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请息怒 第331章

作者:张老西

翻看一遍后,王玄顿觉头疼。

他只看中两样东西。

一件是前朝遗宝阴阳玉精,特性与他太虚阴阳诀相符,但神兵之躯怕是只比玄铜一线……

另一件便是那日精金,此物强横,但若想完全发挥威力,恐怕还得改变功法……

王玄一时难以下定决心,便微微摇头,取出太子密信。

太子信中也没多说什么,只重点提到,这件事看似只是广元真君之邀,实则从燕皇到各世家法脉,都在关注。

府军开荒蓄势,一统人族,事关大燕所有高层利益,却一再被那幕后黑手阻拦。

无论中间有多少牵扯,想要将这股势力连根拔起的人很多。

太子叮嘱他务必当心,只需挺过这次社稷大醮,便立刻离开无量山,静观风雨……

王玄看完,陷入沉思。

太子这话中有话啊。

“无论中间有多少牵扯……”这句话的意思,分明是知道些什么。

就在这时,有道士前来敲门,“王大人,该启程了。”

王玄微微摇头,暂时将心中疑惑压下。

……

下船后,众人又换乘马匹车队,向着玄州腹地而去。

如果说并州山川地形类似心脏,那么玄州便是一个巨大的梨子,境内多丘陵沟壑,几乎每个地炁汇聚的山头,都有道观庙宇。

道观有大有小,或隐于竹林之间,或悬于高山之巅,山林苍翠,灵雾氤氲,群山之间云海翻腾,显得仙气十足。

王玄熟读魏史,自然知道不少。

这玄州乃是中土少有的灵地汇聚之所,大魏时曾是玄天道统辖,山林之间经常能看到藤蔓纠缠的神像和残垣断壁。

大魏社稷崩塌后,执掌社稷的玄天道也被太一教所灭,自然成了玄州之主。

一路上,众人快马前行,倒也没遇到什么危险,数日后终于到达。

只见眼前是一座广袤平原,大大大小的山峦形象各异,山下皆有农田与村镇,由一条条宽敞官道连接,又有大小河流如盘山玉带,将村庄城镇包裹,天然布局便隐有八卦之象。

而在平原中央,一座雄伟高山拔地而起,周围密密麻麻,全是道观,这些便是太一教三十六别院。

山上飞檐斗拱隐于竹林烟云之中,彩鸟仙鹤翱翔于白云之间,沿途还有许多野鹿小兽,看起来完全不怕人。

即便战马经过,也悠闲吃着草。

王玄以烛龙眼探查,顿时大吃一惊,只见周围地炁汹涌澎湃,丝毫不差于坎元山脉,而且竟形成个规整的太极图案。

无量山,便坐落于太极中心。

王玄心中好奇,忍不住询问铁道人,“真人,无量山这地炁却是稀罕,莫非是便是传闻中的福地?”

“那是当然。”

铁道人哈哈一笑,“那些个寻宝人之中,中土有‘十绝地’说法,但在我等道门,亦有‘五大福地’之说,无量山便是其中之首。”

王玄赞道:“当真是鬼斧神工,这宝地无需布置,便是天然的山川大阵。”

铁道人微微摇头道:“你错了,此地并非天地生成,相传乃是人皇悟道之所。”

“无量山历史古老,历代大教皆进行布置,山上不仅有玄天道古迹,甚至还有许多更古老的庙宇,但大多只剩残垣断壁。”

众人边聊边山上,很快便有接应道士前来,将王玄安排到了一座依山势而建的小道观。

“这里是前朝旧庙,经翻修后专供客人休息,小友这些时日安心待着,等尘埃落定后,老夫再派人带你游览一番……”

铁道人交待了一声后,便匆匆离开,估计是去见教主广元真君。

而剩下的戒坛道兵,则在小院附近守护,占据有利地形,各个杀气腾腾,一脸生人勿进的模样。

就连那符文蒙眼的戒坛星宇长老,也盘膝坐在院外凉亭内,端着棋盘,似乎在与自己对弈。

王玄也不在意。

一路行来,太一教外松内紧,虽一派悠闲模样,但王玄明显能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气氛,好似暴雨来临前。

别说铁真人提醒,便是他自己,也不会到处乱跑,免得招惹麻烦。

但很快,一位熟人便上门拜访,正是曾与他坎元山合作的宏源真人。

他面色凝重,“王大人,您何必趟这浑水?”

第三百三十五章 福祸皆有因,人心最难测

蹚浑水?

王玄没想到,宏源真人竟毫不避讳,上门就说自己不应该来。

此时夜幕已然降临。

道观小院内,残月挂在树梢上,周围房间内烛火摇曳,一片寂静,显然李夫子他们都在凝神静听。

而在道观外,那些个戒坛道兵,包括星宇真人都各自忙碌,装聋作哑,仿佛根本没听到。

王玄眼神微凝,望着门外走来走去的道兵,面无表情道:“看来这无量山的水……确实够浑。”

“不过在下想不通的是,抓捕妖邪而已,为何会弄成这样,真人可否为在下解惑?”

