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329章

作者:千越南秋

“从今以后徐总就是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有徐总在,谁还敢说人类文明无了。”

“突然很羡慕徐总是怎么回事,我也好想体验下乘坐神舟号的感觉。”

“这可是科幻电影中才能出现的星际战舰,谁不想上去体验下,说不定等以后我们人类文明足够强大,星际旅行会变得容易。”

“希望接下来全球势力都支持徐总,这样冥神星的危机肯定能解除。”

“必须要团结在一起。”

和观众此时的心情一样,眼看着太空电梯快速上升即将到达神舟号,徐磊内心也无比激动,毕竟这可是他首次登上太空。

至于身旁的于弘亮则丝毫没有顾及,在通讯器里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我这辈子坐过装甲车,也开过坦克打过导弹,就连航母都能驾驶,没想到在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登上星际战舰,这可全亏了你们未来科技啊!”

“于指挥,神舟号乃是全智能操控,您想驾驶恐怕没希望了。”闻声李承哲微笑着提醒道。

倒是徐磊想到了什么,突然插口道:“神舟号确实不需要手动驾驶,不过重型轨道炮倒可以试试。”

徐磊根据科技博物馆中相关技术知识的介绍,知道重锤巡航舰上的重型轨道炮,乃是以核聚变反应为能量把炮弹加速到相对速度。

其中炮弹更是采用钨合金打造,最大射程为两个天文单位。

也就是两倍太阳到地星的平均距离。

且能在1000千米上直接击穿任何普通星际战舰。

只是这些毕竟都来自科技博物馆的评价,至于神舟号究竟能发挥出多大威力暂时无法得知。

先前因为核聚变动力引擎没有安装,无法为武器系统提供能量支持,自然没办法进行实际测试。

现在神舟号已经启动成功,想要发射轨道炮的话不会有任何阻碍。

况且在浩瀚太空中,也不用担心什么影响。

果然。

听到要试射轨道炮。

于弘亮顿时迫不及待起来。

“那感情好啊,我也想看看这太空战舰武器究竟有多大威力。”

说话的同时脑海中彷佛已经闪现了画面。

大约又过去两个小时的时间,徐磊和一百多位舰员终于到达近地太空港,并通过专门的通道进入到神舟号内部。

神舟号舰内采用的是上下双层结构,除了核心的舱室还包括舰员休息生活的区域。

徐磊安排好舰员,让他们到达各自的岗位,他则带着于弘亮李承哲以及星童等人进入战舰核心指挥舱。

——

“不愧是星际战舰,这感觉和在地面上差不多嘛。”换上舰内服的于弘亮,感受着自己此刻的身体状态,脸上满是惊讶表情。

李承哲则摆弄着操作台,不放心的检查各项指数。

另外由于神舟号上安装了大功率的量子中继站,可以确保战舰随时和地星建立联系,有这种便利在直播自然也能继续进行。

这次进行全球直播,本来就是让大家知道人类所拥有的真正实力,从而凝聚人类的自信心。

所以直播时间肯定不能太短。

按照徐磊的想法,是打算执行完火星任务回到地星后再关闭直播。

到时候所有工作重心也都会放在应对冥神星的计划执行上面,毕竟这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来准备。

想到这里徐磊顿时把自己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让所有人进入飞行状态后,顿时向星童下达最新指令。

“星童,设置目的地为火星,出发吧!”

“指令已接收。”

和星童相比少了些情感的声音从战舰系统中传出,随即神舟号的六台核聚变动力引擎喷出大量的高能粒子直到将战舰的飞行速度达到千分之一光速。

按照这种速度飞行,只需要两天便能到达火星。

不过徐磊也没忘记要测试重型轨道炮的事情,所以让星童在飞行过程中搜寻合适的陨石为目标,使用重型轨道炮攻击。

或许也正是碍于重型轨道炮的魅力,战舰飞行过程中于弘亮李承哲他们愣是撑着没有休息,生怕错过对轨道炮的测试。

就连直播间内的观众,哪怕已经到了黑夜,都依旧选择守在原位置。

足可见开炮的魅力。

好在重型轨道炮的射程足够远,哪怕合适的目标不在神舟号附近,照样能发射展开攻击。

于是战舰在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后,核心指挥舱内终于传来了令人精神大震的好消息,战舰扫描系统成功确定了适合的打击目标。

“系统检测到直径在五百米左右的陨石天体,重型轨道炮已成功锁定目标。”

“是否发射?”

