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第95章

作者:相位行者

琳能看到,在这些‘死亡尖刺’下,有一些黑蜂正在走动着。

印加虫群……它们为自己的领土划出了一道‘边界线’。

第166章 起源与复苏

对‘死亡尖刺’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植物的确是印加虫群特意种在这里的,植物的根部都有挖掘过的痕迹,‘死亡尖刺’并不算硬,应该不是用于防范外敌的,但能很好的防止丛林中各种生物离开,这也许是岩地如此荒芜的原因之一,如果在这建立基地的话那就太显眼了,会引起印加虫群的注意。

但琳可以放下很多观察用的眼球,来注意这个‘边境’的印加虫群会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利维坦现在要返回家园树的基地,琳将继续建造环境,并对印加虫群持续性观察。

这种生物的确很有观察价值,琳主要还是通过学习别的生物来进化的,琳很好奇它们是如何诞生的,琳见识过不少生物的进化,但琳曾经在海洋的地盘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实在很小,所以有很多琳完全没见过的生物也并不奇怪,但是,对于那些没见过的生物就无法判断它们是从何进化的么?

那倒是不一定。

琳从印加虫群的挖掘场受到了启发,挖掘场内,琳发现有许多生物进化间的过渡品种,而且每个进化阶段的品种,它们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所以琳也可以通过挖掘,来寻找一些生物的祖先。

虽然琳现在不能在印加虫群的地盘挖掘,但琳也能推测印加虫群,阿兹特克虫或者玛雅的族群是在何种情况下诞生的。

‘分工型’生物的最初的情况应该是幼体分化,在某些群居生物中,它们生下来的幼体和成体居住在一起,这些生物慢慢地发现,幼体能办到一些成体办不到的事情,比如钻进一些缝隙寻找食物什么的。

于是它们开始会让群落保持一定数量的幼体,来维持着它们的作用,但是幼体迟早会长大,于是这个过程慢慢地被加强进化,这时候这种生物甚至会专门产生出一种长不大的幼体来帮助群落,这大概就是‘分工’的基础吧。

然后分工就慢慢地出现了,也有可能群体的一个个体遇到了某种情况,让它的细胞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过的个体与没变化过的原始个体共同繁殖,因为变化个体和原始个体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它们都被保留了下来,应付各种情况。

这个之间的过程很是奇特,就像物种出现雌雄一样,最开始只是靠分裂,然后变成组合细胞,然后又变成‘雄性’的一方只提供细胞,‘雌性’的一方则负责组合细胞和生产,显然,雌雄之别代表着各种生物都能制造出不同的‘分工’个体,但像印加虫群这类生物,它们的分工更为详细。

从这个过程看,琳也能推算‘脑袋虫’这类兵种是如何诞生的,其实很简单,比如说战斗的时候,它不可能整窝都冲上去,总会有几个个体围在后面挤不进去的,然后这些个体会在后面观察整个战局,这些在‘旁观’的个体脑袋会收到更多的信息,导致脑部细胞产生进化,它们会变得比其他个体更能思考。

然后这种特别的能力也被保留了下来,慢慢的,这种群落中就会出现这种专门‘观战’的个体,它们和其他善战的个体区别开来,同时它们也要负责把看到的各种情报传递给其他个体,于是它们拥有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进化到最后就干脆由它们直接指挥了。

这种分化很有意思,一般的生物是把雌雄的能力聚合在幼仔上,而分工型物种却把各种能力分别发展,从而变得无比强大。

其实分工型物种非常罕见,但一旦进化成功,那就如爆炸一般会不断地变强,琳在一亿年之前,就见过原始的分工物种。

那个物种被琳叫做……军团球,琳在一次的登陆时遇上的,这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事件,但想回想起来也是很简单,军团球就是用母体作为‘运输载体’,然后释放出幼体去攻击,军团球或者类似于军团球的生物,就是琳所见到的这些虫群的祖先。

研究别的生物进化,也就等于琳自身的进化,琳对各种生物的进化都非常有兴趣。

如果没有研究,那就没有进展,琳并没见过脑袋虫的完整玛雅族群所以不清楚,但阿兹特克虫那种杀尽一切的生活方式肯定是很难有什么进展的,它们的种族会到达某个地步就很难进化了。

