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331章

作者:笔名帅不帅

这让她怎么回答?

人家在国内可是天王,你想见他,不是说见不到,但这代价却很大。

另外,你为什么总是要问能不能见到他干什么?

然而话没说出口,电话又响了。

接通,原来是之前国内的朋友。

又是十多分钟后,刘小丽来到刘茜茜面前对她问道:“茜茜,想去见大哥哥吗?”

“想!”刘茜茜眼睛都亮了。

不过刘小丽又问了:“那你得先告诉妈妈,为什么这么想见他。”

刘茜茜于是当即上楼拿出字典,然后指着“缘”那一栏的注释给刘小丽看。

缘: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

刘小丽一看,直接捂脸。

真不知道该说她人小鬼大还是太天真。

不过想想,这也确实有缘。

因为她朋友说了,江炎要在明天老美三大赛事里表演的事传回国内了,羊视会转播。

而她朋友到时候会跟着记者团队来老美。

顺道问刘小丽是不是认识江炎。

刘小丽自然不认识,于是把情况都和她说了一遍。

她朋友便直接炫耀般地问了:想不想去见见大明星?想见的话可以和她一起,不过前提是刘小丽得做导游。

想不想见明星?刘小丽自然是没兴趣的。

不过看到茜茜,这想法就不一样了,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问。

而现在看到茜茜抱着字典一脸期待的样子,她又犹豫了。

去还是不去?

……

刘小丽还在犹豫去还是不去。

而国内这边却早已因为江炎的事情炸开了。

一个“道德绑架”的社会话题,不仅让全社会在讨论,还让羊视深度下场参与。

“道德绑架”话题后,江炎又在《林坤访谈》节目最后扔出一首中国风集大成者的《东风破》。

《东风破》的爆炸当量就不用细说了。

歌坛震动那都是轻的了。

再次出圈那是轻轻松松。

有过之前《断桥残雪》打底,这次《东风破》出来,“中国风”概念正式形成。

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江炎以及它的《DNA2》的关注度直线上升。

然而没等大家消化完,现在又曝出江炎悄咪咪地跑到了老美发行了一张自己原创的英文专辑。

还他嘛火了!

江炎写歌厉害我们知道,但他是华夏人啊,写英文歌也厉害?

这太玄幻了吧?

不过很快又有消息传来,那都是这几天老美的报导。

于是大家一看,便更加心惊了。

被老美追捧,还被人邀请去NBA这种赛事开场秀。

而且羊视会转播!

除此之外还有江炎的NBA球星好友,好莱坞大导演是他的徒弟,还有好莱坞计划曝光。

这一连串的消息从天而降,闪地人们大脑内存直接不够用了。

于是第二天国内以及港台,甚至霓虹高丽的报纸上,关于江炎的消息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道德绑架”“中国风”“闪耀美利坚”“好莱坞”“DNA2”“Joey专辑”……

江炎的热度直线冲破亚洲天花板。

有点条件的记者都已经想办法准备去老美收集第一手信息了。

而江炎的朋友们也琢磨着是不是也得找时间去凑凑热闹。

当然,更多人则是等待着羊视的转播。

他们想看看江炎到底是不是跟报纸上说的一样,闪耀美利坚。

不过在这之前,还得先买一张《DNA2》再说。

第261章 又是一张神专,《赤伶》炸了

京城时间4月1日,宜开光,挂匾,纳财,大吉。

今天是江炎《DNA2》在内地以及港澳台霓虹东南亚等地正式发行的日子。

有过《DNA》这张神专在前,再加上《黑色毛衣》《断桥残雪》以及这几天最爆的《东风破》铺垫,《DNA2》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不仅如此,又因为江炎这个人本身这几天掀起的各种话题。

又是闪耀美利坚,又是打脸无端质疑者。

对江炎这个人本身的粉丝群进一步扩大。

所以华纳方面以及乐坛各个专业人士分析,《DNA2》的销量将超过《DNA》只要50%,也就是预计450万张的恐怖销量。

当然,音乐专辑不能光靠外部热度,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是这张专辑就只有三首爆炸的歌,那么后续的销量肯定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的。

其余歌手:你们说的是人话?

不过当《DNA2》正式面世后,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了。

因为这又是一张神专!

此时全国各地的影像店中。

门外排队的人到底有多少,老板们是没空去管的。

他们只想快点把专辑开封,然后放进那播放器中。

当按键被摁下的那一刻。

《DNA2》终于面世。

很快,一段箫声响起。

“风到这里就是黏

黏住过客的思念

……”

《江南》的第一句歌词响起,便真的如春风般黏住了过客的思念。

不过老板确实懊恼地一拍脑门。

“放错光盘了!”

十八首歌,两张光盘,《江南》是B盘第一首,所以不是主打。

但很快他便觉得无所谓了。

因为这歌也相当好听,他觉得不亚于《断桥残雪》。

前者温柔,后者有点悲凉。

两者风格不一样,年近五十的老板自然喜欢温柔些的。

这让他想起了当年……

“老板,你在干什么,还不开门!”

青葱岁月的思绪被门外暴躁的顾客打断。

老板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赶紧开门。

“我要五张!”

“我十张!”

“我要42张!”

一开门,顾客们便争相购买。

有人买的多,有人买的少,但都是生意。

“行,一个一个来,磁带10块,光盘22块,海报5块一张,给钱吧。”

这一次,老板没有加价。

华纳是大公司,人家管得严。

但专辑不加价,海报还是可以的。

所以老板还是赚。

而顾客们一听价格,顿时也满意了,于是购买热情也愈发旺盛。

“来,钱先给你,我要42张光盘的。”一个女顾客率先掏出一叠钞票。

老板没有好奇为什么她要买这么个奇怪的数字,他只管收钱。

很快,女顾客便拿到了一摞专辑,顺道还买了几张海报。

钱货两讫,女顾客直接出门,坐上车便朝着学校开去。

上一篇:我的科技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