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535章

作者:沉默的爱

鲍勃·沃尔夫认为,如果尤因一年能拿300万,威尔逊也可以。

贝勒反驳:“尤因是总决赛MVP!”

沃尔夫回呛道:“Benj是季后赛MVP!”

“哪有这个荣誉?”

“纵观整个季后赛,难道Benj不是尼克斯的MVP?”

这场谈判最难的地方,就是沃尔夫拿尤因的合同出来说事的时候,贝勒都得找借口把话题引开。

尤因的合同,在当时看来是败笔,但这份合同长达十年,现在虽然仍是全联盟最大的合同,但随着工资帽的增长,不出两年,就会有球员的薪水超过尤因。

威尔逊和他身后的团队提出这种要求合情合理。

他可以不是尤因之上的球队老大,但等级不能低于尤因。

最终,路易参与了进来。

恰是那个时候,乔丹和开拓者重签了一份8年2500万美元的新合同。

路易以此为据,说道:“Benj,我很想给你一份和派翠克差不多大的合同,但今时不同往日,我们的工资帽无法负担那么多的钱。就连MJ,为了保持球队的薪资空间,都只是签下了一份对他而言很普通的顶薪。”

威尔逊没有回答,沃尔夫代表他说:“Benj和MJ不同,Benj是冠军,他理应得到更多!”

路易玩笑道:“那么,8年2501万如何?至少比MJ多了1万。”

威尔逊喜欢这个点子,主动说道:“成交!”

威尔逊的这份合同签订之后,他的新秀合同自动作废。

这也是80年代的特点,工资帽还不完善,所以,只要球队有足够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需要用新合同取缔旧合同。但威尔逊也不是就此和尼克斯绑定8年,这份合同里含有跳出条款,每隔两年,他都可以从现有的合同跳出,与尼克斯签下一份新合同。

对于威尔逊的续约合同的金额数字,敏感的纽约媒体自然不会放过搞事情的机会:“1965年,威尔特·张伯伦签署了职业篮球历史上最大的合同——3年10万美元。同样在那年夏天,比尔·拉塞尔签下了3年100001美元的新合同。他需要的不是那1美元,他需要的是比威尔特赚得更多。23年后,Benj做了同样的事情。他签下了8年2501万的新合同,而MJ是8年2500万。他需要的不是那1万美元,他需要的是比MJ更多。因为他是总冠军,而MJ不是。”

你只好感叹,各行各业的人类历史,都只是在不厌其烦地重演旧日的故事。有的让人心碎,有的让人激动,而有的,让你只想嗑瓜子看戏。

第六百零三章 汉城往事

过去两届奥运会,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苏联和美国两大阵营的国家相互抵制彼此,导致竞争力下降,国际上的两大派系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

与此同时,1988年奥运会被许多人视为美苏紧张的冷战关系正在缓和的迹象。

美国和苏联将在夏季奥运会上相互竞争,这是1976年以来的第一次。

同时,这也是韩国人向外展示自我的一次盛会。

就像《时代周刊》所说:“奥运会是韩国人为自己举办的一场精心设计的派对,让世界欣赏从战争废墟中崛起的经济奇迹。”

由于路易身处美国,他看见的消息,也大多是美国人的。

什么美国人杰基·乔伊纳-克西(Jackie Joyner-Kersee)创造了七项全能的世界纪录

在一场跳板预赛中,美国跳水运动员格雷格·洛加尼斯(Greg Louganis)在翻筋斗时头部撞在跳板上。在现场进行了几分钟的缝合后,他又回到了跳水板,并最终在那次比赛中赢得了金牌。

佛罗伦萨“弗洛·乔”格里菲斯·乔伊纳在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三枚田径金牌后,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

但最劲爆的,还是100米短跑,加拿大飞人本·约翰逊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卡尔·刘易斯,但却在不久后被查出使用兴奋剂,成为今年体育界的最大丑闻

在之后的轻重量级拳击比赛的决赛里,韩国人完美地诠释了他们的体育精神。

对阵双方是后来统治90年代职业轻重量级拳坛的美国传奇选手小罗伊·琼斯和韩国选手朴熙洪。那场比赛琼斯击中对手的次数为86次,远远多于对手击中他的32次。在这样巨大的明显优势下,裁判依然把这块金牌判给了当时的东道主韩国。