反观印加虫群,它们挖掘化石很可能就是为了研究鱼类,并且它们尝试复活鱼类,也可能是寻找其中的优点之类。

总之,印加虫群显然是最强大的虫群,需要小心面对才行。

但除了观察现在,也必须想象未来才行,当初琳见到军团球时,琳根本就没想过它有可能进化成如此强大的物种。

琳慢慢地建造着在岩地基地附近的各种东西,琳原本是先想让蔓藤蕨暴增,然后制造许多泥土什么的,因为泥土的基本成分就是植物和动物的尸体碎屑,但琳发现蔓藤蕨并不是遇水就长,可能还和温度什么的也有关系,于是琳只好慢慢地等扭曲树长成了,在那之前,琳会用绿毯伞来摆放在岩地大多数区域以获得养分。

这一切都没有接近死亡尖刺的边界线,因此印加虫群没有发现琳也在地下开始建造基地了,大概没发现。

就像琳有印加虫群没注意到的侦测手段一样,印加虫群也可能有琳注意不到的侦测方式,可能在岩地上的某个生物,就是印加虫群的兵种之一。

当然琳不会去因为怀疑而杀光它们,琳只是在让狩脑者注意印加虫群的一举一动。

时间慢慢地过去,春季已经到了中旬,印加虫群的部队已经聚集了相当之多了,这些兵种大量的聚集在家园树的树上,但琳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在这个期间,陆地上的脑袋虫也越来越繁盛,脑袋虫建立起了十多个岩山,并成功繁殖出了除了‘步兵’以外的另一个兵种。

这种兵种叫做玉蜀黍,这是脑袋虫的发音,琳发现这个兵种就是用来种植物的,它们会种下一种蕨类的种子,然后收集扭曲树的叶片将其嚼碎,将其作为养分洒在地上滋养蕨类。

感觉挺普通的兵种,但也象征着玛雅族群的恢复。

另外,脑袋虫再次有对琳说月即将到来的事情,需要做好准备。

实际上,脑袋虫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准备,于是琳打算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但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应对印加虫群。

琳将山峰通往地下的那个通道挖的更宽了一些,并将许多兵种,包括贝希摩斯在内都聚集到了山峰所在的位置,它们给下面的基地运输养分,也做好了印加虫群熔岩袭击的准备。

玛雅族群的毁灭事件应该是印加虫群做的,但琳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弄出熔岩的,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什么发现。

另外,琳还对阿兹特克虫进行了一些研究,琳释放出大量的飞行者在沙漠中搜索阿兹特克虫的踪迹,那些逃跑掉的虫子不可能就此消失,果然,琳在找了几个昼夜后,发现阿兹特克虫大量的聚集在了沙漠的一块空地,它们好像很喜欢这个地方,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阿兹特克虫和一头深沙巴士,为了研究它们,琳让飞行者制造出变形者,侵入了那头深沙巴士体内。

变形者在深沙巴士体内发现了一个卵,这个卵位于深沙巴士体内最接近于脑部的位置,琳知道那是什么,新的首领,将要诞生了。

分工型生物这点也是很好,一般生物脑受损是很难恢复的,但它们即使‘脑’死亡,兵种也会保持着一定基础程度的智力,并试图繁殖出新的脑。

这个卵在一个昼夜左右时出现了裂痕,里面爬出的生物,它的外表,大小和蒙特祖玛极其相似,但应该只是表面,它出生时可能没有任何的知识,因为‘脑’里的记忆是无法通过繁殖传递的样子,但很显然,它们有别的方法传递知识。

这个‘蒙特祖玛二世’在出生之后就立刻爬到深沙巴士体内的中心,琳发现那里有颗小球,那颗小球和当初蒙特祖玛用来隐藏包裹脑细胞的简直一模一样,琳推测蒙特祖玛将它的一部分记忆留在了这颗球中,传递了给它的后代。

这个方法很是强大,阿兹特克虫有可能东山再起,但琳现在已经没什么兴趣理会它们了,但为了防止有什么问题,琳让变形者爬上蒙特祖玛二世的身体,悄悄地在它的关节上弄出伤痕,然后钻入它的体内,寄生在它的脑部附近。

