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长青 第356章

作者:林泉隐士

除了青禅与灵均,紫阳宗剩下的几位元婴还比较年轻,与宗门的金丹修士勉强还是同辈人。他们收徒主要还是为了传承道统。

金丹、紫府在修行上已经有了根本,所以三位元婴招收的弟子,全部要求修为在筑基期,这样才能传承衣钵,修炼自己最核心的法术。

元婴修士经常闭关,动辄十几二十年,根本没有时间事无巨细指点门下弟子。一次疏忽就可能就让弟子误入歧途,实在不适合教导没有基础的修士。

筑基修士已经有了基础,对修仙界的常识禁忌已经非常熟,不需要从头指点,最适合元婴修士收徒。

宗门这一次挑选弟子,不仅是为了传承道统,暗含的意思也是为了赏功,将一部分前途最远的修士纳入宗门核心层,利用师徒关系将他们牢牢拴住。

大战抚恤虽然下发了大半,宗门赏功却仅仅下发了善功。

这一场大战已经将宗门府库打空,除了功法典籍上不受限制,府库之中已经没有多少珍惜灵物,就算是有足够的善功,不能兑换灵物终究没有用处。

想要缓解这种局面,最少需要几十年左右。

成为高阶修士弟子,无疑有一个好出身。最起码在突破境界的关头,宗门上层也有为你说话之人,不会受人欺负。

况且有了高阶修士为师父,在道途上也能有人扶持帮助。

高阶修士多收几位弟子,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对宗门的稳定也有好处。

收徒之事完全交给传功殿主持,他们从宗门两千多筑基修士中挑选出了一百六十人。

这一百六十人全部根正苗红,祖上三代都来自本乡本土。他们的年纪都不足百岁,灵根上最低也是三灵根,在修行上有些前途。在十年前的大战中,这些人都经受了考验,多多少少立下了一些战功。

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他们的气运也相当不俗。

这一百六十位筑基修士,实际上就是紫阳宗日后的核心。

从这一百六十位弟子中,张志玄挑选了两人收为门徒。

年长的一人相貌堂堂正正,名叫徐子云。此人看上去不算年轻,年级已经九十八岁,修为刚刚筑基六层,这种性格稳重的弟子,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师父操心。

年轻的一位六十七岁,名叫刘仲弘,此人也是金火木灵根,不到四十岁就服用紫阳丹筑基成功,修为也到了筑基五层,快要追上了他的师兄,看样子前途更光明。

这两位弟子,徐子云张志玄都准备让他修炼纯阳宝典,看能不能传承道统。

收下了这两位弟子,趁着现在还有些时间,张志玄立刻开始为他们讲解纯阳宝典,让他们熟悉这门功法。

修士求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有元婴期的师长扶持,也不是每一人都有前途。

张志玄早年先后收下十位弟子,有机会成道的仅剩下唐疫生一位。能老死在床榻上的也仅有一位贾孟真,剩下的八个弟子有七人丧命,吴瑞珍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断了道途。

张志玄得天眷顾,对弟子的扶持上从来都是不惜余力。

他这十位弟子,除了早些年的冯继宗、卢陵昊、何中行、贾孟真之外,剩下的六人都在他的扶持下成功开辟了紫府。

可惜就算开辟了紫府,修道路上依旧遍布荆棘。六大弟子依旧坐化了四人,他们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机缘不够。

第七百九十七章 传授蕴气术

灵井山一战,紫阳宗损失惨重。

想要快速补充人手,需要炼制更多的筑基丹、紫阳丹,寻找更多的突破灵物。

玄阴玉髓这些辅助突破紫府的灵物,发现一块完全依靠运气,宗门九株五行果树,下一株成熟还要等四十年功夫。

紫阳宗创立之后,虽然在灵药园投入大量的资源,不过玉髓金芝成熟需要千年之久。

就算用天源宗秘术,投入大量的灵石催熟,也要七百年时间才能成熟。

紫阳宗玉髓金芝,主要来自几处地方,除了青阳山、虞山、紫铜山三座灵药园,大方岛地下洞府、神女峰都有规模很大的金芝园。五座灵药园平均下来每年都有一株玉髓金芝成熟,规模几乎十倍三百年前的青玄宗。

