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第301章

作者:倚夜听雨

对百姓,我能通过剪刀差有序把府兵的财富纳入到自己体系中,并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但这些手中掌握大量财富的高层,若他们集体拿着手中粮票来挤兑,虽然自己不怕,但多少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毕竟金融这种东西,到最后还是玩得还是信心啊!

哎,主要也是我现在掌握的基础物资太少,不过只粮、盐和炭,在大规模棉布出来前,自己都不敢说掌握布匹,倒弄出炒茶后,说不定培养培养市场,能很快成熟起来。

至于蓄水池,股市这种东西的时机还不成熟,需要等丝绸之路真正热闹,让众人筹集资金一起行商,再顺势推出股市,现在推出是反而会死掉。

反倒期货,等我去了洛阳,便顺势弄出来,到时候就能真正挣大宗商品的钱了!”

李泰叹了一口气,自己拉着这些将军建城,说实话真的是有公心也有私心。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大佬手中的钱粮若太多了,自己怕以粮票为名的信用货币体系,没办法承受这些大佬们突然划出一大笔钱的冲击。

所以要想办法弄出一个新的蓄水池,来引导这些大佬们把钱投在别得地方。

而不是直接砸在自己的钱粮体系上,否则自己的钱粮体系能承受下来,也是会形成冲击。

这就是为什么李泰要提出这个建成的原因,自己的钱粮体系要成长,到底需要时间。

至于为什么,李泰一直以来都是用粮票为主,其他的票据只是补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唐代虽然有开元通宝这些硬币,但最基础的货币还是粮食,布匹,以及金子这种贵金属。

不过对百姓来说,顶多也就用到布匹这层次也就差不多了,而粮票的出钱,实际上是隐约有取代粮食交易的意思,虽然读作是粮票,但在百姓交易中,实际上是当做货币来流通的。

这种粮票基本上是一年一换的,新的一年到了,粮票这种票据的时间到期。

那百姓们就需要去指定粮仓领取粮食,或者更换新一年粮票,否则旧的粮票过了一段时间就不予兑换了,不过一般上都有三个月期限,肯定是来得及的。

说到底,这粮票只是过渡时期的货币,想要让它真正的变成纸币,还是有得时间要走。

不过,这些底层的人需要限定时间去换区货币,但这些将军,对于李泰来说自然是VIP客户,只要他们用粮票,那每年到了指定的时间,都是会上门去帮助他们兑换。

所以,这些在长安生活的将军都是认这些粮票的。

因为他们跟大头兵不一样,他们是真拿这些粮票去高陵消费过,清楚这些粮票的价值。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这些粮票实际上算是债券,如果燕王真拿不出钱粮来了,那些屁民肯定是没办法把钱要回来,但这些将军多少都有面圣资格。

他们只要不要脸了,去朝堂上撒泼打滚,朝廷终归还是管一管的,就算朝廷不敢管,圣人还是会管的。

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朝廷还能赖掉自己不成。

也正如此,这些高级军官拿着李泰给的粮票,用起来还是很放心。

正因为他们用得放心,李泰才需要找到些类似蓄水池的地方引导他们进行投资,而不是等回去之后仿佛暴发户似的,直接买断了长安的食盐或者米粮。

不管怎么说,不论是用骗的,还是用忽悠的,甚至靠着自己皇子这个响当当的招牌,至少让这些杀胚愿意投钱进来开发青海。

李泰也怕这些家伙们时间久了,脑袋冷静下来了后悔,倒果断带着自己的亲卫去寻找合适主城地点去了。

为了这,李泰首先便迎来了高原反应,不得不说,哪怕是自己喝着藏红花,但依旧是相当的痛苦。

还好自己体魄不错,靠着每日坚持锻炼,总算挺过了最痛苦时间。

然后便是在这青海湖的周围寻找起了适合的建城位置。

李泰比较欣赏的有两个,一个是现在被称作海晏县的地方,它的优势是处于湟水源头,河湟谷地的补给能够快速的送达。

同样这里的产出也能够快速的生产出来,送到河湟谷地,毕竟水运就是城市的生命线。

另外一个,则是现在被称作共和县,唐代被称作西海郡,而且还有当初隋炀帝亲征吐谷浑而建立的西海郡遗址,看得让李泰不免感叹时光。

只不过,西海郡想要获得河湟谷地的补给就比海晏县所处的湟水源头要困难的多。

但这里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带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侧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区和黄河谷地,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路,甚至算得上是“青藏咽喉”。