有什么情况的话,琳可以直接杀掉它,然后再在深沙巴士生产出下一代首领时,毁灭它的整个族群。

但琳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地下,所以这里就暂时先不管了。

琳在缓慢地扩张着地下岩地的领土范围,并造出了一种新的繁殖仓,这种繁殖仓外表看上去像是石头,不易被发现,它们遍布着岩地,而且附近也摆满了炮台。

这些准备,最终都没有白费,琳终于观察到,印加虫群的大部队开始行动了……

第167章 侦查虫群

有十棵的家园树树皮上的通道中出现了大量的虫群,这些虫是印加虫群的兵种之一,体长只有十厘米左右,模样和黑蜂很相似,但是眼却特别的大,它们的数量可能有数万以上,不停地从十棵家园树之中涌出,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飞去。

这些虫应该不是用于攻击的,琳认为它们可能是在探索与侦查。

平时,印加虫群的黑蜂偶尔会搬出一种叫做‘眼虫’的兵种来观察,这就证明黑蜂应该是没有视力的,它们只能靠接触来判断物体,这些飞虫,可能就是用来确认周围环境用的。

琳将它们称为‘侦查虫’,它们的行动也的确如此,侦查虫在空中成群结队的飞过地下世界,每一棵树,每一个生物,包括狩脑者在内它们都会围着仔细的观察过一遍,不过狩脑者并没受到它们怀疑。

大量的侦查虫在搜索完附近的环境后,它们开始聚集并往北方飞去,如果它们一直飞向北边,那就能到达琳基地所在的岩地之处。

它们到那边还需要一段时间,琳必须做好准备,将所有东西都隐藏好。

侦查虫飞的特别的快,它们只有一部分是沿途到处看的,而另一部分则一直不停地往北飞,在一个昼夜左右时,就到达了‘死亡尖刺’组成的墙壁之处。

在死亡尖刺外的岩地上空,琳有许多观察用的飞行者,琳发现大量的侦查虫停在了尖刺墙后面,没有任何一只肯飞过去。

奇怪,那些植物不是它们种的么?难道这样会导致它们自己也过不去么?

就在琳这么想时,突然一个琳曾经在印加虫群的家园树内部见过的兵种出现了。它被在一群黑蜂的包围之下,靠近了死亡尖刺的根部。

这个兵种长的很像没有背甲的甲虫,琳看见它张开身后的两对翅膀,发出了一种‘嗡嗡’的高频率声音。

在这个声音的影响下,侦查虫们面前的死亡尖刺居然很不可思议的往两边歪曲,露出了一个足以让侦查虫通过,而不会碰触到尖刺的空口。

它们……用声音来控制死亡尖刺?控制倒是不奇怪,可植物里面应该没有肌肉细胞,不能这样动的吧?看来得弄一个研究研究呢。

大量的侦查虫冲出了死亡尖刺的‘边境’,涌入了岩地之中,它们在进入岩地范围的一瞬间就全面散开,并对周围的一切物体进行观察。

琳立刻让所有飞行者飞到地面,并变成和岩石一模一样的颜色,但这样做也不知道侦查虫能不能发现它们。

侦查虫对荒芜的岩地检查的更为详细,每一块石头它们都会看一看,不过石头什么的它们只会看个几秒,而对这里出没的一些生物,它们会围着看个半天才飞走。

好在,没有任何一只侦查虫发现琳伪装成岩石的飞行者。

看来它们是特化的太厉害了,侦查虫估计只有视力强大,嗅觉和听觉什么的都不行,所以用变色伪装对它们来说很有效。

侦查虫在看完这个区域后就迅速地继续向北飞去,琳让一些飞行者变色并悄悄地跟上它们,这时,琳还看见有更多的侦查虫从尖刺墙后面飞出。

侦查虫每遇到一棵家园树,都会绕着家园树绕圈飞,一直从树下转着飞到树冠才肯离开,期间看见什么生物,都会围着看六十秒左右。

这个侦查手段还真是好玩,琳在想自己要不要学一学,以这种方式来探索整个扭曲丛林内的所有生物,扭曲丛林内还有许多琳未见过的生物,主要是探索的比较少而已。

侦查虫一直往北飞去,它们已经接近琳所占据的地盘了。

其实琳的地盘也有个‘分界线’,就是一道底部有凝固熔岩的巨大裂谷,侦查虫们并没直接飞过裂口,而是大量的冲入裂口之中,观察里面的一切东西,还有吊在裂谷峭壁上的那些熔岩蜘蛛。

