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403章

作者:苍穹之鱼

但姜维如同一个极端冷静的猎手,不受任何言语的挑拨,在风雪中等待下一次出击的时机。

如果没有意外,这支人马应该会被姜维的虎骑军一口一口吃掉。

但意外终究还是来了。

雄浑的马蹄声自西北面而来。

霎时间便压住了风雪的呼号声。

大地一同震动起来,一列青黑色骑兵冲出风雪。

“天水校尉周旨在此,尔等可是田章?”一将跃出,人如虎,马如龙。

田章擦干脸上的血泪,“正是。”

“尔等愿归附镇西将军否?”

“愿——”田章歇斯底里的大吼起来。

“尔等且去,某来断后,伍巢你引一千骑,护住他们。”周旨极为干练。

“唯!”一将越众而出,手中长矛向后一招,一千骑兵从军中分离而出。

“今日救命之恩,他日必定舍命相报。”田章不愿欠下人情。

周旨略一点头,“好汉子,改日再与你痛饮!”

一千骑护着所剩不多的雍凉军退下。

风雪之中,狼群再现。

两军对垒,周旨摆开阵势,毫不畏惧。

初生牛犊不怕虎,两千凉州骑兵对阵一千虎步军,也没道理畏惧。

姜维领军勒马,“尔等好不知礼,此军乃我口中之食!速速交出,看在杨兴云的面子上,放尔等归去!”

“陈仓城已落入尔等之手,何必赶尽杀绝?”周旨一步不退。

“哼,此去陇山,尚有七十里,你护的住否?”姜维被田章那句“必灭你蜀国报仇雪恨”激出了火气,这一句话准确命中了姜维的要害。

加上这一年多来,又是段谷大败,又是各种内斗,让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

“田章已是我凉州将士,还望老将军明察。”

这一句“老将军”对姜维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讽刺。

姜维冷冷的盯着周旨,“你现在投降,饶你一命!”

周旨正欲再讽刺几句,却听到左右两面传来盔甲铿锵之声。

“投降不死!投降不死!”

蜀军的呼喊声惊天动地。

蒋斌、傅佥领着万余蜀军赶到了……

姑臧。

杨峥收到陈仓的急报后,眉头忍不住皱起。

田章突围,投奔自己,蜀军追杀,周旨驰援,但救回了田章,周旨却被蜀军围困。

虽然突围而出,部下却折损近半,周旨本人也受了伤。

这算是杨峥听到最坏的消息了。

很难想象姜维会不顾大局,向自己出手。

某种程度上,司马孚的离间之计成功了。

其实站在蜀国的角度,司马昭平定淮南之后,肯定会重兵攻打凉州,到时候,是自己求他们,而不是他们求自己。

这大概就是蜀国和姜维的底气所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果司马昭跟自己拼的两败俱伤,蜀国的机会就来了,一半可能是进攻关中,另一半的可能就是攻打凉州。

怎么看都是后面的选择靠谱一些。

因为关中他们守不住,但凉州加上陇右他们是有可能守住的。

现在,杨峥不仅要防备东面司马昭,还要防备南面的蜀国。

“先弄清第一件事,田章可不可靠,是不是司马孚派来的死间。”杨峥揉了揉额头。

“唯!”

“第二件事,派出使者,问一问姜维什么意思!”地缘上盟友,也是地缘上潜在的敌手,杨峥觉得自己对姜维够意思了,当年姜维北伐,粮草不支,自己不富裕的情况下,转手就是几千石粮食。

这次攻打长安,杨峥也是积极响应。

是姜维自己觉得不安全,疏远自己。

然后陈仓之战,自己得士卒百姓,姜维得城池,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姜维依旧拒绝了。

当然,他有他自己的考量,虽然是蜀国大将军,但其实权柄并不大,身陷内斗之中,身不由己,杨峥可以理解,但这次对自己出手,怎么都说不过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姜维几万大军久攻不下陈仓,让田章突围而出不算,连周旨的两千骑兵也对付不了。

蜀军的战力严重下滑。

“姜维背信弃义在先,应该是他们主动赔罪才是!”一提起背叛,孟观就激动起来。

“形势如此而已,将来与司马昭大战,我们还指望他们在秦岭中吼一嗓子,现在我们乱起来,便宜的是司马家,小不忍乱大谋。”杨峥也很愤怒,若是以前,早就出兵报仇。

但眼下大环境不允许。

与蜀国大打出手,基本就是自取灭亡了。

以前还对卫瓘的提议扭扭捏捏,现在看来,没什么扭捏的了。

其实随着自己与蜀国利益的重叠,这种摩擦将会越来越多。

双方也不是什么真正盟友。

就算是盟友又如何?

