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257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李世民看罢,心中大喜,暗道果然观音不敢拿我怎么样。

于是他立即宣布道:“暂且收停盛会,待朕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赤诚心,重修善果。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求取那三藏真经?”

毫无疑问,肯定是玄奘法师出来接下了这份活。

为了彰显玄奘之身份,李世民还特地将他认作弟,反正他觉得多一个弟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亲哥他都杀了,还在乎多这么一个。

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观音见长安这里尘埃落定,也就在交代了一番附近的土地山神之后便回了南海。

第478章 再封个公主

却说李世民敲定了取经事宜,立刻就回到宫中,然后传令众臣次日开一个大朝会。

李世民此时要开大朝会,并不仅仅是因为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而且还有一件大事必须要他处理。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早晨,文武众臣集结完毕,行了礼节之后李世民首先说话:“去岁,吐蕃国王曾向本朝派出使臣,欲娶我宗室之女为妻,以联姻之盟,结两国之好。”

“哼哼,朕当时不答应,那吐蕃之赞普,即是那松赞干布,得知朕不答应,便十分恼怒,遂出兵东向,那吐蕃虽是奴隶制,但军事却颇为强悍,一路攻取了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兵峰直逼我松洲之地,并扬言要是我朝不答应,便攻打松洲。”

李世民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环顾宣政殿上的众臣,这些人有些是知道此事的,有些却不知道。

比如已经习惯了这具身体的叶凉晨就不知道。直到她听到松赞干布才想到了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出,好像结果是唐朝将文成公主嫁了过去,只是在这西游世界怎么会也有这等事?

这会儿叶凉晨正想着用什么办法才能加入西行队伍完成系统布置的任务呢,结果李世民这么一说她就有点好奇了,于是便问道:“结果如何?”

李世民对叶凉晨很尊重,因为他已经知道这女子是他大后台钦点之人,所以他不仅让其担任要职,而且还让其参与国家大事。

他这么做之后的效果也十分明显,这一年多来大唐的科技水平提高了不止一点半点。

李世民骄傲的笑了笑说道:“朕自然不是吓大的,于是便遣侯君集为将,率大军前往迎战,结果侯君集未到,吐蕃军便被我朝边军将士击败,缩回吐蕃,并派使臣携带金银财宝,前来赔礼谢罪。但那吐蕃赞普也是无赖,竟然到了这时候还令其使臣重提娶公主之事。”

“朕自是不会应允,于是吐蕃赞普便干脆又起兵犯我疆界,原本有侯君集在那,朕也不慎在意那土鸡瓦狗般的吐蕃军,然往后之事却令我不得安宁,实在可恨!”

叶凉晨清脆的声音响起:“侯君集乃是当世名将,难不成竟败于吐蕃之手?”

叶凉晨说着已经皱起眉头,因为据她所知,这就是唐嫁文成于吐蕃的事件,事件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那就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按照李世民如今的态度,要不是唐军战事不利,怎么可能将公主嫁过去。

这时候朝臣中走一个三大五粗的声音嚷嚷道:“什么狗屁败于吐蕃之手,那吐蕃军不过草芥尔,只不过每次我军主力抵达,他便退回吐蕃,我军一旦追击,便会出现头痛、失眠、食欲消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病症。而我军一旦撤离,他又卷土重来,好不烦人!”

叶凉晨不认识这个敢在朝堂上爆粗口的家伙,于是她疑惑的看向李世民,因为李世民竟然也不训斥。

似乎感觉到叶凉晨的疑惑,现在担任谏议大夫的褚遂良站出来说道:“此乃卢国公,程知节,现为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不久前刚回长安述职。”

叶凉晨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这不就是程咬金嘛,如今改名程知节了,难怪可以在公堂之上喷粪。

程知节继续嚷嚷道:“那吐蕃赞普还以此为依据,宣称那是他什么佛陀保佑,令我军患病,实在可恶。”

李世民接着话头说道:“诚然如是,其军退去,我军追击不得,只得退而固守,然那吐蕃也只避重就轻之理,复来之时,专挑我军防备不到之处,如此往复,倒使我边军边民疲惫不堪,故而朕思来想去......”

“陛下,此乃高原反应,有应对之法。”叶凉晨直接说道,她可不想让李世民将大唐女娃嫁过去。

“噢?叶先生不愧是科学巨人,竟只听片语便明白其中道理。若是叶先生真有办法,那击败吐蕃易如反掌。”

叶凉晨想了想,便说道:“自然是真的,朝会之后我就将相关高原反应知识以及对应方法汇聚成书写出来,献于陛下。”

说到这叶凉晨顿了顿,沉吟一下才继续说道:“不过我也有一事相求。”

李世民:“叶先生旦有所求,朕皆应允,请先生道来。”

叶凉晨直接说道:“我欲随玄奘法师西行,其一,可为陛下沿路刺探各国情报、绘制南赡部洲山河图,其二,乃是我欲借此次西行提高阅历、知晓更高学问,以便将来为陛下制作出能接收人族先辈留于泰山的知识之物。”

叶凉晨觉得,与其半路混进队伍,还不如直接让李世民将自己弄进去呢,这样显得名正言顺。

李世民闻言犹豫许久,问道:“若如此,叶先生离去之后,大唐科技怕是进步缓慢,朕实不舍......”

