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379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这可比挖矿或者用能质转换要简单多了,挖矿就不说了,能质转换需要拉开夸克,虽然也可以控制,但所耗费的能量比直接从黑洞提要大得多,属于事倍功半的那种。

所以岳原舟才选择了这种方式。

而这些金属元素,将会被制作成反物质变形金属,然后大规模生产各种仪器设备,然后就是主力战舰群。

生产出来的反物质主力战舰群并不是拿去战斗的,而是会被岳原舟当做科研、建筑飞船用,变形的战舰群将承担在这个反物质宇宙的恒星系捕捉工作。

这些反物质恒星系,将会与现在正在被源源不断从正物质宇宙运送而来的恒星系进行实验,这便是岳原舟要进行星系级别大规模正反物质湮灭实验。

第703章 大力出奇迹

物质是从宇宙诞生之处的正反物质湮灭不对称产生,所以岳原舟的想法很简单。他想通过这种大规模正反物质湮灭模拟当时的场景,然后从中找出规律。

单纯的正反物质湮灭肯定不行,所以他之前才去验证神舟文明赋予信息的能力。为的就是在加下来的实验中,添加一些他想要的变量。

比如给实验区域内的物质添加一道可发生对称性破缺的信息,其实这种信息对于目前的神舟文明来说还是很难,毕竟这是弱力科技的巅峰体现之一,神舟文明还欠些火候,不过赋予信息提高一些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可以办到的。

就这样,在物质解压器大规模提供物质的前提下,源源不断的金属被赛博坦射线改成变形金属,紧接着便按照既定模板变形,然后这些一坨坨金属便与批量生产的特制部件组成一艘艘反物质主力舰。

寒暑易节。

偌大的黑洞附近变成了一个庞大的造舰工厂、太空船坞,一艘艘月球大小的主力舰仿佛汤圆下水一般,进入这个反物质宇宙的星辰大海。

从黑洞提取物质,转换金属特性,变形金属变形...组装。科技文明的生产力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赛博坦射线与变形金属使得神舟文明的生产能力直接超过同等级的虫族,甚至连同等级的机械文明都比不过。这颗黑洞仿佛变成了游戏中的刷兵点,拥有庞大物资后盾的情况下,源源不断主力舰被刷出来。

当成千上万艘反物质主力舰被制造出来后,它们便驶向星空深处,捕捉恒星、行星。在这段时间内,无数恒星系被神舟文明以芥子纳须弥空间装备整个捕捉,变成一颗颗小球储存于仓库之中。然后返回实验基地,等待下一步的行动。

S星系直径大约六万光年,恒星数量大约四百八十亿颗,在经过神舟文明地毯式捕捉之后,其棒旋悬臂直接空出了一片广度八千多光年的恒星荒漠区。

如此一番动作后,终于有足够的物质进行湮灭实验。

但是湮灭嘛,有了反物质必须还有正物质。这个宇宙当然没有正物质,所以岳原舟便让第一舰队从灵笼宇宙运。

原本他是想从超神宇宙拿的,但想到归零者要在那里做实验,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他觉得都一样,反正是都正物质。

于是不久之后,一颗苹果大小的圆球被送到岳原舟手中,他透过装备的观察孔向内望去,里面是一个恒星系。如今被空间等比压缩收纳于圆球之中,在他观察的时候,便有设备为他提供此恒星系的数据。

这是一颗年龄大约有吧亿年的恒星,显然它是一颗处于少年时期的恒星,在它身上里有大量的恒星早期特征。在它的轨道上拥有一颗岩质行星和两颗气态行星,最近的一颗是岩质行星,距离恒星只有三千多万公里,它的质量为地球的0.7倍,体积与火星相当,这颗行星被恒星引力锁定,有一面永远面朝其主序星。

再往外便是一颗1.2倍木星质量的气态行星,第一颗岩质行星与这颗巨型气态行星还有其主序星第三颗行星形成轨道共振关系,比率是8:5:3,既这颗气态行星绕主序星五圈,第三颗行星则公转三圈,岩质行星绕八圈。

这种三个或三个以上天体轨道相互之间共振整数,那么便可称之为拉普拉斯共振。

这种形式存在的行星在宇宙中并不少见,就比如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的轨道共振便是这种形式。所以岳原舟也仅是看了一眼,并没有觉得很稀奇。

两气态行星外围则是一片漆黑的空旷空间。包括恒星在内,范围有一光年,这是目前神舟文明空间收纳的最大范围。

岳原舟抛起圆球掂量了一下,然后将其递给工作人员,让其拿去准备做湮灭实验。

看来被递出去的圆球最后一眼,岳原舟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神舟文明如今以这种方式捕捉恒星,而被捕捉的恒星系还按照既定轨迹运动,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那么以神舟文明之前粗略的捕捉,没准有可能捕到某颗有生命星球的恒星系!

