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424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当然,两者不论是那种想法先出现都对事实没有影响,只不过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罢了。

事实确实如此。

制造新计算机的目标是:无限算力计算机。

这个目标经岳原舟的拍板后,已经没有任何疑虑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制造的事情了。

为了找出可行方案,所有精通计算机的科学家、数学家、信息理论学家等等无数专家再次忙碌了起来。由于跟研究主神光球碎片项目同时进行,许多科学家甚至身兼双重工作。

几乎是一三五搞主神光球研究,二四六研讨计算机可行方案。

就连岳原舟也是如此。

这么多年过来,他第一次感觉科学家不够用,为此他甚至将鹤熙与凉冰都叫来了,并且将其中某个分支研究课题丢给她们去做,也算是给天使文明一个福利了。

其实岳原舟想的可不止这两个大项目,神舟文明还有许许多多需要进行的项目,比如下一步身体升级方向,比如‘宇宙之门’系统升级方案,比如特色信息科技的再深入研究,等等等等......

特别是‘宇宙之门’系统,这可是脱胎于连接各个世界道路的系统,也是重中之重的项目,岳原舟也打算在解析主神光球完成之后对其进行一次大升级。

关于连通各大宇宙的路,他之前偶尔听魔眼唠叨过,据说是归零者说的,说什么这种路粗糙之极,根本就是建立在没有对宇宙膜足够探索的基础上建设的......之类的话语。

当时岳原舟还不觉得有什么,但自从知道归零者因为要做归零实验而正在做掌控超神宇宙的超膜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话真不简单。

也是,都过来那么久了,归零者不可能不关注自己修的路,以他们的科技,看出些许门道也是正常。

对于这种窥视,岳原舟其实并不担心,既然还有缺陷,那就去改进,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住就行。

当然了,归零者能摸自己,自己也得找机会摸一把回去才行,反正这事他记住了。

所以说,这些可都是大项目,在这些大项目之下又会引出无数庞杂的小项目,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方向都需要大量科学家去主持、去探索。

其实这些项目升级之时,在工程方面倒是不怎么需要人手,毕竟神舟文明工程机械智能化非常高。但涉及到科研与探索方面,智能程序就无法胜任了。

不过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得分清主次、前后顺序。

所以现在岳原舟的关注重点是无限算力计算机的可行方案,只要这一块解决了,其他事情必将事半功倍。

“那么你认为计算的本质是什么呢?”岳原舟走在神舟星大厅之外的公园里,悠悠道。

今天他休息,就随便走走当做散心,劳逸结合嘛。

第786章 计算的本质是什么

可没想到走了半会,却碰到一个身影倒悬在不远处半空中,所以他便走了过去饶有兴致的对这个身影说了这么一句话。

那人一听岳原舟的声音,立马从悬浮倒立状态转了180°,然后尴尬地打了个哈哈,并出言道:“是老大啊,那个......您刚才说什么?我刚在思考一个问题没注意听。”

“思考什么问题?如果是关于怎么和伊娃快乐的事就不用说了。”岳原舟笑了笑反问道。

伊娃就是那个阿凡达星球上的生态意识生命体,整个神舟文明都知道她是龙鳞的伴侣。

岳原舟这么说其实也就开个玩笑,调剂一下科研生活。

哪成想,那旋转过来的龙鳞脸上忽然露出一副囧样,然后欲言又止:“我想的是......啊?这......”

“你该不会真的在想怎么和伊娃更快乐相处的事吧?”岳原舟无语道。

这虽然有些不靠谱,但一般私人的事他也不管,所以也只是表示惊讶的表情,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可龙鳞却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

于是,岳原舟便看到龙鳞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郑重地说道:“确实在想这件事,不过这只是我所思考的问题的表象,其实我真正在思考的问题是精神或者灵魂科技是否能在无限算力计算机项目上发挥作用!”

“您知道的,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有关精神链接系统与精神网络的事,在精神与计算机系统完美融合的事情上淫浸了数千年,可始终得不到一种完美的融合结构。”

说到这,龙鳞停顿片刻,飘落到地面,脚踏实地的走了几步,然后继续认真说道:“所以我就想,是不是计算机结构的问题,毕竟人的精神或者灵魂可不是计算机那样的结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

新计算机从一开始就把灵魂科技考虑进去,我们可以尝试制造一种类似精神运作机制的计算机,或者说一种以精神运作机制为结构基础的计算机,然后其他运作职能在这个框架上搭建,像筑巢一样,一点点、一片片地将这个超级计算机搭建起来。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便联想到我与伊娃结合的一些经历......您想啊,伊娃本是一个生态圈的意识,我感觉那种结合跟我想的计算机方案有些共同之处,没准会有些奇妙的联系,所以刚才......”

