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憨婿 第436章

作者:大眼小金鱼

“是,父皇,儿臣说过!”韦浩站了起来,马上拱手说道。

“嗯,朕给你十年时间,彻底解决粮食危机,如果十年不够,就是二十年,一定就要彻底解决!”李世民对着韦浩,态度非常坚决地说道。

“父皇,你放心,我肯定能够解决,但是解决之前,还是需要考虑这几年的情况,父皇,哪怕是我把粮食的产量提高一倍,你说,几年之内,人口就要翻番,按照现在的速度,不出十年就要翻番,到时候还是不够粮食!”韦浩看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到了,摸着自己的脑袋,这个也是他发愁的事情,然后叹气的走到了茶桌边长,端上一杯茶,喝了起来。

“慎庸,可有办法啊?”李世民看着韦浩问了起来。

“有,但是朝堂需要花费不少钱!”韦浩肯定的点了点头。

“那又何妨,当务之急是解决粮食危机!快,快,快和父皇说说!”李世民听到了,高兴的对着韦浩说道,他还以为韦浩没有办法,没想到韦浩居然说有,钱不是问题啊,大不了节衣缩食,怎么也要解决这个粮食危机。

“父皇,现在大唐统计的良田有多少亩?”韦浩看着李世民开口问了起来。

“这个,大概是不足1亿亩,父皇记得是这样,反正也不会相差太多!”李世民考虑一下,看着韦浩说道。

“那就是了,现在大唐的良田,差不多两亩田堪堪养活一个人,我大唐所有人口,加上那些没有登记的,我估计也不过是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而现在,我预计每年新生人口约300万到400万之间,因为近十多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所以,百姓们安居乐业。

那些人长大了,开始大规模成亲了,儿臣统计了一下洛阳那边这两年新生的婴儿,都是差不多洛阳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长安可能还要高一些,其他贫困的区域,会低一些,但是随着那些商人走南闯北,也带来很多消息,其中就是现在各地的婴儿都是非常多的,由此可见,每年出生这么多人口,是差不多的,按照这个来算,三年后,粮食就不够了!”韦浩看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到了,点了点头,这个也和他预测的差不多。

李世民接着看着韦浩问道:“那你的办法呢?”

“开垦荒地,要确保有足够的良田!”韦浩看着李世民坚定地说道。

“这,开垦荒地,慎庸啊,开垦荒地,需要钱不说,而且前几年基本上没有什么产量的!”李世民看着韦浩吃惊地说道。

“父皇,哪怕是前几年没有产量,但是以后有产量啊,现在我们不需要他的产量,而是需要百姓去养好土地,把劣等田变成良田,儿臣请求,开垦的荒地,五年不征税,开垦的土地,每个人只能开垦十亩,十年之内不得买卖!同时,朝堂会提供曲辕犁,提供牛,还有前两年的种子,以及农具!”韦浩坐在那里,对着李世民说道。

“这个……提供牛,那可没有那么多啊!”李世民对着韦浩说道。

“我没说给,牛可以借用,比如,官府那边购置一些牛,然后借用给农民,比如,一家农民用牛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当然,可以分几次借,累积起来,不能超过这么长时间就好,同时,如果当地官府有钱的,还能给开垦的农民一些奖赏!”韦浩再次建议说道。

李世民听到了,频频的点头,这样就等于是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开垦荒地。

“但是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能随意开垦,各地官府要规定区域,不是什么区域都能够开垦的,比如北方这边,不能毁掉所有的植被,要不然,没有植被,天就会干旱,到时候没有下雨,就颗粒无收了。

要让各地官府确保本县的植被覆盖率不得低于六成,还有那些湖泊周边,水库周边都不能开垦,如果开垦了,到时候出现了大洪水,就麻烦了,没有足够的蓄水池,百姓就会被淹死!”韦浩坐在那里继续提议说道。

李世民很赞同,示意韦浩继续说下去。

“儿臣的意思,朝堂准备开垦一亩地三年需要支付大概一贯钱的支出,包括农具,牛,种子,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开垦5000万亩土地的话,就需要支出5000万贯钱,这个朝堂肯定是没有这么多钱的,能开垦多少算多少!”韦浩看着李世民说道。