“算了,先不管了。”岳原舟摇摇头,决定先进行实验,其他事之后再检查也不迟。

虽说即便不检查也无所谓,但要真的有,岳原舟觉得被当做实验物质湮灭也怪可惜的,放着当金鱼养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么想着,他将目光重新放到实验上。

被送出去的恒星系是反物质星系,另一个正物质星系已经提前被放在八光年外的星空中,不过这颗恒星系的行星已经被单独分开放置,毕竟整个星系撞确实毕竟麻烦,所以要将它们分开单独做正反物质湮灭。

首先是恒星,如今在正物质恒星一光年范围处,是空间收纳装备展开状态的组建。这些组建是特制组建,有神舟文明目前最高的大一统力场护持,目的是为了保护镶嵌在上面的观察设备不会被实验爆发的能量冲垮。为了获取更多数据与双重保险,岳原舟又将上百颗镀了小宇宙膜的智子中子被发射出去,进行高维视角探测。

反物质恒星系被放了出来之后,其行星也被单独分离。然后星空中就剩下一反一正两颗相距0.5光年的恒星,遥遥相望。

如果任由两个恒星自然碰撞,那么它们必定会在彼此引力下胡乱拉扯,没准还会达到新的引力平衡,变成双星结构。

所以神舟文明早有准备,在放出去之时,便在恒星外围安装引力屏蔽装置,这种操作对连中子星引力都可以随意屏蔽的神舟文明来说并不难。

一切就绪。

之后两颗恒星在恒星驱动技术的驱动下,彼此慢慢拉近距离。

待到极近距离之时,引力屏蔽装置便会停止工作,然后放任两颗恒星引力互相作用,将它们融为一体。

当引力屏蔽装置停止工作之时,岳原舟的目光便再也没离开过实时投影大屏幕,因为上百不光显示湮灭影像还显示智子中子观测到的数据反馈。

在引力屏蔽装置停止工作之后,由于角动量守恒与引力交战,正反两颗恒星急速互相缠绕。顿时一股强劲的引力波层层叠叠向外激荡,空间变得如水波一般荡漾。

就在这瞬间,两颗恒星终于轰然融为一体,于是...正反物质湮灭,两颗恒星的质量直接全部转换为能量。比超新星更强大光与热瞬间爆发开来,空间的温度急剧上升,光与热辐射瞬间点亮了昏暗星空。

第704章 那已逝去的简并文明仓库

强大的能量辐射从璀璨的光斑诞生,如创世爆发一般以光速向八荒六合绽放。

岳原舟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看着影像、看着数据,直到湮灭处重新变暗。

湮灭来的快,去得也快,当汹涌澎湃的能量狂潮席卷而过后,留下的依旧是一片寂静的星空。

“失败了!”岳原舟的脑海中响起了自己的声音,在这个声音的提醒下,他摇头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投影屏影像中,除了向八荒六合扩散的高能光波外,最明显的便是那比光速稍慢的物质抛射了。

那是两面稍微呈半球形的物质。

当两颗恒星互相接触之时,庞大的正反物质湮灭诞生的超强能量直接将剩余部分的恒星物质吹散了,这些正反恒星物质如今正以伞形向相反方向往宇宙深处扩散。

两颗恒星就这么被吹散了,可见能量之大。而这些被吹散的恒星物质如此扩散下去,以后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翅膀形状,一扇翅膀是正物质一扇是反物质。

“这就是燃烧不充分吧!”岳原舟喃喃道。一次不成功,他并不是很在意。

接下来便是正反行星撞击。

然而让岳原舟邹眉的是,正反行星的湮灭更加不堪,两星湮灭还没进入真正的高潮,剩余部分直接就被狂暴的能量辐射吹散了,变成了真真正正的正反物质宇宙尘埃。

区区两次而已,岳原舟选择继续进行。

一对恒星...两对恒星...百对恒星......一对对恒星跟不要钱一样被神舟文明当成烟花点燃,随着一波波恒星烟花在星空绽放,从试验场所爆发出去的正反物质便也这样一波又一波以光速跨越八千光年恒星荒漠带,向这个反物质宇宙卷去。

由于撞击角度不确定,所以正反物质尘埃也就不能确定被震往哪个方向,更不知道是两波连续正物质尘埃还是一正一反。

之后那部分正物质星际尘埃将会与这个宇宙本身的反物质星际尘埃碰撞,然后继续发生湮灭,然后转化为光子继续射向茫茫宇宙。可以想象,数万年后或许还有某个文明看到这片由于正反宇宙尘埃湮灭产生的白茫茫的星空。

