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长青 第98章

作者:林泉隐士

张志玄与张孟凌二人,为了表现出对顾城勋的欢迎,亲自下山守候在知客亭,非常隆重的将顾城勋接上了天台峰。

等安顿好了顾城勋的族人,张志玄亲自将顾城勋带到了望月亭。

两人分宾主坐下,顾城勋主动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册,递给了张志玄,率先开口道:“张前辈,顾某既然来投,往后就是一家人,这本顾氏丹方就算是在下加入张家的见面礼,日后就全靠张前辈庇护了。”

“好说,好说。”张志玄客气的推迟了几下,最终还是接过顾城勋的丹书仔细看了看。

虽然早听说顾城勋的炼丹术传承颇为不凡,但是今日一看张志玄才发现,这本顾氏丹方中竟然记载了九种丹方,其中包含两种三阶灵丹。两道三阶丹方中,其中一种灵丹的品阶达到了三阶中品。只要张志玄炼出了这种灵丹,他的炼丹术也能突破三阶中品。

看到了这一点,张志玄脸色一变,神色稍微有些阴沉说:“顾道友,我们明人不说暗话,道友手上的东西非常贵重,就是拿到青玄宗也很有价值,足够青玄宗破格将道友收入门下了,而且会获得不少的善功奖励。道友家传如此珍贵的宝物,为何要庇托在我们小小的张家?如果顾道友不能讲清楚缘故,恐怕我们张家的庙小,容不下道友这尊大神了。”

顾城勋城府很深,脸色不变缓缓地说道:“我们家祖上本来是吴国玄素宗修士,我的祖父因为倾向掌门柳灵均,最终因为战败,不得不逃亡离开吴国,隐姓埋名混迹在虞国修仙界。百年前在南荒为了争夺一味灵药,祖父杀死了一位筑基修士,后来才知道此人是青玄宗炼丹师李子元。李家在青玄宗扎根五代,关系盘根错节,与他们家结了仇,我们去了青玄宗一旦消息泄露,就等于羊入虎口了,未必能保全性命。”

李子元虽然身死,但是他的儿子李璋已经筑基成功,修为也到了筑基七层,就连炼丹术也青出于蓝,到了三阶上品,水平远超张志玄。

在青玄宗筑基修士中,李璋也是比较重要的修士,在青玄宗内地位不下于寒烟,算是筑基弟子中的核心之人。

而且,李璋与吴家关系匪浅,他的师父,是吴泗蘅嫡亲的师弟,此人在青玄宗的关系,远比一般筑基期修士硬。他是有能量与吴泗蘅、陆红娘等紫府修士拉上关系之人。

对于此人,张志玄也算稍有了解,但是他还是留了个心眼继续问道:“道友一家既然能在台城郡安稳百年,说明当年道友祖上一定将此事做的相当干净,没有留下一丝隐患,为何要害怕李璋察觉?”

顾城勋苦笑道:“当年虽然没有走露消息,可惜家门不幸,在下的嫡亲兄弟是个贪杯之人。他嘴巴不牢,在西河坊喝了几杯灵酒,醉酒后与人吹嘘竟然将这个消息无意中泄露出去,更糟糕的是还让吴家人听见了。他刚刚离开西河坊就被吴家人抓走了,要不是一位好友看到了这一场景,提前通知了我,估计等到了灭门的时候,我还蒙在鼓里。”

如果吴泗蘅不出面,仅仅是李璋的压力,张家还是能抗住的。张初云虽然坐化多年,但是在青玄宗的高层中还是有些颜面。在青玄宗高层关系上,张家是超过李家的。

而且张寒烟灵根非凡,现在修为已经筑基七层,在青玄宗内地位不比李璋低,她的道途,一眼看上去就比李璋更远更稳。

没有宗门高层出面,仅仅一个李璋,还吓不倒张志玄。

顾家的丹方非常不凡,他家的传承,足够让张志玄冒着得罪李璋的风险,保下顾城勋满门。

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矛盾

权衡利弊之下,张志玄决定保住顾城勋。他微想了想,对顾城勋说道:“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只要你们不出去乱跑,我就能保证顾道友的安全,张家不倒,顾道友就稳如磐石。”

