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211章

作者:牛油果

范缜恭敬地向虚空中的金文行了一礼。

才颇有几分无语地看着这个肃妖校尉。

他是何等人物?眼力自非寻常可及。

之前就见过这个江姓校尉几次,对他的印象是表面恭顺,实则桀骜内藏,是个不省事的。

便数次有意无意地用身份压他,以此告诫。

却没想到,他竟不省事到这般程度。

不过他的身份修养,也不容他说违心之语。

冷然警告道:“元千山,圣祖人皇金敕,自然可问你之罪,金敕当前,你不可造次。”

“不过……”

他目光转落到江舟身上:“江校尉,元将军是当朝重臣,军中宿将,又有勋爵在身,也断然不容你轻侮。”

“你若有铁证,自可拿他问罪。”

“否则,你休怪本官治你一个攀污朝廷重臣勋贵之罪!”

他扫过那几个漆黑甲兵:“只凭这几个东西,却还不足以定其罪。”

“太守大人果然公正严明,好,既然如此,本官便请一位‘人证’上来。”

江舟说着,忽然撮口吹了个响哨。

众人只听一声马嘶,由远及近,不过是一瞬间。

便看到了一匹除却鬃尾外,通体赤红,无一根杂毛的神骏疾奔而来。

眨眼倒到了眼前。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提着一只被捆妖锁紧紧捆缚的……肥耗子?

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肥耗子见了在场这么多人,满脸惊惧。

尤其是见到场中的元千山,目光不断躲闪。

元千山见了这肥耗子,神色微变。

虽是一闪而逝,却已经被江舟看到,便笑道:“元将军,是不是很眼熟?”

元千山冷哼一声,撇过脸去:“哼!本将军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江舟却也不和他纠缠,转而对范缜道:“太守大人,下官听闻,儒门有浩然正气,堂皇正大,能令奸佞邪祟现形,即便心中龌龊,也无所遁形。”

“不知可否劳太守大人大驾,亲自盘问此妖,亲耳听听,这位元将军都做了什么?”

范缜闻言,目光在元千山与肥耗子之间来回扫视。

不置可否,手抚长须道:“元千山,你如何说?”

元千山神色阴晴不定。

听到范缜的话,心中一沉。

咬牙道:“好!”

“本将军便随你到肃靖司走一趟,听闻肃靖司刀狱威名赫赫,有进无出,本将军倒想见识见识,这刀狱能关得本将军多久!”

事实上,元千山做的事,并不秘密,范缜又岂能不知。

不过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没有放到台面上来,那便万事皆无。

可若被当面捅了出来,尤其还有圣祖人皇金敕在前,那就没有人还能装瞎子了。

范缜刚刚那一问,其实是给元千山留了几分余地。

否则,让这鼠妖当面说出来,那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治元千山的罪了。

范缜手抚长须,若有深意地看了江舟几眼。

明明有金敕在手,却不早早拿出来。

反带人围阻将军府,逼得元千山大怒发狂,惊动吴郡,引来自己等人,料来还有不少人于暗中窥探。

又在与元千山的对峙中,字字句句,都直指元千山拥兵自重,天高皇地远……

最后才颁出金敕,一举从将军府中搜出邪异,还有这只鼠妖……

这个江舟……

李东阳啊李东阳,你又胜老夫一畴啊……

范缜心中的叹惜无人知晓。

“来人啊,锁了。”

江舟笑意不改,已经挥手召来冯臣楚卫等人。

用捆妖锁将元千山锁了。

元千山脸色漆黑如墨,双手微微颤抖。

却终究还是忍下了。

“太守大人,谢总捕,下官公务在身,不能久留,失礼了。”

江舟朝谢、范两人抱拳一礼,便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押着元千山招摇过市,返回肃靖司。

自此,平蛮将军府前这一出“闹剧”,以元千山被锁入肃靖司关押落下了帷幕。

一幕落,一幕起,真正的风波却才刚刚掀起……

第218章 自家人

离玉京不远的一座小邑。

李东阳一袭布衣,游行于市井之中。

身后只有一中年、一少年两个文士随行。

中年文士看着往来不息,颇有繁华之象的市井,却露出几分嫌弃道:“卿相,此地人流混杂,皆是粗鄙者,您实在不必亲自至此。”

“呵呵呵。”

李东阳不以为意,手抚长须,饶有兴趣地看着往来经过的“粗鄙者”。

“为政者,当时时下问,不知百姓之需,不识百姓之苦,又如何能解民之倒悬?”

“卿相……”

“今日是微服而行,叫我先生便是。”

少年文士方一开口,便被李东阳打断。

连忙改口道:“先生,学生曾闻,治国者,首在君臣相宜,君有道,臣有德,则国治也。”

“当今陛下垂拱,朝中皆正直之士,天下百姓又能有何疾苦?”

“且,治国施政,此等大事,又岂能下问这些粗鄙之民?”

少年一脸正色,丝毫没有因为李东阳的身份而委婉,直言不讳。

李东阳看了他一眼,抚须笑而不语,在集市上四处打量闲逛。

少年心中一急,正待追问,却被身边的中年文士一把拉住,瞪了一眼,才不甘作罢。

“……我跟你们说,那位平蛮将军……”

“……倒大霉……”

“先是……”

“……肃靖司……江姓校尉……”

经过一间书斋,一阵纷扰的声音传来。

李东阳虽然年纪不小,但他堂堂立命境的大儒,修君子身,养浩然气,虽不能与那些武道、仙道强者硬刚,更不能比命长,却也不是普通人能比。

六七十岁的年纪,普通人都很少有能活到这个年纪。

他却依然脚步健硕,耳目灵敏。

很敏锐地捕捉到几个词,其中的一个名字令他心中一动,脚步微顿。

中年文士一愣:“卿……先生,您这是?”

李东阳笑了笑,指了指许多人拥挤在门前的书斋道:“不想此地百姓如此向学好文,倒是难得,走,进去看看。”

说完也不等二人,当先走了进去。

两人也只好忙跟上。

进了书斋,三人才发现,许多人都是在争相抢购同样的两本书。

好奇之下,三人也找来掌柜。

这书斋掌柜正忙得满头大汗,本不大愿意理会。

不过他眼力贼得很,一看三人气度都不似寻常人。

便连忙舍了他人,满脸热情地为三人解惑,同时递上了几本书。

“群雄录?血海飘香?”

“此等志怪异闻,难登大雅之堂。”

少年文士本不愿意看,只是见李东阳聚精会神地翻阅,也皱着眉翻了几页,便摇头放下书,首先发表意见。

李东阳闻言抬头笑道:“虽是传奇话本,但也是文韵墨香,若能令百姓心生向往,也未尝不是好事。”

“先生说的是。”

中年文士附和了一声,又暗暗瞪了少年一眼。

李东阳说完,没再理会二人,仔细翻阅起来。

半晌,才合上书,抚须笑道:

上一篇:青芫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