孙权为了荆州的利益,还不是果断出手?

这年头,你不吃别人,别人就来吃你!

“传令,封李特为颇岩校尉,令其选募羌卒精锐,再令孙阳为宣义令,配合其行事,务必在两年内为本将练出一支飞檐走壁的无当飞军!”

第四百三十三章 备战

焦彝与蒋班投降司马昭后,恰逢全端的子侄全祎、全仪犯了国法,与全氏部曲护送全怿母亲投奔魏国。

司马昭大喜,钟会模仿全祎、全仪的字迹,写了劝降信,使人送入寿春城中。

信上说孙綝恼怒全端等作战不力,想要杀尽全氏族人。

孙綝为人骄横凶虐,为了上位,轻于杀戮,连朱异这种国之重将和自己人都杀,更不用说全氏一门。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全端是信了。

全端、全怿、全静三人当即率领部曲突出城去,向司马昭投降。

寿春城中士气更加低落。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诸葛诞此时才如梦方醒,大造攻城器械,昼夜五六日攻南围,欲决围而出。

然而司马昭早有准备,新征集的大军全部赶来。

王基与陈骞布置的工事堑垒甚峻,鹿角相叠,表里再重,厚重如山。

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器,弩矢及石雨下,淮军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伤亡惨重,诸葛诞不得脱,复还入城,然城中粮食越发枯竭,不断有淮北士卒逃出守城,投降司马昭。

司马昭一概宽宥之,令其在城下招降纳叛,动摇城中最后的一点军心。

胜利即将降临在司马昭头上。

诸将皆欲求战,王基和石苞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该给诸葛诞一击。

司马昭道:“诞之逆谋,非一朝一夕也,聚粮完守,外结吴人,自谓足据淮南。钦既同恶相济,必不便走。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戮。吾当以长策縻之,但坚守三面。则诞、钦、咨等必成擒矣。”

与诸葛诞、文钦一样,唐咨也是魏国的叛将,黄初六年,利城郡叛,推安远将军唐咨询为首,被魏军击败,由海路逃入吴国,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

司马昭稳如泰山,城中的诸葛诞却如热锅上的蚂蚁。

每年的夏秋之际,便是淮南的雨季,淮水暴涨,直接淹到寿春城下,冲毁司马昭的营垒,然后诸葛诞挥军掩杀,重现当年关羽水淹七军的盛举。

若战事顺利,别说割据淮南,直接入主洛阳都有可能。

这个计划在他脑海中徘徊了数年,比起王凌和毌丘俭,诸葛诞更精于算计。

每年他都会观察淮水,年年如此。

起兵之前,他还请过精通天文之人预算过,淮南将有暴雨……

然而头上的浮云都飘了大半年了,越来越厚重,却一滴雨也不下。

此时此刻,他再也不相信什么命中有二水相助的谶言,因为马上就要面临绝食的困境。

每天逃走的士卒有数千人。

逃又逃不出,坐困孤城,部众离散,其心情可想而知。

正烦闷时,文钦建议干脆遣散淮北之军,以节省粮食,寿春城交给他麾下的吴军坚守即可。

寿春城中唯二的战力就是淮北士卒与豫州军,其他七八万的淮南军,如当年的毌丘俭部众一样,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

诸葛诞自然不会听从。

文钦却固执己见,一次又一次的找诸葛诞商议。

两人早在曹爽掌权时期,便素来不和。

文钦自恃曹爽庇护,横行无忌,粗猛无礼,多次顶撞上司,既得罪了当时的扬州都督王凌,也得罪了时任扬州刺史的诸葛诞。

见诸葛诞不采纳自己的建议,文钦满腹怨言,私下埋怨诸葛诞谋算太多、行事拖延,以致有今日之困。

诸葛诞闻言大怒,伏亲兵死士而杀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