看到李世民这个态度,叶凉晨暗道有门,于是她赶紧加一把劲说道:“陛下,科学技术之发展并非一人可饱览全部,必须众志成城各司其职,方可使得文明进步,若是一味依靠一人之力,恐怕以后会出现科技树点歪之情况。况且我也不是去了就不回来了,陛下可别忘了,我与玄奘法师不同,乃是修行者,腾云驾雾也是等闲,此后也会抽空常来长安,陛下无须担心。”

李世民沉默片刻,却宣布道:“此事,朕还需思量思量,过些时日再议。”

于是此次朝会就这样结束了。

往后的日子里,玄奘大师已经开始准备西行物件,同时也在跟化生寺僧人告别。

叶凉晨见此,内心非常焦急,但却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等李世民的消息,她甚至想,要是李世民不答应,干脆一走了之再另想办法算了。

就在她另想办法的时候,李世民的通知到了。

见面的地点还是宣政殿,但此时并没有文武官员都到齐,只是来了几个重要人物。

叶凉晨认得这几个人,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李绩。

叶凉晨到之后,李世民直接单刀直入,坦率的说道:“叶先生,我欲封你为文成公主,另派天策、苍云一军为护卫,随玄奘法师西行,同时假借嫁吐蕃之名行夺国之事,期间朕命卫公亲自担任总指挥,大军随后策应,以震慑宵小,你以为如何?”

第479章 文成公主

李二说完,叶凉晨就愣在那里,脸色黑如锅底。

这李二也真敢想,公主都敢随便封。

叶凉晨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她现在好想来一口气把大殿之上这些人都杀光,但是她不能啊。

她连忙说道:“陛下,公主乃宗室之女之称呼,我一介外姓修士,岂能封之?况且如此一来,若是吐蕃知晓,岂不是有损大唐威严?”

叶凉晨连忙拒绝,他喵的穿越到这个身体也就算了,毕竟她一年多来已经习惯了,反正按照系统所说短期内是变不会去了,至于一些生活上的事,她也变得十分娴熟了。

但李世民这行为在叶凉晨看来就是占她便宜,可不是嘛,公主不就是比李二小一辈么,她怎么能同意。

“先生有所不知,此乃朕与诸公商议之策。”李世民解释道:“要是等大军攻伐,因高原反应之故,怕旷日持久,期间却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原本等些时日倒也无妨,只是区区吐蕃小国竟以次为要挟,屡次犯我疆域,实在不能忍!”

“况且北边还有突厥乃帝国劲敌,两线作战以我朝如今实力,仍力有所不殆,故出此下策。”

“至于叶先生所担心之事,却大可放心,如今朝堂之上,乃大唐忠臣,断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届时谁也不知叶先生是否为宗室之女。”

“而那吐蕃赞普小儿......他知晓之时,便是吐蕃亡国之日。朕也听闻叶先生乃修行之人,有腾云驾雾移山倒海之手段,不知叶先生可有信心一举拿下松赞干布,为人族拓展生存空间,为帝国开疆扩土。”

好嘛,李世民先是解释了一番帝国的难处,又吹嘘了一番叶凉晨的本事,最后将此事定义为人族拓展生存空间,敢情他这人族的定义有些狭隘啊。

不过叶凉晨也不反驳他,反而觉得李世民就应该这样才对,也不知道是不是变成女人的原因,现在她对把女人嫁过去换和平这种事更加讨厌了。

不过转念一想,要不是自己出现,可能这次或者往后,可能是真的文成公主去吐蕃了,而且极大可能会戴着大量工匠以及先进技术前往,那可真是资敌了。

叶凉晨这时候想起了自己记忆中那段文成公主的历史。

实际上文成公主并非李世民的女儿,她只是唐朝一个宗室之女,被李世民临时封为文成公主,糊弄松赞干布的。

叶凉晨暗道:现在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只不过这个人换成了自己而已。

若是原来的宗室之女,估计会与历史一样,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吐蕃与松赞干布完婚,然后为了彰显大唐地位,被封为王后。

不要以为松赞干布此后建了布达拉宫便以为是宠爱文成公主,实际上这个吐蕃赞普如今已经有六个有名分的妻子了,文成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而且没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文成公主带去的大批量工匠与书籍,布达拉宫能建得起来。

而后的记载更说明了文成公主嫁吐蕃之后很可能只是一个摆设,松赞干布只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而大昭寺却是为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所修建,同时还将文成公主作为嫁妆带去的释迦牟尼像放在大昭寺。

而且九年之后松赞干布挂了,文成公主又这样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最后死于天花。

不可否认,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为当时的大唐和吐蕃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唐当时因为有突厥强敌在,没有吐蕃骚扰的后方,使得唐朝可以专心对付突厥,而吐蕃受益最大,毕竟那可是全世界最优秀国度的工匠还有书籍。