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来说,这西海郡的重要性李泰觉得更大,最重要得还是那片盆地,李泰觉得在这里面放牧,一个相当不错的去处。

回去后,李泰跟李靖商议,希望以他军事眼光来看看这两处地方到底是一处比较适合。

最后李靖思索再三还是选择了,西海郡。

见到了李靖做出了决定,那么李泰却也没有什么好迟疑的了,自然便选定了西海郡。

而做出决定不久,李泰苦等的西海郡郡守,总算是姗姗迟来。

王玄策这个从幽州出发,一路到达了鄯州,然后直接上了青藏高原找李泰的家伙,终于出现在李泰面前,略带着几分腼腆的对着李泰行礼道,

“燕王,洛阳王玄策如约而至!”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

“玄策你终于来了!”李泰见到王玄策到来,马上把他拉到了自己在鄯城的府邸。

李泰让人送上奶茶,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对王玄策,说清楚自己对鄯州的规划,以及自己在青海湖西海郡重新建城的事,李泰都事无巨细的讲清楚。

李泰口若悬河的把自己所做的事给王玄策说了大概,让王玄策对整个事情有个印象。

这时候李泰才徐徐道,“换句话说,等到大军回长安时,我会推荐你为鄯州别架。

不过只是试官,你好好努力,应该一年之内就会把这个试字去掉。

然后你接下来,便在鄯州这地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应该十年内能到鄯州刺史位置。

毕竟鄯州这地方现在一无所有,而且青海区域还有瘴气,怕是没人跟你争。

而这样的地方也容易出成绩,你继续执行《草种计划》,定然会有回报。

尤其是许敬宗在陇右跟你做比较,我相信你肯定能够脱颖而出。”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点点头,对李泰表达了感谢。

毕竟王玄策已经被许敬宗给狠狠羞辱了一顿,原本自己以为自己到了长安能够一展拳脚,但许敬宗用权利让王玄策清楚的明白了,什么叫做权利的力量。

许敬宗直接便把自己给彻底架空掉,自己当初从无到有弄出的《种子计划》,对于许敬宗等人来说根本不在乎能不能做好,他们在乎的只是这件事不能让自己去做。

不过,现在李泰给王玄策重新铺好了平台,让王玄策能再次拥有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

所以,王玄策对李泰规划的道路并不反对,甚至更坚定的怀着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做好的心思。

毕竟十年时间就能按部就班的走到从五品,自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最重要得是自己要把这件事情给干好,干得比在陇右的许敬宗要更好。

“说实话,你能从无到有的把《种植计划》开发出来,又能够在幽州的边疆地区,与其他异族相处无事。

所以我相信,在鄯州你一定能够发挥出你的才能来!”

李泰看着王玄策郑重道,“所以,我把我在鄯州的布置交付给你,我很放心!”

“王玄策感谢燕王知遇之恩,若有吩咐玄策定然刀山火海在所不辞!”王玄策跪下道。

王玄策直接跟李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说实话,对比起马周等人,王玄策是真切被以许敬宗为代表的太子一派打压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对比起其他隐约被视作李泰一派的人,王玄策几乎是用自身经历明白了,李泰与太子间那暗流涌动的矛盾。

而王玄策那可真的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自己王玄策,就是吃不得亏!

如果没机会认命也就算了,但有机会的话,王玄策会让许敬宗知道,什么叫睚眦必报!

