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51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第101章 世界穿梭三部件启动

“这些能量太分散了,必须找到一个办法,把他们集中起来,优先解决基地热源问题。”

有研究员马上问:“用世界内的酸碱浓度差法放电不行么,现在这些能量好像不一样。”

稻姬晃动尾巴转了个身:“这是光,我们世界里几乎没有,对于这种东西我们资料不多,这一年多来我们做过很多实验,有光的时候用不同物体在不同方向挡住光,然后在物体底下的鱼们努力感受热,发现有一些物体能挡住很多光,有些不能。”

“就比如薄冰就可以,其他像石头就不可以,接下来我们会用各种材料的各种形状对光进行测试,然后看感受到的热有没有变化。”

研究员们表示确实如此,其中有个比较大个的研究员发出叹息的信息:“这个要小心,这里有的毒能瓦解我们的身体,已经出了很多事故了,任重道远啊!”

可不是嘛,灰太鱼那死科学就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原来只是预言这个光的存在,可以作为热源,但是还没来得及说怎么利用,灰太鱼就死了,所以整个紫色鱼社会对光的真正认知还是从登上冰面开始。

况且这些紫色鱼从最初的演化开始就是在黑暗中,所以眼睛这玩意对他们来说都不知道是啥,更不用说感光用的细胞了,于是他们只能用自己最直观也是比较敏感的冷热感觉来感受恒星的热量。

“这些紫色鱼精神可嘉嘛,没准以后真的发展起来也不一定,而地球就在距离这里四十光年外!”岳原舟稍微观察了一会这些鱼便不再理会,帮他们提升科技那是不可能的,没有用灵魂武器一炮灭了就不错了。

对于宇宙尺度来说,地球就在四十光年外,其实不算远了,异人世界的地球或者这个紫色鱼文明要是能造出1%光速的飞船,飞个四五千年就到了。

而且如果以后这两个文明真的相遇,然后这个世界的地球还干不过的话,那就怨不得谁了,毕竟人家紫色鱼相当于开局就低一个次元了。

这一年多来,岳原舟已经把紫色鱼和这个水底世界物种的基因都复制了一个样本,而且紫色鱼的量子信息原理包括抗核辐射DNA结构也被他摸清楚。

所以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到了,不过走之前岳原舟还有前往北半球挖一下重金属矿石,挖矿很容易,放出‘银雾’就行了。

但是既然来了,岳原舟就想留个脚印再走,脚印分宏观微观,微观就算了在没有大规模基因病毒之前这玩意不省力,所以就留一个宏观的脚印吧,这个倒是可以在挖矿的同时做。

当然不是真的脚印,而是在这个世界留个信息,而且还要保存得非常久,以现在岳原舟的量子存储器保存信息的话,不维护也就只能保存个三四千年,而如果用硬盘U盘也就能保存个五六千年,用金属刻出来的光盘倒是可以保存个是十万年,但是这对宇宙尺度来说也就一下子的事。

所以岳原舟觉得把一座山峰削出一个面来,然后在上面刻字,在岩石上用钛合金作为刻字面,保存个几亿年不成问题,要刻的字他也想好了。

几天过后,采矿的银雾已经被岳原舟收回,还有手里握着的小球,一个空间收纳装置,里面有一座小山的矿石资源。

此时岳原舟坐在驾驶位上,元星号已经收回之前所有探测器设备,至于轨道上的卫星就不管了,不久的将来这些卫星会因为故障或者元器件老化之类的事去动力,然后因为轨道上的微小摩擦,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向这颗星球坠落,被这颗星球的大气烧毁。

而山峰上的刻字也刻好了,就是一篇名叫《听蓝雀阿姨讲故事》的文章,全文八百多字,最后落款写的是:神级文明·岳原舟。

或许以后紫色鱼文明会发现,然后苦苦的破译上面内容,结果发现原来这种文字是四十光年外的地球文字,不过指望这帮没有眼睛的家伙发现实在有点难。

只是以后不论哪个文明发现或者不发现,岳原舟也不会知道了,因为他现在已经随着元星号一起,飞出T4行星。

现在的元星号,表面全是一片银色光泽金属构成,连玻璃窗都没有了,也就推进器喷射处无法覆盖了。

“全包裹模式才酷啊,什么时候有常规曲速航行技术了,就可以不用这种推进器了,宇宙外全程曲速航行,直接电磁悬浮加短程虫洞就行了,还是需要关于引力的技术...”岳原舟透过元星号的探测器看着外面漆黑的宇宙空间,感慨着。