见张志玄答应作保,顾城勋才稍微放松了心中的担忧。

自从张志玄在西河坊贩卖灵酒后,他的兄弟顾城良就变成了一个酒徒,这一次因为喝酒误事,更是差一点连累家族。

听到朋友传来消息,顾城勋带着亲族弟子慌忙的离开桃花潭,以免李璋前来寻仇。

他听说张家现在大规模招贤纳士,于是就带着门人弟子急忙来到天台峰。

因为外面有厉害的仇敌,为了得到张家的保护,顾城勋不敢隐瞒,不仅将前因后果讲清楚,还交出了祖上的炼丹术传承。

但是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有一丝机会,张志玄还是愿意与李璋握手言和,如果能化解矛盾,还是不轻易结怨为上。

为了化解此事,张志玄亲自动身,去了一趟青玄宗找寒烟。

二人找陈宏远作为作为中人,修书一封送到李璋手里,将此事的因果关系讲清楚。

因为有张家出头,李璋也没有办法在追究了,他不可能打上天台峰,杀死张家保护的顾城勋。

他虽然炼丹术水平很高,但是在道途上不如张寒烟光明。

如果寒烟以后开辟紫府,李家的后人可能还要看张寒烟脸色,他现在也不可能把事情做绝,与张家结下化解不开的矛盾。

为了感谢李璋的大度,张志玄还将顾家的炼丹术传承复制了一份,交给李璋当做谢礼。

李璋虽然是三阶上品炼丹师,但是顾家的炼丹术传承中有两种三阶丹方,对李璋的帮助也很大。这种炼丹术的传承,还能增加李家的底蕴。

李家扎根青玄宗五代人,代代能有人筑基,依靠的就是家传的炼丹术传承。

正是因为每一代都能培养出水平不低的炼丹师,李家才能在青玄宗越来越兴盛。

得了这么大的好处,李璋也算心满意足。即使他内心中还有一丝不忿,只要不是当场遇到了顾城勋,他就会选择罢手,不去找张家的麻烦。

解开了李璋这里的矛盾,张志玄刚刚来到寒烟的洞府,就见张骆带着孙子张稹前来拜会。

这对祖孙为人处世颇为世故,自从寒烟筑基之后,她的洞府灵田一直都是这对祖孙在打理。

因为有寒烟的照拂,他们这些年修行都比较顺畅,尤其是张稹,虽然刚刚三十出头,但是修为已经不俗,现在已经炼气八层修为了。

到了这个修为,就要为筑基考虑了。

从祖上离开张家加入青玄宗后,张稹祖上来到青玄宗已经五代人,但是他们的运气不好,并没有走出过一个筑基期修士。

五代人经营,也没有攒够多少善功,除非冒险冲关,单靠张稹这一代也攒不够兑换筑基丹的善功。

即使他灵根不俗,很早就能修炼到练气九层,但是没有筑基丹,他还会死死的卡在这一步。即使青玄宗这种大宗门,也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冒险冲关。

整个青玄宗之内,这种有勇气、有机缘、有毅力,能够不用筑基丹筑基的修士也就不足十人,更多的还是失败的累累白骨。

所以,张骆祖孙就只能希望借助外力,利用他人的帮助换取筑基丹,这个外力,就只能是台城郡的张家。

所以,最近几十年,张骆一直表现的非常殷勤。

每一次张志玄来青玄宗的时候,他都要带着张稹前来拜会,希望张稹能在张志玄面前表现表现,在他筑基的要紧关头,张家能借调一笔资源帮忙兑换一粒筑基丹,让张稹能够更进一步筑基成功。

张骆即使表现得在殷勤,但是他们已经离开家族百年,也没有与家族共患难的情分。如果是举手之劳,到底有同一个祖先,张志玄是愿意提供帮助的。

但是换取筑基丹需要上万灵石的资源,让张家拿大头,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就连张思道也要自己想办法,赚取一部分善功,更不要说关系远不少的张稹了。