龙鳞说完,露出一副‘不愧是我’的表情,他觉得如果是那个将自己头皮搞成强相互作用力表层的水忘秋绝对想不到这种方案。

“对了老大,刚刚您说的是什么问题?”

腹诽一番水忘秋之后,龙鳞又提起之前没听清的问题,他觉得谁的问题都可以假装忽略掉,但岳原舟的不行。

毕竟要是自己忽略掉不去追问之后,岳原舟碍于面子也不再重提可咋整,没准是关于自己的呢?

龙鳞这回还真猜对了一半。

倒不是说问题是关于他的,而是跟他没太大关系。

猜对的那一半是,原本岳原舟确实不想重提了。

因为岳原舟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去和精于特色信息技术的科学家或者数学家讨论,而不是龙鳞。

不过既然龙鳞都追问了,他也不会不说,毕竟任何学科都存在一定关系,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便是如此了。

不过他此刻觉得龙鳞的想法真的很不错。

这么想着,岳原舟开口道:“问题的事稍后再说。嗯......关于新计算机方案,你的想法不错,回头去拟一份基于这种想法的可行性报告,将具体框架的原理到工程难度都写进去,半个月后在研讨会上做报告,让大家都探讨探讨。

对了,你刚刚也说到了,‘其他运作职能要在这个框架上像筑巢一样一点点、一片片地将这个超级计算机搭建起来’,关于这个其他职能搭建......你可有什么想法?”

“是有一些想法,但还不太成熟,我认为可以用现有的‘精神操作系统’作为模板进行搭建......”龙鳞慢慢地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一说就是两个多小时。

两人一边说,一边散着步。

等龙鳞讲完之后,岳原舟点点头,表示肯定了这个想法。

随后停下脚步,说道:“你的想法很不错,不过需要稍作修改。”

见龙鳞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岳原舟继续说道:“在此框架上搭建计算只能部件的方案,应采用神舟文明最尖端领域的混沌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对计算本质研究成果......”

岳原舟噼里啪啦地讲述了半个多种,都是关于宇宙底层信息、数学相关的,这分明是一套不同的方案,与他说的稍作修改完全不沾边。

刚刚岳原舟有在认真思考,所以他认为用特色信息技术为基础最好,因为他认为特色信息技术与这种终极计算机有某种关联。

于是他接着说道:“而对于计算本质的研究嘛......就回到最开始你没听清的问题了!你认为计算的本质是什么呢?”

原来是这个问题......

龙鳞不假思索道:“信息、数学!”

听了那么多关于两者的论述,龙鳞哪里还不明白岳原舟的意思。

“嗯,这只是笼统的概念,具体还需要详细研究。”岳原舟缓缓说道,“就比如数学,数学是一种描述宇宙万物的语言,可数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要从数字的起源说起了!那究竟什么是数字,我们为什么要发明数字?””岳原舟自问自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讲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叫毛绒的人,他在饭店做店员,之后他接到了一群企鹅的订餐电话,接完电话以后,他认真的把订餐信息传递给厨房,他大喊道:‘鱼,鱼,鱼,鱼,鱼,鱼。’

然后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另一位名叫青雪愿的人向毛绒介绍了如何使用数字6更好地总结订单信息。”

显然,如果没有数字,那企鹅的订单就只能表示为“鱼,鱼,鱼,鱼,鱼,鱼”。如果订单继续增加,那以人的思维可就招架不住了。

第787章 数学

“数字的发明让我们不必浪费时间重复喊,但是数字却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它的抽象性。

比如说‘6条鱼’就比‘鱼,鱼,鱼,鱼,鱼,鱼’要抽象,因为6这个数字是后来才出现的,最开始人们只知道鱼,所以要领别人明白6条鱼是什么意思,就必须双方都知道6这个数字的含义。”岳原舟继续讲述着,

“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便不再是一个浅显易懂的概念了,它的抽象性给它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越是从哲学角度上思考数字的概念,越会觉得它仿佛像是一团看不透彻的迷雾。

甚至令人不由的想:数字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是文明人类发明了数字,还是数字本来就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被我们人类发现而已?”

