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第523章

作者:倚夜听雨

毕竟圣人跟魏征做了一辈子的模范君臣,若最后逼得魏征的嫡长子不敢取媳妇,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有些事情别人不敢,那也就只有自己负责善后了。

“魏征的事算先过去了,那魏王呢,魏王到底拿出了什么计划,让你也同意了?”

房玄龄看着杜如晦却是沉声道,“毕竟你我都清楚,讨伐高句丽的危险!”

“你先等等,我去拿那一份公文给你!”杜如晦听到房玄龄的话,却把案几上的一份文案送给房玄龄,房玄龄拿起公文看了看,很快神色不由流露出了几分震惊。

最后房玄龄把这份的公文给合上来后,不由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说道:

“魏王的准备还真充分,甚至真追溯的话,在改粟为麦时,讨伐高句丽的策略就埋下了!”

“如果换了是你的话,你能够防住魏王这十几年布局的算计吗?”杜如晦沉声说道。

“我……”房玄龄带入了一个个人的思维视角,最后却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

“我做不到,除非完全与大唐隔离开来,否则在当初开放通商口岸开始,那就完全陷入到了魏王的节奏。

尤其魏王从来不针对官员进行腐蚀,而是针对百姓进行诱惑!

而这样的诱惑百姓是不可能抵挡的,而只要百姓一被诱惑,那高句丽就注定千疮百孔。”

房玄龄不由叹了一口气,最后却是说道,“所以圣人是决定让魏王去管理后勤了?”

“正如同魏王所说的,还有比魏王本人更适合的人吗?!”这时候的杜如晦说道。

房玄龄却也无奈的摇摇头,然后却是对着杜如晦说道,“魏王现在在哪里,魏王府吗?”

“不在,天天都在向长安洛阳的驰道跑是,我看这工程的进展速度,明年四五月份,还真有可能完工!”杜如晦看着房玄龄道,“怎么你想要让魏王出面阻止圣人不成?”

“阻止不了的!”房玄龄摇头道,“而且这次讨伐高句丽的胜算也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并不想要阻止,但我需要去跟魏王见一面了!”

“什么意思?”杜如晦看着房玄龄,神色之中带着几分的凝重。

房玄龄却是沉声说道:“魏王跟太子不一样的,他是有属于他一套干实事的班底的。

如果这一次讨伐高句丽真的顺利,那相信圣人一定会顺势让魏王成为太子。

而前太子手下并没有干实事的人,但魏王却是干实事起家的,所以魏王纵然成为了太子,想来也并不会安分。

我需要知道魏王到底想要干什么,我才能够放心让魏王跟随圣人出征!”

杜如晦听到了房玄龄的话,张张嘴吧,但最终还是没有劝说什么。

因为杜如晦很清楚,房玄龄是有自己的政治理念的,如果魏王无法包容房玄龄的政治理念,那房玄龄宁可慢慢熬着魏王,也绝对不会允许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魏王接触朝廷的内政。

毕竟对政治家来说,自己的政治理念说不定比自己的儿子都要来得重要。

如果双方政治理念不同,那就算最好的朋友迟早也会分道扬镳。

比如说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变法前双方的私人感情就很好,但谁也没有想到双方后来会闹到那种程度。

