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845章

作者:沉默的爱

虽然威尔逊没读过《三国演义》,但“诸葛亮骂死王朗”这堂课,他掌握了精髓。

不管对方说什么,先直接站在一个绝对正确的制高点,既然他是绝对正确(赢家),那乔丹就是绝对错误(输家)。一个绝对错误的化身,不管说出什么至理名言,都是心灵砒霜,不值一听。

尼克斯攻破了乔丹领衔的凡尔登防线。

这是个好消息。

此时正是开拓者士气最旺盛的时候,打破他们的防线,可以瓦解他们的心防。

然后来到防守端,麦克海尔弱侧掩护,尤因高位挡拆。

拉乌夫看起来要持球进攻,开拓者专注防他这一手。

然而,上前挡拆的尤因,居然“没等”拉乌夫利用上他的挡拆墙就拆开向内线顺下。

注意力只在拉乌夫身上的梅森一时间不知道作何反应。

是跟着尤因一起回去,还是换防拉乌夫?

就是这一瞬的迟疑,让尤因切到篮下,拉乌夫轻松吊传。

尤因接球,来协防的人是克利福德·罗宾逊。

区区一棵“大树”,怎能抵挡狂暴猩猩?

克利福德被尤因无情隔扣。

“挡我者死!”尤因中二地大吼。

帕特·莱利陷入深思:没有落到实处挡拆?

这个年代,没有假挡拆的概念。

甚至,大量启用挡拆的球队,都只有少数几支。

而像假挡拆这种老教头眼里的大逆不道之举,就是绝迹状态了。

挡拆的目的,是创造错位和局部多打少,而你若是来个假挡拆,对于不了解此招妙用的教练眼里,那是什么?那是给持球人带来包夹风险。因为假挡拆少了挡人的步骤,对方可以在第一时间上前对持球人施压。

这也是莱利的选择。

他吩咐阿尔文·罗伯特森和乔丹:“下次他们再这样,直接夹击持球人!”

开拓者的回应球,没有打进。

克利福德·罗宾逊挡拆弹开后的接球投篮打铁。

尤因收下防守篮板,开拓者就地紧逼。

但尤因把球举到头顶,扔给快速向前跑的斯蒂文斯,紧逼就此被破。

凭借凡尔登防线成员的机动性,很少有球队能在开拓者面前打快攻。

这个回合,他们成功回防。

又是阵地战,这次是斯蒂文斯持球。

麦克海尔吹着口哨:“宝贝,我来了!”

斯蒂文斯很难说服自己,这个老不正经的家伙已经当了尼克斯多年的队长。

麦克海尔充分领会了路易的布置。

他跑到弧顶,先是在斯蒂文斯身旁扎下个掩护。

克利福德刚想换防,忽然,麦克海尔不等斯蒂文斯有所动作就向内线切入。

看到尼克斯故伎重施,克利福德果断和柯西一起包夹斯蒂文斯。

然而,开拓者面对尼克斯的假挡拆战术会有何反应,都在路易的计算之内。

斯蒂文斯因为传球技术不行,没有强行挑战对方包夹给麦克海尔吊传,而是将球传给被乔丹盯紧了的威尔逊。

威尔逊接球,不停顿,直接左翼四十五度角送给顺下到油漆区的麦克海尔直塞球。

麦克海尔接球转身上篮打进。

“啊噜噜噜噜~~~~”麦克海尔贱兮兮地喊道,“轻轻还就那个松松!”

路易训斥道:“再嘚瑟小心我踹你!”

尼克斯这两次阵地战,没有个人能力,就是简单的外传内战术。

以内线球员的假挡拆为契机,打乱开拓者的防守。

问题就在开拓者的换防战术上。

因为换防,所以他们把大量的球员布置在油漆区外,萨博尼斯坐在场下休息的时候,开拓者的内线防守和以前一样单薄。

这个时候,无论是尤因还是麦克海尔,只要他们单人顺下到油漆区接球,得分轻而易举。

如果正常换防,或者不换防,比方说克利福德/梅森不夹击,而是选择追击顺下的尤因/麦克海尔,同样行不通。

下个回合,莱利就让队员不换防,跟到底。

结果还是被打烂。

因为进攻方始终拥有主动权。

什么时候把挡拆变成假挡拆顺下,是由尼克斯来决定的。

随着他们使用假挡拆的次数越来越多,被路易视作联盟第一挡拆手的牙买加炮王甚至做出了更骚的套路——让开拓者相信他要真挡拆,因为拉乌夫运球后,他没有动弹的意思。

等到拉乌夫真要走到挡拆位置的瞬间,他拆开了。

拉乌夫依然没有用上挡拆,而开拓者的防守却因为尤因突如其来的一拆,四分五裂。

梅森竟然和罗伯特森撞到了一起,拉乌夫看见尤因手指篮筐,直接送出一记空接传球。

“猩猩成精了!”路易如此感叹道。

尤因身上有很多路易从新秀时期念到现在的毛病,但有一样,是连路易都挑不出毛病的。

那就是他的挡拆和掩护。

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挡拆质量、挡拆时机、挡拆方式、挡拆选择……对一支要打大量挡拆和掩护战术的球队来说,尤因这种内线太完美了。

