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12章

作者:沉默的爱

他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第十六章 多情的人总被无情的伤

六月,路易将他的薪水一分为二。

一份寄给家里,虽然这个钱不多,但这是他的心意和为家里分担压力的责任感。

李轩冰以为他还在度假,得益于美国人对NBA的普遍厌恶,以及球探又是整个系统中最缺少关注的存在,所以,短期内,路易没有被曝光的风险。

选中伯德为凯尔特人埋下复兴的基石,而另外几个出色的选秀,看起来也必将在未来发挥作用。

路易花了一周的时间放松,然后准备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他想要一份明年将升到大四的毕业生的名单。

他的工作刚开启,就被人打扰了。

当时他正在球探办公室里,两周前见过的秘书突然进入他的办公室。

路易记得这个秘书,因为他传达了老板的意愿,希望球队像前五顺位的球队一样跳过伯德,更实际一些。

“路,这个时间点大部分人都在休假,你这是?”秘书带着善意而来。

“我的同事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而我还是个孩子,我连法定喝酒年龄都没到。”路易的话让秘书脸上升起一丝古怪的情感。

你还是个孩子?然后就能随便拿你的脚去踩约翰·基里利亚的脸?

又有几个孩子能在那么羞辱基里利亚后全身而退?

“我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我不能有一刻懈怠。”刚在七个陌生女人的肚皮上度过七个销魂之夜的“孩子”如是说。

秘书赞扬道:“难怪莱文先生会那么看重你!”

“莱文先生?”路易只迟疑了一秒钟就意识到秘书口中的“莱文”先生正是凯尔特人的老板欧文·莱文。

但是,凯尔特人管理层和老板不和是1966年之后的传统艺能。

得罪老板,他顶多被扣工资,得罪奥尔巴赫,他别想在这混了。

所以,“我只是个孩子。”因为他是个孩子,所以麻烦的事别找他,他一个低级球探何德何能啊?

“别紧张,路。”秘书越是这样路易就越紧张,“欧文先生听说了你在通气会上的事,他把你比喻成管理人士中的摩西·马龙。你还很稚嫩,但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路易像痴呆了一样傻笑:“可我现在还是个孩子不是吗?”

秘书是真没想到他的脸皮如此之厚,别人说他是孩子也就罢了,那往往是为了反对他说的话——18岁的小屁孩说话也要听吗?他们想传达这样的信息——可是,他自己怎么能当真?

他都是凯尔特人的正式雇员了,还搁这扮嫩呢?

“好了,路,我现在正式代表欧文先生询问你一件事。”

“但愿是我这个孩子可以回答的事……”

秘书问:“你有兴趣在其他的城市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吗?”

这番话,问得路易转不过弯。

如果他没听错的话,老板希望他另谋高就。

这是70年代的开人方式吗?先花式吹捧他一番,然后说你被开了,而且话术比马总还要厉害,居然是“你有兴趣在其他的城市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吗”?哇槽,神了!

“我做错了什么吗?”路易不解。

“路,你误会了。”秘书解释道,“老板的意思是,他有意在另一个城市为你安排一个更好的工作。”

这……路易就更不懂了。

他一个孩子……虽然有穿越者的优势,并提交了他的考卷,可以预见最终会考高分,但他毕竟还没有得到老师的批复。这老板怎么心这么大?而且,去其他的城市从事更好的工作,那肯定和篮球无关了吧?

路易没听过有哪个老板同时经营两家球队。

“我唯一了解的只有篮球。”

路易刚说完,秘书淡笑道。

“莱文先生也没打算让你离开篮球。”

这件事太诡异,给他一个更好的工作,而且依然是篮球工作,如果莱文那么看重他,不应该把他留在波士顿为凯尔特人效力吗?

