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1337章

作者:沉默的爱

路易伤人中带着点风趣的点评令观众越来越多地订阅了TNT的电视频道。

只要有路易出席的节目,收视率总会上升,遇上焦点战,路易是否出席节目甚至会成为观众选择观赛平台的风向标。

这也让TNT为了提升路易的出勤率费尽心机。

从提升待遇到提升路易在节目里的话语权,种种可以割让的全部都让了,路易却没有改变当前这种生活状态的打算。

执教和管理球队的时间久了,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的路易格外享受这种生活。

一月中旬,路易提了新机。

为了迎接这架崭新的庞巴迪全球快车,路易还在日落山庄附近花了数百万美元盘了一块地作为机场和机组人员的维护飞机和平时值班的地点。

月底,NBA迎来历史之夜。

凯尔特人客场对战马刺。

当时,桑普森距离贾巴尔的总得分纪录只有11分,这对仍然能够场均拿下%5分的唯一先生来说没有任何压力。

为了把这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夜晚的商业价值无限放大,马刺特意将主场临时转移到可以容纳六万多球迷的阿拉莫穹顶。

比赛进行到第三节,马刺79比61大比分领先。

桑普森在罚球线位置单手抓球,用最擅长的持球面筐进攻,从大卫·罗宾逊的头上高抛出手,打板命中!

那是唯一先生的单场第12分。

这一球意味着贾巴尔牢牢占据了将近十七年之久的历史总得分王终于异位。

波波维奇主动叫暂停让为了这一刻不惜花三倍票钱来到现场的四万多球迷有足够的时间向桑普森表示祝贺。

尖叫声与欢呼声属于唯一先生。

阿伦·艾弗森亲自把比赛用球拿到桑普森的手上,然后又开了几句玩笑让对方大笑不已。

当晚的比赛没啥悬念,胜负也不是观众所在意的。

马刺赢了比赛,桑普森完成了使命。

波波维奇说:“拉尔夫是那种三十年才出一个的球员,我很荣幸我们能成为这个历史瞬间的一员。”

艾弗森直接说:“我说拉尔夫是历史第一中锋,应该没人反对吧?”

大卫·罗宾逊不知道是想恶心尤因还是什么。

“拉尔夫和我们从来都不是同一个物种,他是唯一先生,没有人可以复制他的风格,在他的巅峰期,每次和他比赛前我都要向上帝祈祷,我希望拉尔夫对我好一点,让我可以体面地打完比赛。感谢上帝,拉尔夫从未让我难堪,这对很多与拉尔夫同时代的中锋来说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路易感觉自己可能太过敏感了。

他听完罗宾逊对桑普森的吹捧,第一感觉是这家伙和尤因是不是有什么仇?这字字不提猩却句句不离猩是什么意思啊?

赛后,桑普森宣布,他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退役。

“我从未想过我能打这么长的时间,也从未想过我能走这么远……无论如何,我已经做到了我所能做到的最好,感谢一路上所有给予我帮助的人,我的时间到了。”

桑普森在完美的时间点打破了纪录,然后恰到好处地宣布了退役。

常规赛还剩下一多半,之后,凯尔特人的每一场比赛,都是桑普森的退役巡演。

也许是桑普森的话题太热门了,那一周的午餐会,奥尔巴赫就说起当初他和路易说服桑普森提前参加选秀的故事。

奥尔巴赫沙沙的嗓音将众人带到了二十年前。

那个可恶的大学教授和犹豫不决的桑普森让午餐会的客人又气又疑。

如果里德失败了,拉尔夫怎么会参加1981年的选秀大会?

奥尔巴赫神秘地一笑,目视路易:“剩下的,你来说。”

也不是奥尔巴赫不想说,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路易当年说服桑普森参加选秀的详细细节。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促使桑普森参加1981年选秀的关键人物,不是里德,而是……当时年仅21岁的路易。

奥尔巴赫的话勾起了路易对往日的美好回忆。

讲故事也是有技巧的。

可以细说,也可以简说,或者建立在事实上讲述神话。

游说桑普森参选的故事本身是枯燥的,路易可不想让人知道他为了干这事特意冒充体育记者打电话给桑普森的队友打听情况,然后在桑普森常去的餐厅里蹲点几个钟头,喝了无数可乐才将他“逮捕”。

路易笑道:“故事很简单,我和拉尔夫私下里见了一面,并向他详细阐述了留在大学的弊端和提前进入职业篮球的好处,最后,我在他面前放了张一亿美元的白条和一罐可乐。留在大学,他的未来就像可乐一样,虽然好喝,但终究上不得台面。而进入NBA,他的前景价值一亿美元。”

“结果你们都知道了,虽然他打了二十年的NBA都没赚到一亿美元,但他相信了我为他描绘的蓝图。”路易戏谑地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无法提供对方拒绝不了的价格,还可以现编一个,只要对方信了就行。”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M世代的激斗