张志玄与张骆祖孙寒暄了几句,看到这对祖孙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的样子,张志玄长叹一声说道:“张道友,虽然我修为比你高,但是论年岁你比我大不少,我们到底有同一个祖先。你们这些年的意思,我心里一清二楚,如果张稹在筑基时缺一两千善功,我与寒烟理所应当的要帮一把,不让他错过筑基的机会。但是如果让我们家出大头,那恐怕就爱莫能助了。”

张骆祖上虽然在青玄宗扎根五代人,但是祖传下来的善功仅仅不足一千,即使他与张稹拼了命,也不可能凑够大头,听了张志玄直白的话,祖孙二人脸色一阵灰白,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张志玄这番话,对他们打击不可谓不大,几乎击碎了这祖孙二人的希望。

“一个修士想要在道途上走得远,还是要靠自己,张稹修为已经不俗,不如让寒烟介绍介绍,先跟着余万岭学一学炼丹术。有一门手艺在身上,才能换取修炼的资源,即使这一代不能积攒下足够的善功,也能为子孙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你们看怎么样?”

张志玄接下来的话,又让张骆有了一丝希望。

余万岭虽然仅仅是三阶下品炼丹师,但是也远远不是张骆祖孙能巴结上的大人物,能让他开口收徒,也是因为张家在青玄宗内部的关系。

张初云老祖虽然坐化多年,但是他当年也收了十余个弟子,这些弟子虽然没有开辟紫府,大部分也都是筑基期修士。

快二百年过去,这些弟子虽然已经大部分坐化,但是他们的徒子徒孙也成长了起来。

余万岭就是初云祖师的嫡亲徒孙,自从初云祖师的道侣云芝婆婆坐化后,他就与寒烟走得很近,在青玄宗内来往越来越多,渐渐地有了不浅的交情。

第二百零二章 蝗灾

余万岭与寒烟这些年关系处得很好,只要寒烟修书一封,就能请动此人出面收徒。

能学到余万岭几分本事,对张稹的前途就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张志玄说的很明白,不会帮助张稹兑换筑基丹,但是他还是愿意搭人情给张稹介绍一个师父,这个忙虽然对张志玄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张骆祖孙来说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张骆也是识时务的人,带着张稹给张志玄磕了几个头,即便张志玄极力推辞,张稹还是三拜九叩的行了大礼,感激张志玄的大恩。

寒烟带着张志玄,亲自去找了余万岭,见到张志玄二人,余万岭非常客气,还没有见张稹一面,就答应了收徒。

为了感激余万岭,张志玄还将顾氏丹方抄录了一份,当做张稹的拜师礼送给他还人情。

余万岭的炼丹术远不如李璋,这本炼丹书,对余万岭帮助更大。这一份珍贵的礼物,不仅能让余万岭更重视张稹,还能拉近张家与他的关系。

修士之间的关系与凡人一样,只有经常走动,有利益的交换,才能越处越好,如果多年不打交道,再好的关系也会慢慢疏远,形同路人。

离开了余万岭这里,寒烟短暂的假期又到了,她还要在灵药园照看白玉蜂巢十三年,才能恢复自由。

在灵药园这二十多年中,因为灵气充足不缺少修仙资源,寒烟修炼的速度很快,同张志玄一样,几乎几年就能突破一层境界,现在已经筑基七层,算得上青玄宗筑基弟子的核心之人了。

张志玄告别了寒烟,返回了天台峰。

他刚刚轻松了几天,一道可怕的消息从黑山上传来,短时间之内就传遍了台城郡。

黑山之上竟然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山上的灵米被狂暴的蝗虫吞噬一空。

这一次黑山上的蝗灾,来的非常蹊跷,仅仅一日之间,黑山上就遍布着无数的巨大蝗虫,这些凶猛可怕的蝗虫之中,甚至还有不少妖虫。

即使梁老祖亲自出手,斩杀了最厉害的四阶虫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蝗虫逃离了黑山,浩浩荡荡朝着台城郡涌来。