赛后,两名当值裁判被指控接受了韩国人的贿赂,被禁止主裁未来的奥运赛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裁判都这么没节操,在另一个级别的拳击比赛里,身为夺冠热门的韩国运动员道丁一就遇到了一个公正廉洁的裁判。他勇敢地在韩国人的土地上给出了公正的判决——当韩国的热门拳击手被淘汰,立志向世界展示当代韩国人精气神的西八哥们,竟然在全球直播的镜头中当众殴打裁判。而且,负责主要输出的C位是道丁一的教练和助理教练。

这场比赛,路易看了直播。

他惊奇地在直播里看见了几个比尔·兰比尔的粉丝,就是那几个以劝架之名补上输出的韩国官员和现场工作人员。

如此这般趁乱大打出手,一群人围殴裁判的画面,给路易看嗨了。

观众也骚动起来,空中酒瓶、座椅乱飞,拳台乱成一团。

当裁判被救出来的时候,已经被打得面目全非。

赛后,韩国人不依不饶地请求比赛复盘,想找出裁判的问题,结果被证明,裁判的判罚完全正确。

拳击比赛里的两大丑闻,加上本·约翰逊的兴奋剂丑闻,以及开幕式上的和平鸽在众目睽睽下被烧死的乌龙,在路易心中并列1988年奥运会的四大记忆点。

除了这些,路易主要关注的是男篮比赛。

这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和B组。

美国、西班牙、巴西、加拿大、中国、埃及被分在同一组。

每组的前四名将进入淘汰赛,对中国来说,阻止他们进入淘汰赛的对手,正是美国的指定宠物加拿大。

期间,中国队以宋韬和余天粲这对双塔,击溃了埃及。

大败西班牙,和美国僵持三节第四节被一波流,和巴西拼到最后关头惨遭神圣之手奥斯卡·施密特绝杀,和加拿大的比赛,余天粲送出7记大帽,外加宋韬统治级的28分15篮板,以4分优势战胜加拿大,排名小组第四挺进淘汰赛。

淘汰赛遇见如日中天的南斯拉夫,中国队40分惨败,结束了奥运会之旅。

路易在南斯拉夫队里看见了许多熟人。

德拉岑·彼得洛维奇、托尼·库科奇、“单换科比”·迪瓦茨、迪诺·拉贾。

彼得洛维奇是1986年尼克斯选中的球员之一。

路易知道,他和施密特不同,他想挑战更高级别的联赛,从他在奥运会展现出来的水平来看,他绝对有打NBA的实力。

而且,会是个非常强的进攻机器。

“德拉岑,我的德拉岑,他什么时候来NBA啊?”路易已经开始琢磨彼得洛维奇要来的话,他把阵容里的谁踢掉合适。

和路易一起看了比赛的汤姆贾诺维奇则说:“除非国际篮联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否则这些人是不会来美国的。”

“快了。”路易笑道,“这个快了。”

淘汰赛上,美国队轻松地干掉了波多黎各,挺进半决赛和苏联会师。

和16年前的慕尼黑不一样,这次,美国人对于自己的球队没有绝对自信。

在路易看来,这件事就像1984年开拓者选了鲍维是一样的。随着时光飞逝,对于几十年前的事,很多人会犯下历史修正主义错误。比如“这届美国年轻人天赋不够啦”/“在当时选择鲍维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家都选大个子啦”的传闻。乔丹和鲍维的对比,前文已提,此处不多说,单说这届美国队,从选人上就存在巨大争议。

谁让他们的主教练是约翰·汤普森呢?路易和他是朋友,但汤普森就是个傻比。

何况,这支球队有两名NBA选秀状元。

大卫·罗宾逊和丹尼·曼宁,就国际比赛来说,他们是完美的,具备超强机动性和进攻空间的现代内线。还有两个值得信赖的投手米奇·里奇蒙德和何塞·霍金斯。还有两个能力出众的侧翼——尼克斯今年的新秀丹·马尔利与“橡胶人”斯泰西·奥格蒙(Stacey Augmon SF/SG)。

但汤普森在其他位置上的选人完全搞砸了。

控卫位置上,他来了出举贤不避亲,选了自己在乔治城大学的弟子查尔斯·史密斯(不是刚刚选秀完的那个)和宾博·科尔斯(Bimbo Coles PG)。

前者除了和今年的乐透秀同名外,没有可取之处,未来选秀也是必将落选的货色。除了入选美国队的奥运会代表队,他下一次登上媒体头条是因为肇事逃逸和在家里挨了两发子弹。

科尔斯虽然在未来成功进入联盟,但只是个平均水准的后卫。

汤普森为了添加这两件私货涮掉的名单如下:

加里·佩顿、蒂姆·哈达威、穆奇·布雷洛克、罗德·斯特里克兰、史蒂夫·科尔。

他就算把天才高中生肯尼·安德森或者未来杜克大学的核心主控鲍勃·赫利拉进来,都比迷信自己人要好。

他把乔治城大学的两位平庸的后卫加入美国男篮代表队,同时放弃了突破分球和让射手在两个对角位投射的战术布置——这在三分线更短的国际比赛里是最佳的取胜配方——同时,就像在带领一支天赋大幅度加强的惊叹队,要求执行高压防守,让一群学生去恫吓在海外赛场身经百战的成年人。

这要是脑子没进水,路易绝对不信。

不妙的是,他们的对手苏联队,并不害怕乔治城那套高压打法,而且非常喜欢转移球让球员在外围投三分。

一支球队避开了所有正确的选项,而另一支球队拥抱了所有正确的选项。

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男篮国家队在输球前,美国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汤普森的选人争议极大,他们的对手苏联兵强马壮,所以当一场被完全压制的比赛发生在汉城,大家都能接受。

苏联人在半决赛干掉了美国人。

而且,双方的差距并不是未来的球迷印象流式的那样——大卫·罗宾逊被萨博尼斯打爆了。不,从场面和数据来看,罗宾逊25分钟内拿下19分12篮板2抢断2盖帽50%命中率,比出场36分钟拿下13分12篮板2助攻1抢断1盖帽50%命中率的萨博尼斯还是有优势的。

在何塞·霍金斯受伤后,美国队只剩下里奇蒙德和马尔利两个靠谱投手。这种情况下,汤普森还忽略了最后的赢球密码——死糙罗宾逊——是路易没想到的。

罗宾逊被脑抽的汤普森“省着用”的情况下,里奇蒙德手感全无,苏联队的两名立陶宛裔球员大爆发,萨鲁纳斯·马丘里奥尼斯(Sarūnas Mariulionis SG)和利马斯·库尔蒂纳第蒂斯(Rimas Kurtinaitis SG)爆发,干碎了美国队的后卫线。

在汤普森没做对任何一道题的情况下,美国队的失败是注定的。

尽管如此,汤普森依然有勇气说:“我想,这个结果很多人都没想到,但是,这帮孩子不应该被指责,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路易绝对相信这帮人尽全力了,至于他这个主教练有没有尽全力就不知道了。

而且,美国队被苏联队干碎所引发的另一个意外事件,让路易没想到。

因为萨博尼斯,波特兰开拓者被骂惨了!

第六百零四章 一切源于汤普森

为什么美国队输给以立陶宛人为主体的苏联队以后,美国国内的球迷要骂开拓者呢?

因为,萨博尼斯在出征奥运会的比赛之前,接受了开拓者派去的医生的治疗。

萨博尼斯长期处于不科学的高强度训练下,2米2的巨人本来就难以保持健康,他所处的环境,使他受伤的概率更大了。

开拓者一直都想让萨博尼斯登陆NBA,但现在,他仍需要为苏联效力。一旦去打NBA,就代表着不能代表苏联参加奥运会,这在当时是极其敏感的。

除了宋韬这种通过路易内部操作,钻了规则的空子,其他国家队的头牌,即使有打NBA的能力,也不会来美国。

开拓者明知得到萨博尼斯的机会渺茫,却仍然像对待自家球员一样。

萨博尼斯在海外遇到任何伤病,开拓者往往表现得比他的老东家还要关心,动辄就要把人带到美国来治疗,顺便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花花世界腐蚀他的心智,好让他彻底明白继续为苏联效力没有意义,阿美瑞卡才是人类的灯塔。

长期以来,开拓者都和萨博尼斯保持着联系,只是这次比较敏感。

萨博尼斯和未来的超级巨星大卫·罗宾逊打得旗鼓相当,他的实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如果能登陆NBA,开拓者最后一块短板便没有了。

可是,萨博尼斯毫无疑问是立陶宛小关羽,任凭波特兰拜金封侯送马⑴,他就是不肯在奥运会解除对职业球员的限制之前前往美国。

开拓者被骂就被骂了,路易自己是不当回事的。

这场比赛刷新了他对萨博尼斯的认知。

之前他没看过萨博尼斯打球,对他的印象,是约基奇那种大控锋。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