“或许还有其他方法,比如维度技术,既然都把空间技术都点到这种高度了,再向前一步也好...不想那么多了先出发。”

岳原舟这时候启动了短程虫洞技术,瓜子状的元星号又来了一次连续闪烁,过了二十秒之后来到这个星系外围。

因为要准备跨出这个世界,所以岳原舟把元星号进来往深空出开,降低恒星引力的影响,于是便多跳了几次。

“要开始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放点曲速水晶进去吧,只需要甩出世界的瞬间启动就可以了...”岳原舟这么想着便开始用神威2.0计算周围空间参数,然后把空间切割装置放出去,分布在元星号周围,围成一个圆。

当然这个周围其实是很远的,半径大约有一百万公里,要是对比的话这已经比太阳半径七十万公里大了,之所以能切割这么大范围,是因为有了天体计算机神威2.0,其实还可以更大,只是受到能量输出功率限制,功率太大设备顶不住,所以一目前的极限工艺只能做到这样了。

这自然不算特殊物质包裹原子,然后用原子刻蚀技术制造的设备,这种设备目前就装神威2.0用的芥子纳须弥装备部件用,因为当初的那个失败了有点高,所以剩下的已经不够用作其他了,也就够留着研究用。

这时候一百一十米长,小巧玲珑的元星号已经静静的停在宇宙空间中。

“神威2.0空间参数计算完毕,空间切割装置就位,空间压缩装置就位,金光模拟生成器就位!”

神威2.0一下子就把参数运算完成,这还是没有在补完其中量子计算机的情况下,而分为三个设备的原因也是负载极限问题,元星号现在用空间装备装的资源还是够用的。

“装备启动倒计时开始,3、2、1...空间压缩装置启动,压缩元星号后侧空间...压缩中...80%、100%,达到预定负载。”

此时如果在被压缩空间内有两个物体的话,观察者会发现这两个物体随着空间的压缩距离感和物体大小都会同步变小。

“空间切割装置、金光模拟生成器同步启动,范围:半径一百万公里,启动...切割完成...能量持续输出稳固完成,金光模拟发生器完成裂缝金光填充,持续稳固中...”

“混沌侵蚀金光...数值在预计范围,设备运行正常!”

“空间球扭曲方偏离量位计算完成,金光模拟生成器开放元星号后侧空间开口,开口形状大小:球弧面,元星号二十倍半径,100%...开放完成,点动曲速引擎:反向扭曲时空,瞬时点动……”

“检测到开放口空间消亡,检测的巨大能量喷射流...元星所在空间球坐标改变...空间球已脱离大宇宙。”

这一切看似很久,其实就在一瞬间,如果有人看向这边的话,就会看到一个静静不动的元星号周围宇宙空间忽然出现一个比太阳还大的黑幕球,黑幕球出现一瞬间就变成一个金光闪闪的金光球,随后金光球忽然少了一个口子,接着整个金光球就消失在眼前,就像闪进了那个忽然没有金光的小口子一样,随后宇宙空间恢复原样。

第102章 超距通讯原理实验

“果然与之前一样,大宇宙引力场都消失了!”岳原舟在观察着飞出世界到达混沌海之后的情况,没过多久在这片一百万公里的圆形空间中,大宇宙的引力作用就消失了。

但这并非意味着这个圆形空间里就只有其余三种基本力然后可以三缺一了,宇宙基本力麻将桌还是在这片空间中还一直存在,因为元星号的质量。

“虽然没有世界锚定位每个世界处在混沌海中的位置,但是可以试试最笨的方位记录,如果这些世界方位变化不大的话...”

