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92章

作者:千越南秋

“至于能否取得成功……”

“请问咱们徐总什么时候失败过?”

吕宏博如实讲出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后,在离开之前又向梁福星反问了一句。

听到这句话梁福星顿时如遭雷震。

是啊。

徐总什么时候失败过。

脑海中回想起最开始的应龙芯片设计软件,再到国产顶级光刻机互联网安全防护软件星盾,每一项都足以用奇迹两个字来形容。

可偏偏这些奇迹还都是一个人创造的。

这让人很难对徐磊的话产生怀疑。

想清楚这关键的一点,梁福星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是有多么愚蠢。

他怎么能够质疑徐磊所提出的国产电池技术。

正当他为此懊悔的时候, 却见最后面的韩格走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是郑重的讲道:“放心吧,徐总既然敢进军电池行业,肯定是有着足够的自信。”

直到房间内只剩下梁福星自己,只听他喃喃自语道:“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

从面向全球发布人才招纳计划书,到今天进入十一月份,研究中心内的科研人员已经达到了六十人左右。

涉及时下主流的多个行业。

尽管他们才刚在园区内稳定住,但犹豫忍不住智能助手星童的诱惑,便纷纷投入到了工作状态。

按照公司给出的几大块进行技术研究。

说起来这几大块是徐磊通过星童分析计算后的结果,包括化学材料半导体光学生物以及智能机械能多个领域。

归根结底。

还是想让目前具备的基础技术进入新的阶段,为今后博物馆解锁出高等文明科技布局。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人都属于工作狂的缘故,徐磊怕打扰到他们的研究,这才迟迟没有过来慰问。

今天既然要解决固态电池特殊电解质原材料的问题,这一趟就不能不来了。

研究中心位于园区的东侧,在总部大楼后方。

由几座连通的全球顶尖实验室以及会议区办公区等部分组成。

可因为今天徐磊来的比较突然,并没有提前进行通知,以至于徐磊和陈诗禾到达后等了许久才算把人基本喊齐。

不过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情况,这些科研人员中基本都是国人。

愿意跑到滨江市加入未来科技的海外人才少之又少。

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

现在看来海外势力对未来科技的提防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 想通过限制人才流入的办法,来限制未来科技的技术发展。

奈何并不能改变什么。

——

“欢迎大家加入未来科技,成为研究中心的中坚力量,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你们今后绝不会后悔今天所做出的决定。”

研究中心大型会议室内,徐磊注视着下面一群比自己年纪大上很多的科研前辈,洪亮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就犹如一剂强心针彻底让众人心中涌出对未来科技的强烈归属感。

顿时会议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久久不息。

考虑到今天只是一场简单的见面交流会,徐磊倒也没有去讲太多的话。

适当性的调动了下大家的情绪,便走到台下依次交流几句,起码要做到对他们每个人的情况熟知。

差不多过去个把小时的时间,才算彻底结束。

但就在其他人各自返回所在的实验室继续研究项目时,徐磊却单独留下了几个人。

吴子亮此时比较忐忑。

看着面前这位比他年龄小上很多的总裁院士,虽心里觉得无比敬佩崇拜,可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留下来。

以至于隐隐有些不安。

他作为化学材料领域的研究者,早些年博士毕业后便入职了国内一家大公司的研发部门。

那时他满腔热血,斗志满满。

势要让先进的材料研发技术从自己手中诞生,超越海外公司的技术水平。

奈何理想总不抵现实。

在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薪资待遇下,以及父母亲戚的高频率催婚,他最终不堪压力选择跑到海外继续深造,并为了给自己找个适合研究的地方加入一家海外实验室。

直到最近两年未来科技腾空出世,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尤其对徐磊能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成为华科院名誉院士,感到无比敬佩尊重,从那时起他便诞生了归国的念头。

直到未来科技发布人才招纳计划书,他毅然不顾海外导师的挽留,只身从海外飞回滨江市。

并且如愿以偿进入了未来科技研究中心。

加上这几天他在成功获得星童的访问权限后,更是惊喜连连。

没想到有这样一个智能助手辅助,会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那么多,为此他对目前研究的技术非常有信心,自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实现突破。

