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924章

作者:沉默的爱

尤因却信任地说:“你总是对的,不用跟我解释。”

调整了阵容,路易拿起战术板说:“让我们来猎杀波特兰的防守漏洞吧!”

他这一说,球员们便知道,要打“点名”战术了。

换下尤因,也是因为这个。

他的内线优势大,但进攻能力略显僵硬,虽然对开拓者能够以超过55%的命中率轻松拿下20分,但点名讲究无差别伤害。

这需要内线大量挡拆切入拆开,尤因的挡拆顺下威胁算是联盟最顶尖,但坎普同样有顶尖的顺下威胁,同时他的持球进攻能力是尤因不具备的,还能弹开外线接球投三分。

他是完美的点名战术工具人。

暂停结束,开拓者对阵容不做改变。

但是看完尼克斯的变阵,根据前几场比赛的经验,莱利也看出路易的心思了。

可是莱利并不担心,点名在他眼里就是个另类的单挑战术,而要比单挑,谁能比得过开拓者,尼克斯这是自寻死路。

很快,莱利就会改变这个观点。

当威尔逊在侧翼运球,磨刀霍霍向飞猪,翘起屁股顶刺客的时候,他会发现这些人的防守根本不能匹配征服者的强度。

第一个回合,威尔逊错位打托马斯,颇具羞辱性的急停跳投,在托马斯头上出手。

第二个回合,直接以速度突破换防出来的巴克利,爆扣得分。

第三个回合,南斯扑不出来,威尔逊外线开火。

如果说,乔丹连拿7分是凭借着天下无双的个人能力,那么威尔逊这7分则是依靠环环相扣的团队协作。

如果没有坎普的挡拆威胁,如果没有拉乌夫渗人的投射威胁,如果没有米勒拉开的空间,如果没有斯蒂文斯可怕的40%的底角三分命中率,威尔逊就不会得到那么好的机会进行单挑,因为这些人自带的进攻威胁,扼杀了波特兰人对他进行包夹的可能。

所以开拓者的球员只能看着威尔逊像屠夫一样一刀刀地在他们身上割肉。

转眼间,攻守势易。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抄!什么都可以抄!

本杰明·威尔逊的攻势让帕特·莱利心里发毛。

他第一次产生了“也许我们不应该迷信单挑”的想法。放到比赛开始之前,他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但路易给了他一个“惊喜”,当然,也可以说是惊吓。

点名战术的精华,在威尔逊身上得到了彻底的体现。

通过不断的挡拆,尼克斯可以把开拓者防守端的薄弱点一一暴露在威尔逊的屠刀之下。

巴克利和南斯,威尔逊可以以速度强行打爆。

托马斯则属于威尔逊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的小后卫。

加上威尔逊今晚手感爆棚,第一节后半段,在路易决心把点名战术打到底的情况下,开拓者被动应对,强如乔丹,都被压制。

威尔逊单节砍下18分,带领尼克斯在抢七战中以29比22的比分进入第二节。

除了得分,威尔逊还有4篮板和2助攻进账,单节18+4+2的数据,放到总决赛上是不得了的。

更何况这是抢七战。

“比尔,埃尔文,你们怎么看Benj在第一节的表现?”

鲍勃·科斯塔斯在节间休息的时候问道。

兰比尔对乔丹提出了批评:“我认为迈克尔做得不够好,无论防守还是进攻,他都差了Benj一截。总决赛的第七场是NBA赛场上最大的舞台,如果他想证明自己是这一代人里的统治者,他就得在这种比赛里站出来。”

悲剧师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不觉得迈克尔会在这种情况下退缩,他还有三节比赛的时间来进行回应,反而是Benj,我觉得他进行了太多的个人进攻,虽然他投进了那些球,但如果他不能想办法激活队友的话,是无法延续这种势头的,他很难把第一节的手感延续到后三节,因为开拓者会对他进行更粗暴的防守。”

尼克斯方面,路易调整了阵容。

他换下了拉乌夫,换上斯托克顿,换下斯蒂文斯,让坎普打四号位。

最后,他的目光落到约翰·塞利的身上。

塞利屏住了呼吸,他渴望再一次站在花园的地板上。

然而,路易没有点出他的名字,而是深深看了他一眼后转向尤因:“派翠克,我想你已经休息够了。”

于是,尼克斯第二阵容基本确定。

路易没有换下打满首节的威尔逊,并且,还以尼克斯最常见的首发阵容来打衔接段的比赛。

“让Benj点名依然是我们的常规打法,与此同时,我们的内线也有很大优势,所以,进攻端要审时度势,以最合理的方式展开进攻。”

