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370章

作者:恩深义重

渐渐的他头顶也升起一片云光,太微帝君于脑后显化三十二天胜景,将洒落在他身周的一应天花收于己身。

不断的充实着锦簇繁华了许多的天宫景象。

其余一众人也各有收获,哪怕是张元青也领悟出一种心比天高的意境。

‘如何就该是天老大,我老二?该当天地有尽,而我意无穷才是!’

先不说他所悟如何,只是有此感悟,这日后是福是祸,就未为可知了。

要说场中收获最大的还是灵青。

张弘道修为高深,几至五气朝元之境。

运炼玄元始三炁,制御九灵,封掌五岳,摄录群精,衍化三天诸般气象。

灵青原本在筑基时,求的乃是以万法合一炁。

而如今到了练气之时,便是要以一炁衍万象。

虽是以诸般法术、权柄,借助战国之中开辟天界之机炼就了万象法界。

但终究不如张弘道、张元白他们这般,专门修行的衍化诸天之法来的通透。

此时他先是将三百六十五尊灵神送入三十二重天之中,在助张元白参悟众神之理的时候,也在不断的体悟他的开天法门。

后又在镇压宝卷的时候,莫名的得了统御诸天的能力,同时衍化九天十地的功德宝轮也晋升为法宝。

此时又与张弘道相互袒露自身大道真理,能从他那里参得衍天之法。

如此开天、衍天、成天三者相辅相成,再结合战国副本中开辟天界的感悟,将这万象法界衍化出真正的九天寰宇。

日后若是再得十地之意,他这万象法界定然能够更胜数筹。

不过虽说张弘道修为高深,道法精通,但由于灵青所学所悟庞杂,而又不失之精纯。

他同样在灵青这里收获不小。

一时之间,天师府上空大道显化、万象纷呈。

以灵青的九天之法,张弘道的三天之法,张元白的三十六天之法为主,各据一方显化在福地上空相融相会,相互磨砺。

其余的像灵机、文君、张元燚,还有张弘志、张丹龙、张丹凤、张丹元等人。

也以已身之道,或是衍化万兽,或是衍化万木,或是衍化万火,或是衍化万神万灵。

在其中检验着自身之道。

修行之道,炼己筑基者,须得先周正自身鼎炉,而后炼后天之气培根固元,以承天地之元气。

后经伐毛洗髓、脱胎换骨谓之炼己,凝穴炼窍称筑基。

虽在气返先天之时,便打通了天地之桥,但也仅能采天地之气与自身元精相合,炼作法力。

一应法术效果,除了一些特殊的术法和借天地鬼神之力的法门外,其威力全看自身法力强弱。

炼精化气者,道基得筑,精完体固,始炼自身之元炁,称之为人仙。

到了人仙境,能除疾病、却衰老、延寿考、返童颜,以致金刚不坏、八邪不侵,且能与乾坤交泰。

以自身法力与天地之力相合,一法出则天地之威相随。

这也是少有人在筑基境就能够斩杀,甚至是击败人仙境修士的原因。

原本未成人仙时,灵青面对沐靖柔、五鬼大王、百花仙娘等人。

任是他法门如何高深,但限于境界不足,法力不够,使用一般法术时压根不是其对手。

但当他或起法坛,或立大阵之时,便能以弱胜强。

除了是因为法坛、大阵能增幅自身法力之外,最主要的便是灵青能借其沟通天地,使自己提前拥有人仙般神通。

如此一来,当抹平了境界的鸿沟之后,他自身的法门便占据的绝对的优势,逢敌之时便锐不可当。

而此时他已成人仙,无需借助法坛、大阵,也能以自身法力交泰乾坤,借得天地之力。

简单来说,这就像是游戏权限一般,筑基时只能得到汲取经验、法力的加成。

而到了人仙境就如同获得了一个额外的经验池、法力池。

然而,这种能力虽然是人仙的天然神通,但不同的法门之间,哪怕是同样的权限,也有高低之分。

直通大道的天仙法门,显然要高于只能得一法的地仙法门,而地仙法门显然也要高于仅得一术的人仙法门。

在同样的境界,他虽然与别人获得了一样的权限,但他的权限不仅范围广,面对同级权限时还拥有优先权。

这般权限,就是所谓的功果、果位。

此时论道,以灵青所修的《先天一炁真经》、张弘道所修的《三天正法》、张元白所修的《太微金阙玉经》最为殊胜。

同为人仙境的情况下,不论修为高低,三人的果位最高。

因此,在论道之时,其余人若无通天感悟的情况下,自然脱不出三人所定下的框架。