不过那是运气好,如果运气不好没准就被正物质尘埃覆盖,然后完蛋了。又或者某个倒霉的文明开着飞船一头撞入已经减速但依旧弥漫于星空中的正物质尘埃,然后也完蛋了。

当然也有可能运气比较好的文明发现了正物质尘埃,然后对其进行考古研究,最后得出两个文明星际战争什么的也有可能。

但不论何种情况,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而且这要是有宇宙警察,比如凹凸曼什么的,估计第一时间来找他,毕竟他这真的是典型的污染不治理。

岳原舟也不关心实验造成的污染,他只关心实验成功与否。

然而随着实验的进行,湮灭实验数量的增加,结果依旧是这样。正反物质湮灭,并没有达到传说中的创世大爆炸高温,剩余物质依旧被吹散变成了宇宙尘埃。

所谓正反湮灭然后的对称性破缺预言现象并没有出现。

这时候岳原舟与基建号上的研究人员也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

问题出现在湮灭爆发的温度与湮灭不完全上面。岳原舟也认为是没有创造出创世大爆炸般的环境,才导致的失败。

倒是公孙行有所补充,她认为不仅是没有完全湮灭的问题,而且是湮灭的环境根本就与创世大爆炸瞬间不相符。

经过公孙行这么一补充,岳原舟猛然醒悟。

确实如此,宇宙大爆炸的瞬间,那可不仅是高温高压,那时候的物质也根本不是现在认知的物质。

当时连基本粒子都没有出现,夸克浓汤时刻都在那之后,当时的物质没准是最基本的弦。可要完完全全还原出彼时的环境谈何容易,有那本事那都神级文明了。

岳原舟范难了,这不就绕回来了嘛,只有神级文明才能创造出那样的实验环境,然后才能从实验中得到相关宇宙规则的数据,但神级文明本身就是掌握宇宙规律的存在。

而且......岳原舟意识到,大爆炸与现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时空,时空随着大爆炸一起出现然后一起膨胀的,而不是现在自己这样在宇宙空间中实验大爆炸。

“不,一定有办法!”岳原舟喃喃道。

他暂时关闭观测用的虚幻投影屏,并站起来离开宝座,随后将基建号上的科研人员全部召集过来讨论。

同时,还让神舟文明科学院以投影的方式参与。

神级文明已经确定存在了,不可能没有办法达到,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可哪里出问题了呢?

正所谓一人之力短,众人之智长。

在群策群力的讨论下,终于有人指出问题所在。

神舟文明必然已经达到冲击神级的资格,所有参与讨论之人对此皆无异议。

那么问题显而易见,便是出在实验设计上。

岳原舟深以为然,既然是实验设计问题,那就改进。

尽神舟文明一切力量,一切至高科技,也要将实验环境努力往大爆炸之时靠拢。

“在已经成型的三维大宇宙中,不存暴胀环境,那么我们就去创造、去模拟这种环境。”看着参与讨论的众人,岳原舟说道。

他确实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便是简并文明仓库法。

岳原舟想起来简并文明,他想起了简并纪宇宙里简并文明的仓库,想起了那个仓库中令他震撼许久的恒星,那群已耗尽燃料变成黑矮星的群星。

也还记得自己打洞进去然后被小宇宙灾难吓跑的事。

但现在,他就要借鉴这种办法,学习简并文明,将无数被屏蔽引力的恒星塞到小宇宙中。

与简并文明不同的是,他要放的小宇宙是芥子纳须弥空间装备,越小越好。

到时候狂暴的能量炸毁芥子纳须弥空间,那在三维大宇宙的角度看,岂不就是爆炸与时空一同暴涨了嘛!

这儿是年轻的宇宙,简并记宇宙则是即将死去了暮年宇宙。

“这或许就是缘分吧!”岳原舟不禁想。

而且按照这个思路推下去,夸克浓汤时期之前的环境似乎也不是不能实现。

第705章 境界的瓶颈

顺着思路,岳原舟面对众人与众投影,说道:“用最高规格的芥子纳须弥技术制造空间收纳装置,我认为完全可以撑得住追溯到大统一时期的恶劣环境,不过对称性破缺时期还要比大统一时期更远,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众人对岳原舟所言的最高规格芥子纳须弥装置能撑到大一统时期环境并没有异议,因为他们都知道,神舟文明早就完全掌握大一统力技术。

但发生对称性破缺的时期比这段时期还远,所以岳原舟才这么说。他这么一说便让众人一部分陷入沉思,一部分则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其中龙鳞与卡尔两人的投影直接凑在一起,低着头窸窸窣窣讲着话。霍吃也顶着机器猫与三四个研究人员低声交谈,倒是墨翟与水忘秋沉默不语垂眉思索。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