就等这个机会的徐磊,此时肯定不会迟疑什么,随即便在于弘亮李承哲两人满脸兴奋的期待下,立刻下达发射指令。

第312章 肯定能解决

伴随徐磊发射指令的下达,其中一台重型轨道炮在核聚变反应能量的作用下发射出钨合金炮弹,并将之加速到千分之一光速。

同时当炮弹接近目标后,自动触发碎片引信爆炸,最大化增加杀伤范围。

战舰核心指挥舱内,徐磊于弘亮李承哲等人看到那颗陨石在重型轨道炮的打击下直接变成碎块,顿时不由得暗自咽了口唾液,没想到重锤巡航舰的主武器威力竟恐怖到这种程度。

按照这个破坏力,如果在行星轨道上部署足够数量的重型轨道炮,完全有希望把冥神星摧毁。

届时冥神星碎裂成无数小块,再经过地星大气层的摩擦燃烧,剩下的几乎不会造成太大灾难。

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不过眼下重型轨道炮只能算是一个方向,后续还需要周密的论证计算才行。

再说既然要确保人类文明的延续,就必须制定出多个应对计划,给地星上双重甚至三重保险。

“这玩意可真够劲啊,一颗那么大的陨石说没有就没有了。”愣了数秒才反应过来的于弘亮,忍不住由衷发表着感慨,说话时目光始终停留在陨石受到打击的画面上。

只觉得自己选择登上神舟号,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旁边的李承哲也不甘示弱,随即忙接过话茬。

“院长,根据反馈过来的杀伤数据看,神舟号的重型轨道炮达到了理论威力。”和于弘亮不同,他整个人的注意力依旧在数据上。

重型轨道炮先前虽没有机会实测,但在制造之初是有一套理论威力数值的,只有达到这个数值才算是真正的重锤巡航舰主武器。

否则那就是残次品。

其实神舟号开始主体对接的时候,徐磊心里多少有些担心。

害怕战舰主武器的效果不理想。

毕竟重型轨道炮很有可能会被使用在数年后的冥神星事件上,如果达不到威力数值,那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局。

好在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完全多余。

重型轨道炮发挥出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完全达到了科技博物馆对这项二级文明科技展品的介绍。

不谦虚的讲,徐磊此时自认为神舟号就算做不到百分百复刻重锤巡航舰的整体性能,也起码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是一个非常成功伟大的作品。

当然这其中也和人类进入一级文明,并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分不开关系。

否则技术手段以及战舰材料都达不到要求,那么最终制造出来的星际战舰,也不过是个体积稍大点的普通航天器罢了。

根本做不到恒星系内的自由航行。

“看来我们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继续前进朝火星进发吧,争取早日完成星系监测站的建设。”徐磊看向满脸激动的李承哲,毫不吝啬称赞的同时也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多浪费时间。

接着便把话题重新扯回到了正事上。

目前冥神星每分每秒都在接近地星,在这种紧迫的局面下必须尽快完成火星的监测站,来保证对冥神星的飞行状态时刻观察。

实时掌握冥神星的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主要在冥神星朝地星飞来的路上,会经过其它几颗八大行星,发生什么事都是无法预测的。

说不定就会被某颗行星捕获,让冥神星成为自己的卫星,如此自然是皆大欢喜。

人类的危机自行解除。

可若冥神星持续加速,那么人类的应对方案也必须提升进度。

这相当于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

尤其在徐磊的计划中,针对冥神星带来的危机最少要准备三重应对方案,确实不容浪费任何时间。

李承哲自然也明白眼下是个怎么样的局面,既然确定了重型轨道炮的威力,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寻找目标试射浪费时间。

反应过来后立刻猛地点头:“是院长。”

从内在到表现,对此没有任何不满的地方。

说起来李承哲还在负责人造太阳项目的时候,心气还是比较骄傲自豪的,认为他们是最有可能攻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

再说那时他们的人造太阳领先世界,确实有这个自豪的资格。

但未来科技核聚变研究所从成立到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并着手建设聚变电站改变国内能源结构,就犹如响亮的巴掌不断打在他脸上。

人生首次对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产生了怀疑。

直到他得到机会参与聚变电站的建设,并从中了解学习核聚变相关的技术,他才真正发自内心的对未来科技感到佩服,对徐磊的变态程度表示羡慕,最终只剩下深深的敬佩。

尤其成为未来科技核聚变研究所的副院长,参与到星际战舰的制造项目中后,他越发明白自己和徐磊之间的差距。

深知未来科技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中,成长到足以扭转人类文明命运的程度。

所以现在他对徐磊吩咐的命令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的质疑。

而就在神舟号继续向着火星飞行时,在星童的操作下重型轨道炮摧毁陨石的画面也被放到直播间,让观众真正了解重型轨道炮的强大。

要知道在很多人心中对小行星并没有太深的概念,无非是大点的陨石罢了。

看到轨道炮这么轻松就摧毁了直径超过五百米的大块陨石,顿时觉得打掉冥神星也不在话下,以至于人类灭亡危机的最后一丝恐惧不知不觉间消失。

甚至更有很多人表示要购买未来科技公司的产品进行支持,帮助未来科技制造更多的星际战舰。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