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296章

作者:恩深义重

然后围绕着灵台,在沙盘上规划出一座学宫的模样。

等他审核过后,就要依照模型开始施工。

虽说如今战国时期并没有沙盘的概念,但这东西又不难。

灵青只是将道理简单的说了一遍,他们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再加上大家自灵台上获得的一些知识和法术符箓,足以使他们轻易的制作出标准的沙盘模型了。

“喏!下臣等定不负君上厚望。”

又商量了相关的细节之后,大家也就按照灵青的命令各自去忙碌了。

朝会结束之后,颜如等人开始按照灵青的指示,各自开始忙碌了起来。

在众人都有条不紊的按照吩咐,改革着灵国时。

灵青也时不时的巡视各处,同时给出一些指示,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意图。

同时,他也趁这个时间,将这数天之内积蓄的祈愿之力凝练了。

用来祭炼灵明神君,拓展灵国主的权柄。

仅仅十余天所积蓄的祈愿,其量之广、其质之纯远超自他上次闭关时一个多月的收获。

毕竟那时虽说灵国刚刚胜了,但齐国太过强大了,灵国随时都将会处在这种国祀灭绝的状态。

哪怕再无知的人,也知道这其中的差别。

而如今见到了灵青的强大,和他手中能够令灵国变强的法门,无形中对灵国的信心大增。

这信任感上来了,这祈愿自然也就纯粹、庞大的多了。

随着通过选拔之人被安插在各个职位之上,开始为了灵国的强大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一场全国选贤的测试,也渐渐的落下了帷幕。

一月后,灵国朝堂之上,众卿向灵青汇报这段时间的成果。

“君上,如今军队已经初见成效,虽尚有些稚嫩,但已经能够为国而战了。”

先是曹煦禀报了军队建立的情况。

除了那二百名士子外,他又从全国选拔了三百名身强力壮之辈,重新组建了一支军队。

虽然人数和之前相差不多,但这战斗力可是天差地别。

灵青睁开洞真法眼,向灵邱城西方看去,只见那里正有一股金戈杀伐之气蒸腾。

虽然确实如同曹煦所说的尚有些稚嫩,但已经有了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风采。

毕竟人手数枚野性符器,哪怕是仅仅变成野兽,也能震慑百兽了。

更何况经过这一个月的训练,起码也有点军队的样子了。

“很好,此乃曹卿之功。

望曹卿能再接再厉,为我灵国将这灵明军培养成一支能够抵御诸国的强军。”

灵青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个月的时间,能够有此成效。

也足见他确实没白费了自身所学。

“此亦是左丘将军之功与诸位将士用命,方能有今日成果。”

曹煦倒也不贪功,反而向灵青赞叹左丘宜和其他人的功劳。

左丘宜自那日之后,就即刻赶回鲁国,将家眷全部接来了,彻底在灵国定居了。

因灵青亲自许他入司马府任职,曹煦倒也没小看他。

任他为军中副将,与他一同操练、掌管军队。

“左丘卿的功劳自然是少不了他的,然而曹卿亦是有功,不必推辞。”

灵青摆摆手说道。

他掌握灵国主权柄,灵国境内一切事物自然逃不出他的掌握。

是非曲直,只要他想,自然能够知道。

接着谷左亦是禀奏道。

“君上,下臣已经率领司稷府在城南开辟出了十亩灵田,将玉精米种了下去。

虽然产量会有所下降,但下臣保证,秋时必然能收获十石玉精米。”

此时的粮食产量大概是亩产三石左右,玉精米不同于普通粮食。

灵青能够培养出来玉精米,全凭异生龙杖神妙,法力深厚,又拿大量资源堆砌。

而他们若是想让玉精米的种植成为一种体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算普通的五谷尚且需要根据天时、土壤质量、水利条件、虫害等相关因素,做出适当的调整。

更何况这玉精米还需要引来清气灌溉。

能够有此产量已经足以达到灵青的要求了。

当下他对着谷左和司稷府称赞了一通后,又鼓励了一番。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学宫揽贤才

“君上,学宫已经建成,如今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孟涿自那日得了灵青的命令之后,没多久就将沙盘制作好了。

然后就开始根据地形,和灵青的要求设计学宫。

当学宫的规划获得了灵青的认可,又熟悉了法术符箓的应用之后。

就发动大量国民,加紧赶工修建。

如今仅仅耗时一个月,就将这偌大的学宫建成了。

“君上,学宫制度也已经完善了,只等君上定下开府日期。

为学宫正式赐名,就能开府授学了。”颜如亦是奏道。

他在梳整了灵国的官僚体系之后,就开始搭建学宫的体系和制度,如今也早就完成了。

“好,那就定于两日之后,学宫开府!”

灵青闻言,当即拍板说道。

两日之后,当灵青在学宫门口立下一块玉碑,并上书“灵明学宫”四个大字之后。

这座灵国最高,也是唯一的学宫就此立成了。

当下他又向大家颁布了学宫的体系和相关制度。

宫中学子均以“国子”相称,由灵青亲任第一任国子祭酒。

当然,他这个祭酒只是个名誉称号,并不负责实际的管理职责。

只是会偶尔来学宫讲一下道罢了。

具体掌管学宫事务的是两位司业,分别由司徒颜如掌教化考公,司寇灵怀掌风纪赏罚。

毕竟司徒府本就掌教化,司寇府掌司法。

两人相互合作倒也正合适。

当然两人还要掌管着整个灵国的教化和司法刑狱,因此这具体的实务也是专门从两府分出以房人专门司管。

学宫之中,依六座玉碑分六堂。

作明经堂、明神堂、明德堂、明武堂、明谷堂、明法堂等六明堂。

六堂各设丞一人、主簿二人,主、辅掌六堂堂务。

这些人大多都是上次选才之中的上士之材。

各堂中又有经法博士不定,掌以其经法之学教国子。

又助教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分别研习相关的传承知识、功法术法等。

国子们并不是固定分配于一堂一师。

除了一些年龄太小,或连字都认不全的,需要统一学习基础的文化课程外。

六堂会分别拟定相应的低级课程,公开讲授,任由国子们自由听讲。

在国子们确定了自己的喜好之后,再向相应的明堂报备,成为其中的弟子。

而后也可以选择一名老师,或是自学然后向诸多老师请教。

这两种法子也各有优劣,适合不同性格、不同天赋的学生。

而灵机和文君两人,也正式进入学宫之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带着两人进副本,最初的目的就是要教导两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这学宫的体系搭建起来后,灵青作为国子祭酒在学宫中央的明台之上再次讲了一次道。

这明台正是为了日后诸子讲学所准备的。

一时之间,随着灵青的宣讲。

他以灵国主权柄,勾动天地元气和地脉灵气形成的天花金莲。

这般景象,又是引得新入学的国子一阵阵的惊叹。

这些元气、灵气凝结的天花金莲,不仅能够洗涤他们的体魄。

更是勾动了他们虔心向学之心。

讲道之后,灵青招来颜如、灵怀,和六明堂的堂丞。

一甩手中拂尘说道。

“这学宫乃是我灵国万世之根基,你们定要好生管理。

有前来求学,务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