不过不论其历史功绩后人如何称颂,这终究是一场政治婚姻,作为政治联姻牺牲品的文成公主也不过是李世民从其宗室选出来临时加封的,所以谁会在意这么一个人的幸福呢。

以宗室之女或者其他女子冒充公主远嫁别国这一套办法可不是李二发明的,早在汉朝就有了。

帝王终究也是人,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远嫁酷寒之地喝西北风吃土,毕竟异国他乡,习俗与中原差异极大,伦理道德更加非人类,远嫁敌国之女往往没什么好生活。

比如匈奴的习俗,基本上嫁过去之后,要是丈夫死了,那就会嫁给儿子或者兄弟,一句话概况就是‘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王昭君其实就面对过这种局面,那时候王昭君所嫁的匈奴单于由于年龄很大了,所以在王昭君给他生下一女之后,这单于就是了,当时王昭君还以为丈夫死了就可以回到大汉,结果没想到他丈夫呼韩邪的儿子又给汉帝上书娶自己。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当然王昭君只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缩影,汉朝的还有细君公主,二嫁之后抑郁而死。还有解忧公主,她嫁了三次,不过她最终已年老思乡为由,得了汉帝同意,活着回到了汉朝。

由此可见历史是多么残酷。

这些人只经历当然可歌可泣,名垂青史,但拍成电视剧去骗后人就不好了。

所以说穿越实际上是十分危险的,一着不慎发型就可能就变成金钱鼠尾辫,或者跟叶凉晨一样......

不过好在叶凉晨并非凡人,所以她倒是不怕,况且如今的李二也不是让她真的嫁给松赞干布,要是真的,她绝对立刻马上踏云而去。

叶凉晨思索许久,宣政殿内众人也不打搅她,毕竟这事谁也不能强迫她,修行者的手段,目前他们也没法强迫。

李二与众人也不过是结合她要跟玄奘大师西行的想法,提个意见而已。

此时,静悄悄的大殿之上,忽然传出一声细若游丝的叹息。

随后与叹息声一样音色的声音传出,众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叶凉晨的声音:“既然如此,我便为陛下取一国,只是随行的天策与苍云军...陛下可有计划?”

李世民先是走到叶凉晨前面给她行了个大礼,然后说道:“如此便多谢先生了,三日后便是良辰吉时,届时朕便给叶先生举行公主加封仪式,而西行时间则定在半年后,届时帝国拿下吐蕃之后,先生便以护送为由继续与玄奘法师西行。”

李世民立刻下了决定,为了吐蕃之事,西天取经拖延一些时日也没什么。他又说道:“至于护卫随从,朕以为若是过多反而引起吐蕃小儿怀疑,故欲在两军之中分别选一百五十人最优者组成三百人小队,听候先生差遣。”

第480章 战胜于朝廷

“在此期间,怕是要委屈叶先生了。”李世民再次行礼。

叶凉晨连忙说道:“陛下不必多礼,我虽一介修士,但也是大唐之人,更是人族一员,这等大是大非之事,也不必诸位多言,只是这封号......”

说其封号这种事却是褚遂良这个博学之士的领域了。

只见褚遂良开口回答道:“先生有所不知,以文成为号却是大有讲究,《史记·封禅书》有言,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说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此乃文成之由来。”

“这...可否详解?我对经史不太精通。”叶凉晨听了感觉晦涩难懂,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于是便发问。

“就是啊,这褚老货就这样,卖弄学问,要不是陛下当面,他可要吃这沙包大的拳头了。”程知节在一旁哼哼道,他也听不懂。

“朕之功臣岂是你口中之老货?”李世民眯着眼睛看了程咬金一眼,这家伙现在是越来越皮了。

程咬金立刻打了个哈哈,假装听不到李世民所言,但也没有继续编排褚遂良。

这时候房玄龄解释道:“此乃先汉之事,齐国有一人名曰少翁,此人以通鬼神之方术觐见孝武帝,孝武帝最宠爱的王夫人逝世,少翁便以方术在夜间招致王夫人以及灶鬼之容貌,孝武帝从帷幄之中果见王夫人。于是便封少翁为文成将军。”

经过房玄龄的解释,叶凉晨算是明白了,敢情这称号还是这么来的,通鬼神之术的人?似乎很适合自己嘛,毕竟自己不就自称是修士么。

原本她还以为是巧合,没想到这帮家伙竟然能引经据典,似乎还是那么一回事。

不过就在她以为这样就结束的时候,褚遂良却继续说道:“此乃其一,其二嘛,《乐府志二》有言,文宗庙乐请奏‘文成’之舞,武宗庙乐请奏‘大定’之舞。”

褚遂良说了这番话后,继续道:“文成乃宗庙舞乐也,宗庙者,祭祀先祖地也,以文成公主为号,乃是令天下人知晓,先生乃是宗室之女。如此行事,也是为减轻吐蕃怀疑之心,毕竟若是其他称号怕有心者会寻得一些蛛丝马迹,若到时候松赞干布有所怀疑先生宗室之女身份,导致此事功亏一篑。”

这时候李绩插嘴道:“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君臣皆不密,则失国。故而此时筹划越是精密,成效便越大!”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