说起来他早就听说过未来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较高的研究,并借此开发出幻星引擎应龙芯片设计软件星盾等多项知名产品。

但那个时候他只认为这些产品依靠的还是开发人员的努力,智能助手起到的用处估计是微乎其微。

不过现在吴子亮终于明白他以前是错的有多么离谱。

所以在这种福利下,就算强行让他离开这里他都不会愿意。

因此看到徐磊把他留在了会议室,还担心是研究中心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对科研人员数量进行减少呢。

好在他的这份担忧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很快便听徐磊主动解释:

“大家不用紧张,其实把诸位留下来是因为公司即将进行一个新的研发项目。”

“你们都是我选中的项目组成员。”

吴子亮听到这句话总算是松了口气,但正当他准备进一步询问时,却见身旁有位看上去年纪和他差不多的青年男子率先出声。

“徐院士,不知道这个项目组负责的是哪个方向的研究?”

徐磊朝说话这人看去,知道对方叫付正军,主攻化工专业方向。

同时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

那就是在加入未来科技研究中心前,乃是华科院的科研人员。

说起来当初人才招纳计划书发布之后,除了海内外公司实验室内的人才颇感兴趣,就连华科院里都有不少人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以至于最后院长杨森平更是亲自打来了电话。

只是经过双方的友好交流后,杨森平大方选择了放人,足足给研究中心贡献了数位科研人员。

按照他当时的话说,都是为国产技术的发展做贡献,人在华科院还是未来科技并无区别。

第123章 不如传统锂电池?

面对众人的疑惑,徐磊便也不再继续卖关子,随即向大家解释起项目的研究内容。

“这次主要是对金属固态电池特殊电解质的原材料进行研究,争取解决温度续航充电速度使用寿命以及成本价格等问题。”

话音刚落。

包括吴子亮付正军在内的几个人尽皆面色诧异。

完全没想到徐磊竟想打电池的主意。

被留下来的几人基本都是化工领域出身,对电池技术这个行当基本都接触过,自然也了解徐磊口中的金属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相比传统的锂电池是有很多优点不假,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不少。

最关键的就是成本价格。

未来几年内想取代传统锂电池的地位都不太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 就算研发出金属全固态电池,恐怕也没有哪家公司愿意使用。

毕竟技术革新说到底还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不能成功商用,确实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精力时间研究。

比如本来售价两千元的手机,在使用上固态电池后直接大幅度增长,用户肯定会停下来认真思考是否还有继续购买的必要。

况且现阶段各大电池厂商对固态电池的研究,理想性能最高也就是比锂电池提升百分之四十左右。

不过既然眼下都已经成为了未来科技研究中心的人,那肯定要体现出自己的作用, 讲出固态电池具有的问题阻止徐磊盲目扎进这个大坑中。

省得到时候研发出来的电池销售不出去, 白白砸在手里。

费钱不说还污染环境。

“徐总。”

“我在海外的时候参与过固态电池的研究,并不认为它能够替代传统的锂电池。”

“想要降低它的成本价格实在太难了。”

最终当吴子亮壮着胆子讲出自己的见解后,也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使得另外几人也纷纷结合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发表看法。

“吴博士说的没错,固态电池最多提升百分之四十的性能,综合性价比远不如传统锂电池。”

“想要让固态电池商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我认为以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直接进行更高层次的技术研究,没必要拘泥在电池上,这其中的沉没成本实在太高。”

徐磊听着几人的争论,并没有立刻开口进行回应,主要他知道大家都是真心为了公司发展考虑。

而之所以留下他们,也是因为这几人在电池技术研究上颇有心得经验,能够更好的帮助他解决金属全固态电池的特殊电解质等所需原材料。

待众人的声音暂时停下来后,徐磊这才继续讲道:“大家的忧虑我全明白, 但我对解决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很有信心,并且我相信你们作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肯定不会轻言放弃。”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