岳原舟考虑着怎么定位世界的事,反正现在空间燃烧、或者说湮灭更准确些,这些能量喷流把这片圆形空间往前推,所以说喷流的方向就是刚才那个世界的位置。

如果这时候用金光发生器把这个开口封堵上,然后在另一端开口,那就可以返回之前的宇宙了,当然空间压缩装置必须同步动作,这也不失为一种特殊手段啊。

与之前第一次全方位空间湮灭所造成的现象不同,现在这片小宇宙就像一个发出淡淡金光的小泡泡,岳原舟倒是能“看”到混沌海之外的情况了。

后方是一个正在远离的“大气泡”,前方则一片虚无,什么都没有,但是探测器发射出去的探测信息或者各种粒子,一旦到这个环境便以极快的速度消亡,化为空间湮灭相似的能量,只有世界气泡的膜才能安然无恙的于这种虚无共存,或者说抵御。

其实并不是真的看,而是感觉,就是基于本能的感觉到,他仔细琢磨一下便大致猜测到原因了,因为这种感觉是有距离的,“向前感觉的时候,前方能感觉的距离就会变大,奇怪...我竟然会说距离,虚无混沌海明明是在湮灭空间,没有空间何来距离。”

很奇怪,而且岳原舟发现,这些出现能量喷流在推动他向前之后,不久便也消失在混沌海的虚无之中,不知所踪。

“这就说明,只要是基于空间而存在的东西全部都得湮灭,而剩下的感觉,或许是灵魂强度...”岳原舟有些纳闷,之前他认为灵魂也是依托于空间存在的,现在看来并非是这么一回事,这倒是可以把灵魂模型微修正一下。

这倒不是说之前就错了,之前只是不完全正确而已,毕竟按照之前的理解做出了的模型或者武器,在世界正常空间内都可以用,所以可以被空间防御、引力壁垒等防御,但是现在这么一完善嘛,就拿灵魂强度硬抗吧!

“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原本只是想趁此机会试一下量子纠错是否能走捷径而已...”虽然在混沌海一阵子了,也没感觉到前面有新世界,但是岳原舟心情却是不错。

不仅是因为这个,还有压缩的空间还足够多,暂时不用担心小空间湮灭完,况且这次他可是做足了准备,仓库里还有一堆空间压缩装置,都是打包带走当备穿越混沌海备用的‘空间燃料’。

于是岳原舟就这样,一边感觉前方是否有世界出现,一边做起了量子纠缠实验。

现在他已经从紫色鱼文明那研究得出那种量子纠错的原因了,只是走得匆忙没有实装到神威2.0的量子计算机部分而已。

所以做这个实验的技术条件已经达到了,而且实验的基本思路也很简单,用的也是地球上科学家的理论依据,超距通讯说白了就是两个地方的信息反馈同步,而量子纠缠就有这个特性。

现在已经知道量子纠缠了,所以研究的对象就是量子,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让这个纠缠时间实现同步,现在大家已经明白了,时间同步不就涉及到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了嘛。

而时间膨胀的公式就是△t'=γ·△t,前面的t一撇是一个位置的时间变化,后面的t是另一个地方的时间变化,而γ则是洛伦兹因子。

现在问题就变成了洛伦兹因子等于1,而洛伦兹因子γ=1/开根号(1-V平方除以C平方),这里的V是相对速度,C是光速,所以想要这个洛伦兹因子等于1,

要么就让这相对速度让光速无穷大,光速无穷大的话,直接用光子传递信号,也就是正常的电磁波就是超距通讯了,还研究个啥量子纠缠,所以这条路行不通,至少目前岳原舟没办法让光速无穷大。

所以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让相对速度无穷小,这样但是既然说是相对,那怎么可能无穷小,岳原舟表示或许真可以。

岳原舟的想法是,把这两个量子一个放在这片小空间内,一个割出来放到金光外的混沌海之中,于是这两个量子就变成一个在世界内一个不在,所以‘毫不相关的他们’自然没有相对速度的说法,这样或许就可以理解为相对速度是无穷小或者是零,冻结他们的相对速度。

这时候就满足洛伦兹因子为1的另一种情况了。

然后观察分析这两个量子这时候的状态,再把另外一个拿回这个小世界观察,或者做出一组这种状态的量子,看他们是否会发生超距纠缠。

或许还可以放在小空间的膜上实验。

如果他们发生这样操作之后他们确实发生了超距通讯,那么以后岳原舟就可以做出一组组这样状态的量子,然后超距通讯就实现了。

“以现在的科技,这个实验室可以做的,那就开始吧!”岳原舟把实验原理和步骤理清之后便开始动其手来,目前以他的科技就这能做这样的研究了,或许这也是一种取巧的办法,毕竟没谁能和他一样穿梭于混沌海之中的,即便有那个人多半也不会做这种尝试。

