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25章

作者:沉默的爱

这种风格由杰克·麦金尼(Jack McKinney)确立,后者带队打出10胜4负的战绩后遭遇车祸,保罗·韦斯特海德(Paul Westhead)接替了他的执教工作,并且基本上是萧规曹随。

麦金尼原来怎么打,他就怎么打,还越打越好了。

路易喜欢湖人这种奔放的球风,但这支球队有几个隐忧。

贾巴尔是定时炸弹,但魔术师的笑容有可能治愈他。

魔术师不得不和诺姆·尼克松(Norm Nixon PG)共享球权,目前他是新秀,还可以忍耐,长此以往,怎能甘心?每一个控卫都是护食的疯狗,谁要抢他们的球,他们就会发疯。

路易这看了一圈,简单地写下几支强队的球探报告。

但这更多的是为他自己而写的。

如果将来他要执教,他希望打造出一支怎样的球队。

能够肯定的是,他想要的球队不是比尔·菲奇治下这种一板一眼地跑战术,几乎所有人都很压抑,且不能让伯德这种拥有无限可能的怪物尽情释放能量的刻板打法。

但是具体要怎么打,他也在摸索。

目前他唯一能给出的建议就是把球给伯德。

执教真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如果你有好球员,可能随便打打简单的战术就能拿下比赛,如果没有好球员,又要一定程度的战绩保证,那就非常考验执教功底了。

在路易的心里,他有一个雏形。

但他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

第三十四章 弗吉尼亚大学的史前巨兽

路易在菲奇身上学到了很多,但他不认同菲奇的执教理念和比赛哲学。

菲奇给予球员的压力实在太大太大了,经历过海因索恩时代的老队员可能很难适应他这个风格。

就连上赛季精力充沛到可以同时担任球员和教练的考恩斯,都不止一次抱怨菲奇的强权统治。

高压带队的典范,无疑是帕特·莱利。

路易认为高压不能长久,而莱利在湖人度过了9个成功的赛季。要知道,那九年间,湖人的胜率最差的一年有65%,夺冠赛季都是70%以上的胜率。

胜利是解决矛盾的良药,但球员最终会厌倦。

当无法带来胜利,莱利在纽约的统治时间只持续了四年,直到在迈阿密大权独揽,工作才稳定了下来。因为他既是教练员又是总经理/总裁,他有篮球运营部一切人员的去留任免权,即使退到后台,教练也只是他的傀儡。任何球员对他的统治表示不满,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送走。

这种尖锐的执教方式,不为路易所喜。

但菲奇不像莱利,他倒像是更有野心的拉里·布朗,脾气暴躁,对球员刻薄,但能在媒体面前讲几句布朗万万说不出口的俏皮话,同时对于管理层的运营权有着明目张胆的欲望。

考虑到凯尔特人的运营权捏在奥尔巴赫的手里,还能对此有想法只能说是艺高人胆大。

揭幕战上,他通过一份观察报告看出了路易的才华与潜质。

但随着路易给他的报告越来越多,他感觉像是路易在执教而不是他在执教。这是他无法接受也坚决避免的。

因此,当1980年到来,菲奇决意打造自己的风格,按照自己的意志执教。

路易发现他的球探报告越来越不被菲奇重视,而作为助教,他能提供的帮助又很有限,菲奇总是一副战术上重视他,战略上又蔑视他的两面嘴脸。

就这问题,他找奥尔巴赫反馈过。

“人人都知道比赛计划是你制作的,一旦赢了球,大家都会念你的好,他初来乍到,首先要做的是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奥尔巴赫闷了口古巴雪茄,“你正在影响这个进程。”

如果是这样,路易有理由怀疑菲奇在战术上对约翰·朗的轻视,和完全不想使用兰比尔,完全是因为这两人是他向球队推荐的。

“好吧,执教这一块,我确实是外行。”路易有点做不下去了,“给我一点活吧,我想出差。”

“咳咳!”

主教被呛着了。

“出差?”奥尔巴赫道,“出什么差?你现在可是助教!”

“既然比尔想要树立他的权威,而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那我就出一趟差,走个个把月的,等我回来,应该没问题了吧?”路易还说道,“我领两份薪水不能只做一份工作吧?”

奥尔巴赫不得不承认路易说得有道理。

“也好。”

“今年的选秀大会我们会有非常靠前的签位,你就借这机会去看看那些好苗子吧,尤其是弗吉尼亚大学的那个大家伙。”奥尔巴赫同意了。

路易眼神四处扫描着,“那这经费……”

“少不了你的!”奥尔巴赫白了他一眼,“记住了,尤其是弗吉尼亚大学的那个大家伙!”

路易相信想要选谁,奥尔巴赫心里是有数的。

只是他老人家看球员,往往就是去现场看几眼,觉得想要,就会找各种办法让人觉得他不想要,然后开始操作。

“我看你在波士顿憋了这么久,这次出去,不把所有的热门球员都给老子弄清楚,你就别回来了!”奥尔巴赫蛮横地说。

“太过分了吧,所有的热门球员?”