“这么多钱啊?”李世民震惊的看着韦浩说道。

“反正,反正儿臣就是这么想的,可能还能便宜一些!”韦浩也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说道,三年5000万贯钱,一年就是1600多万贯钱,朝堂所有的收入全部填进去都不够。

“不对,慎庸,你这样算账不对!”李世民此刻也想到了什么,马上对着韦浩说道。

“是,不可能一下就开垦这么多田地出来!”韦浩笑着点了点头。

第521章 解决办法

李世民说韦浩这样算账不对,韦浩笑着点了点头,确实是不对,而且三年也开垦不了这么多田地,另外,哪怕是能够开垦出来,也不需要这么多钱。

“你小子,说说。如果真的要开垦5000万亩地,需要多少钱?”李世民对着韦浩问了起来。

“500万贯钱左右,当然,这个是需要朝廷各个地方的县令能够一心配合才是!”韦浩考虑了一下,对着李世民说道。

“那还差不多,500万贯钱,朝堂能够拿出来,这些年虽然花钱是多了一些,但是要省下来,也是能够省下来的!说说,具体的开支!”李世民一听韦浩这么说,点了点头,这个确实是还可以接受。

“父皇,主要是补充种子,三年的种子,我估计每年需要15文钱左右,另外,就是农具,按照生铁的价格,估计需要40文钱左右,还有就是耕牛,有的家庭有耕牛的,就不需要耕牛了,而有的没有,朝堂可以出钱给人租,一般的价格是3文钱一天,一亩地是2天左右,估计需要6文钱,也就是说,一亩地的开垦成本,朝堂最多支付100文钱!”韦浩看着李世民说了起来。

“嗯!”李世民听到了,背着手站了起来,开始在附近走着,考虑着还有那些地方需要钱。

“慎庸啊!”李世民走了一个来回,接着对着韦浩喊道。

“父皇!”韦浩站了起来。

“你呢,也别回家写什么奏章了,就在这里写,来,仔细考虑,今天一天,你就考虑这件事,写出一个章程出来,这件事,明天就需要有定论,要让朝堂的所有官员都知道,现在朝堂急需田,别说是5000万亩,就是一万万亩,朝堂都需要,钱要省出来,但是也要弄出来,慎庸,明年洛阳那边,朕就指望你了!”李世民看着韦浩开口说道。

“啊,父皇,现在就写啊?”韦浩很震惊的看着李世民说道。

“对,现在就写,父皇等不及了!”李世民点头说道,

韦浩没办法只能点头,很快就有宫女过来给韦浩送来了笔墨纸砚,让韦浩坐在那里写着,甚至说,还有一个宫女专门在那里给韦浩泡茶,

李世民则是换到了对面一个暖房里面,能够看到韦浩这边,因为这边的暖房,很多都是用玻璃隔开的,所以那些来面圣的大臣,也能够看到韦浩在那个房间里面写东西。

“慎庸在干嘛?”这个时候,李承乾带着个高履行和几个东宫的臣子,正准备面见李世民,商量着工部递上来的奏章,就是准备修建跨黄河和跨长江大桥总预算是200万贯钱,但是一旦修好了,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所以,李承乾面对着这么大笔的开支,还是需要过来问问李世民的意见,另外,工部今天也派人跟着李承乾过来了,是工部的一个侍郎。

“这,不知道,看着好像在写什么东西,估计是陛下召见慎庸吧!”高履行也是疑惑的看着韦浩这边,摇头说道。

“算了,等见完了父皇再说!”李承乾开口说道,很快,他们就进入到了李世民的暖房,李承乾也是把奏章递给了李世民。

“不行,现在不行!”李世民看完了,以后对着李承乾说道。

“父皇,这件事是大事,如果修通了这两座大桥,以后南北之间的道路就完全畅通无阻了!”李承乾一听李世民直接否定了,有点着急地说道。

“朕知道,而且其他很多河流也是需要修建大桥的,比如淮河,也是需要修的,但是朝堂没钱!”李世民点了点头,对着李承乾说道。

“父皇,这个计划,是两年内完成就行,每年100万贯钱,儿臣相信朝堂还是能够省下来的!”李承乾再次对着李世民说道。

“臣也是这个意思,另外,工部这边,可以每年提供20万贯钱,朝堂这边出80万贯钱!”工部侍郎也是拱手说道。

“不成!这件事,缓缓再说,不要再议了!”李世民合上了奏章,看着李承乾他们几个说道,他们几个也是很诧异的看着李世民,本来他们想着,李世民是希望能够修好的,这个可是李世民的功绩啊,百姓也只会歌功颂德,没想到李世民居然给拒绝了。

