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827章

作者:苍穹之鱼

“直接说吧,你们要什么,可以给本王什么!”杨毅双眼炯炯发光。

暗中与萨珊联手,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需要殿下派出一支骑兵,从北方绕过里海,南北夹击高加索,消灭罗马人的主力兵团,事成之后,咸海北方的土地全部属于殿下!”希摩甘巧舌如簧。

杨毅冷笑一声,“本王的大军若能抵达高加索,自然会拿下咸海之北的土地,还用得着你们决定这些土地属于谁?”

“尊敬殿下,您固然可以攻下这些土地,但若是没有我们波斯人支持,恐怕很难在斯拉夫人的进攻下,守住这些地方,此次合作只是开始,将来,灭亡罗马帝国之后,会有更大土地属于您,一个强大的帝国将从您手上诞生,到那个时候,您将不用再看中原皇帝的脸色。”

希摩甘非常自信自己的言语能打动这位年轻的国王。

来之前,他已经收集了所有关于杨毅的信息,分析了他的性格、喜好,以及在大秦的地位和处境。

可以说与萨珊人结盟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千算万算,算不到杨毅对杨峥的敬畏和崇拜早已深入骨髓。

只要杨峥还在一天,杨毅有一千个胆子也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阁下似乎没有听清楚,本王说的是你们能给什么,而不是空口白牙的许诺!”杨毅当了这么多年的夏王,自然不会是政治白痴。

很明显,萨珊人就是想空手套白狼。

许诺这种东西,谁还敢当真?

希摩甘一呆,忽然觉得这位年轻的国王并不好对付,“放眼天下,只有我们萨珊帝国能成为殿下的朋友,我想这一点就足够了。”

萨珊帝国的招牌在中亚有非常大的威信。

但这只针对中亚的小国和部族,杨毅是什么人?

没道理一个大秦的皇子、国王,遇到事,掉头去依靠萨珊人。

杨毅还不至于如此愚蠢,“本王现在知道你们为何会战败了,如今形势,是你们萨珊需要本王为盟友,而非本王需要你们,看看你们的对手罗马人在汉国的所作所为,萨珊若不改变,必将会是战败的一方!”

到目前为之,萨珊一个有分量的正式使团都没有。

大秦虽然没有跟罗马结盟,但已经事实上偏向罗马人一些。

在此基础上,萨珊还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也就不难解释他们在战场上的失利。

杨毅强大的自信令希摩甘不知所措,“回去吧,回去想好再来跟本王谈!”

希摩甘一脸不甘心的失望,还想再劝,却被杨毅眼神中蕴藏的威严震慑住了。

年轻气盛,从容自若,却又野心勃勃……

这样的人显然不是他几句话就能说服的,“那么尊敬的殿下,期待下一次再与您详谈。”

萨珊使者刚在没多长时间,赵雄就闻着味来了。

赵雄前脚来了,夏侯栩后脚也到了。

这更加让杨毅笃定两人在夏国各有势力。

“萨珊人来找本王结盟,二弟三弟意下如何?”以杨毅的身份,不屑于欺骗自己的结义兄弟。

而且与萨珊人结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殿下必会拒绝。”赵雄瞥了一眼夏侯栩。

杨毅笑道:“哦?二弟何以如此笃定?”

“萨珊人偷偷摸摸的来,说明并非真心结盟,意在挑唆夏汉西域都护府三方的关系,殿下当慎重。”

“哈哈,不愧是二弟。”杨毅佩服道。

夏侯栩拱手道:“小弟以为,若萨珊真心与殿下结盟也无不可,可效仿汉国,暗中拉拢亲我大秦人士,一则,输出我儒家教义,二则,将来也可为殿下所用。”