即使这样,筑基丹的数量也远远不够。

就算张志玄亲自出手,每年不过能炼制八九粒筑基丹,相比紫阳宗二十万炼气修士的数量,能争取到筑基丹的炼气九层修士仅有极少数。

宗门修士闯过筑基一关,除了筑基丹,服用紫阳丹也有筑基丹一半的用处。

紫阳丹炼制的成本极低,除了消耗先天紫气,炼制一炉大约需要三千灵石左右。

宗门现在修炼黄庭道经的修士有六人,平均三年炼制一炉。十年一个周期能炼制二十粒左右,大约可以培养四五位筑基修士。

张志玄研究出紫阳丹配方后了,服食紫阳丹突破的修士,加起来已经有四五十人左右。

既然金芝供应不可能快速增加,张志玄只能加大紫阳丹的投入。

炼制紫阳丹需要消耗大量的先天紫气,宗门就需要更多的修士修炼蕴气术。

打退云霄宗之后,南荒紫阳宗已经闯出了名头。加上张志玄夫妇炼成了元婴,可以将黄庭道经的秘密守住。就算有人暗中怀疑,没有强大的实力也不是紫阳宗对手。

返回宗门后,张志玄考虑了几个月,最终还是决定更大范围传授蕴气术。

这次的选人扩大了许多,凡是金丹修士的嫡系传人,都可以修炼这门法术。

几位元婴长老的亲族,只要筑基成功,同样可以修炼这门法术。

金丹修士的徒子徒孙,加起来有四百余人,天台峰张家筑基期修士也有六十余人左右。

想要让这些人全部保守秘密,需要青禅施展几百次迷魂术。

为了避免出现疏漏,张志玄选择了分开传授。

他不断的召集一批又一批的修士进入灵井山地下洞府,传授给他们蕴气术。

能够观想紫气,学习蕴气术的修士,未来将获得真传弟子的身份,不过他们也要签订血誓契约,绝不能向外面泄露这门秘术。

不能修炼蕴气术之辈,青禅会亲自施展迷魂术,让他们彻底忘记一切,只有炼成元婴,才能找回这些遗漏的记忆,不过炼成元婴后,已经是紫阳宗最核心的修士,宗门自然不会担忧秘密泄露。

能抵御迷魂术的金丹修士,宗门也会准备严密的血誓契约,保证不会从他们口中将秘密泄露。

为了一视同仁,张志玄还特意去了一次青璃海,亲自对核心修士传授蕴气术。

就连幽冥洞窟的李灵秀,张志玄也一视同仁,仔细对她讲解了这门法术。

李灵秀结丹后,在幽冥洞受罚已经一百零五年功夫。

这一百零五年她的修为不仅没有进步,连宗门发放的善功都没有,十几位金丹中,她的日子过得最艰苦。能维持修为还是陈云凤经常接济的缘故。

在这一百零五年中,李灵秀参与了几次与鬼修的争斗,减免了十五年刑期。

这么多年来,李灵秀虽然认罪受罚,不过内心中对张志玄依夫妇依旧有些怨恨。

就算寒烟、唐凤岚先后入洞受罚,让她相信掌门不是针对自己,只不过性格有些方正迂腐。

她想要出去恢复自由,大约还要等一个甲子功夫。

李灵秀是识货之人,一眼就发现这门法术的不俗之处。

这种宗门根本大法,掌门竟然愿意对自己传授。

往事一幕幕顿时浮上了她的心头,让她百感交集,心中不由得有些酸楚。

“当年之所以严厉处置你,也是因为宗门刚刚成立、门规废弛,到了需要严厉处置的关头。我本打算出手杀人,用你人头来杀鸡儆猴。云凤一力为你争取,才罚你镇守幽冥洞窟。这百年来你受的苦楚希望你牢记心头,出去之后绝不能肆意妄为。传你的法术是宗门根本大法,我会在幽冥洞停留一个月时间,你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尽管开口。如果你能观想紫气,我可以批准你每日出去一个时辰,用来修炼这门法术。”

李灵秀叹道:“世间万物不如意的十之八九,昨日种因、今日得果。我虽然在幽冥洞受苦,耽误了三个甲子功夫,相比战死的同门,上苍对我已经颇为照顾。”

张志玄道:“你这里也不必失去信心,你结丹的年纪不过三百多岁,如果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日后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那就借掌门真人的吉言了!”

