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09章

作者:夜天下

待到稻秧种下,鱼苗放养进稻田,本官自然另有奖赏。”

众人听到居然没自己等人的好处,表情就有些不好了。

石仲魁冷笑一声,“糊涂,那五万两银子是用来开荒的,这里面的好处,不用本官再说了吧?”

开荒最难的是什么?

当然是如何把水引来,只要有水,盐碱地都能冲刷成农田。

所以开荒之后,屯田营只开发一部分,剩下的不动。

自然有人会让家奴、雇工们去烧荒、整理土地。

而且这办法还不会被人抓到小辫子,绝对比直接奖励银子,更受屯田司大大小小官员们喜欢。

种出粮食是自己的,需要时也可以把田买了,变现成银子。

但石仲魁没说这5万两银子,和剩下的5千但粮食,还得用在疏通河道的事。

二十几个官员互相看了看,很快拱手行礼道,“我等全听大人吩咐。”

石仲魁点点头,“屯田司主事、都司、薛管营留下,其余人等即可回归本职,本官今晚就要看到成效。”

“是,大人。”

有了看得见的大饼,大小官员的积极性顿时被调动了起来。

再说5千但粮食可是60万斤,3万兵丁每人每日两斤,5天也只消耗30万斤。

也就是说,剩下的30万斤,足以调动6万青壮。

9万人清理和挖出1.6万亩稻田和鱼渠,强度并不大。

最麻烦的反而是如何调度。

人数一过万,就漫山遍野,没有成熟的管理和指挥体系,被说做正事了,不出乱子都算好的。

这也是石仲魁明知道这群人中,有人起过坏心思,却不得不留着他们的原因。

和大人有句话说的很对。

不把下面的人喂饱,他这个军机大臣就是个屁。

而且有人是用银子驱使下面的人,有人则是用功劳和名声驱使。

前者简单有效,后者说白了,一样是在收买手下。

……

2个七品屯田主事,薛金平和阎桂祥没多久,带着疑惑表情离开了节堂。

“薛大人”,阎桂祥拉着薛金平问道,“钦差大人让我等运粮倒是实在。

看到粮食,那些兵丁们就不会再怀疑。

可联系钱庄,到底是和意思?”

薛金平心里也正疑惑着,就听一个屯田主事笑着道,“大人既然有本事,从户部度支司拿到5万两银子,还能额外拿到1万但粮食。

你们猜大人手上的银子,是按照惯例拿到碎银,还是银锭?”

阎桂祥和薛金平瞬间明白了过来。

从来都是户部官佐雁过拔毛,从未听过有人还是在户部头上拔毛。

不用说,肯定是银锭。

笑呵呵道,“还得多谢大人,有好事记得我等四人。”

当天晚上,大兴宛平两地一个又一个屯田兵丁组成的村落里,都有十几个火把组成的官吏队伍。

一开始屯田兵和他们的家眷们根本不信。

直到听说这命令和2斤粮食的待遇,是文曲星下凡的六元魁首亲自发布的,这才有不少兵丁开始相信。

隔天天刚蒙蒙亮,大兴宛平两地1.6万亩稻田周围,围着至少3、4万人。

这还是因为不少兵丁因为路远,暂时还没赶过来。

好在这些人分布在大兴、宛平两地30个村落,加上有官吏、武官和屯田兵各自的领头人管着,并没引起什么乱子。

更别说30个村子,每个都摆放着2万斤的粮食。

并且每个村子外,还有十几个或者几十个连夜赶制出来的土灶,正在烧火做食物。

让这些心存疑问的兵丁和家人,一下子就放心了下来。

石仲魁昨夜就把大兴土地给招来,暂时不需要担心那边。

自己则带着二十个缮国公府石家的青壮和绣衣卫,快马一个接一个村子巡查。

一开始几个村子确实没问题,但走到第五个时,绣衣卫的人转悠一圈很快汇报说,有人在粮食里掺了木屑和野菜。

掺野菜就算了,可掺木屑这是拿自己当傻子嘛?