“父皇,可是有什么事情吗?”李承乾此刻也发现了不对,马上看着李世民问了起来。

“嗯,你们都下去吧,高明留下!”李世民看着他们说道,那些大臣也是马上拱手,出去了,

等他们走了以后,李世民拿着韦沉和长孙冲写的两本奏章,递给了李承乾。李承乾拿起了就翻看着,看完了以后,很吃惊的看着李世民:“父皇,这,人口增长的这么快吗?”

“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李世民看着李承乾问着。

“这几年出生了这么多人口?”李承乾还是很震惊。

“就说东宫吧?从忠儿出生后。又增加了4个小孩,一年的时间就增加了4个,而且还有几个妃子怀有身孕!”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

“如果是这样,父皇,可能,可能会有粮食危机啊!”李承乾有点担心的看着李承乾说道。

“嗯,看出来了就好!”李世民很满意的看着李承乾说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李世民一听李世民这么说,也担心了起来,粮食危机,那是要命的。

“慎庸在那边想对策了,估计,三年的时间,需要支付500万贯钱,甚至,还可能更多,朕不担心良田多,就担心没有那么多良田,钱,一定要往这边倾斜,要保证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吃!”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说道,同时自己也是站了起来,走到了窗户边上。

“慎庸能解决吗?”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的背影说道。

“暂时是能够解决,但是长远来看,很难啊,除非是又战乱了,可,朕不相信大唐战乱,对外作战那是没说的,但是大唐内部,不能乱,百姓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想不乱都难啊!”李世民看着外面,叹气地说道。

“父皇,儿臣,儿臣能做什么?”李承乾不知道怎么说了,也是被李世民说的情况给吓到了。

“诶,等慎庸的主意出来再说吧,慎庸的解决方案,朕估计啊,最多能顶住十年,十年以后,可怎么办啊?现在每年人口出生非常多,咱们总不能去限制人口出生吧?有人才好啊!”李世民再次叹气地说道。

“是,儿臣在这里等等,也想看看慎庸的解决办法。”李承乾对着李世民说道,李世民点了点头,没说话,继续看着外面,接下来,李世民继续召见那些大臣,

李承乾就是坐在旁边喝茶,时不时的看着韦浩那边,想要等韦浩忙完了,他要看看,而韦浩写累了,就站起来活动活动,喝喝茶,看看外面的风景,接着继续写,

差不多一个时辰,韦浩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四千字,感觉差不多了,就准备收好那些东西,这个时候,在远处盯着韦浩的李世民父子,也是马上过来!

韦浩看到他们过来,也是愣了一下,不过还是站在那里等着。

“见过父皇,见过太子殿下!”韦浩看到他们两个进来,马上拱手行礼。

“免了,慎庸你去喝喝茶,父皇和高明要看看!”李世民马上让韦浩去喝茶,韦浩点了点头,就坐在那里喝茶,吃着点心了和瓜果了,李世民一看也知道韦浩肯定是饿了。

“多弄点点心和瓜果过来,对了,吩咐御膳房,给朕准备慎庸喜欢吃的饭菜,三刻钟后,准时吃午膳!”李世民对着身边的王德说道。

“是,陛下,小的马上去吩咐!”王德听到了,立刻出去了。接着李世民就是坐在那里看着,李承乾则是站在那里等着,李世民看完了以后,就交给了李承乾,李世民则是到了韦浩这边坐下,韦浩连忙给李世民倒茶。

“不错,这份方案,父皇准备让中书省抄写,分给各地刺史,别驾和县令们去看,让他们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当然,明天早上大朝,也要讨论这份奏章,慎庸啊,你也早点起来,别躲在温柔乡里面不出来!”李世民对着韦浩说道。