起初,路易并不习惯每周二飞到华盛顿参加由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组成的午餐会。

当他发现来参加午餐会的大人非富即贵,他将此当作拓宽人脉的交际场所。

很快,他又发现在这里真的可以无拘无束地说话。

比如,某特勤局分局的局长公开在午餐会上对基们表示厌恶,且不担心有谁会把他的话捅出去。

而且,路易很快利用自己的江湖地位成为了午餐会的核心成员。

大家伙以奥尔巴赫为首,他的意见和故事是最值得一听的,而路易紧随其后。

如果谈话内容涉及篮球领域,路易的优先级甚至会被排到第一位。

尤其是当奥尔巴赫谈论起80年代的凯尔特人第二王朝时,几乎处处都离不开路易的身影。

众人由此得知,18岁的路易挖掘出了约翰·朗作为进入凯尔特人球探部门的敲门砖。来年,他又从圣母大学里找出了当时根本不被看好的比尔·兰比尔,然后,又通过著名的M.L·卡尔的赔偿交易发现了活塞的运作漏洞,让奥尔巴赫借机狠狠敲了对方一笔,使活塞不得不送出更多的选秀权。

那两个选秀权最终演变成了拉尔夫·桑普森和伊赛亚·托马斯。

而桑普森还是路易游说之后才决定参加1981年选秀大会的……

历史将功绩记在了奥尔巴赫的头上,但参加午餐会的人都已知道,路易才是那个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人。

奥尔巴赫也从不回避此点,他也不需要通过抢功来标榜自己的伟大。

路易在午餐会找到了一种类似于冥想期间洗涤心灵的感觉。

他可以在这里放松和自由地发表观点,还因此结识了很多的朋友。

而且,路易坐上私人飞机后,他对于午餐会更不排斥了。

每周二,他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中国多尔。

最近,路易发现了一个问题。

保罗·加斯顿好像也成为了午餐会的常客。

每次午餐会结束,加斯顿都会特意找到路易多说上几句,言辞中的招揽之意是很明显的。

路易至今没有被对方打动过。

关于复出的事,路易不是没考虑过,但他很快就打消了。

复出做什么呢?

很多退役的名宿在退休生活中会一次次因为无聊的日常而萌生复出的想法。

路易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因为篮球已经给了他足够多的满足,他甚至不知道他还能在篮球运动中得到什么。

从1983年夏天正式握上教鞭以来,他打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防守球队,将职业篮球引入了防守时代;随后,又在洛杉矶建成了不可战胜的银河战舰,并通过“美丽篮球”像约翰·伍登那般奠定了宗师地位,虽未能将时代从崇尚防守转向追求进攻(规则不支持),但美丽篮球的创意和思路,得到了广大球队的学习和模仿,影响深远的种子依然播下,当它成熟之后,整个NBA将处处都是路易的足迹。

最后,他又在去年夏天率领中国队击败了如日中天的美国队,不可思议地拿下了奥运会男篮金牌。

路易真的不知道,他还能在篮球运动中得到什么。

而且,TNT宽松的工作安排,让他越发厌倦NBA教练的工作强度。

每年从九月中旬的训练营开始不得停歇,一直到来年的六月中旬才能结束整个赛季。

身为教父,路易肯定不能在赛季结束的时候就休息,所以他还得继续工作,要参与球队选秀,得制定休赛期的计划,看看球队需要什么补强和引援……也就湖人最后那几年实力太强,他又存着时间一到就走人的想法,所以没太操心这方面的事。

可国家队的工作却让他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他厌倦了没日没夜地思考下一场比赛该怎么打。

有时候他不禁想,要是能推出一个长期代替他执教的代理人就好了。

打弱队的时候就交给对方指挥,打强队之前看看对方成色,如果值得认真对待,就亲自出马,如果不值得,也可以丢给代理人练手。

而这种事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身为教练员若是不能长期亲临一线,又如何让球员归心,又怎么树立威望?这两样都没有的话,又谈何执教?

尽管路易的脑子里塞满了摆烂和躺平的想法,但他也从未动过宣布退役的念头。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突然厌倦平淡的生活,想给自己找点刺激。

这种事,就得脚踩两只船,给自己留好退路,方才能无后顾之忧。

所以,路易对加斯顿的邀请可以说毫无兴趣。

奈何这家伙跟入魔了一样,像极了那些被发了好人卡还不知难而退的舔狗,和他玩起了死缠烂打。

一月底,詹姆斯·多兰来电。

迈阿密热火想通过交易得到约翰·斯托克顿,为此,他们愿意送出两枚不受保护的首轮签。

以斯托克顿如今的实力,别说两枚首轮签,一枚都很难换。

热火想要斯托克顿无非是看重他的组织串联能力。

一个好的控卫可以让内线的得分难度倍减。

蒂姆·邓肯现在是全迈阿密海滩的希望,只要能减轻他的负担,热火什么事都愿意干。

路易不认为这是好主意。

不交易斯托克顿的理由和尤因一样,得给俱乐部留下好名声。

斯托克顿是全队资历最老的球员,也是NBA历史总助攻王,为球队效力多年也算任劳任怨,如今也没几个赛季好打了,把人交易真的很败人品。

小多兰接受了路易的建议,尼克斯按兵不动。

随后,NBA迎来了今年的全明星周末。

今年的全明星正赛名单,由新生代和中生代主导。

老一辈的球员除了威尔逊和桑普森之外,几乎全部出局。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