石仲魁心里顿时忍不住了。

从马兜里掏出精钢长剑,又命人带好自己的弓箭,这才跟着绣衣卫和家丁,径直去了祠堂。

没多久,在十几个都头、巡检的注视下,两个从八品的屯田书令被绣衣卫压着带进了祠堂。

“大人饶命。”

听到这两人喊饶命,石仲魁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

自己最担心的就是这两人见罪责逃不掉,而煽动屯田兵闹事。

好在众目睽睽下,这两人想抵赖也赖不掉。

更别说抓他们的还是绣衣卫。

此刻认罪,也只会罪及个人,而不会连累家人和家族。

当然,前提是石仲魁不愿意把事情闹大。

但他本来就存了杀鸡儆猴的心思。

现在只不过把目标,从薛蟠、石光珠身上,变成两个户部小官头上。

“本官昨日明令稻田之事乃是钦命,要以军法行事,你等今日就犯下以次充好,扰乱军心之罪。本官如何饶了你二人?”

一句扰乱军心足以杀头的。

两人吓的脸色惨白,其中一人吓的直接五体投地,瘫在了地上。

另外一人则双眼无神,嘴里念叨着,“本官是工部屯田司书令,你没权利杀我、你没权利杀我。”

“大人”,绣衣卫百户崔和忠在石仲魁身边低声道,“这书令虽然该死,但最好还是交由下官带回绣衣卫。

或者交给工部的主官们处理。”

石仲魁当然也知道别看自己说要用军法出事,但再怎么说自己也不是领兵大将,或者奉旨领军的文臣。

而且国朝无论哪个朝代,一向都说人命关天,更别说杀一个有官身的文官了。

甚至今日这两人要是武官,杀了的话,文官这边肯定会有无数人拍手叫好。

可这两人不死,稻田之事必然会生出事端,更别说之后的开荒和疏通河道了。

扫了一眼周围的十几个都头、巡检,石仲魁瞬间就有了决定。

手按在剑柄上。

“锵”的一声,精钢剑闪过一道寒芒,就被他甩向了直愣愣跪着的书令。

“大人,不可。”

就见那柄利剑,瞬间没入书令面前的砖头里,剑柄还发出‘嗡嗡嗡’的颤抖声。

其他人也被石仲魁吓了一大跳。

看石仲魁的目光顿时一变,这一手无不表明石仲魁懂武艺,而且本事不小。

即便让在场的武官们,拿着利剑往地上的砖块上插,也没人能像切豆腐一样,如此轻易的深入一掌深。

而石仲魁还是用甩的手法,不仅力量肯定很大,眼力和手法的要求也极高。

还没等他们缓过来,石仲魁先把家丁、除了崔和忠外的绣衣卫全赶出去。

这才开口道,“你自裁吧,免得连累家人和家族子弟,不仅要流放,还连考科举的机会都没了。

世世代代都为奴为奴,永世不得翻身。

而且本官保证到你们为止。

并且会以你等为的是让更多的屯田兵丁的家人,能有个吃饱饭的机会。

这才在粮食里掺了野菜和木屑,来上报给朝廷。”

第136章 哪有那么多非黑既白

刚才反驳石仲魁的书令,当然没那么容易自杀。

但那个被吓的瘫在地上的人,犹豫几秒后,双眼中反而浮起一丝决然。

一句到他们俩为止,也就是说石仲魁不会继续查下去,足以保证自己家人不会受影响。

再有后面一句,那些不知情的士子、读书人,只会叹息自己的做法不对,而不是咒骂他们是蛀虫。

“谢大人。”

但这人刚想伸脖子撞向还在微微颤抖的利剑,一道寒芒闪过。

直接被剑鞘,撞的往后仰倒,翻滚了两圈才趴在地上呼痛起来。

众人正再次被石仲魁这一手,唬的一愣一愣,又心里满是疑惑时。

就听石仲魁冷笑道,“书令方立顺向本官检举同僚官正宏贪污粮饷,违抗钦命。被查实后官正宏畏罪自杀。

而且过往诸多罪行,都是他一人做下,你等可认可?”

刚才想自杀的就叫方立顺,而那个还直愣愣跪着的就是官正宏。

而且那把精钢长剑,一开始就插在他面前。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钦差大人一开始就想杀官正宏来立威。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