“父皇,儿臣,儿臣哪里有温柔乡?”韦浩很害羞的看着李世民说道。

“还骗朕是吧?朕还不知道,宫里面给你陪嫁的丫头少了两个,朕得知是丽质送到你那边去了,你放心,父皇没意见,你小子都没有一个通房丫头,送几个过去有什么关系,但是记住啊,明天一大早,要过来上朝!”李世民对着韦浩取笑说道。

“好嘞!”韦浩点了点头。

“好啊,好啊,慎庸这个好,父皇,儿臣认为,一旦推动了起来,那就不止5000万亩,到时候可能会更多,有了这么多良田,百姓就不会挨饿了!”李承乾看完了,高兴的对着李世民和韦浩说道。

“这件事啊,你负责,你要负责到底,要派人去视察,这里面出了任何问题,你这个太子甚至未来你当皇帝,都不好当,事情的重要性,不需要父皇多说了吧?”李世民马上看着李承乾说道。

“不需要,父皇你放心,儿臣一定监督好!”李承乾马上点头说道,开玩笑,粮食是根本,是大唐稳定的基石啊,这块基石要是出了问题,那自己这个太子是真的不要当了!

“慎庸,还有什么办法吗?可能的办法,你之前说的,提高粮食的产量!”李世民继续看着韦浩问了起来。

“这个不敢保证,不过父皇你放心,到了洛阳后,我会在那里一直做实验的,一定会找到高产的农作物来!”韦浩马上看着李世民说道。

“好,父皇相信你,你要做的事情,肯定能够做成,对了,现在有很多人找你说什么合作的事情吧?”李世民一听韦浩这么说,也不多说了,韦浩的性格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韦浩也清楚,这件事交给韦浩,自己不担心。

“哈!”韦浩苦笑了一下。

“你呀,世家那边父皇和你说了,你可以和他们接触,可以和他们合作,父皇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你为了父皇,压着世家打,父皇还能不清楚?你也要考虑的一下,给他们一点点好处,要不然,他们老是安排人弹劾你,你不烦啊?”李世民看着韦浩劝了起来。

“我还怕他们?”韦浩此刻也是很得意地说道。

“怕当然不怕,但是烦不是,没必要,该见见,你这孩子,就是一根筋!”李世民对着韦浩劝了起来。

“行吧,哪天见见!”韦浩一听李世民这么说,只能点头。

“后天吧,后天你姑姑韦贵妃要出宫回娘家一趟,我估计,那些世家的人,肯定会去拜访的,到时候我让你姑姑去你家,中午饭在韦圆照家里吃,晚上在你家吃,宫里面落锁前,回宫就行!”李世民考虑了一下,对着韦浩说道。

“行,儿臣看看!”韦浩点了点头说道。

“别看了,就这么定了!”李世民对着韦浩说道,

接着就和李世民讨论着韦浩奏章的事情,李世民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就问韦浩,韦浩也是一一解答,

很快,午膳就好了,韦浩和李世民也是不愿意下楼,就在五楼这边吃,

吃完了饭,韦浩就去后宫一趟,去看了长孙皇后,在长孙皇后这边逗着兕子和李治一会,就出宫了,回到了自己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韦浩起来后,就往皇宫那边去,今天是要上早朝的,韦浩到了承天门这边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已经到了。

“哎呦。稀客啊,慎庸,你还会上朝啊?”房玄龄一看韦浩过来,马上笑着招呼着韦浩,其他的大臣也是笑了起来。

“嘿嘿,这不是父皇通知要我来的吗?”韦浩也是笑着说了起来,其他的大臣一听,李世民通知韦浩来上朝,那是有大事情发生啊。

“慎庸啊,你可知道什么消息?”房玄龄马上对着韦浩问了起来。

“没什么,就是有关人口和粮食的事情,今天父皇要召集大家讨论一下!”韦浩笑了一下说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而且来这边准备上朝的那些人,等会都会知道。

“人口和粮食的问题?”房玄龄听到了后,愣了一下,很快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吗,没想到,李世民的动作这么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