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第128章

作者:相位行者

这趟旅途将穿过大海,现在的海洋大部分区域都已经结冰,似乎印加虫群是怕空艇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才选择在结冰的冬季开始移动。

等印加虫群的爆甲都重新进入空艇之后,它们就开始往海边移动。

琳让贝希摩斯跟随着印加虫群到达了悬崖的海岸边,到了这里之后,琳就不再跟随,而是看着印加虫群的空艇慢慢地飞离这块大陆……

在最后一个飞离的空艇之上,暗影怪正站在上面,它对贝希摩斯大声地说道:“我们,将离开,前往遥远之地,新的生活,琳,强大,而平静,未来,再次相遇,共同生活。”

说完最后的词汇之后,暗影怪便回到了空艇之中……

是呢。

再见了。

第233章 窒息之冬

印加虫群离开之后,琳的贝希摩斯飞回了扭曲丛林……

一切都再次恢复平静了。

最终,琳并没打算跟踪它们,毕竟如果时刻看着有趣度就太低了,但是琳还是在它们的空艇上留下了一些微小的兵种,它们一般处于沉睡状态,琳决定过很多年后再唤醒它们,那时再看看印加虫群变得怎么样了。

的确是有这种感觉呢,如果盯着一个生物慢慢看,不管它再如何成长,都感觉不出有什么变化,反而对另一个生物隔一段时间再看一次,就会觉得它变化很大。

这个被琳称之为‘记忆刷新效应’,是一种很特殊的感觉,所以琳现在更喜欢过久一点看一次。

但是现在……又到了无聊的冬季了。

贝希摩斯释放出一些兵种,将身上的积雪给清除干净,扭曲的丛林就在眼前了。

琳将贝希摩斯放置在丛林的边缘,并让它进入了沉睡的状态,冬季之时,琳的大多数兵种也会像一般生物那样沉睡,减少消耗的能量,但也有部分处于苏醒状态,观察着整个冬季的变化。

风雪球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琳新弄出来的冬季观察用兵种,其看上去就像是一颗长满绒毛眼球,它能随风飘动,随雪纷飞,在这被银白覆盖的世界中,观望整个大陆。

实际上就是个眼做过特别处理的球,不怕雪的反光而且有保暖能力而已。

现在天空中细雪纷飞,琳将大量的风雪球释放到扭曲丛林的上空,它随着寒风扩散飘动,记录着丛林的一切事情。

峡谷中的海水也已经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晶,巨大的家园树被一层风雪覆盖,在这个寒冷的环境下,所有的一切都接近凋零的状态……

只有一种生物在被冰封锁的峡谷中活动。

斯帕蜥,这些能够自己产生体温的生物在冬季没有进入沉睡,它用自己的爪子在重厚的冰层上将那些冻僵或者沉睡中的生物挖出,并享用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血肉。

这是它们的季节呢。

不过持续地生产热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这些蜥蜴隔热的能力似乎还不够强大,它们每次进食完都会逃回峡谷岩壁的洞穴之中,但也有些来不及回去而被冻死在半路上。

一群风雪球随着寒风飘过峡谷,在这冰结的海面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斯帕蜥正在冰上挖掘着坑洞,也有不少被冻僵的尸体,似乎这个冬季比之前还有活力一些。

一些在扭曲丛林上空飘动的风雪球从身后伸展出被绒毛覆盖的翅膀,往高空的方向飞去。

在穿过一些淡薄的云层之后,浮空群岛展现在了琳的眼前,月之到来的特别产物,现在也被一片银白所覆盖,一些较大的群岛因冰雪的压力稍微降低了高度,但还未到达会坠落的程度。

没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就如上一个冬季一样,所有生物都进入了沉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月在接近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再也没靠近过琳也不由得产生了无聊的感觉……

扭曲丛林被大片的冰雪覆盖着,在山峰的脚下,也许是因为里面的泥浆流光了,这次完全没有出现什么温泉,因此也没有生物靠近这里。

脑袋虫和姆克图都进入了沉睡状态,这次脑袋虫是在空艇上睡着的,虽然高空更加的冷,但似乎它隔热弄的很好,所以也没什么问题,天空中偶尔会出现空气的漩涡,但不会影响到它。

它们都睡着了,而琳,就一边看着这片银白的世界,一边等待着时间慢慢的过去……开拓者探索火山的旅途也被暂停了,琳想等到春天再说。

十个昼夜,三十个昼夜,七十个昼夜……

冬季,实在太长了……琳也可以沉睡,但总觉得会错过一些事情。

的确,在琳这么想之后又过了十个昼夜,琳发现了一个古怪之事……

这个事情无声无息地突然出现,琳全然不知道它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空气中的氧气,似乎变少了。