麦克海尔做不到尤因那么高的完成质量,但还是那句话,让球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判断对方的挡拆是真挡拆还是假挡拆再决定换防不换防的安排,是一种注定无法奏效的错误决策。

因为无论能不能看出对手的挡拆意图,防守都得谋定而后动,对方不动,你也没法动。

可是对方若是先动了——比如麦克海尔先行顺下,克利福德能反应过来,但身位已经被拉开,这时再动,即使能利用封盖威胁影响麦克海尔的进攻,也注定会把本方的防线扯乱。

麦克海尔给尤因内传内。

猩猩再度隔扣克利福德。

一个假掩护,把开拓者的换防体系搞得鸡飞狗跳。

同时,开拓者的凡尔登防线也开始暴露出问题。

公众认为阿尔文·罗伯特森的补强对开拓者来说,是一手好棋,他让凡尔登防线增加了深度,可以让乔丹在特定的时候坐下来休息。

但是,现在麦克丹尼尔打不了,他们少了个和对手肉搏的悍将,罗伯特森和乔丹的防守属性重叠,两人都属于喜欢骑脸持球人把对方往死里逼的侵略型防守者。

同样的防守下,罗伯特森效果不如乔丹,由于新加入球队不久,和队友默契又不够,因此在前场无法带来凡尔登防线的窒息感。

尼克斯适应了那种防守强度后,莱利发现,他们无法逼出尼克斯的失误了。

第九百四十八章 货真价实的吊打

莱利无奈地请求暂停,寻找破解假挡拆的策略。

其实,这种进攻要破解很简单。

只要油漆区多塞几个人,内线顺下进去就无法获得舒适的进攻空间。

可是,一旦这么做,凡尔登防线的无限换防就无法维持下去。

因为如果内线需要有两个人才能确保无虞,光靠三名球员在外围轮转防守,不足以限制尼克斯的进攻。

因为尼克斯场上的阵容至少有两个在外线是具备投篮能力的球员。

莱利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只要尼克斯的内线假挡拆顺下,负责牵制底角射手的球员要第一时间回缩篮下。

而本该和尤因/麦克海尔对位的梅森/克利福德,则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轮转到尼克斯的底角射手面前。

这终归只是一种理想主义。

虽然有可行性,但开拓者从未针对性练习过。

等暂停结束,开拓者的侧翼球员凭借移动速度迅捷的优势,果然在尤因顺下之前卡住了油漆区。

但是,和尤因对位的梅森,却没有莱利意料中的那么快。

他迟迟没有到位。

看见负责防守威尔逊的乔丹选择收缩进油漆区,该把球传给谁,拉乌夫看得很清楚。

威尔逊接到传球,梅森的防守还未到位。

等他托球而起,梅森的防守才到跟前,但来不及出手封盖,威尔逊的三分就已经飞出手心。

开拓者让凡尔登防线的成员在阵地战采取无限换防,是一种将运动能力利用到极致的方式。

这一招并不高明。

特别是现在,尼克斯拿出了针对性的破解策略,莱利仍然坚持此道,颇有种“如此好牌在手,不好好秀一秀怎么行”的意味。

看莱利固执地保持无限换防,就像看克蕾尔·莲实每部作品都要秀骑术一样。

虽然莲实的骑术确实顶尖,但每回都这样把对手搞得死去活来,难免让人腻味。

这种跳不出舒适圈的行为不值得学习。

无限换防之所以在小球时代盛行,正是因为勇士让“小阵容”流行了起来。

小阵容加上挡拆和可怕的外线三分威胁,让本就攻防失衡的比赛环境愈发地偏向进攻方。到后来,各队为了限制小阵容变得不计后果,只注重对位,不注重效果。所以,你打小阵容,我也打小阵容,中锋身高两米零六不要紧,能够防出来才是王道,如此方能实现无差别的换防。

但当下几乎没有小阵容,莱利选择无限换防,既是炫技,也是秀肌肉。

不巧的是,遇到了尼克斯。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