一众人哪怕是最弱的张元青都已经达到了气返先天的境界,数天不吃不喝也不过平常。

所以,这场论道因为灵青三人感悟颇深,一直持续了三日三夜之久。

及至众人醒来之时,整个龙虎山福地之中已是祥云笼罩,瑞彩纷呈。

大道玄蕴交织,显化无边胜景。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毕回山 勤修正果早登程

先是张弘道将头顶云光一收,继而灵青、张元白、张弘志等人也纷纷将云光收回。

而像灵机、文君、张元燚等人也纷纷将自身灵识收敛。

一般来说,筑基期的修士无法长时间的承受天地玄蕴的冲击。

唯恐沉迷其中时间一长,会有道化之危。

但此次有三种衍天之法首当其冲解析大道玄蕴,又有一众人仙护持时时警醒,倒是无虞。

而他们有此经历之后,日后对于大道的感悟也将远超同济。

“此次道友先是助元白孙儿摆脱劫难,后又以大道显化于我天师府弟子,使其等受益良多。

此事老道定当承情于心。”张弘道向着灵青揖手一礼道。

“哪里,此次贫道也从天师府诸位身上获益匪浅,你我不过互相成就罢了。”灵青见状也赶忙回了一礼道。

“说得好!”张弘道闻言抚掌一叹,“求道艰辛,我等正该互相成就,方能一窥道貌。”

接下来张弘道遣散众人,又安排张元燚带着灵机和文君两人在龙虎山走动一番。

随即便与灵青和张元白回到府中密会一番,及至第二日清晨方才出来。

龙虎山福地,灵青和灵机、文君三人在一众天师府弟子的拥簇下,来到山门前。

张弘道看着灵青道:“如今崂山立教在即,想来十分繁忙,老道也就不多久留道友了。

待其时,老道定会前往,为崂山贺,为道友贺。”

“那贫道便在崂山恭候真人了。”灵青揖手一礼。

然后召来青狮盘坐其背上,带着灵机和文君两人出了山门,便向崂山而去。

一路上他心中盘算了一遍,暗自点了点头。

他对此行的收获甚为满意。

灵机和文君镇压天师府元字辈的事,可见崂山日后传承有序,道统不绝。

而自己先是轻松胜了张丹元,后点破张元白身上危机。

虽说最后不是他将其断绝的,但对于天师府,特别是张弘道来说也是恩情不小。

又在最后与其论道,既彰显了自身,也为天师府弟子带来了不少好处。

他所学所悟比之张弘道都要来的繁杂,论道之时所显化的天花之中多有包含了他的道理。

天师府弟子无论修何法,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应的道理。

如此显其威、惠其恩,从临行前张弘道亲自相送,天师府众弟子恭敬有加的情形来看。

完全是超额完成了灵关道人的嘱托。

正思量间,不过一时,三人便见到了崂山的影子。

上清宫中。

此时前往各处的呈送请帖的众人,也都回来的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孙雨灵还从特事部带回了陆青等人。

虽然不是三十六人全部来了,但也有二十余人。

他们虽隶属特事部,但也心念同在上清宫学道之情,此时见崂山立教,也有心出一份力。

于是在向武天通请示了一番后,就当放了个假,让他们随同孙雨灵一同来崂山。

直至立教大典结束之后再回去销假。

别人不说,当初陆青负责管理大家住宿,却是熟悉的很。

众人见面之后,不免又是一番寒暄见礼。

之后灵青等人也将此行的经历说了一番。

众人之中,除了孙雨灵与鲁省特事部共处一地,免不了时常打交道。

且由于特事部的特殊情报能力,对其本事心知肚明。

只是简单的将请帖送到,没有什么比试之类的外。

其他几人均是如同灵青一般,或是斗法、或是论道的,着实是让其他几处道脉好好的见识了一番崂山众人的本事。

“此行诸位师弟辛苦了。”听罢之后,灵关道人满意的冲着众人微笑道。

“说来还是我们疏忽了,却是忘了与各脉同道多交流一番。

以致至今日都是师兄在支撑,想来却是惭愧的很。”李立愧然揖手道。

说来当初灵关道人嘱意灵青等几人建立别观,也有显道扬名之意。

只是虽说大家经历过不少副本,却大都与诸大道脉交集不多,以至于厮声名不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