最开始发现的是风雪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呼吸会慢慢变得吃力起来,琳开始只觉得是气流的关系,但在很多次之后,琳才感到有些奇怪,并对丛林和高空以及各种地方的空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空气中的氧气成份的确变少了许多,这样甚至会影响到许多生物的正常获取氧气,虽然还没到致死的影响,但会造成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琳不知道。

这种状况应该不是突然发生,而是持续的变少,现在变少到会有影响的程度,才被琳所发现。

原因是什么呢?一般的绿藻菌类和植物都能制造氧气,虽然冬季的植物都处于沉睡状态,但上个冬季没发生这种情况。

奇怪,很难理解,难道是天空中最近出现的那些空气漩涡的情况么?又或者是和地下世界崩塌?或者和真菌大量地分解了埋在地下的木材有关系么?

看来需要在多方面进行调查才行。

如果氧气含量一直维持着这个程度还好,最多让生物感到难受,不过要是继续下降的话,会对生物造成很大影响。

琳让大量的风雪球和一些兵种对多个区域展开调查,空中,丛林里,结冰的水下,还有地底深处的种种情况。

天空中的漩涡仅仅只是气流在旋转,虽然不太清楚原因,但没什么问题的样子,海里和丛林中并没发现什么问题,只有地下环境有些奇怪,琳发现真菌的确蔓延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这里的木质不知道被堆积了多少年了,但现在居然都出现了被真菌感染的痕迹,可是现在因为寒冷,真菌停止了生长,很难确认它们和氧气有没有直接关系。

可是氧气的确正在减少,在过了十多个昼夜之后,琳发现氧气变得比之前更低,一些生物已经受到了影响。

说起来……这个感觉还真是有趣,曾经生物因为氧气的出现而大量的灭绝,现在却因为氧气的缺乏而……走向死亡。

第234章 冬之末

但是这里的生物并不这么认为,没有生物会欣赏这些美景,这不单因为它们处于沉睡状态,也因为它们即将面对——死亡的威胁。

琳发现缺氧到现在已经到了冬季中旬,现在的问题相当严重,空气的含氧量持续降低了很多,虽然现在的生物都在沉睡,对氧气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有些生物甚至不需要氧气,但是等春季到来时就不同了……

春季生物苏醒时需要吸收大量氧气来恢复活力,如果到那个时候还是如此的氧气含量,会造成大量的生物死亡。

不知道春季在沙漠暴增的蔓藤蕨能否恢复氧气呢?

不过它们只是生长一段时间而已,到时候又会有问题出现,而且现在的问题可能不是多出一片丛林就能解决的。

而且现在也没查明原因的方法……似乎已经没什么办法了,琳虽然可以制造大量的绿毯来释放氧气,但估计没有任何作用,毕竟之前的冬季都没这个问题,印加虫群也未记载过这种事情,它们甚至记载过前几次月到来时的情况,也就是说历史以来这种事情是第一次发生,而且和月也没什么关系。

那么现在怎么办呢?

似乎目前没有任何办法,只有等待了,也许会好转?

不过琳必须改造大多数兵种的身体结构,以便适应氧气低落的环境,特别是大型兵种,现在习惯了氧气多的情况,在缺氧时会难以活动。

不对……不应该只改造兵种。

这也许是个机会,是个琳创造环境的机会也不一定呢!

琳不知道氧气为什么变少,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琳的观测中,空气中的整体气体水平也变得有些奇怪,其中氧气降低的速度最快,空气中其他的气体成分也有变动,有些增多以填补氧气的空缺,有些也有减少,但几乎没什么很大变化。

但气流既然是流动的,氧气有可能从哪里漏了出去,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消耗掉了,被消耗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虽然只是猜测,但琳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

这样也许能保护住一部分生物。

趁着这个冬季……

琳开始出动大量的兵种,它们全都是一种类型,被称之为‘涂壳者’,琳用涂壳者制造各种壳质物,琳让涂壳者分散开来,在扭曲丛林之中的一个位置围成一圈,大约直径有三百米左右。

琳想制造的是一个安全的区域,可以保持原本氧气程度,让这里的部分生物免于因为氧气缺乏而死。

琳的涂壳者不算多,因为平时用处不是很大,基本都是制造开拓者时留下来的,所以造不了太大的地方,而且三百米已经算是相当的大了,这个工作倒是不难,就是很消耗时间,在冬季制造,效率也比较低,寒冷总是让生物活动变慢。