至于防守,并不需要路易额外布置,这是尼克斯吃饭的家伙,球员知道该怎么做。

另一方面,开拓者换下了巴克利、罗宾逊和南斯,让托马斯和乔丹搭配杰罗姆·柯西、泽维尔·麦克丹尼尔、安东尼·梅森。

如果把托马斯换成克利福德·罗宾逊,这就是凡尔登防线。

但路易并不排除莱利会使用包含托马斯在内的凡尔登防线。

尼克斯拥有第二节的开球权。

尤因把球发给斯托克顿,开拓者球员的站位让他们知道,对方不打算放自己轻松过半场。

乔丹、柯西、麦克丹尼尔三人前场紧逼,托马斯中场待命,梅森后场守卫。

这是个3-1-1的阵型,但开拓者的目的似乎并不是逼迫尼克斯失误,而是基于充分的身体对抗以影响投篮手感并拖慢尼克斯的进攻节奏。

斯托克顿艰难地把球带过半场,交给威尔逊。

威尔逊挥手叫来尤因的挡拆。

尤因的挡拆质量是最好的,人站在那,就算是乔丹也别想钻过。

但开拓者早就针对这个情况进行了设计,不用大中锋也是为了在这种时候能够迅速换防。

梅森带着他那身无比壮硕的肌肉顶到了威尔逊的身前。

但威尔逊不像第一节那样充满气势,比起个人进攻,他更想找到队友。

可是开拓者并没有为了防守他而抽调出过多的人手,因此没有队友处于空位。

威尔逊失去了进攻节奏,只能停球等待接应。

可以说,这是一个临场判断失误所引发的进攻中断。

威尔逊第一节手感那么好,他应该继续进攻,这是路易让他连轴转打第二节的原因。

但威尔逊似乎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独狼打法给球队带来的伤害,心怀愧疚的征服者在单打时甚至幻视到了队友失望的目光,于是他就不出手了,哪怕手感正旺。

近在眼前的教训让他克制了自己的欲望,但对路易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正确的错误选择”。

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但考虑到当下尼克斯需要有个爆点来使开拓者的防守变形,而威尔逊刚好在第一节扮演了这个角色,所以他需要继续那么做,但他没有。

威尔逊停球导致尼克斯的进攻时间只剩下6秒。

斯托克顿外线拿球,无人可传的他,被逼无奈地选择变向后的三分干拔。

这一幕要多抽象有多抽象。

但考虑到他干拔的防守对象是托马斯,又好像挺合理的?

整个系列赛存在感平平的斯托克顿终于留下了自己的亮点。

这记面对托马斯的压哨干拔三分,投进了。

32比22

尼克斯的领先优势达到10分。

前场,开拓者真正的变化出现了。

托马斯运球,对于斯托克顿的防守,他满脸不屑,强势地变向之后,后者的防守已经烂了。

这种差距已经大到连斯托克顿想玩脏的都玩不了的程度。

托马斯远远地甩开斯托克顿,油漆区外骑马射箭,球越过尤因的手指打板命中。

路易有种感觉,莱利又抄了。

他不能说开拓者刚刚的进攻也是点名,因为点名战术是为了点出对方防线的漏洞,而托马斯与斯托克顿的对位,本来就是个天然的不对等对位。

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路易示意米勒和斯托克顿换防。

米勒的防守在尼克斯队内不算好,但在联盟中算是平均水准,脚步挺快,虽然也会被托马斯一步过,但后续能缠住并用长臂进行干扰。现在的托马斯已经没了年轻时的爆发力,要找单挑对象的话,斯托克顿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尼克斯进攻端遭到开拓者的高强度阻击。按照战术,米勒应当跑出机会,但对手的防守如影随形,换防之快,完全不给任何的机会。

威尔逊的传球找到了米勒,可机会并不好。

进攻时间所剩不多,米勒只能强行出手。

换防过来的麦克丹尼尔犹如疯狗般侵占米勒的圆柱体,令后者不平稳地落地。这一下,让米勒擦伤了自己的脚踝。

米勒的三分不中,并且,开拓者有机会反击。

托马斯带球正准备加速,斯托克顿总算逮到了机会。

他占据有利位置,在托马斯的沿途直接送上一记连MSG里的观众都没眼看的袭阴爪。

裁判勉强给哨,但托马斯却当场暴走,跳起来推倒了斯托克顿。

就冲他这起身后还生龙活虎的劲,路易就能肯定斯托克顿没有命中目标,而后续的冲突也没有进一步蔓延,双方互喷垃圾话,斯托克顿被吹阻挡犯规,还被路易换下。

“路教练,别换约翰啊,他就这点作用了!”

说话的人是斯派克·李之前的尼克斯头号名人球迷伍迪·艾伦。

如果说李大导演是米勒黑,那么艾伦就是斯托克顿黑。

哪怕斯托克顿是尼克斯王朝五连冠的核心后卫,却依然不能得到他的认可。这也不能怪艾伦,他在70年代初成为尼克斯的球迷,当时尼克斯的当家后卫是谁?是沃尔特·弗雷泽和厄尔·门罗,前者是纽约的J博士,后者号称每一次进攻都不重样,打法极具观赏性的黑耶稣,而斯托克顿却是永远用同一种方式打球,毫无观赏性的白人后卫。

路易不会受到旁人的影响,换下斯托克顿,并不是为了平息事端,而是想看看开拓者到底是不是真的也采用了点名战术。

替换斯托克顿的人是雷吉·威廉姆斯,顺便,路易把想要坚持比赛的米勒也换下了,他从开场打到现在,被开拓者重点针对,现在又伤了脚踝,为稳妥起见,还是先让队医看看再说。

鲍勃·科斯塔斯看见尼克斯的换人名单后吓了一跳:“道格·克里斯蒂?路教练?你在干什么路教练?这种时候换上一个之前六场一秒钟都没打过的新秀吗?”

悲剧师选择帮路易圆场:“路教练常有惊人之举,我并不惊讶。”

“我不认为这个菜鸟能带来帮助,原因很简单,如果他能带来帮助,路教练早就让他出场了……”兰比尔也不知道路易这么做的意图,“但我还是相信路教练不会无缘无故换他上场。”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