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247章

作者:千越南秋

就连他们对外发布的登月图片,还都是星童主动提醒投放出来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徐磊对这件事并不感觉奇怪。

确实是海外会做出的事情。

最终面对这几张其中还是脚印的图片,徐磊摇了摇头则又把精力放到实验上面。

在这段时间内,经过星童筛选剩下的合成方案基本都进行了尝试,但可惜的是合成出来的材料均没有达到测试要求。

如果使用这种材料来制作长度达到四万公里的太空电梯缆绳,在中间区域极易发生断裂,这样的话太空电梯也就失去了优势。

徐磊绝对不是一个将就或者折中的人。

只要材料没有达到最终的测试结果,那么就不会用于缆绳的制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唯有和顾三林配合,继续执行剩余的合成方案,合成全新的碳纳米管材料来进行测试。

反正对于脑海中掌握着全部技术知识他来讲,肯定能找出最合适的材料。

眼下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提升进度罢了。

登天岛地面站都已经初具雏形,在刘高文的负责监督下塔楼高度不断上涨,眼看就要达到预定的塔楼高度。

航天局方面则已经成功发射首个近地太空港基石模块。

明明是他提出的太空电梯项目,眼下其他人的进度都要比他快,若不赶紧搞出制作缆绳的材料,徐磊自己都要感觉有些丢人了。

“院长,最新的材料已经合成出来了。”

滨江市。

龙湖高科技园区。

总部大楼员工餐厅某位置,徐磊接通顾三林发来的视频通话,边暂时放下手中的快子边回应道:“我马上过去,等下进行材料的详细测试。”

话音刚落。

随即便结束了通话,匆忙起身准备返回实验室。

从正式开始缆绳材料的合成实验到现在,他们已经否决了几种合成方案,刚才顾三林口中所说的最新合成出来的材料已经是最后一种。

以至于整个项目组对此也都比较重视。

若依旧未能通过测试的话,他们就需要设计新的碳纳米管合成方案,届时哪怕有星童和龙湖之光量子计算机的助力,也照样会耽误不短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从内心来讲徐磊是希望今天能够测试成功的。

这样也好抓紧时间进行缆绳的制造。

当然往往由于实际无法百分百达到理论,这就导致最终的数据还需要测试才能得到,所以此刻徐磊心里也不敢保证结果会是怎样,只能说希望幸运女神能关照一二了。

不多时。

随着徐磊到达实验室,便看到顾三林等人围在实验台处,就连星童的身影也赫然在内。

“情况怎么样了?”徐磊迈步走过去询问。

“目前A18碳纳米管已经成功合成出来,就等着院长你进行各方面数值测试呢。”顾三林连忙转过身来,丝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期待:“这次的合成过程和前几次相比难度更大,我有预感咱们绝对能成功。”

听完顾三林的回应,徐磊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控制目光掠过其他人的身影落在了那截材料上。

和想象中无比粗实的缆绳不同,眼下这截材料只有拇指粗细。

相当于是缆绳万千纤维中的一根。

所谓测试就是要对这根纤维进行拉力腐蚀化学电解等各方面的实验,模拟出缆绳在各个环境中所会受到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缆绳可以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经常断裂的情况。

太空电梯之所以优于传统的运载火箭,最重要的就是重复使用性,可以保证以最小的成本高效率的往太空运送人员和物资。

若经常断裂,那还有甚毛用。

尽管眼下相当于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包括顾三林在内其他人都相当忐忑紧张,害怕看到失败的结果。

可徐磊依旧面色平静。

语气没有任何起伏的讲道:“带上材料我们去测试室吧。”

“是院长。”顾三林立刻点头应声。

说完几人便拿起材料动身前往研究中心的测试区域。

而讲到这个需要一提的是,这间测试室还是专门为了测试缆绳材料打造的。

毕竟缆绳承担着连接各个太空电梯主体结构的重任,普通测试室无法进行这么强大的拉力测试,为此只好让星童进行设计,临时建造出了这样一个房间。

加上测试的过程较为繁琐,且还充斥着极高的危险性,所以人员是没法进去的。

再将材料交给房间内的专项机器人后,徐磊顾三林他们便来到了旁边的观测室,在这里查看材料的最终的结果。

可能是因为经历了前几次的失败,这多少给其他人带来了一点不自信。

身处这种环境下,不由得开始担忧起来。

“顾教授,这说咱们这次能成吗?”

