,“石爱卿和元妃聊了些什么?”

夏守忠心里一紧,暗道来了。

从本心上来说,夏守忠此刻是想说石仲魁几句坏话的。

因为太监唯一能站稳脚跟的,就是主子的宠信。

甚至这关系到生死。

而对石仲魁来说,他其实也不愿意和夏守忠走的太近。

没看他只愿意和夏守忠保持金银交易,连夏守忠说带他去绣衣卫都不愿意嘛。

就是因为知道勾连内廷,绝对是皇帝最忌讳的。

而夏守忠毕竟跟着皇帝近二十年,当然能猜到他的一些心思。

同时也舍不得石仲魁这个一向很大方的金主。

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仅仅一年多,前后就从他手里得了近2.6万两银子。

更别说按照石仲魁的建议,暗中煽风点火迫使一些后妃去建别院,再加上贾家居然也参与了进来。

之前那31根巨木,此时已经涨到了7千两一根,甚至看着情形,8、9千都不是没可能。

也就是说,光这31根巨木,就能赚到十万两银子。

虽然要和几个大太监和皇商分,可三万两肯定能分到。

如此一来,等于因为石仲魁,夏守忠的财富直接涨了5、6成。

而这还是一年的时间而已。

这让夏守忠如何舍得真毁了石仲魁?

但此刻全说好话,也不行。

第141章 上升的道路已经铺平

“回陛下,状元公和贤德妃只聊了些自己的家世,过去读书的经历,还有对圣人的感恩。”

皇帝顿时皱眉起来,可没几秒就反应了过来。

说石仲魁感谢太上皇,或许是真感谢。

毕竟二女同嫁一夫,确实算是极大的恩典。

但要说石仲魁心向太上皇,皇帝此时已经不信这种话了。

不仅因为当初殿试时,石仲魁的举动,还有贾政那天的那番话,无不表明他是聪明人。

加上这次开荒三万亩地的事,第一时间就来向自己汇报,而不是去龙首宫。

已经说明他的立场了。

甚至之前在御书房里密谈时,石仲魁还建议皇庄一亩地都不要。

免得因为太监们的贪婪,连累自己被御史找麻烦。

还可以借机拉拢朝臣,甚至都不用明着动手,只需要偏向某些人,就能悄无声息的分化太上皇的势力。

可以说,此时夏守忠越说石仲魁的坏话,皇帝就越不信。

甚至反而越相信他。

“就说了这些?”

夏守忠听到这话,后背都开始冒汗了。

再也不敢起说石仲魁坏话的心思,忙接话道,“还说了些感念皇恩和贾家建别院的话,状元公就主动告退了。”

皇帝立马皱眉,“真没其他的了?”

夏守忠想了想,顿时明白过来道,“出后宫前,贤德妃的随身太监刘公公,暗示了贤德妃被吴贵妃欺压之事。

可状元公的态度就有些奇怪了。

当着刘公公的面时,一幅义愤填膺的表情。

出了后宫后,不仅眉头紧锁,还和奴婢说了之前那番话。”

皇帝这才放过了夏守忠,叹息一声道,“看来还真如朕的状元郎说的一样,这世道蠢货太多了。

而且不仅自己蠢,还看谁都觉得别人也和他们一样蠢。”

夏守忠明白皇帝的意思。

贾元春即便在宫里的处境并不好,也不应该此时找石仲魁帮忙。

不仅会让石仲魁看出她并不受宠,不得不疏远她。

还等于拿石仲魁的前途为自己谋利。

这么一想,皇帝就觉得难怪石仲魁一出来,会起了远离贾元春的心思。

实在是,和这种自以为是的蠢笨之人合作,太没前途和好处了。

而且你拿妹夫当棋子,石伯谦为何要为你拼命?

更别说但凡聪明点,读过史书的朝臣,都明白和后宫牵扯过深,绝对是取祸之道。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实在太多了,没道理聪明如石伯谦,会不明白这点。

皇帝想了想,看着已经满头大汗的夏守忠道,“去告诉皇后,赏元妃锦绣十匹。你再去一趟贾家和薛家,按照五品诰命的规格,赏贾家二姑娘和薛家大姑娘些宫里的礼物。”

夏守忠忙跪地接旨,心里再次大骂石仲魁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大概又中了石仲魁的算计。

事实摆在面前。

自己越说石伯谦的坏话,皇帝就越信任、重用他。

赏了贾元春不说,居然连两个还没过门的未婚妻都赏了。

对石仲魁更加忌惮的同时,忽然心思一动。

如何说话可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

现在的事实就是石伯谦得了天大的好处,那自己换个角度,说自己刚才说他坏话是在帮他,是不是就能从石伯谦手里要一笔银子?

急匆匆的去了皇后那边,元春很快惊喜的发现,石仲魁在皇帝心里地位,居然真的堪比重臣。

虽然仅仅只是赏赐了十匹锦绣,可因为这次的赏赐,今后自己在宫里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

果然大小太监、宫中女官们,对待元春的态度来个180度的转弯。

甚至吴贵妃都收敛了不少。

而且除了夏守忠外,其他的太监也不敢去贾家打秋风了。

但贾元春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处境其实更加艰难。

后宫争的是什么?

固宠而已。

有人因为绝色而受宠。

那在姿色不减前,等于就有了被宠的资本。

有人因为善解人意,让皇帝感觉待在她那里没压力、舒服,而受宠。

同样是有了自己的本钱。

但元春什么都没占,心思却不少,今后的境况可想而知。

当然,王子腾和石仲魁要是都全力支持她,同样可以固宠。

可惜王子腾绝不会为了她,就损害自己的利益。

甚至元春在王子腾看来,就是为王家捞利益的工具。

至于石仲魁,之前的态度已经说明他的想法了。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