“怎么,有问题?”

“有一点小问题!”

“什么问题?”

路易正色道:“得加钱!”

“滚出我的办公室!!!”路易走远了奥尔巴赫还愤愤不平地嘀咕,“这个见钱眼开的狗杂种!”

为了得到更多的经费,路易提前预支了两次出差的经费,到手10000美元。

同时他的手上已经有了一份名单,是队里的其他球探搜集来的热门人选的名单。

名单上还附注简短的特点记录。

其中,特意大写加粗的一个名字,是弗吉尼亚的拉尔夫·桑普森(Ralph Sampson C/PF)。

即使是路易这种不关注高中篮球的人,也听过桑普森的名字。

传说中,此人超过220公分的身高,健步如飞,运动能力可怕,能够在高位跳投,像后卫一样运球,中锋的身材打得犹如得分后卫,高三那年已经享誉全美,NCAA每一所大学都想愿意给他提供奖学金,在一场有十几家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宣布把天赋带到弗吉尼亚大学。

他被认为是贾巴尔之后最好的高中球员,也将是贾巴尔之后最好的大学球员,更是NBA下一个时代的统治者。

任何一份球探报告和介绍他的文章都会把他和张伯伦、贾巴尔这等巨擘内线相比。

路易所费解的,也正是这个。

按说如此人物,犹如2019年杜克大学的锡安、2014的威金斯、2007年的奥登、2003的詹姆斯、1997年的邓肯……任何球队拿到状元签都会无脑选下的球员,怎么他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真的对此人毫无头绪。

球探有看走眼的时候,媒体有胡吹乱捧的时候,但这种每个人都要吹一把,恨不得把他吹出地球的吹法,很少吹错人。

难道他像威金斯一样无欲无求?还是像奥登那样还没起飞就坠机了?

路易看了下弗吉尼亚的赛程表,他们在星期六那天有一场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比赛。

他直接去买了机票。

既然所有人都如此盛赞桑普森,那必然有其中的道理,总不能所有人一起瞎眼,真要像威金斯那样有“竞争欲望”上的不足,也肯定会有球探指出。因为像这种球员,通常会表现出“没有强烈的求胜欲”、“有时候会在场上发呆”、“只要苏醒就无可阻挡”——尤其是最后一条,这是最危险的一种倾向,看起来是在吹捧这个球员,但却能给人带来强烈的疑问。

要是他一直不醒,怎么办?

关于桑普森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路易只有亲自走一遭,才能知道。

第三十五章 独角兽

雷诺兹体育馆(Reynolds Coliseum)

路易从波士顿赶到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主场,和未来各种动不动上座数可以达到万级别的大球馆比,雷诺兹体育馆显然要小得多。

正常状态下只能坐进5600人。

路易没想到的是,这比赛一票难求。

还好他提前一天来这里踩点,请北卡州立大学的女同学喝了几杯,顺便出卖一下色相,请对方帮自己搞一张球票,才得以进入其中。

路易发现有很多球队都派出了自己的球探。

只要是有机会在六月份拿到状元签的,基本都会关注桑普森。

路易一眼看去,熟人还不少,新泽西的球探、犹他的球探、金州的球探,甚至,芝加哥公牛的总经理都亲自来了。

这也难怪,桑普森被广泛认为拥有张伯伦的天赋,并成为拉塞尔那种终极赢家的潜质。作为两头巨兽的结合体,他又没有贾巴尔那种愤世嫉俗,喋喋不休,无病呻吟的大小姐脾气。

根据某个球探的说法,桑普森前阵子的NCAA首秀,把一名具有NBA潜质的大四中锋直接打爆。

还送出了一个篮板上沿的惊天封盖。

今晚,对手的阵容间接地给他搭出了一个好舞台。

北卡州立没有足具分量的内线,首发中最高大的是六尺七寸的阿特·琼斯(Art Jones PF),换算下来,只有2米01。

“路,你也在这!”

这嗓门,路易不看都知道是谁。

杰克·麦克马洪,这老爷子也来了。他很奇怪,因为费城应该没有那么靠前的签位。

“杰克叔叔,你这是奔哪出啊?”路易笑问。

“拉尔夫是十年来最不容错过的球员,我当然要来看看!”麦克马洪这番定论,颇有些惊人。

但转念想想,魔术师和伯德虽然都很优秀,但此时,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未来会在这个基础上成长多少。

而桑普森确实是肉眼可见的天赋。

“你也看好他?”路易问。

“当然,而且其实你们没有观察他的必要,这家伙必定能成才,也必定不属于你们。”

“为什么?”

“你觉得他像是那种打完一两年NCAA就跳进NBA的短视年轻人吗?”麦克马洪看起来是球员读满大学四年才能参加选秀规则的忠实拥护者,“他很好,也有亮眼的未来,但现在还只是一个胚胎。”

路易对此不置可否。

麦克马洪和他聊完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比赛开始之后,路易拿出了笔和笔记本。

在攻击“矮人国”的比赛里,桑普森从一开场就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