“我那天看直播,登天岛的建设进度可都已经过半了,咱们这边却还没有什么动静。”

“缆绳材料搞不出来,太空电梯也就和名存实亡差不多了。”

“我倒是挺期待A18碳纳米管的,或许这次真能成功。”

顾三林听着底下人的议论,明白大家也都是为了太空电梯考虑,希望这个超级项目真的能够成功,言语上的担心十分正常。

但不知道是缓和观测室内的氛围,还是想给自己加油打气,接着只听顾三林信誓旦旦的讲道:“大家都放心吧,这次我们肯定能通过测试。”

说完还不忘问了徐磊一句:“你说是吧院长?”

顾三林此举无非是想用徐磊的名头来安抚在场的项目成员,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奈何徐磊并没有因此说谎的意思。

依旧神情淡漠的回复道:“或许吧。”

对此顾三林则只能流露出一个尴尬却不失礼貌的笑容。

很快当测试正式开始,大家的注意力也顿时被吸引了过去,透过观察窗口确定里面材料的情况。

先前几次的材料测试中,出现过刚开始拉力测试就断裂的情况。

这无疑是最糟糕的结果。

他们自然不想这次也重蹈覆辙。

否则这次的合成方案材料也就直接被否决了。

压根用不着去想后面的事。

好在A18碳纳米管的表现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模拟出来的强大拉力作用下,材料并没有出现断裂或者表面有裂纹的情况,甚至都没有发生形变。

且连续数次拉扯都是同样的表现。

这说明A18碳纳米管具备担任太空电梯缆绳的优良性能。

哪怕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其它项的测试,但这并不影响观测室内众项目成员的兴奋。

“你们看到了吗,A18碳纳米管过关了。”

“表现优异,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恐怕我们已经研发出了缆绳的材料。”

将周围人的声音听进耳朵中,徐磊嘴角也顿时浮现出一抹笑容,他有预感关于材料的合成实验恐怕要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说是屏气凝神,看向观察窗的眼神简直望眼欲穿,都在等待着最终测试结果的出现。

奈何有些测试是在特殊的封闭空间中进行,外界并没有办法观察。

如此便只能耐心等待。

不知过去多久。

直到观测室内站在徐磊身旁的星童开口,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测试已结束。”

没等其他人开口,徐磊便连忙下达指令。

“星童。”

“把A18碳纳米管的测试数据调出来。”

“好的老板。”

接到徐磊的命令,星童点头回应后大概几秒钟的时间,大家眼前便出现了一方全息投影屏幕,上面整合出来的各项数据正式测试结果。

在座的众人都是材料领域内的顶尖科学家,先前又经历了几次测试,自然能够看出这份数据代表着什么。

几乎是在瞬间,不少人便瞪大了眼睛,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

整个人处于极度兴奋中。

“这份数据简直太强了,有些甚至大幅度超过了我们制定的指数。”

“不可思议啊!”

“我就知道这次咱们能成功,单凭这份测试结果我们就能立刻开始缆绳的制作。”

“有院长在这里,材料还能不给面子。”

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A18碳纳米管的测试数据远远超出了预期,是完全符合太空电梯缆绳要求的。

尽管徐磊早就有了预料,此刻心中也涌现出了不少喜悦之情。

起码如此一来便不用重新设计材料的合成方案。

算是给整个太空电梯项目节省了不少时间。

想到这里徐磊倒也没有迟疑什么,当即对身旁的顾三林嘱咐道:“再重新制作几截A18碳纳米管,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测试,如果依旧是相同结果的话,那就开始动工缆绳的制造吧。”

秉承着科学的严谨性,和对太空电梯项目的重视程度,徐磊并没有直接进行缆绳制造,反倒安排顾三林多次进行新的测试。

而顾三林和徐磊共同进行了这么多项目,自然非常清楚他的用意,听到这句话后连忙保证道:“放心吧院长,保证A18碳纳米管不会出现问题。”

要知道顾三林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不拖沓。

接到徐磊的任务后当天便又合成出了几截全新的A18碳纳米管,并重新进行测试。

至于结果自然毫无疑问,A18碳纳米管没有任何压力的通过了测试,至此这项材料也正式被确定成为缆绳的核心材料。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