黑山上灵米大规模减产,就给台城郡带来很大的压力,没有足够的灵米,黑山上数量众多的散修根本维持不住。

这些人如果在黑山坚持不住,就只能返回距离最近的台城郡,大规模的散修回来,就会冲击台城郡的秩序,这里马上就会陷入混乱战火之中。

即使为了台城郡的稳定,张吴刘等控制台城郡的家族也要大力扶持黑山梁老祖,让他稳住局面,控制住黑山散修。

随着这些年张家元气复苏,家族这些年开辟了不少灵田,算上九桦山这部分灵田,家族灵田总共已经超过八十亩。

而太白山刘家一向以灵田众多闻名,他们在太白山开辟了几百亩灵田,家里的存粮一向很充足。

只要张、吴、刘三家的灵田保住,不被这股可怕的蝗灾冲击,就能优先供给黑山,稳住黑山上的大局。

黑山上的消息传过来,张志玄马上传信给青禅,封锁灵井山。种植灵田的修士,从今天开始也要日日翻土,查杀可疑的虫卵。

黑山上的蝗灾,之所以造成严重的危害,就是因为虫卵藏在灵田中,一日之间忽然全部孵化出来与虫王里应外合攻破了黑山上的防护。

不仅是灵米,就连梁老祖的灵药园也损失惨重,种植几百年的珍贵灵药全部被蝗虫吞噬一空。

最终依靠阵法,梁老祖杀死了四阶虫皇,压下了蝗灾,也远远不能挽回这一次的损失。

张家在灵井山的灵药园中,也投入了很多资源。灵药园中的几十株珍贵灵草,大部分都有二三百年的药龄,加起来价值超过上万灵石,是万万不容有失的。

安顿好了家里,张志玄马上急匆匆赶往了燕来峰。

燕来峰在芦山南边三千里,是台城郡筑基家族中距离黑山最近的三阶灵脉,吴家经营燕来峰六百年,山门的防护也远超天台峰。

就连上次洪山宗修士,也没有攻破燕来峰的防护,反而损兵折将碰了个灰头土脸。

如果蝗灾真的来到台城郡,燕来峰肯定首当其冲,最早遭遇这些凶猛地蝗虫。

台城郡五大家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能在燕来峰挡住可怕的蝗灾,对庐山的张家当然也会有好处。

张志玄来到燕来峰后,就见到了先到一步的太白山刘家家主刘子宣。

刘家几乎完全依靠家族灵田生存,对这种事情更加重视,见到了张志玄,刘子宣一脸忧心的说道:“自从潮音山之战后,好不容易安稳了几天,黑山上又惹出了这种乱子,希望这一次能在燕来峰挡住蝗灾,要不然台城郡就陷入多事之秋了。”

“刘道友也不要着急,先等等朱浑道友,等他来了,我们商议商议,先去南荒看一看蝗灾的规模,如果实在没办法,提前也好请青玄宗修士帮忙。”见刘子宣愁容满面,张志玄劝慰了几句。

刘子宣感慨的说道:“也只好如此了,幸好这一次蝗灾首先爆发在黑山,如果爆发在台城郡,以四阶灵蝗的厉害,我们几家都要灭族了。”

听了刘子宣这番话,张志玄摇了摇头道“梁老祖为了结丹,多年前就在黑山种植了无数珍贵的灵药,正是因为有这些珍贵灵药的吸引,四阶蝗妖才会找上黑山。不过此事也说明有高阶妖兽已经逐渐南迁了,黑山附近几万里,本来已经没有了高阶妖兽,这一次出现了四阶蝗妖,说明下一次妖兽之乱已经不远了,也不知道梁老祖的寿元能不能支撑到那一天,如果他不在了,黑山未必能守得住。”

刘子宣点头说道:“是啊,如果黑山不能守,我们台城郡就成了前线,未必能安安稳稳的经营发展了。到时候这里恐怕就如同寮山郡一样了,到处都是四处乱跑的妖兽,凡人的村镇也要依靠修士镇守,压力就非常大了。梁老祖开辟黑山,对我们台城郡实际上好处极大,正是因为有黑山散修顶在了前面,我们台城郡这些年才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安稳。”

第二百零三章 南下

等了朱浑两三天,台城郡四大家族的筑基修士终于聚集在燕来峰。

上一篇:余下的,只有噪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