至于像其他方式的超距通讯,或许也是一种取巧科技...比如暗位面通讯!反正现在岳原舟不知道暗位面是啥,自然也就不知道他们那种办法是什么。

不取巧的话就是老老实实的在世界之内研究纠缠呗。

另外还有就是,像那种在一个罐子上写几个大字:“曲速引擎”然后这个引擎就是曲速引擎科技了,或者像青青草原的bug狼一样,这样岳原舟也是不会的。

“命苦啊,不过或许这次去的世界就能捞到现成的技术也不一定。”岳原舟把切割的出来的量子放入混沌海之中,然后叹了一口气:“以防万一,还是做吧,没准就成了呢。”

岳原舟就这样把想法付诸了实验,时间也这样一点点过去,混沌海中的金光球也不断的向前推进。

虽然是在混沌海中穿行,但按照正常的计时方法的话,现在已经过去几年时间了,而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岳原舟也得到了一些结果,于此同时,他也感觉到有一个世界就在前方偏右侧。

于是他微微调整空间湮灭能量喷射口,向那个世界飞去,这时候的原本压缩于飞船后面的空间已经用完,于是他便拿出从仓库中的存货,继续对后侧喷射口进行燃料添加。

“要是有这种空间湮灭的技术就好了,那能源使用技术就可以直接跳过反物质,可惜现在只能在混沌海中粗暴的使用。”岳原舟又在幻想空能公式了,不过也只能是幻想了,除非能把混沌海研究透了。

“这个空间的尺度已经足够尝试记录好状态的量子纠缠对了,如果再试几次还能成功的话,说明量子这种状态的纠缠就是超距通讯了。”

岳原舟现在已经离前面这个世界很近了,这也是进入前面这个世界之前的最后几次实验了。

须臾之后,岳原舟很满意的点点头,结束实验,然后他所在的金色光球小空间也开始融入前面的世界之中。

第103章 我们开始吧

小空间融入世界之后,空间也融在了一起,这时候岳原舟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对照星图看自己位置,而且开始观察各种物理常量。

“物理常量都没变,看来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世界。”

确定没有变化之后,用天体计算机神威2.0重新验算了一遍,确认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后,才开始对照之前的星图。

没有意外的话,总会有个银河系,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按照之前的星图看的话,现在他的位置应该是在牧夫座空洞里面,这位置距离地球大约七亿光年,直径2.5亿光年,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几乎没有星系存在的区域,是已知宇宙的最大空洞之一,有时被称为超级空洞。

现在岳原舟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位置,这倒是一个做惰性中微子对撞实验的好地方,毕竟2.5亿光年范围内星系寥寥无几,引力影响必然微乎其微。

但是岳原舟现在没心情在这里搞对撞机,因为这次穿越世界也用了不少资源,而且建造这样的超大型对撞机,做好也要先掌握超距通讯。

“哎,七亿光年,真是绝望的距离,这种随机落点真难受,大型空间桥,超距通讯,曲速航行真的是遨游宇宙星空必备科技啊!”

于是岳原舟感叹一声便启动穿梭世界三件套,光芒一闪,消失在世界中,然后在世界外沿着感觉到的“大气泡”壁垒一路推进,在感觉差不多之后便又回到这个世界。

由于没有世界锚技术,他只能靠感觉了。

不过好在这次他方向对了,因为再次回到世界内的他,此时已经在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里了,也称为本超超星系团,内包含约10万个星系,横跨5亿光年,质量相当于银河系的10万倍。

“还远。”岳原舟嘟囔一句然后找准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方向,继续……

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就属于室女座超星系团,其形状类似平底锅里的薄饼,覆盖一块直径约为1.1亿光年的区域。

“卧槽,怎么又回到超大空洞附近了……难道其实混沌海所感觉的方向是错的?还是说落点都是随机……”

…………

…………

“哦豁!这次近了,不过有点尴尬,要是再出去一次,没准就又不知道出现在什么鬼位置了,还是直接开过去了吧。”

调整好方向推进器开到最大之后,岳原舟不由喊一声:“太阳系……俺又来了。”

这已经是第十八个落点了,这次已经很好了,因为距离他1.1光年处就是织女星。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