而房玄龄也如此,他并不反对魏王成为太子,甚至成为圣人,但房玄龄想知道魏王的执政理念。

总归已经拥有了君主天赋的魏王,不可能连属于自己的执政理念都没有。

第四百八十四章 占城稻

而实际上李泰这天倒没在工程上班,因为自己的工程队伍虽然做不到做五休二,但做五休一还是能做到的。

当然大唐没有周的概念,不过一般上会做五休一或者一旬修一,但这也没有真正用法律规章制度定下来。

主要的休息时间,还是在各种的节日上,像是什么春节、冬至、清明,皇帝生诞,老子生诞什么的都有可能。

甚至哪天皇帝心情好了,国家发生了什么好事,也会宣布全国休沐三天,所以真说起来唐朝的假期还是挺多的。

这比明朝的基层官员可是要幸福多了,明朝就三个假期:春节、冬至和朱元璋生日……

李泰自然比较鼓励休息,或者说,只有休息了,他们手中赚到的钱才有机会流通起来。

否则,钱都在他们手中拿着,自己的经济体系怎么流动。

他们整天在工地上九九六,吃着工地的馒头,睡着工地的房屋,努力做着各种节约下小钱钱准备回去买地买房,对李泰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财富太多汇聚到土地上,迟早会出现土地兼并这种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

倒也不需要弄出超前消费,只要一般性质的消费也就够了。

不过,上辈子李泰一直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不断的攀升,一直攀升到一个自己可能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十年才能买房的地步,很大原因也许就是为了彻底绝了中下层百姓买房的愿望。

让他们放弃掉存钱这个优秀习惯,把钱尽可能的拿出来消费,促进经济流通。

毕竟,当人生只要不买房之后烦恼至少会少一半,生活会过得很舒服。

尤其那些低于纳税基准的人,他们虽然手上财富不多,但就整体来看基数却不少。

让他们把钱拿出来消费,盘活整个金融体系有着绝佳用处。

同时房子这东西还能够拴住中产的未来,接下来三十年乖乖干活不要闹事。

更利用房子,吸引富豪的投资,毕竟指望富豪消费是不现实的。

因为过少的基数注定他们就算使劲花钱,也根本花费不了多少钱,甚至也许一年的花费,还没他一晚上躺在家里睡一觉,自然增长的财富多。

而通过了房子,吸引了上层的投资,套牢了中层的未来,以及解放了底层的消费,盘活整个国家的整体经济,从地方到国家全部都受到了好处,可谓妙手。

只不过,这样的妙手用得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到底也跟不上时代,变得有些臭不可闻。

最直接的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骚操作,让这一步棋变味了。

就本质来说,应该是上层通过投资能快速积累财富,而很大一部分的中层与下层,在这个体系之中是消费,是不会积累财富,甚至反而会葬送自己的未来,从而让贫富差距加大,引发了大量问题。

所以,哪怕李泰现在真自己执政了,发现这招真很好用,但也只能强忍这一手。

毕竟,现在是大唐不是未来,自己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的着急追赶。

改革开放刚开始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集中力量干大事,能想到且能快速来钱的办法就是土地。

同时外部环境更有强敌虎视眈眈,还好国家高张远瞩,抓紧主要矛盾,想到了用房地产来筹措资金。

虽然留有后患,但那是国家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为了盘活整个国家的经济所想出来的妙招。

但现在的大唐没必要这么激进,自己现在要是这么弄,那等几年,就有农民起义的大军来把自己吊死在万象神宫了!

所以趁着时间休息,李泰来到农业学府进行巡视。

对于李泰来说,工业什么的自己能打下多大的基础就打下多厚的基础,自己不太奢望这辈子能够彻底的完成工业化。

但农业也上,李泰倒抓得相当的紧,因为李泰非常明白,在这个时代推行工业,整合人力资源,完成全面的规划布局,这绝对是百年起步的大工程。

这不是一个蒸汽机,一个生产车间,就能搞定的,是从头到尾的一整个产业链。

别得不说,单是指头大小的螺丝钉,就只能让人一个个敲打出来,这还想什么工业化。

所以,李泰到底还是把重心放在农业上,因为吃得饱,就是封建时代的盛世。

自己所做得就是让这盛世所持续的时间能更久一点,在这整个世界的烙印能更深厚点。

“袁客师弄来的占城稻研究怎么样了?”李泰抬起头对吕才询问道。

吕才掌管整个学员体系,所以在李承乾倒台后,吕才也彻底把学员体系资源,开始向长安这边进行倾斜,而现在的高陵学府,自然也就是交给吕才重新坐镇。

“这稻谷我们在长安地区进行了试种,的确是生长周期短,不择地之肥瘠,但我们经过内部讨论后,觉得暂时没必要将其大面积推广开来!”吕才对李泰道。

“嗯?”李泰听到了吕才的话,到是不由愣了愣,开口说道,为何?

