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570章

作者:沉默的爱

就像威尔逊从不会把尤因的玩笑当真。

在队内,他们的关系很特殊。

两人不是朋友,互相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甚至其他球员都要在他们两人之间站队。

但这没有影响到他们在场上互相配合,如果有架要打,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为对方出头。

只要没有明显的利益之争,这就是健康的竞争。

次日,赛季最后一个大奖揭晓。

1988-89赛季的常规赛MVP,属于帕特里克·尤因。

他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队友本杰明·威尔逊。

威尔逊在MVP竞选中最大的优势是媒体亲和度,他比尤因受欢迎和追捧,是新生代的球星中唯一能与乔丹相提并论的侧翼球星。

可是,尤因就是房间里的大象。

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他都是尼克斯的老大,包括威尔逊都多次对外声称尼克斯只有一个老大(那就是尤因)。

从数据上来看,尤因也是毫无疑问的老大。

常规赛场均23分12篮板4助攻3.8盖帽,季后赛场均24分11篮板5助攻4盖帽。

与之相比,威尔逊受球权和战术限制,在这个赛季并没有刷出耀眼的数据。

即便全方位不如尤因,凭借媒体的亲和度,在MVP投票上依然是以很小的差距输给了尤因,反过来想想,一旦威尔逊在未来打出了与尤因媲美的数据,这点差距会被抹平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至此,四年级的尤因,完成了对一阵、一防、DPOY、MVP的收割。

这一天,尤因训练迟到了。

路易没给他好脸色:“怎么了,拿到MVP就不按时来训练了是吧?”

“我路上堵车……”

“是啊是啊,拿了MVP之后路上的杂种们就开始堵你的车了,之前怎么没堵过?”

“我真堵车了!”

“我相信你啊,毕竟拿了MVP嘛,搞不好你连车牌都换成MVP了吧?人家不堵你堵谁啊?”

尤因大怒:“你他妈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我信啊,可是凯文也是MVP,他们为什么堵你不堵他?”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别让他们活

尤因当选MVP,对纽约来说,有非常明确的历史意义。

上一个当选MVP的尼克斯中锋是威利斯·里德,他代表着纽约的职业篮球进入第一个巅峰期。

路易反复强调过这个概念,他认为70年代初,尼克斯的两座总冠军,对职业篮球商业化的推动,远远大于凯尔特人的13年11冠。

如果他的这个想法被奥尔巴赫得知,大概率会被拉入黑名单。

但这就是事实,只有赢得总冠军的纽约才能把职业篮球推向全美。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

在纽约夺冠以后,NBA的商业化走势开始出现,60年代难以想象的50万年薪、60万年薪……百万年薪,逐渐涌现。

尤因的MVP勾起了许多人的怀旧之情。

尼克斯突然间成为了纽约城最受欢迎的职业体育队,只有大都会能与之相比。

大都会和尼克斯一样,在MLB是头号冠军热门,但他们没有像尼克斯那么确定的夺冠前景。

比起不确定的未来,现实的纽约人更愿意为尼克斯买单。

在岛人消沉、洋基各种作死、巨人队让球迷疯狂仰卧起坐,乃至被时报传出“再看我是狗”的著名社论的今天,尼克斯的崛起,改变了很多事。

路易本人对这种城市效应感受不大,因为他早就习惯了。

系列赛进入第二场,查克·戴利不会就此放弃。

他的助教布兰登·马龙(Brendan Malone)就尼克斯的挡拆战术提供了一种设想:“无限制的换人防守,以确保不会被挡拆战术造成多打少的困局。适当放弃外围防守,充分相信防守强度可以让外线手感下降。”

这已经非常接近小球时代的换防理念。

Game2,活塞使出这一招后,路易更加放心地把球交给威尔逊,顺便替补斯托克顿,让霍纳塞克首发。

第一场已经证明威尔逊作为持球大核心的潜力,如果活塞坚持要用换防来逼他们打巨星球,他也可以接受。

而且,没有球队能同时照顾到内中外三个区域的防守。

活塞要布控中距离,对外线势必会松懈很多。

上半场,尼克斯的射手们意外地没有给予活塞致命的回应。

尼克斯的空位三分投得并不理想,但路易看都不看,在落后的下半场明确要求延续上半场的打法。

活塞对威尔逊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但他们无法威尔逊在拥有强力队友的情况下,研究出个什么XX法则锁死威尔逊。

