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459章

作者:笔名帅不帅

而那班飞机便是被反派劫持的飞机。

穿越到《碟中谍》世界,不做特工就跟上青楼不消费一样,江炎自然不会这么没情趣。

所以他现在的隐藏身份是中情局的一名特工。

而和反派一起上飞机周旋什么的自然是没兴趣的,所以他直接打消了坐飞机的计划。

今天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薅科技,这回就不是薅未来正儿八经的科技了,而是薅《碟中谍》里的黑科技。

比如《碟中谍1》中可以录像的眼镜和折叠口香糖炸弹,《碟中谍4》中的壁虎手套和超级隐形眼镜,《碟中谍5》中的步态分析仪以及《碟中谍2》开始不断更新的人皮面具等等。

这些黑科技中,很多其实到了十几年后现实世界都已经实现,且在生活中全面运用,其先进程度甚至比电影中呈现出来的还要厉害,比如人脸识别。

不过同样的,电影里出现的很多东西十几年后依旧做不出来。

比如《碟中谍1》中的折叠口香糖炸弹,人皮面具等等。

但总的来说,《碟中谍》里的科技,大体上让江炎觉得,这并不是如《钢铁侠》那般的幻想科技,他觉得是能带出去的,当然,这还得验证一下。

于是江炎也趁着这个时候搜索记忆中可以带出去的有意思的道具,然后很快便把现有的特工道具给拿了出来。

一把手枪,子弹若干,这有点用,收下。

一件超薄防弹衣,厚度不到半厘米,且很是柔软,就跟加厚T恤一样,而防弹效果却和三级甲差不多,但显然,这是电影世界中的产物,现实中哪有这么强的防弹衣啊,至少江炎是没听说过。

不过江炎依旧收进空间,万一能用呢。

一枚氰化物药丸,这是给自己了结的药物,收下吧,以后能毒别人。

一副录像眼镜,外表看着和普通眼镜没有丝毫区别,很是先进,江炎也收下了。

由于现在身份的工作性质问题,除了这些外没别的了,更多的道具得去申领。

而且现在是《碟中谍2》时期,很多东西可能还没出现,所以江炎有些失望。

不过能申领的还是得去申领一下的,比如人皮面具和变声贴片,人皮面具这玩意儿在电影中可是神鬼莫辨,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现实,但万一可以呢?

要是真的可以,那在现实世界就好玩咯。

所以没带犹豫的,江炎直接驱车来到丹佛分部。

江炎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但被当场驳回,因为没有充足理由,不能申请这种高级装备。

江炎闻言点点头,人皮面具这种神鬼莫辨的装备确实算得上是高级装备,不能轻易申请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过反过来也是一样,有了充足理由,不仅是人皮面具,别的装备也是予取予求。

所以,理由很重要。

好在这难不倒江炎。

于是他直接回去,半天后,他带着一套资料找到上级:

“老板,我发现了一个华夏的一个惊天计划:红岸工程!”

第390章 我们欺骗……

江炎把文件拍在桌上,开始和顶头上司解释起了自己听到的“红岸工程”相关情报。

不过中情局的人毕竟是有几把刷子的,江炎是华裔,再加上江炎所准备的资料不是很齐全,所以问了一会儿后便发现这什么红岸计划可谓漏洞百出,于是江炎的第一次忽悠非但没成功,反而被人给拿下了。

好在异世界是可以循环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几次中,江炎充分调整了要报告的内容。

另外,因为江炎的目的只是进装备室申领高级装备,所以所报告的内容,不能太完整,也不能太少,不能太让人觉得重视,也不能让人不重视。

所以最终,关于“红岸”的情报是这样子的:

“事情还得从前几天说起……”

这一次循环,江炎说起了几个月前在所在自己所在公司楼下餐馆中,偶然认识了几个来自华夏的古董商,这些人表面上以倒卖华夏文物为主,但其实是个严密的华夏官方组织成员,中文名字叫“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这四个字是官阶名,是起始于三国年间的一个秘密组织,几千年来一直服务于华夏高层。

至于江炎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小时后隔壁有个老爷爷就是华夏来的,他是前清贵族,知道很多事,刚好就提到过这个。

江炎本以为这就是传说,但现在忽然再次听到,自然就引起了十足兴趣。

再加上江炎自己对古董也很感兴趣,所以想要低价买一些,但为了避免被杀猪,所以就使用了一些特殊手段。

窃听、派人威逼利诱等等。

总之我们欺骗,我们撒谎,我们偷窃。

你懂的!

说到这里,江炎得意道:“他们没想到我会中文,所以我很容易就得到了古董的低价,当然,也知道了红岸工程……”

江炎绘声绘色地说起了红岸工程,说这还得从这伙人所在的组织说起。

表面上他们是古董商,其实他们是华夏大地上的秘密组织,现有的情报只知道除了“摸金校尉”外,还有搬山、发丘、卸岭,至于还有没有别的就不知道了,还得继续搜集。

在他们口中,江炎得知“红岸工程”的初步情况,红岸基地位于华夏大兴安岭的一座被当地人称之为雷达峰的山顶,是华夏在冷战背景下,为对抗毛熊和鹰酱的太空计划的绝密国防工程,代号“红岸”。

基地大约建成于60年代,时间和蘑菇蛋制造的时间线有关,科研人员大多来自华夏原子能机构以及高丽战场退下来的战士,具体工程计划尚不清楚,但绝对不会小,因为从他们的言语中,江炎知道这很可能是和地外文明,或者是某种高级科技有关。

为了验证,江炎也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大兴安岭地区确实有这么一座有关系的工厂,那便是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一五计划期间毛熊给华夏援建。

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红色江岸之意,简称红岸。

你看,地点,称号都对上了。

另外,从他们的话语中知道,这帮人来老美是要进行某种特殊的交易。

但具体是什么依旧不清楚。

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件事虽然连冰山一角都没揭开,但其情报价值已经足够引起江炎的重视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联邦特工,他直接就来请示上级,他要申领装备,继续深挖!