李灵秀是金丹期修士,学习这门法术根本不需要人指点,不到半个月时间,此人竟然能观想出先天紫气,第一次离开幽冥洞窟,就成功炼化了一缕先天紫气,修炼的进度竟然相当快速。

四百六十多位骨干修士之中,能够观想到先天紫气的仅有十七人,其中还包括了肖楼亭、李灵秀两位金丹,金鸿声、张煌阳两位紫府,剩下的十三人都是筑基修士,其中有两位来自天台峰张家,张志玄的弟子徐子云,竟然也可以修炼这门法术。

周华阳就算能观想紫气,伤势不能复原也没有用处。

不过从宗门骨干之中,总算找出了十几位修士能修炼蕴气术。

这十几人中,什么灵根的都有,根本总结不出一丝相似之处。到底什么样的修士能修炼这门法术,弄得张志玄都搞不清楚。

这十几个好苗子,张志玄还顺便让他们学习炼丹术。

再过二十年,等他们蕴气术有所成就,张志玄就准备每年炼制一炉紫阳丹,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到时候,一年能炼制一炉紫阳丹,服食紫阳丹突破的宗门修士,将会增加几倍,宗门恢复元气也能节省很多功夫。

第七百九十八章 故人之托

张志玄刚刚从天源岛返回,有人就向他洞府发送了传音符。

收到来信,张志玄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

“出了什么事?”青禅见他脸色不好看,满脸关切的问道。

张志玄叹息道:“魏道友昨日走了。”

“魏伯寒的寿元已经四百六十多岁,在紫府修士中已经算是长寿,他能从灵井山残酷的大战中活下来,老死在病榻之上,算是苍天眷顾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你也不要太难受。”

四百年来,张志玄已经送走了无数的亲人朋友,四伯、九伯等人离开的时候,他也会难过痛哭,这种事情见得多了,自然会渐渐变得麻木。

不过每一个朋友离开,他的心中其实也不太好受。

“我准备去一趟黑山,送一送魏道友。”

青禅点头道:“这样也好,魏伯寒也算是你我故友,当年在青玄宗的时候,他对我们也比较照顾。十年前康独鹤战死,到现在魏伯寒离开,黑山一脉的修士我们也应该照顾照顾。”

两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又一次来到黑山故土。

几百年时间过去,黑山灵脉依旧是原来的老样子,山川走势没有太多的变化,到处都是笔直雄壮的参天大树。

不过相比四百年人,黑山附近的人烟却稠密了几十倍左右。

深处黑山附近,总能看见不少袅袅炊烟,已经不是几百年前那样荒芜。

最近几百年,黑山附近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开发中,黑山郡先后成立了六座县城,相比芦山郡这种核心大郡自然远远不如,不过黑山人口加起来也有百余万左右。

黑山是四阶灵脉,除了郡县中的官吏,山上已经没有散修。

相比四百年前虽然人烟稠密了几十倍,不过山上的修士数量却少了许多,仅仅有本地官员百余人左右。

灵井山大战结束之后,魏伯寒有感于时日无多,最后这十余年一直在黑山驻守。

他是龙江郡人氏,父辈也是散修,机缘巧合遇到了黑山梁老祖,在梁老祖的扶持下踏上修仙路。

到了生命中的晚年,他主动请缨担任了黑山郡守的职务。

魏伯寒在青玄宗当了一百多年庶务殿主,本人也喜欢结交朋友。

等他坐化之时,前来为他送别的修士也有几百人左右。

不过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受过他指点恩惠之人,修为都在筑基练气,仅有的几个高阶修士已经凭吊结束。

现在还留在黑山的,大部分都是梁老祖一脉的后人。

上一篇:余下的,只有噪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