只要杨毅不公然举旗造反,杨雄和夏侯栩都还站在他这一边。

中亚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

占领七河流域以及康居南藩的夏国最强,立国已经十三年,去年强行国众汉化,更是加强了对内的掌控力。

杨毅麾下精锐一万三千众,常规兵力已经高达五万,若是振臂一呼,弄出十来万控弦之士不是什么难事。

夏国境内很多牧民都是天然的骑兵。

这样就不难理解杜预要限制夏国了。

当然,朝廷和杜预只是要限制,而非一棒子打死。

所以杨毅有些特别的举动,也都在容忍范围之内。

既然汉国输出的方向是罗马,夏国向萨珊输出影响力也无不可。

萨珊的七大家族之下,还有大量的空白之地。

波斯人的统治之下,还有其他不信奉袄教的族群,南方的大食人一直蠢蠢欲动,掀起数次叛乱。

“二弟三弟大可放心,萨珊人还会找上门来的。”杨毅笃定道。

他的气质也越来越像一个王者。

第九百五十二章 儒

望着跪在地上的老三杨宏,杨峥的怒气其实早就去对待七七八八。

不是每个孩子都精通权谋。

杨宏当年因夏侯芷一致无子而交由她抚养,后来夏侯芷怀了杨旭,杨宏也就疏于管教了。

跟所谓的名士们混在一起,沾染了不少恶习。

“起来吧,你不当这淮王也是件好事,以后在太学里安心天文数术,一样可以做出些成就。”杨峥声音温和起来。

在外面是君臣,在这里则是父子了。

种种证据表明,他是被人利用的,这也说明他心思相对单纯一些。

虎毒不食子。

杨宏身上罪责也没到那一步,褫夺了他王爵贬为庶人,已经是非常大的惩罚。

“父皇不怪罪儿臣?”杨宏惊讶的抬起头,满脸泪水。

似乎他对这个淮王也不是很在意。

毕竟“名士”的心胸要宽广一些,有没有这个王爵在身,他终究是大秦的皇子。

杨峥只是褫夺了他的王爵,却并没有清除出宗室。

安稳富贵一生,终归是没问题的。

杨峥抚了抚自己双鬓间的霜发,叹息一声,“有何怪罪?封王是朕的诏令,还好那些恶事不是你所为,不然今日我们见面之地就不会是这里。”

“儿臣有眼无珠,辜负父皇。”杨宏的脑袋重重磕在木板上。

杨峥却笑了起来,当初把他封为淮王,就没打算他能干什么,不过是代表老杨家镇守江淮而已,真有出息,杨峥早就把他封出去了。

“好了,好了,朕给你找了个师父,太学大学士刘徽,你好生的跟他学,将来朕的泰兴大典中,希望能见到你的名字。”

当世算学的泰斗,无疑是刘徽,是华夏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之人。

出身低微,却对学术孜孜不倦。

严格来说,刘徽是实用数学的奠基人,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两部著作,很多数学思想领先了西方近千年,后世以他的名字为月球八个地貌命名。

儒学最缺的就是逻辑和实用。

刘徽的数学思想正好可以弥补。

大秦统一天下之后,别人都是征辟,唯独他和皇甫谧是请。

成为太学的大学士,全家在大兴城住最好的宅邸,衣食住行的待遇,与杜预、卫瓘等三省主官等同,每年宫廷宴会,都会宴请他们以及家眷,赏赐更是每月不断。

此举就是为了给天下人做出表率,大秦对这些人的尊重。

“儿臣遵命!”杨宏的声音洪亮了一些。

《泰兴大典》也差不多进入尾声了,历时近七年,收罗天下名书,包罗万象。

历年的科举已经以《泰兴大典》为基础。

算学、医学、工学、农学等等其他杂学每年取士的名额不在儒学之下。

其实这些年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士族子弟大多偏艺术类,要么音律,要么丹青,要么诗词。

豪强子弟多偏军事类,良家子从军越来越多。

寒门多重传统的科举路数,苦读四书五经。

庶族则多青睐算学、医学、工学等科目,朝廷对这些科目的学生有生活补助,衣食住行全包了,考上太学之后,一样光宗耀祖。

其实儒学在魏晋时代已经渐渐进入了衰落阶段。

乱世之中,儒家的那一套唬不住人了,曹孟德说杀孔子后人孔融全家就杀全家,司马家三代读的四书五经不少,做的事情却背道而驰,对儒学的打击也不小。

两汉经学流弊很多、形式繁琐、内容驳杂。

及至魏晋时期,战乱频仍,人心动荡,仁义道德换不来一口饭,一件衣,遂趋于衰落,是以玄学兴起,但玄学主要是道家思想的复兴,兼具儒家,并非是儒家的复兴。

以至于嵇康曾公开声称“非汤武而薄周孔”,时人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

也就是儒家跟不上时代了。

杨峥的《泰兴大典》看似在抬高其他学派、学术,实则也是在为儒学指明一条新路,要么如今日的大秦一般融合其他学术,改良自身,要么就在历史的故纸堆里面彻底沉沦下去,成为一具僵尸。

儒家只是华夏文明中的一叶,如今其他枝叶也茂盛起来,儒家何去何从,就看儒生们自己的选择了。

不过儒生们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

开始积极的向外拓展。

以杜预为代表的儒士已经开始把手伸向域外。

杜预在西域、中亚极力推动儒家,改良教义,以适应当地人的胃口。

儒家在中原趋于没落,但在西边仿佛获得了新生,比起萨珊、罗马人的教派,儒家教义还算温和包容。

水平也比他们高不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