上级闻言,眉头一皱。

事情只要涉及到毛熊和华夏,那本身就不会小。

再加上江炎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有限,所以上级一听,反复琢磨后自然觉得确实得深挖。

不过考虑到江炎是华裔,还是个新人,而且还是一个人,所以便多给他派了两个人,美其名曰助手。

当然,说是这么说,实际嘛,监视加分功劳的意思也很明显。

江炎自然表示不满意,但上级说了,我可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给你批下来的呀,出问题了不还是我顶着?

江炎表面上自然不服气,压力?你有个毛压力。

但碍于权威,只能“咽下”这口气。

上级也看出他的情绪,于是安抚道:“装备自选,给你特权,外加奖金!”

“噎死儿!”

江炎“心有不甘”地敬礼,领命而去,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

装备室。

江炎拿着批条找上了之前找到过的那个人。

这次很是顺利,真当是予取予求。

不过碍于空间有限,所以大件的装备,比如改装过的汽车什么的就得忍痛剔除。

另外,现实世界后来的科技水平能做到的一些道具,以及现在还未成熟的试验品也得剔除。

这俩就剔除了很大一部分,剩下可以选择的就不多了,好在空间不大,足够塞满。

江炎拿的第一个是有意思的成熟装备,就是“落地成盒单肩包”,一个外表普通的单肩皮包,但厉害之处在于高空坠路时可以在落地瞬间撑开一个防护垫,这个道具《碟中谍》后来的某部出现过,江炎拿了两个,一个出去后做试验,能用的话另一个就随身携带了。

另外就是攀岩腰带,不用的时候就是腰带,用的时候能高楼速降,和《史密斯夫妇》里安吉丽娜朱莉那个手包很像。

除了这些外还有各种小武器,下毒钢笔、小型电击戒指、麻醉电锯手表、口香糖炸弹以及各种常规武器,步枪、手榴弹、瓶盖大小的闪光弹、同样瓶盖样子的烟雾弹等等。

江炎还拿了一把大狙,看得一起来的两个特工很是不解,你是去搜集情报的,不是去刺杀的啊!

江炎翻了个白眼:要你管!

第二个是人皮面具和变声贴片,这个是重点,但《碟中谍2》时期的人皮面具还不能3D打印,所以制作需要好几个小时。

其实江炎自己也能易容,但调动肌肉什么的远没有人皮面具来得快捷、彻底,当然,前提是到了外面后,人皮面具依旧会和电影里一样神鬼莫辨,如果真是的话,那这几个小时的等待显然很是值得。

第三个就是就是各种跟踪窃听的电子器件了,说实话,《碟中谍2》世界里的这种东西就算能用,在现实世界的话没几年也会被淘汰了,但装样子嘛,总得拿点。

拿完这些后,江炎又找了一些好玩的。

一双皮鞋,远看是皮鞋,其实还能当电话,鞋尖还有匕首,可以出其不意……

换上鞋子,他又拿了一副眼镜,据说是“透视眼镜”,至少异界是能用的,但现实能不能用依旧不清楚,江炎还是拿了,不能用也没事,至少款式看着挺酷的。

继续逛,结果看到的大多的都是用2022的眼光来看有些落后的电子器件,所以最后江炎又搜罗了一些看似吴用的道具赛满空间,只留下一部分装人皮面具后便不拿了。

三小时后,以《大明宫词》中历史上薛仁贵的脸为模板的人皮面具做好了。

这是他拿出照片让技术人员照着做的,不得不说,技术人员这手艺是真巧,看着简直一毛一样,这真要是能在现实用的话,世界上就多出一个英武的“薛仁贵”了啊!

接着,等技术人员详细交代了要怎么用后,江炎便小心地提着保养箱子,和两个工具人特工出了装备室。

第391章 大郅的NBA首秀

出了装备室,江炎带着两个工具人回到住处,然后趁其不备直接结果了他们。

再看看时间,大概还有半小时倒计时结束,江炎于是把空间整理了一下,然后在中情局丹佛分部附近放了个“邱小姐”。

刚才那上级对他的态度他可是记得很清楚的。

老子都“卖国”了,你还这样对我?

那就别怪我在你家点炮仗了!

半小时后,回到片场,江炎甩掉脑海里那蘑菇云光芒,然后便老老实实地等着拍摄。

很快,第一个场景结束,江炎暂时没有理会脑海中的绿色光团,而是赶紧起身,和吴白鸽打了招呼,告知下一场景他还要继续拍后,便直接跑去卫生间。

他要试试人皮面具的效果。

在《碟中谍2》中的揭开人皮面具这一镜头中,阿汤哥和反派演员斯科特分别拍摄了相同镜头,阿汤哥没戴面具,而是将手放到颌下,并抬手掠过面部,斯科特戴上装有传感器的面具,将自己面部的三维图像传输给电脑,然后再掀掉面具。克鲁斯的脸被添加到面具上,随着面具被摘下,两个人的脸通过电脑融合在一起。

上一篇:我的科技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