当路易看见活塞防守端在有明显强弱侧站位时,会把兵力稍微向强侧倾斜,果断叫暂停让威尔逊注意弱侧。

这一点小小的失位,被路易发现后加以布置,威尔逊回来直接对角大横传找到米勒和霍纳塞克。

他们的三分逐渐开花结果,给予活塞巨大的威胁。

此外,无限换防,不是一般球队能打的。

尼克斯能打无限换防,在于他们的人员配置足够好。

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防三个位置的防守弹性。

光看首发,就有尤因,威尔逊,麦克海尔这样的全能换防战士,经常在一场比赛中防三四个位置。

换防强的往往是锋线,一般的后卫就算对同位置的防守再强,如果错位防守效果不好的话,路易也不会把他们放在场上参与无限换防。

可是,活塞有这种配置吗?

光看首发,他们有杜马斯,能防三个位置的后卫;伊洛,在路易的眼里,他就是技术细腻身材缩小版本的斯蒂文斯,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3D;沃西,惊人的敏捷性使得他在换防的时候很有优势,能够换防三号位,顶防四号位,跟上速度不快的二号位。

然后,就没了。

阿吉雷不适合换防,他的防守问题很大。

马洪是奥克利那样的打手,当个蓝领还凑合,换防就一般了。

帕里什是个地道的工兵型中锋,他可以干很多事情,就是每件事都不够顶尖,换防这种背离当代内线职责的属性,他是一点都没有的。

可以说,活塞的防守配置符合当代防守强队的需求,但要玩换防这种小球时代的产物,是完全不够的。

换防型球队的核心要求就是球员在换防后单防能力要够,如果球员本来就没什么换防弹性还要换防,那只不过是把防守弱点主动暴露给对方罢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连锁的逻辑关系。

如果尼克斯的空位三分不开,活塞的换防在有人参与包夹的情况下,即使他们只有三名球员适合换防,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毕竟当代的防守比小球时代有个明显的不同就是给足了进攻方身体接触,对抗越是激烈,包夹给予进攻手的影响就越大。

所以,上半场尼克斯空位投篮不开,比分落后,路易却坚持策略不动摇,让球员继续那么打。

因为他心里清楚,只要外线投开,活塞这套路也就到头了。

射手一开,活塞的防守就陷入了混乱。

单防,威尔逊会打爆他们任何人。无论戴利怎么做,活塞的防守都会被他这一点所影响。

包夹,就像在两瓶毒药里选择了一瓶50%会发作,而且发作后必死的。

因为只要尼克斯开始进三分,那分数是蹭蹭往上涨。

第三节结束前3分钟,84比74,尼克斯领先10分。

活塞换下杜马斯和沃西休息,路易却留威尔逊在场上,并大手一挥,让安吉、罗德曼、斯蒂文斯、塞利上场。

看见这个阵容,MSG沸腾了。

前排的伍迪·艾伦挥舞着拳头怒吼:“别让他们活!”

所有人都知道,这五个人站在场上意味着什么。

谋杀紧逼,路易的成名之作,摧毁凯尔特人王朝的杀手锏,此刻祭出来打排名联盟第二的防守强队。

可以奏效吗?

“啊哈!Little Lu开了一瓶可乐,看来这场比赛的悬念马上要消失了!”

马夫·阿尔伯特是第一个发现路易在心情放松的时候会喝可乐的播音员。

在比赛中后段,路易喝可乐,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奥尔巴赫抽雪茄的胜利宣言。

作为可口可乐的代言人,他们还专门为路易出了一款专属可乐。

当然了,味道是没变,只是改了个名字,典型换皮不换药还有一大堆人认为这比原来的可乐更好喝。

路易没想到喝可乐会变成胜利宣言。

查克·戴利看见尼克斯的谋杀紧逼小组上场,感到很不安。

虽然尼克斯这个赛季很少用谋杀紧逼,可是每次使用,都没有辜负“谋杀”之名,当场就把对手一波打死,不留情面。

此时,无论他们怎么做,是让首发回来,还是让第二阵容顶住,都是遂了路易的心意。

你让首发来顶,第四节他们还有体力和尼克斯决战吗?

如果你想靠第二阵容赌一波,那么这场比赛的悬念很有可能维持不到第四节。

教练组的一念之间,就可以决定整场比赛的结果。

戴利的决定是,把杜马斯留在场上,让沃西休息。

但他还是决策失误了。

活塞在场上留了两个内线,一个是马洪,一个是詹姆斯·爱德华兹。

一个公认的事实:在谋杀紧逼面前,传统内线毫无价值。如果内线没有可以直面防守的持球能力,还不如上五个后卫或者前锋。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