而现在燕王就给了自己这么个机会,给了一无所有的自己,这么个机会。

王玄策真不知道,自己到底优秀在什么地方,自己一没有显赫的世家,二明经出身,没有优秀的学识,但在幽州时,燕王愿意相信自己,把《种子计划》交给自己。

来到洛阳,自己更被朝廷权术给狠狠教训了一顿,手上的活都被别人剥夺了干净。

但即使如此,燕王知道了自己的消息,依旧快马加鞭的派人送信给自己,等自己到达鄯州,更二话不说,把在鄯州打下的基础全部都交托给了自己,想要推举自己做鄯州刺史。

说实话,王玄策真的不理解,燕王为什么会这般的看好自己。

但王玄策明白的是,这世界上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还能这般重视自己了。

所以自己哪怕是死,也要把燕王给嘱托的事情给办好,绝对绝对不能让燕王失望。

“起来起来!怎么好好说着话,突然就跪下来了呢!”李泰到底还是有些不理解的看着王玄策,或者说,李泰是真的不理解知遇之恩在古代人心中的意义。

因为李泰来自现代社会,看到的既是自己选择老板,同时也是老板选择自己的双向关系。

对所谓的忠诚,现代社会压根就没指望过别人会对自己忠诚,所以李泰并不知道,如果第一次自己选择王玄策,对王玄策来说,那知遇之恩并没有那么强烈。

那这次王玄策几乎是陷入到了人生谷底的时候,李泰还愿意拉王玄策一把,甚至给王玄策搭好舞台铺好道路,依旧相信王玄策,这对王玄策来说,那真就只能肝脑涂地了。

王玄策重新站了起来,双目之中仿佛有火焰炯炯燃烧,整个人都充满了志气。

李泰看着王玄策好像恢复过来,便是继续说道,

“除了你以外,薛仁贵以及我一部分亲卫与府兵都会留下来组成鄯州府兵。

我还会写信给阿耶,以后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也会补充到鄯州,服役三年才能回归。”

说实话,李泰知道从李靖与李世民的态度能看出来,他们对李泰提出的什么军团天赋军用转民用没什么兴趣。

其中最大原因是华夏没有那么多土地给这种模式去实践。

这点是,李泰跟府兵们聊天后才明白的事。

因为现在还只是大唐初期,因为府兵制的延续,所以华夏内部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一块一块的,都还没有到土地兼并的时候。

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开垦了出来,但却又没那么广大的官方统一协作的土地,给军团协作模式的学员们去耕种。

因为以现在的国情,要是去弄什么大规模的什么集团化工业化的东西,那首先是需要一大片连城一片的大面积耕地,要是真的主推这个,肯定会逼得府兵去造反的。

所以所谓农业工业化规模化也真不是那么好弄的,实际上美国大农场模式为什么基本上只有美国玩得转,因为这就是最适合美国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进行耕种的模式。

但这种模式,如果换了华夏,印度之类人多地少的国家,且不说发展力水平能不能达到,更重要得是大量的农业百姓被逼得进入到城市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谁也不知道。

而李世民也看到了这点,李泰这种军用转民用的东西不好吗?自然不是,只是现在的大唐不适合这种模式而已。

出于对变化的本能恐惧,李世民还是选择让这批人去当兵吧。

虽然他们单单凭借训练就到达了掌握战部天赋,所以很是惊人,但丢在军队中,再惊人说破天也不过只是一支有天赋的战部而已,军队中能灭了他们的部队多了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泰感觉还是让这支部队驻扎在边疆这种人少地多的环境中。

这样他们依旧能执行军用转农用的技术,同时因为边疆地区人少地多,所以对于生产力会更加的尊重,同时李泰让这一支府兵军队前往边疆地区,更减少了对大唐腹地的威胁。

只不过,以后对高陵农业学府学子会以义务兵的形式进行训练,稳定训练出自适应天赋,然后再让他们在青海的高原环境服兵役三年,等回到长安后再就业。

而这种操作李世民没有见过,所以李泰也不知道李世民会不会答应。

但李泰觉得自己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先写清楚,等李世民自信决断也就是了。

实际上,这种服兵役三年退回长安士卒很容易能够转职成府兵的,而且是一天赋府兵。

“燕王,您的亲卫与府兵都要留下来?!”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皱起眉头。

上一篇:天天中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