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384章

作者:牛油果

现在真让他出门,他还真有点怵。

门口一堆红衣僧在等着找他算账。

江舟虽然自信,却不自负。

入阳州没多久,就已经接连遇上了不少高深莫测之人。

一个红衣法王主不在他之下。

枯荣老僧、钓鱼老叟,更是深不可测,让他完全摸不清。

还有提灯小童,虽然其本身不足为虑,背后却有个五散仙之一的灯花婆婆。

谁知乎这尊胜寺中到底还有多少高手?

所以江舟打定主意,在弄清楚有谁在打他主意,或者是什么原因招来这些人前,就龟缩在家里,哪里也不去。

但他没想到,自己拒绝了之后,才过了小半夜,第二天清晨,梅清臣就找上门来了。

江舟得到禀报,从房中走出,就看到纪玄领着梅清臣走了进来。

入门之时,梅清臣就看到挂在大门旁边的红衣法王,脸皮明显快速地抽搐了几下。

红衣法王被在门口一天一夜,也让人围观了一天一夜。

这厮也确实禅定功夫浑厚,或者说脸皮够厚。

不断被人指指点点,脸上却是笑呵呵。

还不时地跟围观人群笑骂嬉闹。

今天围观的人少了许多,不是没有人感兴趣了,是被一群赶来的红衣僧人给赶走了。

这是尊胜寺的僧人。

昨天晚上就来了,个个双眼通红地盯着江舟的宅子。

要不是红衣法王拦着,早就已经冲了进来。

要将这狂徒的家给掀个底朝天,再把那狂徒揪出来,也挂到尊胜寺前,吊他个七天七夜!

当然,红衣法王之所以拦着,是很清楚他们进去只有一个结果——被吊在门口的人肉旗幡再增添几个罢了。

梅清臣便衣而来,看着诸多两眼通红怒视他的尊胜寺僧人,也不想去招惹他们。

干咳一声,快步走进江宅。

一见江舟,便又像没事人一样,笑了起来。

江舟开门见山道:“司丞大人,这个时候,怎的有空到下官处来?可是有何要事?”

“呵呵呵,江士史,你这日子真是过得惬意无比啊。”

“近日听闻,江士史在家中种树开渠,好不清闲快活,真是羡煞本官。”

梅清臣面上真露出羡慕之色,然后又叹道:“近来司中琐事繁多,令本官难得脱身片刻。”

“若是江士史肯为本官分担一二便好了。”

种树开渠?

江舟扫了眼自己院子里的三棵树,还有为了布阵从洞庭湖引水入宅的几条水渠。

这老头,还挺关注他的。

他在家里干什么都知道。

江舟心下沉吟,口中道:“司丞大人可是有要事要交代下官去办?”

一句话的事,七拐八弯的,太不爽利。

“交代不敢当。”

梅清臣忙道。

他一直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不过却是隐隐透着距离感。

现下和气之中,距离少了,却多了几分亲近。

“只是司中杂事繁多,尤其是刑讼狱决、律条卷宗诸事,司中多的是粗蛮武夫,打打杀杀尚可,这等事,还是需要如江士史这般文武双全之人方可,”

“江士史已休沐多日,是否该回司中处理一二了?”

江舟闻言,沉吟起来。

他刚打定主意龟缩家里,梅清臣就来让他出门。

由不得他不怀疑,这老小子想害他。

梅清臣察言观色,便知道江舟不愿。

便朝外边看了一眼,正色说道:“实不相瞒,江士史此番作为,实是冲动了些。”

“哦?还请司丞大人指教。”

梅清臣显然话里有话。

“唉,也怪本官,未曾告知江士史。”

梅清臣叹了一声,忽问道:“江士史也来江都有些时日了,对此地可有何看法?比之南州之地如何?”

江舟由衷道:“江都繁华,吴郡远远不及,颇有盛世气象,邑外四野,虽难免有疮痍疥癣,却强出南州不知凡几。”

“实不相瞒,下官来前,曾听闻开、阳二州,有赤发、净世贼寇作乱,以为此处受战火波及,怕是混乱不堪,没想到如此出人意料。”

梅清臣抚须一笑:“与江士史说此话之人,必定是吴地世家文人吧?”

