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266章

作者:苍穹之鱼

一旁的杜预神情钦佩。

但杨峥的套路不止这些。

待众人热情稍稍冷却,选了几个上了年纪的羌胡奴隶,让他们以自己的经历诉说过去与现在的生活。

杨峥治下的西平固然不是什么人家乐土,但至少让人人吃上了饭。

不再有人饿死,也不再有人冻死。

西平的几个大户服服帖帖,不敢有丝毫违令之举。

奴隶们开始支支吾吾的讲述着,到后来,想起自己以往凄惨的经历,不知不觉带入其中,有些人还声泪俱下。

“他们打我、折磨我,一饿就是三天三夜,我当时只有九岁……”

“我父母老迈,不能放牧,就被他们推下山崖……”

中原也许不是什么好地方,但西面的羌胡过的更惨。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族的,反正杀来杀去,部落转眼兴灭。

这种感染力也是巨大的。

烈日下,除了知了声,以及他们的哭诉声,全场一片安静。

他们的悲欢是相同的,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

为何西域羌胡如飞蛾扑火般不断内迁?

因为中原曾是唯一的文明火炬。

而现在,这道火炬已在衰弱之中。

本来只有半个时辰的训话,一直从晌午延续到黄昏。

杨峥令庞青记下那几个声泪俱下的羌胡,也编入宣义司,为宣义从事,以后要在所有屯田和牧场演讲。

“属下现在知道何为宣义!”庞青一脸崇拜道。

杨峥简直给他上了最生动一课。

“你不妨把心得写出来,写错也不要紧,我帮你修改修改。”

“属下遵命!”庞青无比激动道。

宣义司的重要日益凸显。

闷头闷脑的玩刀子,迟早是扑街的命。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董卓以实际行动和身家性命证明只玩刀子是走不通的。

第二百七十章 缺漏

翌日,杨峥为宣义郎们壮行。

一碗烈酒,一把刀。

庞青每念出一个名字,就有一个英武的儿郎上前,端起烈酒一饮而下。

杨峥亲授以环首刀。

刀鞘上刻着“重振华夏复我神州”八字。

以羌制羌以战养战,能不能玩得转,就看着这三百六十一名宣义郎了。

过了大小榆谷向南,基本就进入高原。

地形复杂,山川比蜀中还要复杂。

若是大军进攻,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与性命。

后世乾隆两次攻打大小金川,前后投入六十万人力,七千万帑币,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

蛮干肯定不行。

怀柔攻心才是上策。

通常越穷的地方,越是愿意跟你玩命,战斗力越强。

送走了宣义郎,杨峥与杜预、尹春又巡视了折冲府。

河曲府兵,多以羌人为主,擅长山地和高原,分田之后,人人兴奋异常。

一千句口号,都比不上到手的利益实在。

有了自己的田地,并且还可以通过军功继续扩增,羌卒们斗志昂扬。

折冲府下发了一套皮甲、一把环首刀、一柄长矛作为基本装备,有条件的士卒自备战马和弓箭。

让杨峥没想到的是,府兵制的建立,还促进了民间商业的兴起。

围绕府兵的需求,铁匠铺、皮匠铺、酒肆、马市等等行业纷纷兴起,还有一些灰色产业也应运而生。

铁甲、刀剑、矛叉,都可以打造。

粮食、布帛、金银都是货币,杨峥甚至看到了少量的汉五铢钱。

西平承接丝绸之路,商贸本就发达,到处都是会做生意的人。

杨峥原本以为府兵很穷,现在才知道他们是最有购买力的一群人。

各种需求旺盛。

汉民最有钱,但汉民吃的喝的都见识过了,兵荒马乱的时代,汉民也都未雨绸缪,粮食、钱帛都囤着,从不乱花。

羌胡士卒就没有这个习惯,今朝有酒今朝醉。

破羌之战后,杨峥拿下金城,赏赐他们不少,花起钱来从不手软。

有活力的地方,通常就证明这一步走对了。

进取高原本是官府主导,但府兵们表现的更为踊跃。

一是军功,二是俘获掠夺,三是战后赏赐……

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古往今来,土地就是最强战斗力。

一次次王朝的兴起与分崩离析,大部分都是跟土地有关。

秦商鞅变法,北魏均田,西魏府兵,其实都是在处理土地与人的关系。

“属下有一个疑惑,若是府兵出战,田地谁人打理?很多羌胡士卒都是孑然一身,娶了婆娘才两三年,儿女幼小,地里无人打理。”尹春还是动脑筋的。

尹春、周放、袁效三人,尹春的潜力最大,所以杨峥才提拔他出来,独当一面。

秋收之后,土地里还会补种些豆黍蔬菜之类。

在冬季来临之前,还要稍稍平整土地,施肥等等。

妇孺肯定完成不了。

杨峥拍拍他的肩膀,“很好。”

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如此,不怕有问题,就怕找不到问题。

杜预也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尹春,“尹统制有何妙策?”

尹春作为河曲的最高长官,提出问题之前,肯定想过解决方案,看了一眼杨峥。

杨峥微笑鼓励,“但说无妨。”

尹春道:“属下以为,折冲长史可向屯田司申请,然后组织屯田奴隶,集中处理,消除士卒的后顾之忧,此可为定制。”

“不错。”杜预赞许道。

一个折冲府一千五百士卒,也就一万五千亩土地,对于屯田司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出来,此地没有外人,不需藏着掖着。”杨峥深知尹春内敛的性格。

尹春惭愧一笑,“知我者将军也。”

杨峥和杜预都笑了起来。

“属下的确有些想法,既然是军功授田,那么军功如何算?是士卒个人斩首计,还是集体军功算?”这个问题顿时问到了根子上。

杨峥顿时对尹春刮目相看。

西平武夫众多,文吏也在缓慢增长之中。

但这种洞悉军队细微之处的人还是少见。

这两年尹春成长不少。

秦以人头计军功,汉改为割耳。

而到了三国,战事频仍,又变成斩首计。

一边打仗一边割人头,这画面怎么想怎么不对。

万一对面故意送一队炮灰给你割人头,再埋伏一波人反割一波人头……

而且杀死一个敌人,有时候是两三个人协同之功。

不能谁提着脑袋,谁的功劳就大啊。

这么一搞,都猥琐在后面,等着割人头,谁还上去砍人?

士卒争功,或者杀良冒功不是什么新鲜事。

秦简中就有过记载,一名秦军甲士刺杀另一甲士,只为争夺后者手中的首级,幸好被伍长发觉,制服了刺杀者。

这还是被发现的,没被发现的不知有多少。

“你可有解决之法?”杨峥笑着问道。

魏军也有军功爵制,也是以斩首计,还有先登、陷阵、斩将、夺旗等功,但这么多年,早已千疮百孔,军中将领,哪一个没有家世背景?

至少这么多年,雍凉只有一个徐质,算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

而且魏军的爵制,也不适用于现在的西平。

杨峥才一个太守,连杂号将军都被褫夺了,现在封部下们杂号将军?重号将军?食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