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381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凡此种种,皆需敲定。

甚至连布置多少个高维观察的智子中子,在芥子纳须弥装备实验体的哪个方位布置,间距多少,分别侧重点观测哪一方面,都给分配得妥妥当当。

可以看出,这次实验的准备比之前那次要详细得多。如果说之前是大力出奇迹,那么现在便是精确。

大力出奇迹其实也没错,但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便是因为它不会一次又一次发生。

第708章 大爆竹

研究不能寄托于奇迹,奇迹也不适合作为实验数据被记录,所以现在神舟文明用了另外一种方法。

那就是用坚实的科技实力去堆。

虽说这只是区区一个实验,但却是冲击神级文明的实验,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完成做到这个实验,神舟文明必须将各领域尖端技术都应用上。

从空间、宏观、微观、维度,基础力学,尖端力场技术,还有相应的材料技术、特色信息技术......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为的就是将实验场制造得更小。

除此之外,还跨宇宙搬运物质,以确保实验消耗品足够用。

凡此种种,皆需要整个文明都动起来。

就如马卡洛夫表示:如果想要瓦良格号航母下水,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工业军事委员会,以及600多个相关专业和8000多家配套厂家,总之要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

马卡洛夫说这句话到时候,他的国家已经没有那种条件,也没有那种执行力。

而神舟文明却有。

虽然平时岳原舟并不怎么管,但他依旧是一个文明之主,只要他决定的事,整个文明必定会去做。

其实说他是个独裁者也没错。

而且在极度发达的人工智能与超级计算机配合下,建造过程中各专业各领域配合完全不是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开始了。

第一舰队上百万艘主力舰被当成运输船,将其他宇宙的物质通过横跨混沌海的路往这里搬。而在这个宇宙,那些由反物质打造成的主力舰也开始大规模地毯式捕捉恒星、行星。

因为要捕捉星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力屏蔽装置的需求量激增。它们将与恒星一样,被当做消耗品使用。

一套引力屏蔽装置配一颗星球。

这些引力装置被严格按照正反物质配套,正物质星球配正物质做成的引力屏蔽装置,反物质星球亦反之。

第一颗被安装上引力屏蔽装置的正物质星球被放置于一片空旷的星空之中,紧接着是一颗反物质星球。然后是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

这些星球有恒星也有行星,每一颗正物质恒星与另一颗反物质恒星被放在一起,它们挨得很近但却不接触。

随着恒星数量的增多,它们在大宇宙三维空间中被排列成一个紧凑的阵列,其阵列中恒星之间的那些间隔空间,被用来放置行星。

恒星们就像货物一样,被整整齐齐的摆在三维空间之中,但却没有一丝引力表现。

由于神舟文明如此动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体现在星空上,一颗颗原本静静在那里燃烧自己的恒星忽然就消失了,等它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了一个地方,发光还是继续发光,但其本身之外已经没有引力效应。

移星换斗,摘星拿月,莫过于此。

星空璀璨无比,而现在神舟文明却在捕捉星空。

一颗,两颗,三颗...一百颗...千颗...苍穹之中的繁星点点仿佛就像夜空中的萤火虫被人捕捉一般,消失于星海之中。

而那原地留下的,只有原本的黑暗。

这些消失了的繁星将会被堆叠到一起,堆满那原本空无一物的一光年半径所形成的球形区域。

宇宙空间是三维的,所以可以想象,一光年半径的区域并不止是平面,而是一个球体区域。

这是一片很大的区域。

知道体积公式的我们都知道,球的体积是3/4πR的立方,所以一光年的球体积是4/3π立方光年。

而太阳半径大约70万公里,保持单位一样,所以换算成光年就是7.4成10的-8光年。

那么问题来了,要塞多少颗太阳大的恒星,才能将半径为一光年的球体填满?

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稍微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当然,这么算是有失偏颇,毕竟每颗恒星不可能完全贴在一起。

但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便是...想将这片区域填满,那神舟文明即便搬空现在整个S星系都不够。

毕竟S星系才四百八十亿颗恒星。

可以想象宇宙是多么空旷了。

现在神舟文明的芥子纳须弥空间最大囊括范围便是一光年,那么就不得不面对填不满这个问题。

因为填不满,就意味着实验空间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温度与环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神舟文明只能缩小空间装备的收容尺度,毕竟不可能去捕捉那么多恒星。

现在远处的虚空中,展现在岳原舟面前的,就是这种做法。

一百多万颗正物质恒星与一百多万颗反物质恒星被引力屏蔽装置隔离引力之后,被堆在一起形成一个点阵屏大火球。

之所以都是一百多万,其实是因为这些恒星是第一舰队每艘战舰捕捉一颗恒星然后运送过来的。

而在大火球的外围,分布着一件件芥子纳须弥组件。

见此情此景,岳原舟忽然张口感慨了一声:“真是百万恒星啊!”