江舟微笑不言。

梅清臣也不追问,说道:“江士史,江都,甚至阳州,能有今日平静,其实并非一家一人之功,而在于‘规矩’二字。”

“规矩?”

梅清臣点头道:“不错,规矩。”

“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

“这规矩说白了,其实就只是四个字:各行其道。”

“官有官道,民有民路,官场权贵、修行宗派、江湖绿林,都依规矩而行,各行其道,便有了今日的江都,今日的阳州。”

梅清臣顿了顿,看向江舟肃容道:“也不怕说句大逆之言,在这江都之中,律法可犯,规矩,断不容破。”

江舟听明白了。

说了这么多,恐怕就是想说这尊胜寺,也是“规矩”之一了。

梅清臣像是一眼看穿了他的想法,说道:“江士史人中俊杰,想必也猜到了几分,但恐怕是想不到,尊胜寺并非‘规矩’,而是这‘规矩’,可以说是因尊胜寺而出。”

“哦?”

“唉……”

梅清臣又叹了一声,问道:“江士史,你从吴郡而来,应该清楚,吴郡肃靖司镇妖石,可是也出了差错?”

江舟心下微惊:“也?”

梅清臣点点头:“你也见过洞庭湖底刀狱,其实数十年前,刀狱并非如此。”

“早在多年前,司中就已发现,镇妖石出了问题,明神十八狱大阵不稳,狱中妖魔蠢蠢欲动,几欲破狱而出。”

“听闻吴郡刀狱之乱,是江士史平定,应该知道,此等后果。”

“江都刀狱中关押的妖魔,百十倍于吴郡,若是真被其破狱而出,其后果……”

梅清臣摇摇头,继续道:“当年,于此紧要关头,是尊胜寺出手,用佛咒神金,铸下洞庭湖底大狱,重镇刀狱妖魔,解了滔天之祸。”

“多年以来,尊胜寺更是慈悲度世,江都乃至阳州一地,上至王公权贵,下至江湖绿林,鲜有未受其恩惠者。”

梅清臣神色严肃:“别的不说,单只说尊胜寺一位圣僧,多年以来,以身为阵,为阳州镇压‘黄河水陵’,阳州上下,便都要感念其恩德。”

江舟露出疑问:“黄河水陵?”

“这黄河水陵,江士史回到司中,自然可从诸多卷宗中知晓。”

梅清臣摆摆手,忽然出神诵道:“须弥顶上浪滔滔,大浊海里遭火烧。坐断黄河,手把玄龟。佛祖到来,也须乞命……”

第375章 夜市千灯照碧云

梅清臣怔然,神色中竟有几分尊崇敬仰,才回过神,正视江舟道:“这几句话,说的便是尊胜寺金顶尊者。”

“金顶尊者坐镇黄河之眼下百余年,伏断黄河,阳州,甚至黄河沿岸诸州,方得百年清平。”

“不仅阳州,黄河沿岸之地,都受其恩惠,感念其德。”

“佛祖到来,也须乞命?好大的口气。”

江舟嘴里重复着这句话。

心中有些想笑,却笑不出来。

他如今也有不俗的佛法修为。

很清楚这样一句话,不仅仅是口气大得丧心病狂而已。

短短几个字,或许就是那位金顶尊者的“法”、“道”。

倒有些呵佛骂祖之意。

这还算轻的了,更狂的江舟都听说过。

据他所知,彼世历史上有一位高僧,就曾公然开说惊世骇俗之语:

“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楔,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入邪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

这话不知惊倒吓煞多少人,也不知引来多少怒骂,多少佛门中人恨不得唾其人啖其肉。

呵佛骂祖,看似大逆不道,其实是对权威的一种对蔑视,是为“骂醒”世人,倒未必真的是不敬佛。

佛不妨敬,放在心中敬。

佛也不妨呵,只在嘴上呵。

为了鞭策自己,或是警醒世人:所谓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纵是经典,或圣或贤,既落形迹,皆属生灭,并非恒常不变之真理。

上一篇:青芫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