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第80章

作者:倚夜听雨

“若这么做,煤炭成本会变得非常高吧,我们又有何利可图!”孔雀皱眉道。

“有时候区位的重要性,比矿物原产地要更加重要,而且你需要记得我们卖得可不是煤炭,而是卖得标准!”李泰从容道,“你只需要把这个体系搭建完善就可以了。”

“遵令!”孔雀虽然不理解,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李泰看着孔雀继续说道:“接着第二点,建立一个实验室,对煤炭性质进行全面研究。

这研究主要是为了积累知晓煤炭的基础性质,像是烧得更高温度,烧得更加长时间,能够与铁融合能够产生钢等等。

不要怕花钱,就是要专门砸钱让人研究,研究煤炭的一切信息,不论是否有用!

这东西是我们的根基,我们需要它的所有信息!”

“属下明白了!”孔雀听到李泰这般的话,马上答应下来。

李泰说到这里,想到了什么似的继续道,“大商铺如果进入稳定期可以慢慢放手。

它只是盘活高陵的工具,现在高陵已经不需要大商铺来继续添砖加瓦了。

但布匹的话继续抓牢,你可以尝试着拿钱改进机器来增加织布效率。

不过最重要得还是要想办法掌握更多丝织品的原材料。

毕竟一旦改进了织布效率,以你现在掌握的布匹原材料肯定是不够的!”

“布匹原材料基本都被关东世家把握,贸然插手怕是会引起对方的误会!”孔雀苦笑道。

说实话,这年代如果没有足够渠道,想要跨州甚至跨道去做生意是非常困难的。

就算身后站着越王,但李泰的影响力出了关中也就没有丝毫了。

而原材料这种东西往往是世家豪门把持,孔雀哪怕有心想要插手,但根据对方本土盘根错节的联系,想要绕过世家豪门直接从百姓手中收购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泰从容道:“我知道,在同一条赛道中竞争的难度很高,所以还是跨界吧!

我弄出一种叫做白叠子的棉花,也算是丝织品的一种,白鹤还用它给长乐织了一件衣服。

可惜这种纺织品,既吃水又吃地,而且还吃光,在关中种植就太占粮食的土地了。

你可以尝试派人去黄河经过的灵州丰州永州,也可以去渭水上游的秦州找一土地去试种。

你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原材料,这才算是有了立身之本。

否则你手上的产布产业,莫说其他人,单是郑凤炽想要把你掐断掉都太容易了!”

孔雀听到李泰的话语不由冷汗淋漓,连忙道,“奴婢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好!”

“嗯!下去吧!”李泰对孔雀道,“不需要太着急,慢慢来,我们还有时间!”

孔雀也不敢多话,很快便下去了。

毕竟对孔雀来说,找到了方向,想要把这件事彻底执行下去,这点能力肯定是有的。

随着孔雀的离开,李泰不由深思起来,

“棉花太吃地利了,尤其想在华夏腹地种植又会跟粮食抢地,还不如在陇西种植,甚至等到讨伐吐谷浑的时候献给军队作为军备物资。

最重要得是,要在把吐谷浑给打下来后,在新疆青海之类的地方种植棉花,有了经济利益作为联系,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才会紧密起来。

到时候就算是自己不推广棉花,想来朝廷也会主动去推广!

作为一步闲棋先落下吧。”

李泰深吸一口气,安史之乱后,大唐果断放弃了西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域带来的利益不够。

而只要是价值够了,李泰相信莫说西域本来就是华夏的领土,就算不是,那也要想尽办法将其归化,而不会出现那种说放弃就放弃的情况了。

不过棉花这东西,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让众人明白了它的价值,皇帝一般都会主动推广,不需要李泰去担心什么。

与之相比倒是煤炭这东西,虽然华夏很早就开始使用煤炭,但却从没真正重视过煤炭。

别得不说,像是盐、铁、茶这些东西发现它们的作用后,便果断收税专营。

但对煤炭虽然也大量开采,但本身对煤炭只看作一种简单的燃料而已,就跟木材差不多。

所以李泰想要尽可能整合整个煤炭体系,通过规模化与工业会推动煤炭的发展。

说实话,对李泰这种整合煤炭体系的动作,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都看在了眼里。

但他们都不在乎,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煤炭说到底也就只是用来烧东西的燃料而已。

既不是粮食,也不是衣服,顶多就是冬天来取暖的材料,被李泰垄断了也没什么。

就算出了什么问题用不了煤炭,但用木材也能够烧东西,可替代煤炭的东西真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李泰整合煤炭产业也就听之任之了。

毕竟李泰整合完成后,自己哪怕以后开征煤炭赋税,那也直接找李泰也就是了。

因为那些私人开的黑煤窑自己想要征税都征不到啊!