宏源真人望着手中茶杯,“敢问王都尉,春日逢雨,可是好事?”

王玄道:“春雨如油,当然是好事。”

宏源真人叹了口气,“如果雨势不止,洪水滔天呢?”

王玄沉默了一下,“真人不妨明言。”

宏源真人面色变得凝重,“府军改制开荒,人族一统乃是大义,也势在必行,但如何做,各方却争吵不休。”

“有人觉得当疾风暴雨,不惜一切代价,五年内聚集饕餮军,攻伐南晋,一统中土,免得生出波折。”

“有人认为当缓缓图之,十年后凝聚大势,步步为营,否则会导致民不聊生,消耗人族气运。”

“王大人以为如何?”

王玄听罢,面无表情端起茶杯,“积累大势,十年后成军,不是早已定下的事么?”

“没错。”

宏源真人苦笑摇头,“但如今却出了波折,宫中那位身体欠佳,怕是要提早发动!”

王玄手中茶杯一顿,“这件事王某倒是没听过,况且此事与捉拿妖邪又有何关?”

宏源真人沉声道:“自府军开荒,物价飞涨,民间苦不堪言,社稷香火神道已显不稳,教中不少人觉得应休养生息,免得神道崩塌,酿成大祸。”

“但还有些人贪恋虚荣,鼓动教主应和皇上,甚至不惜制造袭击假象,占据大义促成此事!说不得还要借社稷醮坛寻妖邪之名,清除异己……”

王玄沉默了一下,“真人此言,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宏源真人苦笑道:“王大人也知老夫为人,岂会凭空去招惹这种祸事,是非曲折,将来必会真相大白。”

“实际上,无量山被袭击一事,教中不少人已有怀疑,要不老夫岂能见到大人。”

“今日老夫前来,只是请王大人醮坛之时多加留心,若有人弄虚作假,便立刻告知我等。”

说罢,便告辞离去。

李夫子从屋内走出,望着对方离去身影,眉头微皱道:“王大人觉得此人可信否?”

“若其他人来,我还真信了。”

王玄喝了口茶,摇头道:“宏源老道可不会悲天悯人,此事半真半假,估计另有隐情……”

说着,犹豫了一下问道:“夫子,皇上真的计划提前发动?”

李夫子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妈德!

王玄心中一声暗骂。

怪不得太子要自己社稷醮坛后就立刻远离,静观风雨,想必朝中如今也在僵持。

打,是肯定要打。

但什么时候打,却关系到不同人的利益,百姓艰难,只是幌子而已。

开荒两年,也就永安肯将利益分润,其他法脉世家,自己人都抢来抢去,更不用说让利于民。

想到这儿,王玄若有所思道,“太一教之乱,妖邪只是诱因,内部争斗才是祸根,可惜我等全然不知,也不好询问铁真人……”

“此事好办。”

李夫子抚须笑道:“老夫在无量山也有一两知交好友,正好去拜访一番。”

……

次日一早,李夫子便离开道观。

他是山海书院夫子,地位尊贵,又是太子幕僚,自然也没人阻拦。

王玄则老实待在道观中。

无量山被道门称为五大福地之首,自然是风光瑰丽,先有大魏时玄天道两千年经营,又有太一教精心修缮,不知耗费了多少大师心血。

然而此时形势不明,王玄自然不敢冒险,专心在道观中陪伴妻子,阿福时刻倾听四方异动。

上午铁道人又来了一回,没说几句话便匆匆离去,似乎心事重重。

过了午时,李夫子终于赶回,面色凝重道:“有消息了,那宏源说的没错,如今山上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已暗流涌动,社稷坛、箓坛和戒坛三方彼此戒备,矛盾已不可调和。”

王玄眉头微皱,“怎么会这样?”

李夫子抚须摇头,叹了口气,“诸般恶果皆有因,此事却是三百年前留下的祸根。”

“当时大魏玄天道掌管社稷神道,势力远比现在太一教强横,压得各路道门法脉不敢吭声,且与皇族明争暗斗,各不相让。后来社稷神道崩塌,玄天道内部也产生分裂,被太一教趁机取而代之。”

“玄天道部分人南下,成立现在南晋国教玄元教,而一些人则投入太一教。”

“太一教当时要替大燕重立社稷神道,自然少不得这些人帮助,逐渐形成社稷坛。而原先的太一教长老,则掌控箓坛。”

“说到底,还是那些个长老彼此不对付,他们教出的弟子们也各成一派。”

上一篇:财务自由后的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