“因为占城稻,无香气,入口难吃!”吕才解释道,“当然最主要的是,百姓不合算。

魏王您主要在北方推动小麦,寻常百姓在农学社帮助下,至少填饱肚子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有闲心能够去做临时徭役赚点小钱。

所以占城稻的优点很多,但在北方想要推行开来并不容易。

而如果在南方推广的话,感觉占城稻并没有我们大唐本地的水稻来得好食!

所以占城稻暂时只作为灾年的补种粮食,虽然入口难吃了一点,但至少真遇到灾年时,说不定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泰听到吕才的话点点头,多少有些明白吕才的意思。

简单的说,因为自己整合了整个大唐的各种耕种技术,所以让农业生产力得到爆发。

同时农学社打通了基层,所以能够直接把各种生产的技术传授给百姓。

尤其是那些当地那些愿意供养孩子到农业学府读书的,更随着孩子的毕业,开始得到正向的反馈,从而让土地的收获开始不断的增加。

这就让北方百姓的收获开始大增,而北方人口却没跟上食物的暴增,就让百姓们对耕种占城稻这一种新形的农作物的积极性并不高。

同时,小麦这种农作物能让老百姓腾出冬季与夏季两季的时间,到李泰建设的某些工厂或者道路上做徭役或者农民工,这让老百姓的整体收入高了不少。

然后再换耕种占城稻,倒不是说这种只要好好照顾一年能够收获两拨的粮食不好。

而是对百姓们来说,自己有这功夫,那花费半年的时间去好好打工去换取工钱不香吗!

至少小麦加上农民工的模式,比收获两拨占城稻获得的收益要更高。

所以在用脚投票的情况下,虽然这种能种植两季的粮食很香,但没到手的钱香啊!

甚至如果不是李泰只出于,让农村百姓闲暇时间创造收入,通过农学社定期发布政务征召一部分的徭役,其他时百姓就算想工作也根本找不到门路。

毕竟干活干得多了,这些百姓们也发现了徭役跟徭役也是不同的。

比如农学社的徭役至少都是管饭的,有的时候还给钱,但官府方面的徭役都是免费的,而且还要自己搭饭进去。

而他们想要找类似农学社发布的徭役来干活,但却也很难找到。

毕竟工厂这种东西,基本上都在李泰的体系下。

李泰发布出来的任务,也都先经过不断整合汇聚到自己手上,然后增加一两层,然后不断拆解下放到一个个的农学社让底层百姓工作。

在这过程中,李泰不敢保证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能送到这些临时徭役的手上,但只要收上来的东西出了问题,那就会派人下去彻查。

当然如果你能摆平任务,自己还能从中下手,甚至还能够安抚好当地的百姓,那就算是你的本事,李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在这过程中肯定要增加监督系统,以及以后专门针对他们的审查机制。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短时间内,李泰的这种体系比国家直接要你去服徭役要吸引人的多。

李泰到底也不再纠结占城稻的推广,毕竟现在对粮食的需求还没有到必须要大规模种植占城稻的地步。

这就好像是为什么杂交水稻,每年都是多少千斤,多少千斤的提升,但杂交水稻其实很少直接投放到了市场上。

更多的只是每年培养一定数额的杂交水稻种子作为储备粮,还不是因为这东西能够吃饱饭,但味道不如平常吃的米饭口感好。

真要到那种吃不起饭的时候,那就要靠这些储备起来的粮种救命了。

当然,对李泰来说,占城稻没向北方推广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全球升温!

在地球平均温度升高的大环境下,大唐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就算不如江南那边的湿热,但就生活环境来说,至少没把这稻种对水需求的最大优势给体现出来。

上一篇:天天中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