说到这,岳原舟抬起手掌,在手掌上方用全息具现技术具现出一条绳子,然后令绳子打了一个结,间隔几秒钟又打了第二个结。

这时候他看向龙鳞,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数字,那么人们最开始应该将第一个结出现和第二个结出现称之为结、结。可当人们发现随着需要记录的货物越多,打的结也越多之后,便越来越难记住货物的量了,对于货物量的表达也是十分困难......于是便有将第一个结表示为一,两个结在一起的‘结、结’也用另一个抽象的二来表示。”

“于是,加法运算诞生了,一加一等于二。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可能用的是石头,但这并没什么差别,这兴许就是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最简单的数学了。

有了加法运算,作为其逆运算的减法应运而生,然后乘法是什么呢?其实本质也是加法......除法作为乘法的逆运算也是如此,那么四则运算的本质是什么呢?

其实是人类从自己的思维方式除法,用数学这种抽象工具对大自然的描述,因为这种抽象数字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中确实那串无限冗长的‘鱼、鱼、鱼...’要简单得多。”

说到这儿,岳原舟顿了顿,然后翻手将绳索重新化为全息数据,接着继续说道:“那么如果不是从人类思维方式出发,那么其数学系统,数学运算也将天差地别。远的不说就拿这数据来说吧!一个人工智能主宰的文明,他们的数学体系便不会有四则运算,但他们依旧能用那串冗长的0和1去表达大自然......”

诚然如是。

宇宙的真谛就在那里,不同种族只不过是不同的数学体系去阐述它。

数学,它既是直观的工具,又是理想国中的抽象概念。也许正因为这种奇妙的特性,才能使它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曾经这样写道: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数学的应用是如此广泛,数学的威力是如此巨大,数学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至已经超过了我们人类智慧所能理解的范畴。

话虽如此,可岳原舟知道,其实那似乎超过智慧所能理解的范畴并非是数学本身,而是那宇宙的终极真谛,因为人类最想用数学去描述的就是它啊!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某个宇宙中,它的宏观底层规则是一加一等于三,那么当一个人将两块石头放在一起的时候,应该会变成三块。

因为逻辑是基于现实的,尤其是基础理论,就是最简单的现实规律。1+1=2是数出来的,假设变成3,那就必须是有原因的,就是必须是数起来变成三个,这不是把2这个符号换成3这么简单。所以它必须有一个机制改变这个状态,任何两个东西放在一起,自动变成三个。

这会导致宇宙崩溃。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石头也不可能是我们概念之中的石头了,而是一种基于那种规律下的‘东西’。

并且,如果真这样的规则真正存在,那么那样的数学运算依旧符合自然规律,依旧能用那样的数学工具去描述、去探索在那个世界‘看’到的现象,因为这种数学体系就是诞生于那样的环境中。

所以基于这样的认知,数学武器的方向应该分为两种。

如果数学或者数字是被发明的,只是一套描述真理的抽象学问,那么要制造终极数学武器的文明应该先想办法先将抽象数学公理与现实世界挂钩,然后才能通过改变数学公里影响现实宇宙。

相反,如果数学或者数字是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那么这个文明就可以不需要考虑两者挂钩的问题,直接对数学公理下手。

当然,应该还有这一种情况,只破坏数学这种抽象命题的推论与结果。

简单的说,第一种情况其实可以将数学看做画家的笔,数学公式则是画家的画,画家画出来的当然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了。

那么第二种情况可以看做,这个画家的笔是神笔马良中的笔。

而人们只能从画中去了解客观存在,所以当笔被人动手脚之后,就相当于被关上了探索奥秘的大门。

从这个角度来讲,用数学武器还不如用物理规律武器,但是数学武器有一个优点,它的使用是如此隐蔽,几乎令中招的文明毫无察觉。

就比如,保留现有的公理以及正确的逻辑推演规则,但是对命题预言的现实进行修改。比如利用几何公理推导出来平面上两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一定也相等,但是可以在现实中让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对应角度不相等。这样一来造成的混乱,比修改逻辑造成的混乱更可怕。如果逻辑被修改了,还可以按照新的逻辑来推演新的结果,但是如果全部按照正确的逻辑却得出了错误的结果,那将是无可挽回的。

当然还有如同当时归零者对盘古文明那样,直接对其数学本身下手,以达到封锁文明进步的目的。

当一个文明要探索数学的本质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的思考这些问题。就像如今的神舟文明,想要完成终极计算机,那就必须探索数学的本质、计算的根源。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