不管他安的是什么心,哪怕是好心,路易也不能拿前途去冒险。

“请替我转告莱文先生,谢谢他的美意。”路易郑重地拒绝,“我挺喜欢波士顿的,这里的生活让我感到舒适,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想法。”

秘书最后说:“路,过几天你就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到时候你仍然可以改变主意,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请相信我,莱文先生欣赏你的才华。”秘书递过来他的联系方式。

凯尔特人在70年代所经历的混乱,与两点有关。

球队的所有权频繁变更,他们换了许多的老板,而基本没有一个称得上是好老板。

他们要么独断专行还没钱,要么没钱,要么有钱但吝啬,要么兼具这些毛病……欧文·莱文属于第三者。他在一场官司中赢得凯尔特人的所有权,并且把球队的前老板送进监狱。

在他入主凯尔特人初期,他与球队教练汤姆·海因索恩发生了许多冲突,于是当绿军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海因索恩第一时间成为了背锅侠。

尽管拥有凯尔特人是一件让他深感骄傲的事,但1977-78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约翰·哈夫利切克退役战上所发生的一切,让这个富有权势的男人心灰意冷。

由于观众的喧哗,那场比赛延迟了8分钟,哈夫利切克走向球场中心,面对观众席,举起双臂,然后鞠躬。中场休息时,凯尔特人为他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仪式。由于哈夫利切克喜欢户外活动,所以他们送了一台露营车给他。

这是莱文做的主,他很欣赏哈夫利切克这种恪守本分并完成所有力所能及工作的匠人。

他也特别爱出风头,因此,当各位名人上台讲述哈夫利切克有多伟大的时候,他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不知道的是,球迷并不喜欢他。虽然奥尔巴赫从不在媒体面前批评他,但海因索恩却擅长用他的大嘴巴给他的老板找难堪。媒体再跟着造势,球迷只能从有限的视角收获对莱文的无限憎恨。

莱文甚至还没说一句话,在主持人把他介绍给全场观众的时候,球迷的嘘声山呼海啸般席卷了花园。

莱文的妻子捂住嘴巴,他的孩子被吓哭,而他自己只能强颜欢笑,当镜头远离他的时候,他充满愤怒地离开了花园。

他很吝啬,不愿意花太多的钱去建设球队,但当下的NBA本来就风雨飘摇,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往里面多砸钱。对莱文而言,他已经对这支球队尽心尽力,努力想要融入凯尔特人的他并没有取得效果。

哈夫利切克的退役战的嘘声依然环绕在他的耳边,他与这支球队的关系由此被斩断。

于是,六月底,NBA每年一度的年度会议上,他向总裁拉里·奥布莱恩申请将凯尔特人搬迁到一个更有利可图的市场。

这在会议上引发了地震!

第十七章 谦虚的美国人

NBA总裁拉里·奥布莱恩严词拒绝了莱文的申请,凯尔特人有光辉的历史和深厚的球迷基础,联盟不能让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球队离开波士顿。

可是,莱文脱离波士顿的决心已下。

年度会议上坐满了满心想要改变自己困难处境的人。

布罗法勇敢者队的老板约翰·Y·布朗(John Y.Brown)对波士顿很感兴趣。

他手下的勇敢者队在布罗法度过了一个艰难的赛季,他已经决心把球队搬走。

布朗是个随心所欲的赌徒,为了获利他肯做任何事情。

他意识到布罗法没有球迷基础,把球队留在这里迟早会破产,可是他们和布罗法大礼堂的合约还有五年,合约中有一个附加条款,如果赛季期间平均上座率没有超过4500人,场地所有人可以单方面结束合同,并且不用支付违约金。

虽然布朗人在布罗法,但他的心已经变成了其他城市的形状,他可能没办法让勇敢者队变成一支总冠军,但要摆烂的话,可太特么容易了。他进行了一系列离谱的操作把球队变烂,成功将平均上座率减少到4500人以下,再去找人家解约,结果成功了。

本来已是箭在弦上,没想到莱文给了他更好的选项。

他提出了股权交换,要与莱文进行NBA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仅此一次的球队交易——他送出布罗法勇敢者,得到凯尔特人。这样,他们都摆脱了自己想要摆脱的,并且都有光明的未来。