兴许是百万颗恒星被聚在一起的场景莫名牵动了他某个记忆,所以现在他想到一个人。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号称拥有百万恒星之力,却取了个哨兵为代号的人。

不知为什么,岳原舟总觉得这个代号实在太挫了。毕竟漫威那帮家伙都叫什么雷神、钢铁侠、绿巨人、黑寡妇、幻视、蜘蛛侠啥的......比如在自我介绍的时候,

美队:我是美队.....而哨兵:我是哨兵。

简直了。

想到这里,岳原舟喃喃道:“唔...据说哨兵所谓的百万恒星之力似乎说的是虚无之力,而并非真正的恒星之力.....所谓虚无之力该不会是一种玄幻侧力量吧!嗯,找个时间让桑托斯去看看,这哨兵到底有没有一百万颗恒星的力量。”

胡思乱想的岳原舟终于收回目光,然后默默对自己说了一声:“看来我也得动真格了!”

随后他抬手将自己的大衣脱下,再抛向空中。

紧接着被抛向空中的大衣仿佛活过来一般,一头钻进传送门中。当大衣再次出现之时,已是在基建号外不远处星空中。

第709章 炸牛粪你跑不跑

抛了一件大衣......这便是岳原舟说的动真格。因为他的大衣并非普通大衣,而是由一颗颗镀了小宇宙膜的智子中子组成。

于是大衣出现在宇宙中没一会,便自行分解开来,化为一颗颗微观探测探测器,然后向虚空飞去,固定于每一个计算好的节点空间。

岳原舟将用它们,对实验之后的现象从高维进行观察。

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就是精确计算星空中那堆由恒星构成的正反物质的质量了。

岳原舟会根据计算结果,补充物质。如果正物质多一点,那么就补上一点反物质,使其中的正反物质质量尽可能一样。

那么,如何计算天体的质量?

按照常规办法,肯定是通过测量的轨道参数,将已知量带入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但这儿不行,且不说这群恒星的引力都被引力屏蔽装置屏蔽,就算没有,那用这种方法算出来也不准确。

要精确数值,所以按照平时估计质量的方法肯定不行。

但这难不倒神舟文明!

只见基建号启动并跃向那堆堆叠的大火球左近,然后一段语音响起:“目标已确认,四维扫描准备中...已准备就绪,五秒后发射光束,5...发射!”

一道四维光束从第四个维度向大火球扫去。

“警告,预计基建号建造超级计算机计算力不足,已向太湖之光发送连接请求.......”

“请求已中止,连接目标已改为微观超算群,已取得授权......,开始数据分析!开始计算!”

遇到算力不足请求连接到太湖之光是基建号智能系统的常规操作,而令其中止请求的却是岳原舟。

太湖之光太远了,而且这个宇宙不支持量子超距通讯,所以他干脆就直接自己上。

毕竟他本身就浩瀚无比。

分出一部分计算去支持基建号完全不是问题。

如同之前扫描戈耳工文明一般,四维光束越过维度,几乎瞬间笼罩在这堆由两百多万颗恒星构成的火球堆上。但有一点与之前不同,这次的扫描变得非常缓慢。

基建号将恒星堆扫描完成,整整用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基建号一边扫描,超级计算机就一边计算。

如此,终于将精确质量计算出来。

随后神舟文明便根据计算结果,向恒星堆添加物质。这些添加的物质倒是计算好的,因此在加进去之后并不需要再次扫描确定。

到了现在,实验用的材料终于准备妥当。

然后在岳原舟的一声令下,介子纳须弥装备组件齐齐工作。但见光芒一闪,那堆恒星火球所在空间在某种机制下猛然收缩,连同恒星堆的光芒一起被收纳与一颗拳头大小的圆球之中。

“当真巧夺天工!”看着虚空中悬浮的精美小球,一声感叹响起。

却是上个月刚赶到这方宇宙的卡尔。纵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此物,但卡尔依旧感慨莫名。

通过虚幻投影见证这一过程的研究人员更是如此,毕竟他们有很多人都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收纳恒星。他们虽有空间装备,但范围没那么大,一般都只是拿来装一些工具、随身物品什么的。

“怎么样,这可是根据你的计算放的质量,你可得好好看看它炸开的样子!”岳原舟说着,便看了过去,笑道:“凉冰没跟你来?”

说道凉冰,卡尔表情有些局促,不过他还是稍微露出笑容道:“我没想到你会同意她来。”

“我可没限制过她,宇宙之大任她去,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岳原舟无所谓道。

卡尔似乎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说道:“我看...还是抓紧时间实验吧,那将要被炸出来的未知...更令人着迷!”

“别急,还差一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嘛!”岳原舟表示不急。

从完善实验设计,到开工再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也不急于一时了。更何况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还差一步。

“噢?”卡尔好奇道。

不是已经准备好了么,他刚刚想了一下,已经想不出还差哪一步了。不过既然岳原舟说差一步,那肯定真的差一步。

念及此,卡尔不由暗暗道:关于实验的步骤,我基本上也参与了,怎么想不到还差哪一步,难不成是后来补充的?嗯...一定是,这岳原舟不愧是引领一个文明的存在,居然还有补充......看来还是胜我一筹。

然而岳原舟说出的话却让卡尔一时没反应过来:“差的那一步当然是跑啊!”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