但琳也以最快速度进行,主要是制造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将大片的丛林完全笼罩起来,然后再注入大量的氧气,让氧气的含量维持在降低之前的水平,这样这里面的生物就能正常生活了。

当然,没有被罩进去的生物也有很多,琳不认为缺氧可以杀死所有生物,应该会产生一些特别的进化,琳就想看一看,在罩内的生物和罩外的会有何种不同。

到以后,琳可以考虑加大罩的范围,或者在海上甚至空中建造。

感觉不错呢。

就这样,琳的涂壳者们开始迅速地工作,它们就像塑造雕像那样,把壳质物一层一层的堆起来,同时加入蛛丝增加稳定性。

说起来琳发现蛛丝真的很好用,能够极大的稳定物体,原本是一碰就倒的东西也可以在混入蛛丝后变的连爆弹都炸不开。

琳还要准备一些补给者,冬季没有食物,必须要用到基地之中储备,不过储备相当的多,但要在寒冷的天空下运来运去感觉很麻烦。

就这样,涂壳者们在迅速地制造过程中,冬季的昼夜也缓缓过去……

风雪球日以继夜地在空中随着风雪漂浮,它们观察,检测,环视这片被冰封的世界,琳发现,月的确没在变大了,它停在了某一个点上就再也没移动过。

看来月已经接近到了极限的位置,接下来它也许会退回去,这样鸣石的浮空力量可能会慢慢消失,然后……丛林会受到一番巨石的轰炸。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脑袋虫可能会有些危险,如果看到鸣石的浮空高度降低,琳可能会在它醒来之前把它给弄回来。

氧气的量也是如此,琳发现氧气似乎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减缓降低的速度了。

但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会导致很多生物死亡,但究竟有多少很难说,还是得等待……春季的到来。

在大雪纷飞的世界中,琳不停地塑造着少数生物的‘氧气堡垒’,在用了一百个昼夜以上,琳终于完成了这个特别的作品。

就是一个巨大的罩子,罩子顶部最高处高过五十米,比最大的扭曲树还要高不少,整体用的是透明的壳质物,不影响阳光的照射,并且琳在上面加了很多可以开合的‘窗口’,可以将雨水放入,也可以让空气流通。

当然一般是关起来的,以免里面的氧气流失,另外罩子的边缘埋进地下十米左右的深处,可以阻止一般的挖地生物离开。

罩子厚十厘米左右,完全密封,就算是病毒也飘不出去,混入蛛丝后,一般生物是不可能撞开的,除非是深沙巴士那种大型生物,不过真的有这种生物来撞的话,琳会在那之前解决它。

接下来,就是开始制造氧气了。

这个相当的简单,只需要弄上一堆绿毯,不断地吸收光线释放氧气,当然琳没必要在罩子内弄绿毯,可以铺在外面更为广阔的地方,然后再将氧气收集起来,注入罩子之内。

琳很早就开始弄这一项工作了,大量被收集的氧气和其他少量气体混合,被一种全身膨胀如球的兵种送入罩内,在不断地注入氧气之后,琳发现罩内的氧气水平开始恢复,在注入的同时,琳也释放掉原本罩内那些氧气含量低的空气,使得罩内的空气不会过多。

接下来,就是生物选择的阶段了。

琳需要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不喜欢到处跑的物种,不然硬把那些活动范围大的物种塞进这里面的话,那可是一点意思也没有呢。

但是,要选什么物种呢?

罩内是一个维持原本氧气程度的环境,也就是可以被称之为‘与世隔绝’的环境,如果要在内制造一个生态环境,必须要选择很丰富的物种,而且还要确保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出现失衡之类问题。

琳除了氧气外什么都不提供,它们必须自成一个环境才行。

这个很难思考呢……必须要把多种生物的所有习性都考虑进去,虽然琳最不缺的就是计算力,但这还包含着计算之外的多种问题。

不管怎么样,先弄着吧。

琳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观察生物的进化与改变,生物将多种微小的改变聚集成进化,这部分感觉相当的有趣。

因为现在是冬季,琳很容易就在雪地之下把沉睡的它们给挖出来,然后再在罩内挖好洞穴将这些生物放进去,途中需要注意不能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才行。

琳挑了许多种蟑螂,甲虫,以及蜂等物种,严格地按照丛林的猎食者和猎物的比例放进去,并且也分大型中型小型多个等级,每一级都是一个环境,植物的方面倒是不用怎么管,因为这一带只有扭曲树而已……

上一篇:治愈系篮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