大朝会后,平静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就在众人等着李靖班师回朝,然后太庙献俘。

而就在这时候,马周的奏章《漕运论》递到朝廷上,一时间朝廷也议论纷纷了起来。

因为马周以高陵码头为例子,详细举例了码头兴盛所带来的丰厚利益。

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缺少朝廷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船只航运百无禁忌,很容易出现违禁品运输,同时这一种流通又带来的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最重要得是漕运本身会吃去大量劳动力,但这些劳动力却并不交税。

这就在无形间削弱了朝廷国力。

所以马周认为,需要对这种消耗大量劳动力的且创造财富的产业进行交税。

这种交税并不是打压这种产业,而是对这种产业的认可,就好像朝廷对农民的认可一样。

因为马周算是越王府嫡系,他突然上奏了这么一封奏章,倒让整个朝廷有几分风声鹤唳。

尤其是那些一直以来都攀咬李泰的御史,在看到这份奏章时都诡异的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李承乾看过去。

李承乾感觉到众人的目光,心中默默的想道,“都看我做什么,又不是我指使的!”

第七十一章 漕运税收

李世民倒是平静的看了一眼李承乾,只是单纯的觉得李承乾是无辜躺枪了。

毕竟现在的李承乾还乖乖的在东宫中念书,他手上又没有什么明显的势力。

最重要得是别人不知道,难道自己还不知道马周吗。

他几乎是李泰从微末一路发掘提拔出来的,这种人正常情况下就不会背叛。

否则就失去了在朝堂上立足的根基,智商正常的人就不会这么做。

李世民看了一眼把这份《漕运论》递出来的民部尚书戴胄,说道:

“既然这一份《漕运论》出自高陵,那就等到朝会后,让宣高陵县令县丞过来解析。

等到他们来了再议漕运,现在先进行商议下一个议程!”

“遵令。”房玄龄出来道,“李靖总管已整顿完兵马,得令之后将返回长安。

李总管另表,在打败突厥后,解救出被东突厥俘虏之民,以及闻得突厥大败而内附的人。

现在朔州已逐渐有十几万人,甚至有东突厥的部落主动来投,这些人应当如何安置。”

“将其……”李世民原本想要就近安置,但想到未来打高句丽的计划,对房玄龄反问道:

“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以听听一众大臣的意见!”房玄龄面带微笑说道。

很快便有大臣们出来各抒己见,不过多数朝臣建议分其种落,迁徙黄河南北,散居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用汉化的力量把他们给一点点消化掉。

不过,就在这议题就这么过去时,温彦博走出来,开口道:

“臣以为,应仿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安置在丰州胜州,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

“不可!臣请奏!”魏征听到温彦博的话,连忙出来道,

“突厥自古为患,难以管理,安置内地,等于心腹之疾,养兽自遗患也,令其驻扎边疆,居其旧土,方是良策!”

“我等教其礼法,选其酋首,遣居怀德,何患之有?”温彦博不由说道。

“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魏征看着温彦博不由怒喝道,“汝忘五胡乱华之事乎!”

看着温彦博与魏征两人不断争吵,李世民却也有几分的无奈,开口道:

“如此,我汉地百姓可先迁徙幽州津口安置,让药师去妥善安排。

至于突厥部落归附之事还有时日,可先商议,再妥善解决。”

“下个议题!”李世民按按太阳穴开口道。

豆卢宽走出来,开口道,“春耕在即,还请圣人决定今年春耕仪式的时间”……

总而言之,一个早上李世民倒没多少喘息,一件件事情就安排了过来。

这时候的李泰则在跟着马周两人喝着竹叶青,马周小小品尝了一口,说道:

“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鸟鸡弦。这竹叶青可真名不虚传啊!”

“你居然还能如此的惬意自得,你那一份奏章递上去,等一下朝廷怕是会来找你!”李泰看着马周悠然自得的样子倒是调侃了一句。

“不仅是我,就算越王怕也免不了要走一趟!”马周对李泰感叹道,“这份奏章递上去,只要您本人不反对,那朝廷肯定会顺水推舟通过税收款项,到时候受损的可是您啊!”

“我早就有所预料!”李泰坐下来,倒想拿过马周的竹叶青倒点给自己。

不过马周先一步抓走装着竹叶青的酒壶,对李泰得意笑了笑,道:

“越王,您可还没有行冠礼,喝酒很是伤身,您要喝多少,我来替您喝了!”

“呵呵!我就看看,谁说我要喝了!”李泰尴尬笑了笑,总感觉马周很多事。

在一旁的白鹤倒呵呵笑了笑,拿出一些果脯放到两人桌上,自觉来到李泰身后。

李泰向来平易近人,所以时间久了多少对这个越王有几分自由的放肆。

而马周又多少有几分不拘小节,所以两人完成工作后,偶尔也会一起对饮。

更准确得说,是马周喝酒,而李泰则是看着马周喝酒,自己吃着果脯。

不过,这惬意的时光很快就被打断,宣旨内侍过来,见到李泰开口道:

“见过越王,圣人有旨,宣越王您和高陵县丞马周进见!”

上一篇:天天中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