奥布莱恩的目的是把凯尔特人留在波士顿,至于凯尔特人的所有权交给谁,他不关心。此事无关其他老板的利益,因此,没有人会顶在杠头上阻止它发生。

投票顺利进行,两位老板互换了球队。

另外,经过联盟法律顾问大卫·斯特恩的专业建议,奥布莱恩同意莱文将勇敢者迁移到加州的想法。

到六月底,双方只剩下一个问题。

布朗和莱文都不想便宜对方,他们都希望从已经烂的不成样的球队里挑走好苗子到新球队里。

此事,布朗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把挑选球员的权利交给波士顿。莱文本来可以进一步阻碍波士顿的重建,但他没那么做,他将挑选勇敢者球员的权利留给奥尔巴赫,这是他对这支球队仅剩的温柔。

同时,他要带走凯尔特人的四名球员,其中两个是已经成为自由球员的凯文·昆纳特和科米特·华盛顿(Kermit Washington PF/C),另外两个人选,他瞄准了今年凯尔特人选秀大会上选中的球员。一开始,他想拿走弗里曼·威廉姆斯和拉里·伯德的签约权。如果他真的这么做,许多人所了解的80年代将完全被改变。

然后,他那位完全不懂篮球的弗兰克·罗斯曼(Frank Rothman)律师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他认为,应该带走那些来之能战的球员,因为他们没办法确认伯德这种被球探誉为百年一遇的苗子到底能打成什么样。而且他还要在学校里再打一年,他要是受伤了呢?他要是突然变废物了呢?他跑不快也跳不高就他妈会投几个球……就让波士顿等着他们的“救世主”降临吧。

莱文竟然觉得他很专业,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带走了威廉姆斯和莫里斯·奇克斯。

莱文接手勇敢者队的第一时间就将他们搬到圣地亚哥,并把球队更名为快船队。

奥尔巴赫为首的绿军管理层在这股不可抗力的胁迫之下,从一团乱麻的勇敢者队中选择了“坏消息”马文·巴恩斯、比利·奈特(Billy Knight SG)、“精灵”阿奇博尔德和两个未来的次轮签。

关注篮球的波士顿人以为他们可以松口气了,但未来还会发生许多让他们娇喘连连的事情。

王朝的复辟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在莱文离开之前,秘书最后一次打电话给路易。

时至今天,路易已经知道莱文的想法。

也许莱文真的欣赏他,如果他去了,他会被重用,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18岁就在管理层占据一席之地的篮球人。但那样的话,他隐瞒李轩冰的事就瞒不住了。还有,他听说莱文把勇敢者更名为快船队。他想起快船队的下一任老板唐纳德·斯特林的事……这让他打了个激灵。

短暂的美好瞬间被不确定的恐怖未来所包围。

他拒绝了最后的机会,毕竟他才18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会,而这绝不是最好的机会。

七月,凯尔特人迎来了全新的团队。

路易有些遗憾,他一手选中的莫里斯·奇克斯还没为凯尔特人打一场球就被莱文拐跑了。

现在他相信莱文真的很欣赏自己,不然不至于选择让路易在通气会上大出风头的奇克斯作为新球队的组建班底。

路易从K.C·琼斯的手里接手了一份新名单。

里面集中了大部分的大三球员,他们将在九月份升为大四。

名单上还简短地备注了他们的大学数据,一些标有星号的球员是波士顿的本土明星。从吸引球迷的角度考虑的话,这些人是重点的观察对象。

路易懒得管这个,本土情节是最要不得的,NBA又不像CBA那样各队都有自己的青训队,选材方面可以向本土靠拢,从全国挑选精英的选秀制度让选择本土人才而忽略更好的外地人才变成了一种极度的不职业行为。

几百个名字看得路易眼花。

他一看时间,已近中午。

肚子轻轻地叫着,提醒他该进食了。

路易只得将文件带在身上,他渴望像发现奇克斯那样,再从这几百个名单中找到一个让他觉得耳熟的人。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