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305章

作者:千越南秋

因为此刻身处虚拟世界,徐磊和星童的意识是建立着联系的。

所以根本不需要徐磊亲自下达指令,仅是在脑海中诞生类似的想法,星童就会立刻执行。

“开始对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模拟运行测试。”

“测试中……”

随着星童的声音在这片虚拟空间中传出,只见面前的核聚变动力装置立刻发生了变化。

先是类似于聚变电站开启时产生的声音响起,然后在装置的尾部迸发出强烈的蓝色火焰状能源。

整个装置运行过程中情况十分稳定坚固。

并没有出现爆炸或者解体的情况。

这说明他根据可控核聚变装置设计出的动力装置是可行的。

完全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制造。

尽管徐磊基本上已经猜到了最终的测试结果,但亲眼看到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运行成功心里难免有些激动高兴。

和用于聚变电站的乾坤一号大型核聚变装置不同,乾坤二号作为动力装置适用的场景为航天飞船航母高速列车,甚至是以后的星际战舰中,除此之外后续未来科技还会研究微型核聚变装置乾坤三号。

打造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终极电池类型能源。

不过徐磊也明白微型核聚变装置对安全稳定等因素来讲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想真正研发出来十分困难。

短时间内只怕没有太大的希望。

但就算如此,对于乾坤三号的研究公司也绝对不会停下来。

谁让这关系到徐磊对未来计划中的一环。

站到如今这个高度和地位,亲手将人类送到一级文明的层次,这使得徐磊对这个世界越发留恋不舍。

希望自己能始终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

可正所谓人有生老病死,没有任何人能摆脱寿命的限制。

等到生命终结的那天,所有的权利地位都将和自身再没有关系,最后那四方小黑盒才是最后的归宿。

徐磊要想摆脱这个人类从诞生起便存在的限制,目前来看仅有两种方法。

要么走基因优化路线延长寿命,要么机械飞升。

而以眼下的情况来看,机械飞升无疑是看上去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虚拟现实技术,并成功生产出虚拟头盔,能够让大家的意识和电脑连接。

只要顺利完成意识从大脑到机械体的转移,那么人类便能彻底摆脱羸弱的肉体。

其实在虚拟头盔出来后,徐磊竟让星童利用动物做过实验。

奈何大脑实在是太过精密,彷造出来的机械体根本无法长时间容纳意识,最后的结果无外乎脑死亡。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在虚拟世界登录时间过长的话,会被系统强制离线休息。

所以想真正实现机械飞升,在机械体上的研究还需加大。

至于剩下的基因优化路线,因为至今徐磊都没有从科技博物馆中解锁出类似的展品,所以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何况就算基因成功实现优化,延长了一定的寿命,但和机械体是依旧没有办法相比的。

理论上机械生命体可能会随着时间的腐蚀意识逐渐消散,可如果定时让意识体更换新的身躯,或许就能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对此徐磊非常期待。

毕竟没有人能拒绝一具力量强悍的机械身躯。

再说就算变成机械体会失去部分人类才能拥有的体验,可这份遗憾却能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弥补。

若再成功研发出乾坤三号微型核聚变装置,那么机械体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当然。

这些目前仅是徐磊的计划。

最终自己会走向哪条路,又将带领人类文明演变成什么样,任何人都无法确定。

起码也要等他进入博物馆上层空间后才能知道。

大量的念头在徐磊脑海中快速闪过,直到耳旁再次响起星童的声音,这才算反应过来。

“测试已结束。”

“数据信息完成同步,请查收。”

查看着脑海中星童同步过来的装置测试数据,徐磊嘴角逐渐上扬,脸上浮现出非常满意的笑容。

“终于成功了,接下来也能正式开始制造。”

轻声低吟了这么一句后,随即果断退出虚拟世界关掉虚拟舱。

准备前往精密车间进行打造。

能通过星童的模拟测试,这说明他设计的这款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已经近乎完美。

足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持续进行动力输出。

如此只需要按照模型直接制造即可,根本不用另外浪费时间再另行修改。

并且有详细的模型数据在,再加上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制造经验,徐磊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将其制造出来。

到时候便能运送到登天岛和飞船主体安装对接。

说起来还是因为自从太空电梯建成后,火箭就逐渐失去了作用,毕竟换算下来它的成本可要比太空电梯高多了。

基本上所有航天员飞船以及基地物资都是通过太空电梯运输。

因此随着登天岛的面积不断加大,岛上也建立了新的航天设备研究生产中心。

这样的话便剩下了中间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也就是那边不具备乾坤二号的制造条件,否则徐磊就直接到登天岛进行此动力装置的制造了。

……

……

时间如梭。

很快来到十二月底。

有着徐磊亲自动手生产,外加星童和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及部分科研人员的帮助。

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成功诞生在研究所。

得知此消息的吴楚平自然是第一时间带人赶到地方,想要把这台乾坤二号抓紧运回登天岛和最新代神舟飞船对接。

以免耽误早就提出的火星飞行计划。

“徐院士。”

“这就是你口中的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它真能让神舟变成聚变动力飞船?”

2028年12月28日。

周四。

未来科技核聚变研究所。

从登天岛赶来的吴楚平在首次看到这台银灰色核聚变动力装置后,整个人只觉得有什么东西狠狠撞在心头,其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太空电梯成功运行的时候。

徐磊将吴楚平的表现看在眼里,只是淡淡的讲道:“应该说这是全球首台核聚变动力装置。”

话音刚落。

接着又详细介绍起乾坤二号的情况。

“这台动力装置的规格是根据你们最新一代神舟飞船数据制造的,你们带回去只需要按照操作指导安装就行。”

是的。

当初在设计这台装置时,徐磊就向吴楚平索要了新一代神舟飞船的数据。

毕竟这台装置本来就要使用在飞船上面。

刚好现在大小规格相符,单凭吴楚平他们自己便能进行组装。

倒省了徐磊不少麻烦。

但好歹是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吴楚平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忧,害怕装置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主要这次的任务是搭载七位航天员和星系监测设备以及部分资源前往火星,相隔的距离可不是登月能相比的,哪怕借助核聚变动力避免了轨道飞行,也照样需要花费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对于航天员来说都将是致命的。

所以吴楚平必须要做到在任务前规避掉全部风险。

思维运转到这里,只见吴楚平当即把目光瞥向了徐磊,脸上堆出灿烂的笑脸。

“整个航天局都没有接触过这东西,我怕过程中会出现失误,要不然还是徐院士你和我一起回趟登天岛吧。”

“到时候海鲜绝对管够。”

吴楚平信誓旦旦的保证着,甚至不惜用海鲜来进行诱惑。

这番话传进耳朵,徐磊则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吴楚平连这种条件都开了出来。

不过他也明白对方是为了航天员的安全着想,对此自然能够理解。

但为了让吴楚平打消顾虑,只好再次保证道:“你就放心好了,虽然这是首台核聚变动力装置,但已经通过了各项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正常情况下就算不保养维护几年时间内也不会出现问题。”

“真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吴楚平闻声忍不住又追问了句,但下秒便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解释:“徐院士千万不要误会,我不是在质疑你们的产品。”

“只是距离合适的发射窗口还剩下一个月左右,如果错过的话就还要再等两年多的时间。”

“所以这次火星的飞行任务必须进行。”

“如此飞船的核聚变动力装置就变得至关重要,不能存在任何问题。”

前往火星和登陆月球不同,以现有的条件来说并不是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

必须要等合适的窗口。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