熔岩蜘蛛在白昼是沉睡状态,所以它们没有起什么冲突,在搜索完裂口之后,它们才一同飞向琳的领地。

琳的领地上有许多锥形石柱似的东西,这些是琳的基地,它们外壳由壳质物组成,外表看上去与岩石无异,侦查虫可能以前侦查过这里,它们对琳的炮台表现出了无比的好奇,许多侦查虫围着基地周围飞绕着,看了很久才飞走离开。

似乎没有被怀疑的样子,接着侦查虫继续北移,它们已经快接近山峰的下方了。

沿途,侦查虫仔细地观察了所有生物,这里有一些琳从外面带来的生物,它们成功地在这里生活了下来,侦查虫好像并不觉得它们奇怪。

最后,侦查虫靠近了琳所在的家园树地区。

琳实际上只占据了三棵家园树,大多数基地都在外面的岩地上,琳已经把这些家园树的外表弄的和普通的一样,这样它们应该就无法发现了。

侦查虫像往常那样,围着家园树飞绕,在检查了三颗树之后,它们都没觉得异常,随之它们开始继续往北飞,这里已经到达了有温泉的地方。

侦查虫检查了居住在温泉上的晶鳞蜥蜴们,这些侦查虫没有觉得异常的样子,最终它们到达了琳所进来的地方,那是一个瀑布,瀑布之上有通到山中湖的洞口,琳认为侦查虫是不会观察到那个洞的。

但是,奇特的一幕发生了,那些侦查虫居然直接冲进了瀑布里面,尽管它们在下一瞬间就会被强烈的水流冲出,它们也丝毫不停歇的不断往里面冲,在不停的实验之下,有一只侦查虫成功地冲进了瀑布上方的通道之内……

通道里倒是没有什么东西,但是被琳挖掘过,加大了宽度,这只侦查虫看了一眼就被水流冲了出去,掉进了瀑布下的湖中。

这下,它们应该回去了吧。

但就在琳那么想的时候,那只看过通道的侦查虫从瀑布的湖边爬了出来,并发出了一阵极其尖锐的叫声。

第168章 战鼓

琳不知道它们这是什么意思,但琳感觉到它们的情绪:不安,慌张。

为什么呢?看到瀑布内的通道为什么要慌张呢?琳在瀑布通道里又没留下什么东西,侦查虫的嗅觉应该很差,闻不到里面的气味才对,不然它们也不会没注意到变色的飞行者。

但它们这样,显然是发现了什么异常,难道是单单是那个通道变宽了的关系么?

侦查虫鸣叫持续了一阵,当附近所有侦查虫都聚集完毕后,它们就开始集体往南飞去,它们似乎打算返回了。

要怎么办呢?看着越来越远的虫群,琳必须迅地的下决定。

琳可以击杀它们,但即使那样,也不知道它们的首领会不会得知,像是脑袋虫可以极远距离的控制族群,每一个步兵发生的情况,它都能够很清楚的知道。

不管了,就这么让它们回去吧,琳倒是想看看印加虫群会做什么。

侦查虫沿途再也没有观察什么东西,它们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琳的领地,琳一直让飞行者跟着它们,在全速之下,侦查虫只用了之前一半的时间就回到了死亡尖刺的边境处。

死亡尖刺组成的墙壁缓缓地打开,琳看着所有的侦查虫飞进去时,也立刻让飞行者冲进了还未关闭的尖刺之间,进入了印加虫群的领地。

琳这次是第一次到达印加虫群的领地边缘,这和岩地简直是两个世界,这的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气味,生物的鸣叫声,茂密的丛林看似无边无际,无数生物在地面和空中飞驰奔跑,和被死亡尖刺隔开的另一边的荒芜岩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印加虫群不让森林继续蔓延,而是用死亡尖刺隔开双方?

别的生物的想法,实在是很难理解。

飞行者跟着侦查虫们飞行,边境的洞顶距离地面只有五十米左右,可能因为高度太矮,这里没有家园树,随着往印加虫群的领地内深入,洞顶就开始慢慢的变高,最后又恢复到三百米左右的高度,同时,琳的视野中也出现了几棵家园树。

侦查虫群们全都飞进了距离最近的几棵家园树之中,它们全都从树皮上的小洞一下全钻了进去,瞬间就无影无踪。

上一篇:治愈系篮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